現在是凌晨四點。
剛剛打完一個小番外。
很奇怪,剛剛還困得要命,怕明天會把要寫得東西忘記才撐著,現在卻反而清醒起來,爬到床上后又爬起來,決定把后記打完。
大概是因為興吧,《何以》的完結終于指日可待。
《何以》一書從03年9月開始在晉江原創網上連載,03年底連載完最初的七萬字以后,因為大四畢業的瑣事,因為初開始工作的忙,曾一度被我放下。我想,如果之后沒有網上的讀者們不斷地催促我鼓勵我,我怎麼也沒有力寫完吧。所以雖然經常被喊打喊殺要宰烏的讀者們催得飛狗跳烏爬,但是始終只有激和疚。有時候和白白、曉溪聊天,說到各自的讀者,我總是說,《何以》的讀者是最溫最有耐心的。
然后曉溪和白白就一副想砍我的表,說:做你的讀者能不有耐心嗎?!
……
也是哦~~>_
我的確很慢(很不想承認=_=),一直是懶懶散散的那種人,無大志,安穩度日,揮一鞭子才爬一爬,這種人,大概怎麼也不會做出什麼大事業來吧。不過,若是我積極發,也許,寫出來的就不是《何以笙簫默》了。
生命的度過就像看風景,走得快可以看到更多的景,走得慢卻能更多地領略那些風景的妙與細節。
我想我肯定是后一種人,那些生命中最平凡最微小的細節,然后努力把它們寫出來。
怎麼聽著都像為自己的慢吞吞狡辯的樣子……
嗯嗯,話題扯回來,繼續說《何以》。
《何以》的靈片斷始于一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超市人很多很擁,我腦中就突然冒出了何以開頭的那個畫面。
相相離的男,很多年后不期然在人群中相遇,眼相匯,淡淡凝視,然后又各自走開。
《何以》一開始,就是想寫這樣一個肩而過。然后才漸漸滿,甚至人都有了自己的脾氣,不再我控制。
曾有朋友問我,在這本書里,你想表達什麼?
其實寫書的時候,我純粹只是想寫一個故事而已,本沒想那麼多。可是問得這麼認真,我便也認真地想,我究竟想表達什麼呢?
我想答案是這樣的:
世上麗的詩有很多很多,但是最幸福的一定是這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何以笙簫默》想表達的,就是這麼一種幸福。
顧漫
2005年12月14日凌晨
本書暫停更新,請大家在站內搜索《我離開后前夫痛不欲生》觀看另一本書籍~ 宴九黎掏心掏肺愛了陸韶欽八年。結婚三年,為他四上手術台。最終敵不過白月光的一句挑撥。帶著滿滿的遺憾,她在生下寶寶後離開。陸韶欽以為,這個女人在自己心中,不過是白月光的“骨髓盛放器”,直到醫生告知他,她已經不在…… 他不相信,抱著兒子滿世界尋找。最終,他在某個“代替品”身上找到了她的影子。 “為什麼要離開?”他質問。 “成全你的白月光啊。”宴九黎聳肩,一臉無辜:“還有,我現在一個人很好,請不要騷擾我!”
“這是我從死神手裏搶回來的男人,妳也敢搶?”木晚晚冷冷的看著那個要打藍鏡深主意的女人,可女人面露不屑,神色囂張,對著木晚晚譏諷道:“妳只是壹個見不人的私生女,妳更配不上藍鏡深!”“配不配,不是妳說了算!”藍鏡深攜著壹身冷峻的氣勢走來,攬過木晚晚的腰肢,在她唇上落下壹吻,隨後又旁若無人般暧昧說道:“夜深了,咱們該回去睡覺了。”
“救我!” 一場車禍,丈夫竟然選擇了先救閨蜜! “如果她有事,我絕不會放過你!” …… 一場自以為幸福的婚姻,一生悲喜交織的糾葛。 當生命走到盡頭,恍然發現,愛一直都是真的!
院外香樟樹下有個池塘,聽說往裏面投硬幣許願,百試百靈。 宋嘉茉從小到大,許什麼中什麼:要長到160、要考年級前十、要拿到社團、要變瘦變漂亮…… 除了有一次—— “今天開始不再叫陳賜哥,也不要再喜歡他了。” 她沒能做到。 後來聚會,宋嘉茉喝了個酩酊大醉。 所有喝醉的女同學亂成一團,她卻大手一揮:“不用管我,我叫我哥來。” 醉得不知東西南北,卻很清晰地撥出了那串爛熟於心的號碼。 十分鐘內,這人肯定到。 在心裏默默數完時間,她一擡頭,樂了:“你來了啊?” 她站不穩,嚴絲合縫地黏在他身上,雙臂環在他肩頭,氣息又軟又輕地撓着他耳郭。 “宋嘉茉。” 四下闃寂無人,陳賜把她壓在牆角,鼻息不穩地質問道—— “你就這麼相信我不會動你?” 這世界上的愛情無外乎三種——可以的、不可以的,和明知不可以卻還是忍不住的。
我辛苦給兒子準備好生日宴會,老公卻讓白月光代替我主持,后來兒子看到我,反而扭過臉嘟著小嘴跟老公白月光撒嬌:“媽咪,我們去切蛋糕。”老公也沒有拒絕,任由白月光拉住了他的手,兒子在那拍手,還拉著我鼓掌,換掉媽媽對他來講也是個開心的事情。 我笑了,看著開心的三人,我決定離開了,成全他們一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