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塾里攏共只十五名學生, 大多是臨到縣試來這條街沾文氣的, 沒幾個蒙,都早早地主來上學了。林先生又是心不在焉地收了作業, 隨意點評幾句, 待人到齊了便依次起來背書。
崔燮是進了書塾才開始讀《詩》的, 算是林先生半個親傳弟子,又是個財主, 林先生待他比待那些學生更親切, 僅有的三個小學生背完了《三字經》,便他上前背書。
不知為什麼, 每次他起來背書、講書時, 就有幾個學生悄悄抬頭看他, 還有人在下面搖頭晃腦,學著他做口型背書。要不是這些人下課之后都老老實實的,除了有時喜歡在他面前炫耀詩文,別的都不敢多說多, 他幾乎要以為他們是想搞校園欺凌了。
不過話說回來, 天天在學渣面前顯擺自己詩文做的好, 算不算冷暴力?
林先生點了昨天講過的《南有嘉魚》,崔燮背書之前下意識側過頭看了那幾人一眼。四目相對,十幾歲的小書生就慌慌張張的別過頭,仿佛作弊讓人抓了個正著似的,臉跟脖子都紅了。
嘖嘖,這群書生的戰斗力太弱, 空是有校園霸凌的心,都沒那賊膽兒啊。
他心里搖了搖頭,認真地背起書來:“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他背書時習慣了原文與譯文夾雜而下,而詩經集傳中的譯文跟四書相比特別短,背起來有種瀑布奔流直落的淋漓快意。
林先生也很欣賞這種背法,閉上眼睛聽他從《南有嘉魚》背到《彤弓》,點了點頭,滿意地笑道:“你背書的工夫可以了,不用我多敦促。待會兒你自己復習前面講過的,今日就不講新篇了。”
他唯唯而退,回到坐上聽著林先生那些學的比他多的人上去,照樣查背誦,布置下新題目讓他們自己去作詩作文章。那些生們只差一步就是秀才,并不需要先生手把手地教,林先生飛快地把他們打發掉,就崔燮上去單獨授課。
出于現代人對八文這種橫霸明清兩代的文的敬畏,崔燮聽課時比平常更認真,恨不能拿個小本記下筆記,以后時時回顧。
林先生也正襟危坐,對他講道:“朝廷開恩科取士,判、詔、誥、表、時務策論不過是末枝,所依準繩唯有五經四書文。我不與你講那些‘闡發圣人意微旨’的虛話——咱們讀書人做制藝文,為的就是中試!
“辟如去年的辛丑科會試,天下才子四千人云集京城。二月初九會試,三月十五殿試,這其間五房十幾位考要判四千人的三場考卷,一位考一天要看多卷子?他能用心看多?也不過是匆匆一過,只看首場首義罷了!第一篇經義文作不好,后面的寫得再好,那考也是無暇細觀的。”
他說得特別投,跟說評書那麼高低錯落,聲韻激揚,簡直要站到椅子上似的。
當然,他最后沒有真的站上去。不僅人沒上去,連聲音也低下來了,盯著弟子鄭重地說道:“今日先給你講破題。破題雖只是用三四句話點題目之意,看著容易,但作起來卻是最不容易的。所謂‘破題之前,文章由我;破題之后,我由文章’,你的立意深淺、腹中才學多寡、筆力高下,破題這幾句中便可一覽無余了。”
崔燮連連點頭,眼睛睜得比平常還大,顯出一副又深又長的雙眼皮,如同畫在眼上方似的。
林先生對他這態度十分滿意,從桌上拿過一本程文集,隨翻幾頁,指著其上“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瞟了他一眼:“這是乙未科解元王翰林濟之公(王鏊)中試之文,你看看這文,這是天下文章的范式!我就以這篇文為例,給你剖析破題之法。”
崔燮站到桌旁,低頭看著那篇文章,只見其開頭兩句寫著“大賢論前圣集乎群圣而攢其舊服者,一憂勤惕厲之心也”。
他十分自覺地說:“這篇題目出自《孟子·離婁下》。意為周公想效法夏禹、商湯、周文王與武王這三代圣王:像夏禹一樣厭惡會使人沉迷樂的酒而喜別人的諫言;像商湯一樣執中庸之道,唯賢是取;像文王一樣保養子民,已居王道猶求道若;像武王一樣不慢怠親近臣子,不疏遠外方之臣。破題中‘憂勤惕厲’一詞正出自朱子注釋,以贊周公勤于政務,舉凡先王善行必追而效之的德行。”
林先生點了點頭:“四書背得不錯。你可知為何原題中寫的周公、三王,破題時卻用大賢、前圣來指代?”
那是……因為自己寫破題時的用詞不能和題干重復?
他有點不確定,不敢說。但林先生也不用他回答,自己就捻著薄須講了起來:“破題中不能帶出人名,如三代圣王、文王、周公、孔圣皆須稱‘圣’,諸子則以‘賢’,唯孟子既可稱‘亞圣’,亦可稱‘賢’。其余草木花鳥用之類可以一‘’字代稱,總之破題時題目中的人與都不可以寫出原名,要代以經書中原有的別稱。”
嗯……破題就像是現代寫作文時的點明題意嗎?崔燮不問道:“破題就是讀明白題意之后,用自己的話解釋一遍嗎?”
林先生微微點頭,“嗯”了一聲:“簡略說來便是如此,自前而后逐字逐義破的作順破,反過來先破后文義,后破前文義的,作逆破。但并非說通就可,要抓住題目主旨,重在一個‘破’字。扣題面字眼逐字而破的作明破,若不題面字眼,而另以一種說法指代之意的,則作暗破。王翰林這篇便是逐字直解周公效法先王施行仁政之舉,算是明破。”
“再有破題時一個大忌,就是不能破到題中未有之句——你看這一句‘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你讀題時要先記得這句題目于《孟子》中位于哪一篇、哪一句,然后將上下文貫通,明白其在文中之意,但破題時卻不可牽連到上下文的文字。
“辟如你若在破題時點到三王是何人,所施四行是何,這就算侵犯了題目上句,作連上;若是點到后句周公如何夜以繼日思行善政,則稱為犯下。你想那科舉之時,考、同考判卷判得眼都花了,見了好的都無暇多看,見卷子先挑病,一眼看見你破題時侵犯上下文,是不是就趕快黜落了你,好看一篇?”
是啊,小學生作文審題審偏了還得不了高分呢,會試這不到百分之十的錄取率,題都答偏了還不干脆黜,有的是答得又正又好的等著錄呢。
崔燮看他后面似乎還有許多要講的,索告了罪,回位子拿了個奏本式的自制筆記本,蘸著先生硯臺里的墨開始記錄。
林先生頗為贊許他這態度,把時文集側過來攤在他面前,指著破題繼續講:“還有兩大忌,就是破題時不能破完全題之義的,作題;或是雖破了全題字義,破題容卻生拼湊,不夠渾融的,作罵題。能犯這兩樣錯的,就說明你比那犯連上、侵下之錯的學得好些,但到了考場上,也一樣是連看都不看就黜落的下場。”
崔燮“唰唰唰”地往小本子上記著,寫字時眼都不敢看紙,死死盯著先生,仿佛這樣看著能聽得更清楚些似的。
林先生又搖著頭哦了一遍王鏊的破題,沉醉地道:“破題顧有破字、破句、破意三種破法,以破字為下,破句為中,破題中藏的圣人真意才是上品。你一個小學生,比不得王翰林那樣的文章宗師,但破題時也要講究文字簡練渾融,堂皇氣勢,要有一口氣貫通破題。若只將題目換個字眼,零拼碎湊句,就落了下乘了。”
他搖頭晃腦、慷慨激昂地說完了,忽然低頭問了崔燮一句:“我這麼說有些籠統,你學力還淺,未必會得出來,我先給你講幾種破題的做法,你回去練一練,自己做過的才能會的深。”
崔燮覺到了龐大的家庭作業在向自己招手,心中微微嘆氣,低頭應了一聲:“是。”
林先生看著他說:“我先講大題的做法,記下——破題可作兩句,也可作三四句,但若求簡明利落,最好就做兩句。或上句破題意、下句破題面,或上句破題面,下句破題意,如已矣也之類虛詞,最好留在下句,上句不用虛詞,方顯得簡明利落。
“如這篇探花文,便是上句破題面,下句破題意。上句扣本題逐字破解,下句則從本題散發至全章,以‘一憂勤惕勵之心’之句承全章之旨,又不及題外文字,極是清通簡潔。當然你做破題時也可以上句提領全章之意,下句再扣本題。只是要小心,破題時可借題目上下句之意,萬不要犯其字,落了連上侵下的大忌。”
崔燮一邊點頭一邊猛記,腦海中的PDF也不斷拉長,打定主意以后做作業、考試時都要把這些忌諱先拉出來讀一遍,以免犯錯。
林先生覺得這就講得差不多了,見他也停了筆,便找他要來筆記,看著自己講得哪兒有疏的地方,邊看邊說:“雖說生試考的都是小題,可那些題是割裂截搭圣人文字而的,若是初學做文就做那些,容易拘束才思。要做還是先從大題下手,才能寬闊襟,養出文章的氣魄。我就從這篇時文集上挑幾道大題給你留作功課,你一道題目破他三五個破題……”
他的話語忽然一斷,眼角了,把崔燮那本筆記撂下,自然地轉換了話題:“我再給你講一個正破反破之法,你回去把這本會試程文前三篇的題目與破題抄下玩,自己再依次正破一遍、反破一遍、順破一遍、逆破一遍,明天早上給我。”
崔燮早被十二道破題震憾住了,完全沒注意到他之前是講了那兩種破題法,只顧著屏氣凝神、專心致志地聽講。
林先生又保住了師道尊嚴,講得又痛快,對他這個尊師重道的學生更喜歡了,講完之后還有些意猶未盡,覺得應該再多布置幾道題才好。但他先已經說只破三篇,再追加也不太合適,于是去自己書房里取了一本沈度字的字帖回來給崔燮,讓他拿回家去,每天臨二十頁上來。
作者有話要說:
修個BUG,破題時不是不能和原題有重復的字眼,只是人、東西的名字要用代稱,我寫錯了,大家當沒看見好嗎
1. 顧元白穿成了耽美文中存在感稀薄的病弱皇帝,皇帝是個背景板,全文都在講著攝政王和京城第一美人的掌權史和相戀。 顧·野心勃勃·元白:我笑了。 他都是皇帝了,怎麼可以不掌權天下,不去開疆擴土名留青史呢? 2. 這一日,暗藏熊熊野心的當今大將軍之子、未來攝政王薛遠,頭次隨著父親進了宮。在人群之后抬頭一看,卻瞥見了這年輕天子的容顏。 天生反骨的薛遠唇角一勾,輕蔑地想,這小皇帝怎麼長得比娘們還漂亮? 身子病弱容顏太盛,這拿什麼治理大恒。 拿體弱嗎? 3. 薛遠冒犯了顧元白之后,被壓著帶到顧元白身前。 顧元白輕聲咳嗽著,大雪紛飛落滿了他的肩頭,薛遠面色陰沉。 “朕心情很不好,”顧元白輕瞥了一眼未來的攝政王,柔柔一笑,啞聲道,“別惹朕不開心,明白了嗎?” 薛遠像條瘋狗。 可顧元白什麼都不怕,他只怕不夠刺激。將瘋狗馴成忠臣,這恰好讓他以病弱之軀覺出來了另一種挑戰了。 可一不小心,好像馴得過了頭。 【甜爽文】 【cp薛遠,瘋狗攻,雷慎入】 【很多細節和原因在后文才會揭示,前文時稍安勿躁呀】 排雷: ①架空爽文,大亂燉,勿考究,有bug ②攻很狗,很討人厭! ③受強,野心勃勃,但身體病弱,萬人迷 ④原文攻受沒有愛情,彼此認為對方對皇帝心懷不軌 ⑤祝看文愉快,微博@晉江望三山s
祈言十九歲回到祈家,外界為他杜撰了八百種悲慘身世。 祈言免試進入聯盟top1的大學後,同父異母的弟弟告訴大家︰“雖然哥哥以前生活的地方教育條件不好,為了拿到入學資格,家里還捐了一棟樓,但我哥很愛學習!” 祈言上課不是遲到就是睡覺,弟弟為他辯解︰“哥哥不是故意的,哥哥只是基礎太差,聽不懂!” 祈言總是偏袒貼身保鏢,弟弟心痛表示︰“我哥雖然喜歡上了這種上不得臺面的人,爸媽會很生氣,但哥哥肯定只是一時間鬼迷心竅!” 知道真相的眾人一臉迷茫。 校長︰“捐了一棟樓?不不不,為了讓祈言來我們學校,我捧著邀請函等了三天三夜!” 教授︰“求祈言不要來教室!他來干什麼?聽我哪里講錯了嗎?這門課的教材就是祈言編的!” ———— 祈言為自己找了一個貼身保鏢,合約兩年。鑒于陸封寒處處符合自己心意,祈言不介意對他更好一點,再順手幫些小忙。 合約到期,關系結束,兩人分開。 一次宴會,有人看見陸封寒站在軍方大佬身邊,眾星捧月,肩章上綴著的銀星灼人視線。 “這位軍方最年輕的準將有點面
冷酷不耐煩後真香攻×軟萌笨蛋可憐受 1. 江淮從小就比別人笨一點,是別人口中的小傻子。 他這個小傻子,前世被家族聯姻給了一個人渣,婚後兩年被折磨至死。 重活一次,再次面對聯姻的選項,他選擇了看上去還行的“那個人”。 在同居第一天,他就後悔了。 2. “那個人”位高權重,誰都不敢得罪,要命的是,他脾氣暴躁。 住進那人家中第一天,他打碎了那個人珍藏的花瓶。 那個人冷眼旁觀,“摔得好,瓶子是八二年的,您這邊是現金還是支付寶?” 同居半個月,那個人發燒,他擅自解開了那個人的衣襟散熱。 那個人冷冷瞧他,“怎麼不脫你自己的?” 終於結婚後的半年……他攢夠了錢,想離婚。 那個人漫不經心道:“好啊。” “敢踏出這個家門一步,明天我就把你養的小花小草掐死。” 3. 後來,曾經為求自保,把江淮給獻祭的江家人發現——江淮被養的白白胖胖,而江家日漸衰落。 想接江淮回來,“那個人”居高臨下,目光陰翳。 “誰敢把主意打他身上,我要他的命。” 4. 江淮離婚無門,只能按捺住等待時機。 與此同時,他發現,自己的肚子竟然大了起來。 那人哄反胃的他吃飯:老公餵好不好? #老婆真香# #離婚是不可能離婚的,死都不離# 【閱讀指南】:攻受雙初戀。 【高亮】:每當一條抬槓的評論產生,就會有一隻作者君抑鬱一次,發言前淺淺控制一下吧~
你有朱砂痣,我有白月光。陰鬱神經病金主攻 喬幸與金主溫長榮結婚四年。 四年裏,溫長榮喝得爛醉,喬幸去接,溫長榮摘了路邊的野花,喬幸去善後,若是溫長榮將野花帶到家裏來,喬幸還要把戰場打掃幹淨。 後來,溫長榮讓他搬出去住,喬幸亦毫無怨言照辦。 人人都說溫長榮真是養了條好狗,溫長榮不言全作默認,喬幸微笑點頭說謝謝誇獎。 所有人都以為他們會這樣走完一生,忽然有一天——溫長榮的朱砂痣回來了,喬幸的白月光也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