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把云嬌 第16回 早已想好了說辭

《把云嬌》 第16回 早已想好了說辭

 錢老太爺自是不肯,自己的掌上明珠如何舍得嫁這般窮苦人家,便是把言歡生的芝蘭玉樹,又是個讀書人,可那些頂什麼用,了也當不得飯食。

 錢老夫人卻不曾一口回絕,只對把母寬和言道婚姻大事乃是終大事,不可兒戲,緩上幾日,家中須得好好商議一番才是。

 這般客客氣氣的送走了把家母子。

 錢老夫人大概是因著父親是個秀才,對文人有著天生的好,而那把言歡又生的溫文爾雅,一表人才,樣貌上是極為出的。

 且曉得讀書的好,也略微有些遠見,見那把言歡像是個爭氣的,如今已考中了秀才,除卻家中困窘,于八丫頭而言,也不失為一良配。

 錢老太爺仍就是老大的不高興,口口聲聲嫌棄把家家貧,不想兒嫁過去苦。

 錢老夫人便勸他莫欺年窮,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把言歡眼下窮困但瞧著卻并無半分潦倒之相,將來怕還是個有出息的,早晚會有出頭之日。

 錢老太爺還是不大愿意,那般窮苦,八丫頭嫁到他家,豈不要迫?不妥不妥!怕是熬不到他出頭那日,便先做了死鬼。

 錢老夫人笑言,若是怕八丫頭嫁過去吃苦,多陪些嫁妝便是,這姑娘有了銀錢傍,在婆家也有地位,若把家那孩子日后真有出息,也該思慮著今日的恩,更不會虧待我家八丫頭。

Advertisement

 錢老太爺聽聞此言,細一思索,倒覺得這話也有幾分道理。

 錢老夫人又道前頭幾個孩子婚事一概不曾問過,皆由了錢老太爺,這八丫頭是的心頭,也由作為主。

 這般一來,這門親事便算是定下了。

 錢家出了銀錢,把家將屋子修葺一新,算有了個像樣的住所。

 親之時,錢家不僅不曾要一文錢的聘禮,反倒陪了一屋子的嫁妝。

 那時,錢芳館的大哥錢世江還在世,他與錢老太爺相近,對弟弟妹妹們皆是一般關懷,家中妹妹的嫁妝多數是由他置辦的。

 把家一夕之間便從貧窮困苦變了富富有余。

 這般一來,把言歡讀書的銀錢有了,家中溫飽也無需憂心,隔幾日還能吃上一頓葷腥,一家子氣都好了許多。

 把母對錢家激不盡,直言定將錢芳館當親生閨一般疼

 親之后,把母不曾食言,對錢芳館著實疼,一年后又添了孫兒,把母更是喜上眉梢,日滿面春風,逢人便道祖上積德,與錢家這般好的人家做了親。

 而把言歡待妻也是極好,自有了孩兒之后,二人恩更勝從前。

 濃意之際,把言歡憶及廟中初見錢芳館,那時翩躚裊娜,惹人憐,便為起了一小字,喚作翩躚。

Advertisement

 這便是翩躚館的由來。

 把言歡自娶妻之后,更是勤學苦讀,廢寢忘食,發誓絕不不辜負岳父母的信任,定要讓妻過上人上人的日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苦讀數年,他終于一等進士及第,又得了圣上的青眼,親封正六品朝奉郎,彼時的他可謂年有為意氣風發,也算是登上了人生的第一道高峰。

 人在困苦之時,只想著能裹腹即可,可若真能吃飽,卻又不知滿足,總是想方設法,要吃些更好的才是。

 這便是得隴蜀,壑難填。

 而人在窘迫之中,若是有人拉他一把,他自然是恩戴德,可若是這拉他的人一直帶著他,日子久了,他也便覺得理所當然。

 這便是斗米養恩人,升米養仇人。

 錢芳館日后遭遇的一切,也許在親之時便已注定。

 把言歡嘆了口氣,午夜夢回,他也曾想過,若當年不曾中那進士,他守著自己的小家,會不會比現下活的更快活些?

 思及此,他面有愧,猶豫片刻,終于還是抬腳走了進去。

 房中殘留著些腥氣。

 錢姨娘臉蒼白,虛弱的靠在床頭,頭上綁著個抹額,息微微,我見猶憐。

 曲嬤嬤在一側懷抱襁褓,憂心忡忡。

 一旁站著個媽子。

Advertisement

 “老爺回來了!”曲嬤嬤抬眼一見把言歡,忙屈膝行禮:“恭喜老爺,喜添千金。”

 把言歡擺了擺手,走到床邊。

 錢姨娘見他,強撐著想要起,行間怯弱不勝:“逸郎……”

 把言歡,字太逸。

 把言歡忙上前握住的手:“不必起,你才給我生了孩兒,遭了大罪,該好生歇著。”

 錢姨娘聞言,眼中頓時淚點點:“逸郎,我對不住你……我們這孩兒……”

 說著瞧向曲嬤嬤。

 曲嬤嬤會意,忙將襁褓捧至把言歡跟前:“老爺,瞧瞧我們九姑娘。”

 把言歡并不手去接,只是撥開襁褓,細瞧一眼。

 早產兩月余,這孩兒先天不足,瞧那模樣還不如似個貓大,一張臉皺紅彤彤,寒極重,哼哼唧唧的,哭聲也小的很。

 把言歡瞧這孩兒,半分也歡喜不起來,想起那道人的話,便撇過眼不再看。

 “這孩兒……”錢姨娘期期艾艾的落下淚來:“都怨我子弱,沒能熬到足月便產下了……”

 心中凄涼,這孩子這般虛弱,也不知能不能養活。

 把言歡聽罷,靜默片刻,開口道:“這孩兒這般虛弱,怕是不好養活。”

 錢姨娘不解的抬起頭來著他。

 “老爺的意思是?”曲嬤嬤也聽出了弦外之音。

 “帝京皆知般若寺的無相法師乃是得道高僧,慈悲為懷,若是將這孩兒養在般若寺,或許能得佛法庇佑,能活一命也未可知?”把言歡進門之時早已想好了說辭。

 若是直言那道士所言,錢姨娘定然不肯,鬧將起來,哭哭啼啼也是難辦。

 錢姨娘有些驚愕,似疑心自己聽差了。

 失神片刻,頓時淚水漣漣:“逸郎,這孩兒便是養在我跟前,也不見得能活,你竟想將送去寺廟?”

 “你莫要哭,正因如此,才須得有佛法庇佑,或許能助逃過一劫……”把言歡瞧這錢姨娘哭的梨花帶雨,也是心疼。

 可想起那道人的話,他又不得不起心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