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那邊母倆親親熱熱不同,在地里割稻子的張清遠實在是飽折磨。
幾人一到地里,張老漢就給每人分好片,直接開干。
張清遠雖然有割稻子的記憶,也知道很累,畢竟回憶是回憶,這麼真槍實干還是頭一次,現場驗才知道到底有多累。
因為割稻子要彎著腰,對于常年以讀書為主的張清遠來說,時間一長,腰也酸、也麻,不過半個時辰,就有點堅持不住,而且天氣還這麼熱,雖然帶著草帽,對這個炎熱的天氣來說也是杯水車薪,太罪了。
那邊的栓子看著老爹咬牙切齒的表,笑著說:“爹,你倒是快割啊,都比你割的快。”
張清遠抬頭看看其他人,都割出去很遠了,自己跟原地打轉沒兩樣,本來就累的不行,聽到栓子這話也有點惱,“趕讀你的書!大聲念出來讓爹聽,敢讀錯一個字就揍你。”
本來還一臉嘲弄的栓子,頓時僵住,恨不得打自己,自己咋這麼欠呢,非要嘲笑老爹,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沒辦法,迫于老爹的威懾,乖乖讀了起來。割出去好遠的張老漢聽到孫子的讀書聲,也是大欣,胳膊都變輕不,割稻子速度也快了一點。
一個多時辰以后,張老漢終于發話讓大家歇一會喝點水,張清遠哀嚎一聲,這才干了不到兩個時辰啊,也太累了!
一家人坐在地頭喝水,張老漢看著滿頭大汗、氣吁吁的老大,又看看老大的進度,也沒說什麼,只讓大家抓時間休息,一會繼續割。
據張清遠的記憶,自家可是有10畝水田啊,而且也不僅僅割啊,還得打谷、晾曬、舂米。收完米還得秧,這一系列下來,起碼得干個20天,也太難熬了吧。
這一刻,張清遠更加堅定寫話本的決心,以后堅決不干農活了。
干一會歇一會的張清遠,磨磨蹭蹭的終于挨到了中午,不時往大路上看,期待著妻趕來拯救自己。
當李若蘭和薇薇的影遠遠出現,讀書心不在焉的栓子一眼就發現了遠走來的娘和妹妹,立刻高聲喊道:“飯來了——”
聽到這話,大家紛紛停下走到地頭,特別是張松和張柏,別看平常像個小明,但只要一說吃飯,絕對立馬出現。
李若蘭先拿出涼好的綠豆湯,一人倒了一碗,讓大家解解暑,又把準備好的飯菜端出來,等喝完湯就吃飯。
張清遠咕咚咕咚喝了一大碗綠豆湯,這才覺活了過來,接過媳婦遞來的米飯,狼吞虎咽吃起飯來。
兩兄弟也一邊吃一邊夸大嫂做飯好吃,雖然說著話,但一點不耽誤進度,一碗米飯幾口就吃完,差點噎到。
薇薇全程都在忙,要麼給倒湯,要麼囑咐爺爺慢點吃,要麼就讓二叔三叔吃慢點,給自己爹爹留一些,像個蝴蝶一樣飛來飛去。
看著自家老公累的手都抖了,恨不得淚眼婆娑的看著自己,李若蘭搖搖頭,向張清遠投過去好自為之的目,表示自己也無能為力。
沒一會,大家就把飯菜全部消滅干凈。李若蘭收拾好碗筷盤子,帶著薇薇回去,其他人又回到地里接著干活。
普通上班族小薇在故宮裡一次意外迷路,穿越回清朝,在危機四伏的皇宮後院開啟了一段奇妙之旅。 熱情如火的十三阿哥、深沉內斂的四阿哥、命運多舛的小姐妹、威嚴的康熙皇帝,無數在史書中讀過人物,帶著各自的喜怒哀樂,紛至遝來。
這是一個狗熊,梟雄,英雄並存的未開化年代。當人們拿著平均工資一兩百的時候,有那麼一群人日進鬥金,在這空白的年代飛速完成了原始積累。重生回1992年的柴進站在南下的老舊綠皮火車上,望著窗外改革春風綠過的大地,目光尖銳:我要滔天財勢!一段壯麗波濤萬丈的商界傳奇,自此而生!
一朝變成三個崽崽的后娘,于靈兮也是極為無奈的。才剛嫁人就遭遇分家,這都什麼事呀?還好她早有準備,把娘家的東西都搬過來了……不過,既來之則安之,三個崽崽都很可愛,那就認真養養吧!至于孩子爹麼,她是真的不怎麼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