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現代言情 丈夫下鄉后[七零] 第13章 清點物資

《丈夫下鄉后[七零]》 第13章 清點物資

 空間面積真不大,就和上輩子家的衛生間差不多。

 當年得知有空間后就去廢品站買了兩個木架子,架子高度剛巧能到頂。

 喬茗茗可謂是把空間面積利用到了極致,除去先前說的蛋大米面外,還有些調味料和兩盆大搪瓷盆裝的豬油。

 還有呢?

 拉出一個竹筐看,里頭是買的各種水果。不多,但種類還算齊全。

 再解開幾個放在角落的麻袋,里頭是沉甸甸的紅薯。

 真是要了命了,喬茗茗表萬分復雜啊,這瞬間特想穿越回去攔住自己買紅薯的手,現在不缺紅薯啊!

 從前總覺得這個時代是貧的時代,然而事實上如今許多地方已解決了溫飽問題。

 吃都能吃飽,但得快。

 因為大伙肚里沒油水,吃的也非全是大米這種細量,大多要輔以地瓜玉米等糧。

 但無論如何,反正在上村,實現地瓜自由是沒問題的。

 哎!虧了,真是虧了。

 喬茗茗心痛扼腕!

 再往旁邊看,就是黃豆綠豆等,其余的就是各種和各種蒼蠅站上去都能打溜的骨頭了。

 別說,和骨頭還多。積積攢攢三年下來起碼給攢到半扇的豬和骨頭。

 不過牛羊魚了點,蝦更是只有不到一斤。

 單單是這些吃的東西,便占了空間的一半。

 剩下一半裝啥?

 裝服,裝布料,裝棉花棉被,裝一些在廢品站淘到的書。

 特別讓喬茗茗的是,竟然還發現了幾大卷衛生紙和兩把菜刀一個鐵鍋。

 天吶,這會兒在這里,什麼都比不得衛生紙重要!

 喬茗茗終于睜開眼,轉個盯著寧渝看,目灼灼。

 寧渝好笑:“看來你收獲頗。”

Advertisement

 喬茗茗點點頭:“東西不多,但是能保證這孩子出來之前咱們可以維持著從前的生活。”

 勉強能維持。

 知足的,至不需要為肚子里這個孩子的服發愁,因為有的棉布。

 不需要為自己的營養發愁,因為蛋豆類水果都有。

 還不需要為孩子的學業發愁,因為淘到的書里有全冊的小學中學教材課本,以及足夠多的各類書籍。

 雖然他們沒了房子,沒了自行車,沒了紉機收音機,沒了干凈整潔的廁所,沒了明亮的電燈,沒了面的工作,甚至沒了每日一杯的牛,但他們依然很幸運不是嗎?

 喬茗茗竟然越想越開心,不無聲地咧笑,覺得自己傻了,從穿越到現在自己要求越來越低……

 可真的很滿足!

 然而,旁邊的寧渝心態可意外地沒這麼好。

 “是我對不住你們。”

 他有些低落,可以說他從出生后就順風順水,無論是學業還是工作都順遂心意,卻不曾想到了如今要連累妻兒和他一起吃苦。

 月融融,屋氣氛頓時低沉。

 “是嗎?”好半晌,只聽喬茗茗輕快道,“好吧,那你尋個時間給我磨個豆腐吧。”

 空間里有黃豆,院子里有個小磨盤。

 砸吧砸吧兩聲,突然有點饞豆腐。

 寧渝:“……”

 —

 第二日清晨,清風徐徐,通過窗戶把喬茗茗給吹醒。

 睜開眼,懵一瞬,反應過來后臉蛋撐著手坐起

 寧渝已經起床,衡衡估計是被他爹推到了床尾,這會兒還在呼呼大睡。

 喬茗茗起床的靜引起了院子里寧渝的注意,他走進屋,脖子上掛著白巾,額頭前的頭發已被汗水打,瞧著有點稽。

Advertisement

 “醒啦,吃飯吧。”他這麼說,“吃完我帶你去集合。”

 喬茗茗還有些發懵,點點頭,指了指床上的大兒子。

 寧渝秒懂,走上前一把將大兒子撈起來,抱在懷里強行開機。

 他“/”著大兒子的胖臉,說:“還睡呀,爸爸媽媽要去上班,你要不要跟去?”

 邊說邊往屋外走,把房間留給喬茗茗換服。

 幾秒后,喬茗茗聽到被強制開機的好大兒發出銀鈴般的笑:“真的嗎,太好啦,我也要去工作,啊啊衡衡好幸福噢,可以去參加工作啦耶耶……”

 喬茗茗:“……”

 剛睡醒就無語。

 今日早飯還算盛,有甜糯香的地瓜。嘿嘿,是紅心地瓜,很喜歡!

 和地瓜搭配的是濃稠的稀飯,桌上還有兩碟子隔壁老夫妻給的腌蘿卜和腌黃瓜,以及幾個水煮蛋。

 寧渝給盛碗粥:“在這里早晨可一定要吃飽,要不然不到十點就得。”

 這事喬茗茗懂,上輩子老家也在農村。在農村干活的人早晨是不可能吃牛配面包的,不怕被的另說。

 大家的早飯大多是粥,要不就是純純白米飯,反正得吃得飽飽的。

 喬茗茗這人很聽過來人的話,難得的在早晨里吃了一碗粥一個紅薯兩個蛋。

 寧渝滿意了。

 鄉下的氣溫明顯要比城市更低些,即使此時的城市還未鋼筋水泥化,喬茗茗也能明顯覺到這里的氣溫更涼爽空氣也更好。

 出門時,太還未升起。

 昨夜下了小雨,路上稍稍有點潤,草叢中也帶著點點水滴。

 寧渝將門給鎖好,邊走邊說:“昨晚估計是舅爺那邊送東西來了,我今天早上在屋后水缸邊發現了兩斤富強。”

 這里應該沒人能搞到細的富強,除了當過兵,有不人脈的周隊長。

Advertisement

 喬茗茗:“他們對你好好哦。”

 “對的,但我現在沒法回報。”

 夫妻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話。

 “……算了,咱們還是先別想回報的事兒了吧,你找個機會問問,咱們到底能不能搭間廚房和廁所。”

 喬茗茗發現自己先前想的實在太簡單了,他們夫妻倆現在屬于“壞分子”行列嘛,你是來這里吃苦改造的,有個不雨的屋子住就不錯啦,怎麼還要求那麼多。

 寧渝想到這茬也有些為難,怕就怕因為這事兒縣里會有人下來檢查。

 他們待遇算不錯,每個月上兩篇思想報告和工作日記便好,其余方面除了工分外和干的活稍微重點難點外,和知青也沒什麼兩樣。

 哦對了,還有不能隨意出村。

 別說去縣里,去公社也得打報告,周隊長同意后還得派個人跟隨才能去。

 但后面那點無所謂啦,喬茗茗現在知道周隊長是自己人,要一句表叔的,肯定不會卡你的報告單子。

 哎!

 為難為難,想建個廚房廁所怎麼就這麼難。

 兩人帶一小孩很快走到村里曬谷場,通常大家都是在曬谷場集中準備上工。

 喬茗茗大老遠地就看到曬谷場上站著不人了,村民們依次領著工,笑笑的說這話,或者吆三喝五地結伴走進田地中。

 忽然就駐足,愣了片刻,問:“現在農家是不是也沒那麼好用了?”

 寧渝:“沒錯,其實現在許多地方都在爭著搶著買化,上頭也是在推化。”

 他們國家第一座化廠是在三十年代建的,可到了五十年代,主推的還是農家

 沒辦法,產量跟不上。

 寧渝牽著的手繼續道:“你歲數小怕是不記得,在我印象里,我十多歲的時候有搞過積。那時候都說家出門、礦出土、山下山、水上岸,到現在了很多地方還是這樣。”

 他又說了:“還記得我去年去沿海出差嗎?那里的水是海,可有意思。咱們陸爭著搶著要的海貨在他們那兒是用來堆的。”

 “哪些海貨?”喬茗茗眼睛亮晶晶,很喜歡聽寧渝說這些事

 “無非就是海膽苔菜細蛤這些,加上海土,別說堆得真不錯。”

 寧渝雖然生在這個沒高鐵沒網絡的年代,但視野好像比這個千禧年后出生的人還開闊!

 他大學時就跟著導師走過荒蕪的戈壁與沙漠,也去過碧海云天的沿海漁村。甚至到過草原,在那里住了兩個月的蒙古包,還爬過大橫斷,只差到國外浪一圈了。

 但話說回來,喬茗茗也沒去過國外啊,上輩子走過最遠的距離就是去了隔壁省上學。

 就說說,這讓怎麼能在寧渝這里升得起優越嘛。

 聽得開心,寧渝也講得盡興。

 他說:“這兩年化廠子多了,產量提了上去。咱們國家需求高,所以難買歸難買,公社若有這想法,使點兒力氣多跑幾次或許也能買到。數量夠不上也沒關系,農家料一塊用,用對方法調好比例就。”

 喬茗茗撓了撓頭,思考幾秒立刻心澎湃神起來!

 這樣的結果就是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然后村民們分到更多的錢,到時候隊里可以繼續買料。

 有錢了,料就可以買全了,形一種良循環。

 到時候農家自家產出的自家留著,你是澆菜地還是開荒地都行,反正結果就是廁所戶。

 自家要是能有廁所,誰樂意去公共廁所對不對?能誰樂意吃苦啊。

 而且不談衛生,還有安全問題呢。

 如今這天氣還算好,等到了冬天,個位數或者零下幾度的天氣,你晚上上廁所時遇上冷嗖嗖的夜風,不得抖狗熊啦。

 咦,喬茗茗想到那個場景就害怕。

 立馬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在冬天來臨前要給自己建上一間廁所!

 實現目標的最好辦法——說服村民們一起建。

 用不著全人一起,只要超過三戶,就有辦法給自己建起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