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心機太子妃 第5章 第5章

《心機太子妃》 第5章 第5章

 第五章

 唐韻沒有打聽半句關于唐家的案子,知道如今的自己就是個麻煩,能進東宮,也能出東宮。

 唐韻盡量將自己的存在降到了最低,今兒一日都呆在了屋子,沒發出過半點聲響,仿佛這殿兒就沒住進人。

 經歷過大起大落,比任何人都清楚,何為人世故,太子昨夜不過是一時沒反應過來,待那麻煩事一件一件地跌至而來,必然會生悔。

 一日沒來,到了晚上,到底還是來了。

 門口的靜聲傳來時,唐韻的心已經提到了嗓門眼上,一雙手得太,手心已有了意。

 半晌過去,門外的人并沒進來。

 唐韻疑地翻開了上的被褥,蹭了榻邊的鞋,著到了門邊,一旁的窗欞撐開了一條,唐韻俯小心翼翼地探出了目

 殿院亮起的星點燈火,已沒了蹤影。

 唐韻輕輕地吐出一口氣,門外響起了婢的腳步聲。

 “姑娘?”

 婢喚了兩聲沒見其答應,便沒再出聲。

 翌日東暖閣,卯時一刻便亮了燈。

 太傅劉大人雷打不地趕來了東宮。

 來時,見書房已經亮起來的燈火,險些沒一頭栽下去,到底是年紀擺在了那兒,了刺激,心有余可力不足,講學講到了一半,臉便不對了。

 待頭上的帽子都了一半,劉大人才死死地抱住書案的邊緣,倒了下去。

 太子打開門,招來了明公公,趕將人送去了太醫院。

 沒了太傅講學,太子的書房依然是卯時一過,便亮起了燈,皇上聽了魏公公的稟報,心頭甚覺安

 別說聽學,只要一見到那些麻麻的字,他的頭就犯暈,這輩子是不太可能做個讀書人了,只能指自己的兒子。

Advertisement

 二皇子雖勤,但子過于急躁,跟著自己出去打打殺殺還行,絕非讀書的那塊料,三皇子倒也有幾分才學,奈何子又太弱。

 旁的皇子太小,還看不出苗子。

 放眼去,跟前也就只有一個太子能讓指一二。

 “聽說皇后昨兒又帶了個姑娘進宮,是哪家的?”太子旁的事,皇后怎麼做主都行,唯獨未來的太子妃,他必須得把關。

 想他當年的眼,再看如今的太子,絕不會差。

 “回陛下,是戶部侍郎王大人家的二姑娘。”

 皇上聽完,不覺笑出了聲,“但凡跟顧家沾上點親的,都被尋進了宮,在朕那后宮的事兒上,一向看得很開,怎到了自己兒子上,這眼界就放不開了?”

 大周那麼多好姑娘,就偏生要吊死在顧家不

 魏公公垂目不敢發話。

 “你去著張羅張羅,來年開春選秀,給太子挑幾個貌端莊的世家姑娘送去東宮,他那后宮,再不住人,怕是要長草了”

 幾日后,皇上要替太子選秀的消息,才傳進皇后的耳里。

 那日王家姑娘被太子丟在掛花林子里,一個人呆了半個時辰才回來,皇后得知后,生了一日的悶氣,再加上顧景淵鬧出來的那檔子事,最近皇后正愁著呢,皇上又搞出了這番靜。

 選秀?

 屆時就不只是太子,如今的二皇子,三皇子均未

 皇子一旦家,就該封王了。

 皇后腦子里頓時浮現了一群花枝招展的影,一想起那些嘰嘰喳喳,怪氣的聲音,皇后頭都炸了。

 尤其是寧安殿的那位姜貴妃,最為難纏,平日里為了一匹娟子,都能鬧到皇上那里去,要選兒媳婦,還得了。

 “王姑娘,太子就真沒看上?”

Advertisement

 皇后有些不甘心。

 太子是自個兒生的,想要將來的太子妃出自顧家,也在理之中,偏生太子一個都瞧不上。

 嬤嬤勸解道,“殿下眼界高,是好事。”

 “本宮看他不是瞧不上,他是不想瞧。”皇后算是明白了,什麼眼界高,自己這兒子八是沒開竅,要是知道了這姑娘家的好,這麼久了,斷不會一個都瞧不上。

 皇后比皇上的作還快,午后就上了一趟東宮,“他那后宮都長草了,本宮替他收拾出來。”

 唐家通敵之案,因顧家三公子那麼一鬧,同康王府死磕上了,只能暫時擱置。

 太子正忙著祭月的事。

 皇后過來時,禮部尚書還在請示太子,“林嬪雖是三皇子的生母,但吳嬪是貴嬪,位份比高,殿下可有何法子”

 禮部尚書的話還未說完,一直守在書房外的小順子突然卯腰闖了進去,匆匆走到太子旁,在其耳邊低了聲音稟報道,“殿下,皇后娘娘來了。”

 這是東宮,皇后娘娘過來,沒什麼大驚小怪。

 太子抬頭,目平和地落在小順子上,果不其然小順子又說了一句,“娘娘去了后宮。”

 如今是什麼況,主子比他更清楚。

 顧家三公子這幾日為了尋唐姑娘,就差殺進康王府了,這要是被娘娘撞見了人,豈不要翻天

 五日了。

 愣是安靜得沒有半點痕跡。

 以至于太子都忘記,自己的后宮還住著一個人。

 “歷來祭祀均是按位份排位,典要也是如此記載,大人不必多慮。”太子匆匆回了一句禮部尚書,難得沒等人起,先一步走了出去。

 出了正殿,一轉后宮的巷子,太子的腳底便生起了一風,聲音也沒有了平日里的半溫和,“明慶德呢?”

Advertisement

 小順子小跑了起來,跟上太子,“明公公倒是攔了,沒攔住,娘娘說殿下政務繁忙,自個兒瞧瞧就好,明公公已經跟了進去”

 皇后娘娘今兒帶了不人來。

 一個王姑娘。

 兩個嬤嬤,兩個大宮,四個二等宮,再加上跟在后手提香爐的下等宮,一群人,說也有十幾個。

 花花綠綠的影穿梭在殿,往日沉寂得沒有半點人氣的后宮,倒是一下鮮活了不

 尤其是王姑娘,一聲鵝黃襦,腳步款款地跟在皇后旁,時不時地輕笑幾聲,聲音如銀鈴,仿佛將沉睡中的后宮給喚醒了。

 “瞧瞧這后殿多寬敞。”皇后走了一段,實在不了里頭的冷清,嘆息道,“如今一間一間都空著,也沒人來住。”

 旁的王姑娘雖及時垂目,掩住了臉上的紅暈,皇后還是看見了。

 多好的姑娘,多純

 偏生自己兒子不上心,上回帶進來的幾個姑娘,大多都長得嫵,太子沒看上,這回特意尋了個清純的來,誰知還是沒眼。

 皇后不免氣惱,也不知道他將來的太子妃,是不是臉上得長出一朵花來。

 因當初王家姑娘是自個兒留下來的,即便太子沒瞧上,皇后還是留在了邊,今日帶過來,明擺著是還沒死心。

 那日天沉,眼難免會阻。

 今日,待會兒讓太子再仔細瞧瞧,萬一呢

 “雖沒有主子住,也得有人打理才行,待會兒你挑幾個機靈點的宮,留在這邊。”皇后回頭吩咐完嬤嬤,腳步并沒有停下。

 后明公公的額頭早出了一層汗,一路煎熬地跟上皇后,腳步時不時地往前一攔,又不敢逾越,忙地搶了話,“娘娘放心,奴才這就讓人收拾。”

 皇后一笑,“太子邊都是你們這些人,哪里懂得細活兒。”

 “娘娘說的是,奴才這就帶人下去,讓殿下挑挑。”眼見皇后的腳步上了甬道,往最里頭的靜安殿走去了,明公公愈發著急了起來。

 皇后卻沒承他的,“太子這幾日忙得很,后宮之事,本宮替他做主就好。”

 明公公:

 明公公彎下腰,已不知后看了幾回,殿下要是再不來,今兒這東宮就該熱鬧了

 明公公心頭越是盼著皇后的腳步能慢些,一行人越是很快便到了靜安殿門前。

 靜安殿今兒依舊關著門。

 皇后曾來這賞過梅,前幾日也同太子提過,“本宮記得這殿的臘梅,一到冬季,比花園里的還要艷上幾分,不知今年會如何。”

 皇后說完,轉上了踏跺,嬤嬤上前去推門。

 明公公心都快跳出來了,也顧不上那麼多,幾個快步攔在了嬤嬤前頭,“娘娘要是想進去瞧,奴才先讓人打掃干凈,免得娘娘上沾了灰”

 三番兩次的相攔,倒是讓皇后生了疑。

 “開門。”

 明公公眼睜睜地看著嬤嬤推開了門。

 “吱呀——”一聲,殿門緩緩地打開。

 寬敞的院子里,阮嬤嬤正拿著掃帚,在清掃地上的落葉,聞見靜阮嬤嬤才轉,見到是皇后娘娘,忙地跪下行禮,“奴婢參見皇后娘娘。”

 門外安靜了一陣。

 皇后大抵也沒料到有人,回頭意外地看向低著頭,連臉都看不見了的明公公,問道,“這兒有人住?”

 見到阮嬤嬤的那一瞬,明公公便知道完了,連死的心都有了,被皇后這一問,膝蓋頓時了,“娘娘”

 “回娘娘,前幾日殿下吩咐奴婢將靜安殿打掃干凈,說是娘娘喜歡梅花,待到了時節,娘娘定會前來。”跟前的阮嬤嬤突地搶在了明公公前頭,利索地回稟了皇后。

 明公公跪了一半的膝蓋,及時地穩住了。

 阮嬤嬤今兒這是東宮奴才的打扮,皇后倒是沒有懷疑,前幾日確實同太子說過靜安殿的臘梅。

 沒想到太子記到了心里。

 “太子有心了。”皇后對自己兒子的孝敬之心,一向很滿意,抬步過門檻,帶著王姑娘繼續往里走去,“東宮,本宮尤其喜歡這間殿院”

 太子腳底如風,還是沒有趕上。

 看到皇后推開了靜安殿正屋的那扇門時,太子便也沒再上前,腳步停在門口,神倒是又平靜了下來。

 心里只有一個念頭。

 唐家大姑娘,當真留不得了

 半晌過去,屋并未傳出他預想中的任何靜,甚至安靜的有些過分,太子又才緩緩地抬頭了過去。

 皇后正笑著從里出來,手里拿了一個香包,詢問后的阮嬤嬤,“這東西當真是殿下備給本宮的?”

 “知道娘娘喜歡,殿下去年便讓奴婢采了一些,曬了干花,本想著等梅花開了娘娘過來賞花時,再給娘娘一個驚喜,倒不曾想娘娘提前來了。”

 明公公已經見識過阮嬤嬤睜眼說瞎話的功夫,此時只跟在后,時不時應上一句,“正是”

 對面太子一雙眼睛盯著幾人上,尤其是看阮嬤嬤,越看越有幾分悉。

 一行人快走到跟前了,太子終于想了起來,在哪見過。

 唐家姑娘那破院子里

 皇后拿著香包在鼻尖嗅了幾回,淡淡的梅花香,是喜歡的味道,心頭不覺一陣熨帖,抬頭見到太子,臉上的欣喜更甚,“太子忙完了?”

 “母后怎麼來了。”

 皇后一笑,“本宮今兒要是不來,怎知道太子的這份心。”

 皇后將手里的香包湊近了太子跟前,“本宮本想今兒替你收拾下靜安殿,你倒是先派人來了,這臘梅干花曬得極好,比本宮殿里的要香上許多,待會兒借你的人一用,教教曬花的法子便可,今年的臘梅,也就不用你再心。”

 太子沒答。

 東西不是他給的,他什麼都沒做,不知道該如何答。

 逛了一圈,也逛到尾了。

 皇后想起了旁的王姑娘,腳步不的往旁邊一挪,將人在了太子的眼皮子底下,“來年你父皇選秀,還不知道會給你指哪家,趁如今還能自個兒做主,尋個自己喜歡的,先封良娣也好,別讓你這后宮一直空著”

 太子自然是看見了王姑娘。

 王姑娘對他蹲禮時,太子還禮貌地點了個頭。

 不過目并沒有在上停留多久,一掃而過,落在了皇后上,“母后這不是讓兒臣給自己留下把柄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