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張膽地覬覦帝王親封的貴妃娘娘,他還真不怕陛下知道。
聞言,章凌出一抹溫文爾雅的笑意:“父王就別問了,這世間總有我跟表妹的容之所。”
他已經在江南看好了一宅子,將來,他就跟表妹住在那里,晨起,他跟表妹一起詩作對,晚間,他們一起泛舟游玩,這日子過得豈不是很圓滿。
昌王都不忍再開口,帝王勢力遍布天下,只怕到時他還沒出昌王府的門,就要歇了心思。
良久,昌王淡淡開口道:“那你可顧及過你表妹的想法?”
兩個孩子是從小長到大沒錯,但他們之間的緣分更多的是長輩的一種撮合,前幾日他妹妹來信時就說他外甥對章凌只有兄妹之,所以昌王當晚就決定做鄭姝凝在后宮之中的后盾。
章凌眉彩飛揚,道:“表妹與我從小青梅竹馬,定是愿意與我在一起的。”
昌王便不再開口了,該說的他都說了,他這兒子要執意去陛下面前犯蠢,那就讓他去吧。
不讓他去一次,他還在那做夢做得悠然自得。
=
因著正月剛過,春寒料峭,定國侯與章氏都去照顧老太太,鄭姝凝就窩在室里練字。
香兒在旁邊給磨墨,端看便是歲月靜好。
正在這時,紫兒拂開珠簾走進來,笑道:“姑娘,太后娘娘邊的嬤嬤來了。”
鄭姝凝擱下朱筆,嗓音和道:“快讓進來吧。”
“奴婢見過鄭七姑娘。”片刻,太后邊的嬤嬤走進來,行禮道:“傳太后娘娘口諭,宣鄭七姑娘宮。”
鄭姝凝怔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道:“臣遵旨。”
之后,香兒開始替鄭姝凝梳妝,有些擔心:“姑娘,太后娘娘突然傳召,該不會有什麼事吧,不如奴婢派人去跟老爺還有夫人說一聲?”
如今定國侯跟章氏都在老太太那里,鄭姝凝微微搖了搖頭:“之前聽長姐說,太后娘娘是個好人,我們還是直接進宮吧。”
香兒屈膝:“是,姑娘。”
不多時,鄭姝凝就到了皇宮,嬤嬤引去慈寧宮。
“太后娘娘,鄭七姑娘到了。”
太后抬眼,鄭姝凝叩首:“臣見過太后娘娘。”
眼前的姑娘著一襲淺綠撒花百褶,子窈窕,只一眼便看出其婉約的模樣,太后出笑容:“鄭七姑娘請起。”
鄭姝凝起了,尚有些拘謹:“謝太后娘娘。”
太后卻是很喜歡,讓走近一點,端詳道:“哀家早就聽聞定國侯府的七姑娘容貌艷若桃花,婉如水,現在一看,當真如此。”
難怪帝王這般喜歡,這樣的姑娘,太后也喜歡啊。
鄭姝凝微微垂眸:“太后娘娘謬贊。”
“上茶。”太后微微一笑,讓坐下來。
鄭姝凝正想道謝的時候,門外傳來李公公的吆喝聲:“陛下駕到。”
眾人跪拜:“參見陛下。”
謝宴辭一眼就看到的那正中央的姑娘,聲音清揚悅耳:“都起來吧。”
眾人:“謝陛下。”
太后沒料到他這麼快就趕過來了,打趣道:“瞧瞧這迫不及待的,這不知的,還以為哀家是在故意欺負人,皇帝來興師問罪了。”
謝宴辭斜靠在太師椅上:“母后這是說的哪里話,剛好輦到了慈寧宮,朕就過來了。”
就算他不能像那姑娘一樣慕著他,那他也不能惹人家傷心不是。
人家既然了宮,那于于理,他都應該過來坐坐。
這話太后都不敢信:“那還真是巧了,往常幾個月都不見輦到慈寧宮,今日就到了。”
鄭姝凝朝帝王那邊看了一眼,這事怎麼聽起來就那麼奇怪。
謝宴辭抿了口茶,他能到姑娘那灼熱的視線,他就知道,這姑娘一見到他,便把持不住。
太后見狀又跟鄭姝凝道:“七姑娘,這幾日你就在哀家這里住著吧,宣城應該這幾日回京,到時候你們可以相互有個照應。”
鄭姝凝猜到太后為何宣召宮了。
謝宴辭慢悠悠地補了句:“若是覺得無趣,可以來養心殿找朕。”
太后端起茶盞掩飾笑意,這還真是。
鄭姝凝屈了屈膝:“謝陛下,謝太后娘娘。”
而在鄭姝凝宮之后,宣城公主也提前到了京城。
謝宴辭知道消息后,便讓人去宮門口接,宣城公主一進宮就直奔養心殿而去,哭訴道:“堂兄,你得替我做主。”
“哎喲。”李公公一聽到的聲音連忙行禮:“老奴見過宣城公主。”
因為宣城王于社稷有功,所以深得先帝倚重,也為此,眾人待宣城公主很是客氣。
“起來吧。”宣城公主擺了擺手,抬眼見謝宴辭在那面不改的批閱奏章,氣焰頓時小了一半,道:“堂兄你要替我做主。”
謝宴辭再落下一筆,漫不經心道:“國舅爺的婚事,朕沒法做主。”
宣城公主有些委屈,急得跺腳:“堂兄。”
謝宴辭不為所:“宣城,朕向來不管旁人之事,對這姑娘家的想法也不甚清楚,所以你要是需要做主的話,可以去找母后。”
宣城公主癟了癟。
謝宴辭見沒話要說,便對旁邊的李公公道:“李公公,你送宣城公主出去。”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聽聞侯府大小姐江錦言空有一副傾城傾國貌,怎的一顆蛇蝎惡毒心。嬌弱姨娘最終在佛堂空余一段白綾了此殘生。嫻雅庶妹被送進端王府做妾最后家破人亡癲狂自焚。端王含情脈脈情深意重,她薄情寡義頭也不回……雪硯挑眉撇嘴,我家大小姐說了,天生我仇必得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就自己造!前世溫柔如水,只換來眾叛親離后,烈火焚身而亡!一朝歸來,她冷硬如冰,親手謀得盛世風華錦年!“我三從四德欠佳,你當真要娶?”“我一介庶出武夫,娶你名正言順。”武夫?左手寫得字也能鐵畫銀鉤矯若游龍?庶出?做到異姓王爺這個位置也就罷了,為何...
四歲那年,明嫿見到小太子的第一眼,就記住這個仙童般漂亮的小哥哥。 及笄那年,她被欽定爲太子妃。 明嫿滿懷期待嫁入東宮,哪知妾心如明月,郎心如溝渠。 太子只看重她父兄的兵權,對她毫無半分愛意。 明嫿決定和離,換個新男人,圓了她的姻緣夢。 看着桌前的和離書,太子裴璉提起硃筆,畫了個圈。 明嫿:“你什麼意思?” 裴璉:“錯別字。” 明嫿:“???我現在是要跟你和離!你嚴肅點!” 裴璉掀眸,盯着滿腦子情愛的太子妃,皺起了眉。 ** 一番商議後,倆人各退一步,不和離,裴璉替她物色男人。 第一夜,明嫿懷着忐忑的心翻牌子:清秀書生。 第二夜,明嫿頂着黑眼圈再翻牌子:江湖俠客。 第三夜,明嫿顫抖着手,不死心再翻:酒肆花魁。 夜裏紅羅帳中,明嫿哭唧唧:“不要了!” 身側男人黑眸輕眯:“難道伺候得不好?” “你當我傻啊,連着三天都是你!” ** 裴璉自小立志,要當個流芳百世的聖德明君。 讀書學藝,接物待人,人生每一步都有嚴格規劃。 娶妻也是,不求貌美,只求賢良。 大婚當夜,看着蓋頭下那美眸明亮,一團天真喊他“哥哥”的小姑娘,裴璉擰眉—— 好怪。 再看一眼。
嘉朝皇帝蕭扶玉,男生女相,俊美秀氣,是先皇唯一的血脈,但也是個十足的庸君,登基三年一事無成,至今未立後。 直到花燈宴上,皇帝不慎落水,性情大變,開始勤勉於政,因好學時常求問於衛丞相。 *** 夜深人靜,御書房內燭火通明。 美人嬌豔,身姿曼妙,側躺於榻,龍袍之下纖長的腿若影若現。 榻前的男子深眸微垂,衣袍扣得一絲不苟,頎長挺拔,氣宇清冷。 蕭扶玉來到他的身前,纖手撫到他腰間的白玉帶鉤,她貼耳輕聲道:“今夜,朕與丞相大人長談政務可好。” 衛玠面容冷雋,喉間卻暗自輕咽,他退後半步,儒雅地作禮道:“陛下請自重。” 蕭扶玉輕輕癟嘴,還裝?上一世偷摸着來她寢宮時可沒這麼多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