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現代言情 槐夏風清 第5章 “你只值222嗎?”

《槐夏風清》 第5章 “你只值222嗎?”

溫知菱不得不承認,和數學就像是兩條完全不相的平行線。

努力找點了,但數學這東西,努力還真沒什麼用。

數學考試一開始,略掃了一眼問卷,看到最后兩道難解的大題時,生無可地撇撇

這回怕是又要在及格線徘徊了。

再反觀一旁的謝澄,隨意轉著手中的筆,看似懶散地掃一眼問卷上的題。

然后,不需要太多思考的時間,答卷上就被他填上了答案。

答案是否正確,溫知菱本不知道,但就憑著他這副萬事勝券在握的模樣,本能地堅信那就是正確答案。

于是,把剛才看來的答案抄了上去。

謝澄的問卷干干凈凈,沒留下一點做題痕跡,草稿紙上也就寥寥筆記。

畢竟是在考試,也做賊心虛。

不懷好意的小眼神在第N次瞥向同桌的試卷時,被當事人抓了個正著。

謝澄放下手中的筆,好整以暇地

那眼神仿佛在說:要不我直接替你考了吧。

溫知菱回以一個求助似的眼神,水汪汪的,很無辜。

求求你了,行行好吧,我是真不會寫。

的眼睛會說話。

謝澄想。

——“謝澄!你不好好做卷子,盯著你同桌干嘛!”

坐講臺上監考的錢金金一記凌厲眼神橫切過來。

這一嗓子吼完,天八卦的七班同學們不淡定了。

眼神齊刷刷向最后面,鬼哭狼嚎地發出一些起哄的聲音。

Advertisement

錢金金只好又吼了一嗓子,讓教室恢復最初的安靜。

一瞬間,又只剩下筆尖劃過紙張發出的“沙沙”做題聲。

謝澄有苦難言:冤死了,到底誰先盯的誰啊!

溫知菱消停了會兒,靜下心來把會做的幾道大題先寫了。

最后那兩道超綱大題,心想自己絞盡了腦都不可能答得出來。

于是放棄的心安理得。

再次瞥向自己的同桌時,發現他的答卷離自己很近。

就連上面的字跡都比先前的大了一倍,簡直一覽無

謝澄似乎也察覺到看,黑筆的末端不經意間點了點答卷上的選擇和填空題。

像是給的某種示意:抄吧抄吧,活爹。

溫知菱心里一熱,激之溢于言表。

雖然也不知道謝澄這人數學水平如何,但還是全抄了。

就這樣,溫知菱擁有了一張人生中最高分的數學卷子。

開學考績出來那天,謝澄看著分數表單,突然發現,溫知菱這人除了數學不好外,其他幾門績都很優異。

但這回的數學績,對而言已經算是超常發揮了。

畢竟謝澄提供的選擇和填空答案正確率居然百分百。

看到謝澄幾乎接近滿分的數學卷子時,溫知菱發自心地震撼了一下。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有必要這麼大嗎!

白語晗倒是見怪不怪,略看了眼績榜單,“得,回家我爸媽又該讓我向謝澄好好學習了。”

Advertisement

殊不知說這話的時候,謝澄就在后面。

他也欠揍似的接話:“叔叔阿姨是明智的。”

白語晗瞪他一眼,翻起了舊賬。

“真搞不懂你有什麼好學的啊!”

“難不學習你幫人寫卷子天價收費啊,三張卷子666元。”

謝澄自信開口:“我的能力值這個價。”

在一旁默默看戲的溫知菱突然搭腔:“你只值222嗎?”

謝澄表微頓,“……你這時候倒是算得快,數學也不差啊。”

“沒良心啊小姑娘,抄我卷子的時候我可沒問你收費啊。”

溫知菱自知理虧:“行吧我閉。”

*

一中附近有一條拾久街,法國梧桐種滿道路兩旁,一到夏天便是枝繁葉茂,蔥蔥蘢蘢。

放眼去是一片生機盎然的綠,人心舒暢。

放學回家途徑拾久街,被綠蔭環繞,夏風吹拂到臉頰時都帶了點涼意。

很喜歡這條街,覺得名字好聽,景也好看,所以總是會特意放慢步伐。

過了這條拾久街,就是云竹公館。

溫知菱家的別墅就在這兒。

一中是非寄宿制學校,只有高三學生才會上晚自習。

家離學校很近,一般都是自己步行上下學。

偶爾趕上下雨天,那便由家中的司機開車送去學校。

云竹公館的別墅除了安保嚴、設施智能外,最大的特點就是環境優

門便是音樂噴泉,每晚七點半準時噴放。

Advertisement

小花園里裝點得漂亮又致,種的也都是一些貴但極的花。

即便這些花很難養,但業還是請了專門的園藝師過來心呵護。

因為他們知道,住在這兒的人非富即貴,有的是閑雅致來逛園賞花。

到達崗亭時,載著溫父溫母回家的那輛邁赫也正好到達。

這里的信息登記很完善,車牌號自識別。

車子在溫知菱邊停住。

左側車窗降下,出一張端莊大方的臉,妝容致,笑容和藹。

溫母問:“寶寶,上車嗎?”

“都到家門口了,也就幾步路啦,你們先回吧。”

車窗合上,車子駛出。

的夫妻倆還在流。

溫父:“你知道咱們兒這回數學考多嗎?”

溫母:“又是及格線?”

溫父搖頭,比了個數字3的手勢:“這回考了三位數。”

“啊?”溫母這下是真的出乎意料了,惶恐補充一句:“抄的誰的啊?”

......

溫父名溫儒宸,溫母名凌菡,目前都在溫氏管理自家公司。

溫、凌兩家都是書香世家,大多從事教育、科研或是藝領域。

基因傳承到溫父溫母這兒,突變了。

兩個人對這些文縐縐的東西不興趣,一心只想著從商賺錢。

本就是青梅竹馬的兩個人,高中畢業后自然而然地開始,大學期間便一拍即合,創辦了第一家公司。

家中長輩不支持也不反對,兩人一路打拼,將公司做強做大。

如今的溫氏在南城也算是有了一席之地。

早些年間因為忙于在南城打拼,溫知菱一直跟著爺爺、外公外婆在蘇城生活。

對于這個唯一的兒,他們一直覺得虧欠,所以向來是寵有加。

兩條自然比不上四個子。

溫知菱到家的時候,父母已經在客廳就溫氏分公司上一季度的營業額討論得熱火朝天。

聽見玄關靜后,兩人都自閉了

回家后不談工作一心陪伴兒,這是夫妻倆很早前就達的共識。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