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耽美BL 養大小皇帝后他總想娶我 223

《養大小皇帝后他總想娶我》 223

博學如韓墨初倒像是蛟龍海, 如魚得水,無論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都能說出個之乎者也矣焉哉來。

實在不知道的也會拍拍小團子的后背認認真真的告訴他:“爹爹去幫你問問是什麼可好?”

今日晨起,大善人百員外帶著父子三人看過了他包下的一片私人碼頭,舉著紫砂茶壺山南海北的與他們講述著這每一艘船都去過哪里,都販過什麼。

一刻不歇,一刻不停。

語速極快,全程沒有一重點。

直吵得人耳子都麻木了,只是為了清海漕運上的門路,還不得不一字不的聽著。

兩個時辰后,終于有下人趕來傳話,說是百員外府上來了兩個相的大客商,是極重要的。

韓墨初趁勢提出讓他趕快回府去談生意,這才把他們三個解出來。

后的父子三人便順著人流一路走,來到了這座名為平安渡的碼頭之上。

平安渡上,除了那些擁有商船的大商賈外,碼頭旁邊還盤踞著一部分拿不起大宗貨品也沒有能力將貨品銷往外地的小商販們。他們憑著獨到的眼搶到些質量上乘的貨品后便會就地變賣,一來二去便在平安渡旁形了一個長約五六里的銷賣集市。

這個市集上,許多在汴京城賣出天價的商品都能找到,且價錢幾乎只有汴京城的幾十分之一,甚至于百分之一。

就比如小團子最喜歡吃的大黃甘蕉。

那一年也是冬寒十月,金氏太妃花了天價自南邊購運抵京城,核算下來一甘蕉幾乎要花費三十兩紋銀,哪怕是貴為天子公卿的君臣二人也沒舍得嘗上一

這個集市上也有堆的甘蕉在售,當韓墨初拿著銀子到那攤位上說要買一給小團子吃的時候,販甘蕉的小販上下掃了他一眼直接撅了一遞給他說:“要得太,就不算錢了。”

Advertisement

他們父子三人才恍然驚覺這種在京城幾乎無人見過的鮮果在當地竟然廉價到這種地步。

似甘蕉這樣的鮮果因為貯藏條件有限所以在此地并不暢銷,僅有一二十家專事生鮮的大果商會派專人挑選。余下品相不佳的次品船主們便會以極低的價格分給各路小販。

除此之外還有龍涎香,沉香,象牙,各玉石,金銀銅,琉璃擺件,未經鑲嵌的寶石原石,乃至于海上漂來的古籍,畫作,無所不有,無所不賣。

韓墨初挑揀了幾大綜在京中暢銷的商品問了價錢,又從幾個與百大善人同樣熱的小販里問出了時下由大周境銷往境外最有銷路的商品,暗自在心中盤算一番后同邊的顧修說道:“按著這些商販們的說辭,我大周所產出的桑,瓷,綢緞,藥草,茶葉,皮,骨,乃至于紙張,木,竹等等都是極暢銷的。我大周出產這些東西的地方不,尤其是木與竹兩項的價錢在大周境始終都是不溫不火,許多專產木材的州府甚至還連年赤字。果然是路驛不通,百姓不富。”

“你我回程后興修路驛,推舉新政倒是不難。”為了與韓墨初好生說話,顧修將騎在肩膀上搗的小團子拎了下來,改為懷抱:“我眼下憂心的是那些不產作,也難事生產的窮縣。”

“云馳所言我慮過了,來日回程后我們可按著戶部上奏的各地財報就近讓兩地的地方對子,將窮縣與富縣兩兩結合,兩地的地方共同治理,哪怕再貧瘠的土地也要想方設法的耕出作來,或者由府出面讓當地百姓學工事,只要有產出便可有收,百姓手中富裕了便不會再日日只為了裹腹奔波。如若實在不,便將百姓遷出此地,將那改為屯兵練之所。”

Advertisement

“師父便是師父,總能比我想得更深一層。”顧修發自肺腑的嘆道。

“嘖嘖,馳兒這是在恭維為師麼?”韓墨初啟輕笑,喚了聲顧修那許久無人喚過的名:“為師我聽得很是用啊。”

“唔,爹爹父親,你們看那個攤子好怪啊!”被顧修一手托在臂彎的小團子忽然發話,將君臣二人的目引到了一攤位上。

那攤位是賣扇子的,團扇,折扇,羽扇,宮扇,應有盡有,還配有些樣式不一的扇墜,流蘇等等。

眼下正是隆冬時節,臨海郡雖說不冷,可也用不著打扇扇涼。

在這般天氣當街賣扇,也不知是這賣的人傻了,還是買的人傻了,難怪小團子會直言說那是個怪人。

君臣二人對視一眼,抱著好奇的小團子走了過去,韓墨初客客氣氣的與攤位之后那個瞧著和藹可親的老攤主打了個招呼:“叨擾老先生,我家犬子見了您的攤子覺得新奇,故而我二人抱他過來瞧瞧。”

“不妨事,不妨事。難怪爺覺得新奇,眼下已近隆冬,我這東西銷路確實不多。”老者滿目慈的看著顧修懷中嘟嘟的小團子:“不過我這些扇子本就不是為扇涼所用,而是供風雅之士日常裝點品評之用。素日也都是銷往琉球扶桑一帶,而今剩的這些樣式不為那邊地夷人所喜,故而在此變賣,也不急賣,只圖個熱鬧高興罷了。”

“原來如此,老先生可否容我挑選一二?”

“自然自然,老朽制扇賣扇多年,還是初次見到您這般人品的公子。您只管慢慢挑選,瞧上合心意的我自會給公子一個公道的價格。”

素來喜歡風雅之的韓墨初目在攤位之上快速流連,在形形的折扇之中挑出了一柄極不起眼的。

Advertisement

灰褐的扇骨看質地如玉如木,牙白的扇面上是雕版出的花紋是振翅高飛的鴻雁,展扇之音暢如裂帛,收扇之聲促如閃電。

這柄折扇無論從品相還是質而言,都堪稱極品。

“公子當真好眼!”老攤主以拳捶掌,侃侃而談道:“此乃犀角扇,扇骨是以薄片的犀角所制,又經名手雕鏤才得,扇面乃是最上乘的湖州芙蓉宣制,如今這位能制犀角的老師父已經亡故,我敢說大周上下也就獨此一柄了。公子若是當真喜歡,只與老夫我五百兩銀子就是了。”

五百兩,對于這樣一柄孤品折扇而言,當真算是極其公道的價格了。

但是這個年月能隨揣著五百兩銀子上街的人,放眼整個大周王朝估計也就只有在京城的麗妃母子了。

韓墨初與顧修二人此行一切從簡,所帶的盤纏并不算多,都由韓墨初統一管轄,吃穿住行,專款專用,從無半點浪費。

很明顯,這些銀子里并不包含哪一項是買折扇的五百兩。

“子冉若是喜歡,那便買下來吧。”從不當家管錢的君王顧修,顛著懷里的小團子無比大方的說道:“箱子里不是還有銀子麼?”

韓墨初并不想當街哭窮,他拿著折扇看了顧修一眼示意他先不要多言,垂目想了一會兒,抬眸詢問道:“老先生,您這里最便宜的竹扇是哪個?”

“竹扇麼?”老者自折扇堆里隨手挑出一把:“吶,這柄是眼竹的且花紋不佳,就扇面還算湊合,公子若要五兩銀子拿去就是。”

韓墨初接了那柄竹扇痛痛快快的付了銀子,又將竹扇拿在手中反復開合起來,直到將扇面捋到伏的狀態,又問道:“老先生,可否借筆墨一用?”

老者點點頭,自攤位筆下取出了一管炸了的湖筆,以及一滃半干不竭的墨:“公子您別介意,我這里買賣稀,筆墨并不常用。”

“無事。”韓墨初溫聲言罷,懸腕提筆在那扇壁之上刷刷點點落下了“盞茶作酒”四字。

那四個字寫得行云流水,真如龍蛇飛,鸞飄泊。四字寫罷,韓墨初又從隨的荷包里掏出了一枚小巧的玉印按在了落款的位置上。

“古人常言,擅書者不擇筆,今日一見當真是所言不虛!”老攤主瞪著眼睛,好似要把韓墨初寫下的這副字看穿一般:“公子此書,實是堪比逸安公子!不不不,逸安公子也未必可有這樣的筆力。”

“老先生過獎了,請問您此可有典當鋪子麼?”韓墨初將寫好的折扇放在手中來回扇,以求扇面之上墨跡快干。

“斜街倒有一家,離這這兒不遠。”老者了一眼韓墨初手上的折扇,不解道:“公子是要當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