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壽坐在菩提心底,大手一揮,歲月於他周快速流轉,化作一縷縷耀目的彩。
且快進到——
【孫悟空渡劫過金仙,靈臺顯聖遭驅離】。
孫悟空在山的第二百三十六個年頭,平穩度過金仙天劫,且在天劫中也得了不好。
待孫悟空修行數月出關,忍不住在師兄師姐面前炫耀時,剛好被‘菩提老祖’逮到,板著臉訓斥幾句。
‘悟空,貧道傳你大道,可是讓你拿來顯擺的?’
悟空忙說知錯,聰慧如他,已是在師父的表上看出了什麼。
果然,李長壽一甩袖,罵道:‘你我師徒緣法已盡,今日你便自此離開,莫要回來了。’
孫悟空不由大驚,衆弟子們也頗驚訝。
他們之中,好不容易出一個長生金仙,爲何老師要這般簡單就驅走?
衆弟子紛紛開口求,孫悟空好說歹說,但菩提老祖卻是鐵石心腸一般,一甩袖將孫悟空直接扔去了數萬裡之外。
見老師是真的了怒,這些弟子也不敢開口,不弟子眼圈泛紅,各自回住所修行。
是夜。
李長壽側躺在榻上,面朝著府壁。
“師父……”
窗外傳來略帶輕的嗓音,卻是那石猴去而復返。
李長壽默然無語,如睡了一般。
吱呀兩聲,猴子悄無聲息翻過窗口,跪在了牀榻前,想開口說話,卻不知該說些什麼,只是低頭跪伏。
如此跪了半個時辰,李長壽依然沒有任何話語。
孫悟空聲問:“師父,弟子可是哪裡惹您不快……您打也好,罵也好,這般讓弟子走,弟子有些不得。”
李長壽依舊不語。
又過了一陣,孫悟空嘆道:“師父,您莫非是有不便對弟子言說之事?”
李長壽依舊不語。
孫悟空不住閉上眼,輕輕吸了口氣。
“師父,您能否再對弟子說句話,一句便是……”
終於……
“今後莫要對人提起,你是我之弟子。”
李長壽如此傳聲,那孫悟空幾乎瞬間被破防,面容頗爲灰暗。
這傢伙……罷了罷了。
李長壽傳聲解釋道:
“這並非是覺得你不配做我弟子,而是你我師徒緣法確實盡了。
悟空,你可還記得,自己爲何拜師?
又可還記得,你第一夜跪在此地時,與爲師說了些什麼?”
“弟子、弟子……”
李長壽傳聲道:
“山中修行是修行,紅塵行走也是修行。
你是坐不住的子,爲師讓你離開,也不過是覺得你在此地已無甚能學。
去吧。
這天地廣闊,夠你翻起跟斗。
這洪荒雖了諸多大能,但依然彩紛呈,你剛好去闖上一闖。
但切記,勿要對人提起你我曾是師徒,你今後闖了什麼禍事,也莫要來尋爲師。”
言罷,李長壽擺擺手。
孫悟空只覺周遭白霧涌,再現時,已是在靈臺山山腳。
正是當年他來這裡時,遇到那樵夫之地。
孫悟空怔了一陣,只覺得夜風習習,有些微涼。
他低頭嘆了口氣,對著山腰幾次叩首,起要駕雲而去,又不住在雲上轉過來,對著李長壽所在磕了幾個頭。
最後,這猴子還是紅著眼眶,駕雲朝當年尋仙時的來路而去。
李長壽:……
等道祖有所表示,就立即開始後續行。
這世間本是沒有什麼神仙的,但自太古以來,人類眼見周遭世界,諸般奇異之事,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又有天災人禍,傷亡無數,哀鴻遍野,決非人力所能為,所能抵擋。遂以為九天之上,有諸般神靈,九幽之下,亦是陰魂歸處,閻羅殿堂。於是神仙之說,流傳於世。無數人類子民,誠心叩拜,向著自己臆想創造出的各種神明頂禮膜拜,祈福訴苦,香火鼎盛……方今之世,正道大昌,邪魔退避。中原大地山靈水秀,人氣鼎盛,物產豐富,為正派諸家牢牢佔據。其中尤以「青雲門」、「天音寺」、和「焚香穀」為三大支柱,是為領袖。這個故事,便是從「青雲門」開始的。
虛度光陰年近不惑的秦笛穿越到了異界,從一個束髮少年接受桃花洗禮開始走上修真之路,一路奇遇,煉氣,築基,金丹,元嬰,步虛,合道,地仙,靈仙,天仙,祖仙,金仙,仙王,仙帝,道祖..... 那時那日此門中, 桃花樹下初相逢。 只見仙人種桃樹, 未聞仙人看花紅。 這是一本與眾不同、悠閒安逸、富有陽光、腦洞大開的仙俠修真小說。書裡沒有太多的殺伐,但有一個廣闊的仙俠世界,還有不少的小故事,貫穿古今,開卷有益。 仙路漫漫,歲月悠悠,希望大家與我同行。
微風小說網提供背劍之人在線閱讀,背劍之人由煮熟的來福鴿創作,背劍之人最新章節及背劍之人目錄在線無彈窗閱讀,看背劍之人就上微風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