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長孫湘雨主開口。重新談起有關於戰事的事來,想來劉晴也明白這是對方暫時妥協了,倒也不至於過於放肆,畢竟就像茍貢所說的,與長孫湘雨確實稱得上是自己人,一個是謝安與梁丘舞所認的妹妹,一個是謝安的妻室,二人爭吵起來,說實話謝安還真不知該如何是好,也難怪他始終與李壽呆在一起,毫沒有要過來勸架的意思。
“堂堂鴆姬,卻也會心生畏懼麼?”牽了牽角,劉晴亦下先前的不快,就事論事說道,“左軍師著眼於敵我兩軍的兵力數量,可本軍師卻以為,兵力數量上的差距尚在其次……今日之事諸位亦瞧在眼裡,燕王李茂單槍匹馬殺至我大軍之中,如無人之境,費國、廖立、狄布三位將軍尚不能擋!若不能想辦法將燕王李茂遏製,就算雙方兵力持平,又豈有幾分勝算?”
聽聞劉晴之言,費國、廖立、狄布三人微微有些尷尬,愧倒不至於,畢竟燕王李茂是名已久的北疆大豪傑,名氣與炎虎姬梁丘舞不相上下,他們三人無法匹敵也在常理,只不過劉晴當著眾人的面提起,多還是讓三人覺有些尷尬。
但不可否認,劉晴的話確實也有其道理在,倘若今日有梁丘舞坐鎮冀州軍,燕王李茂顯然不敢那般肆無忌憚地衝闖冀州大軍的陣型,如無人之境。
眼瞅著長孫湘雨與劉晴你一言我一語,各執己見,屋眾人不覺有些犯難,畢竟這兩位所說的都有道理,弄得他們實在不知究竟該支持哪一方。
最終,裁決此事的職責還是落在了謝安上,盡管論份屋眾人明顯屬李壽地位最高,但很憾,李壽這位明君對戰略可不大通,充其量也就是在守城上有幾分經驗罷了。
不過話說回來,屋眾人難以論斷,難道謝安就有好主意了麼?毫不誇張說,針對長孫湘雨與劉晴二人的言論,他謝安亦是左右為難。
他何嘗不希盡早地替梁丘舞困?可問題是,正如長孫湘雨所言,梁丘舞若是困了,此前圍困著的那七八萬北疆大軍,無疑會回歸燕王李茂的麾下,這就使得原本相差極大的兵力變得更加懸殊。
可若是維持眼下既定的局面,暫時不替梁丘舞解圍,冀州軍中又無人能當燕王李茂的勇武。除非謝安故技重施,用當初遏製太平軍第三代主帥梁丘皓以及白水軍總大將陣雷的辦法來對付燕王李茂,但問題是,燕王李茂雖然個人武藝不及梁丘皓與陣雷二人,但是在戰略與戰方面,卻遠遠要超過前者,要使李茂中計,這簡直就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
在思前想後、權衡利害了一番後, 謝安摘取一個折中的辦法,讓長孫湘雨負責這邊的戰事,設法殲滅圍著冀京的遼東遠征東,期間劉晴帶一支勁旅前往博陵替梁丘舞解圍。
但是如此一來,無論是長孫湘雨還是劉晴的力,都會變得很大,畢竟這無異於兩線開戰。當然了,倘若這個計劃能順利實施的話,那麼所得到的回報也會相當的大,大有可能直接扭轉當前的不利局面。
“兵分兩路呀……夫君大人真會給妾出難題呢!”
長孫湘雨一臉幽怨地瞧著謝安,然而眼眸中的神卻一如既往的鎮定,仿佛覆手間便能擊潰城外那多達六七萬的遼東遠征軍。
而劉晴,似乎也因為得償所願帶兵去替義姐梁丘舞解圍,臉上的表總算是好了許久。
“那就……這麼辦吧!”
二對視了一眼,仿佛用眼神流著什麼。
ps:這章是昨天的,應該今天還有一章。
金三角的一位將軍轉世來到了東漢末年。 在這風起雲湧的時代,他要建立一支天朝鐵騎,他要恢復泱泱大國的風範,要讓萬國來拜。 人才他收,文的武的通通不拉,多多益善。 美女他要,享盡齊人之福展男人風采。 殺一人是罪,屠萬人是雄。 一個斬新的三國就此展開,一個亙古未有的大國疆域就此重新的劃分。
本書主人公無特異功能,無金手指,全部發展都是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發展起來。情節細膩,真實可靠,又妙趣橫生,屢屢出人意料。本書側重描寫的是化學改變世界。全書充滿了正能量,愛國,反分裂。…
曾經的輝煌,曾經的兄弟之情,在傷痛之後漸漸的遠去。 戰熊,一個神秘的特種部隊,退役軍人高震隻想過著平凡的生活,給戰友的母親養老送終,撫養他的孩子長大成人。 可是一切卻那麼的殘酷,老兵,退伍不退色,這就是樸實的軍人。 …
坐美無數,田地萬頃,制酒廠、產小麥、種大米,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紈絝到了極致便是偶像。 一覺醒來穿越大唐,沈長卿開始了敗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