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鄧名就轉把珠子給旁的趙天霸,後者把它系在箭桿上的時候,鄧名又繼續高聲地對譚弘解釋:“不勞侯爺派人來取,我的長吏會把它上營牆。過一會兒也不勞侯爺相送,只要派一兩個人把船劃出來給我就行了。”
趙天霸用細繩繫好珠子,又仔細檢查了一下,然後彎弓搭箭,“嗖”地一聲把它上營牆。
那箭飛營中後,立刻就有人飛奔去拾,譚弘一臉嚴肅地看著下面的鄧名,輕聲問側的秦修採:“你怎麼看?”
秦修採搖頭道:“面生,完全不識得,不過這個年輕人看上去面相還不錯,也顯得大方從容。”
譚弘點點頭:“我也有這種覺。”
“侯爺!”一個衛兵跑過來,把珠子和箭一起獻上。
譚弘一拿到那串珠子眼睛就直了。他世代將門,小時候看見過祖母和母親的首飾,祖母有兩珍珠簪子,每隻簪子上只有一顆珠子,那是祖母的寶貝,鄭重其事地收在首飾盒裡。後來那幾簪子傳到了他母親手裡,現在歸他妻子所有,上親戚過生日、婚嫁等大事,才戴出去炫耀一番。
“這是什麼?”秦修採卻是不懂。
“這是海中之珍,真正的珍珠啊!你看它是銀的吧,可只要晃一晃就能看見的、藍的、黃的各種,海貝殼裡長出來的珠子纔有這般的彩,只有海珠纔有這般的金屬澤啊。”譚弘指著那鍍了一層金屬的珠子說道,不釋手地用一個指頭輕輕在珍珠上面:“如此大的珠子,真是聞所未聞,這一串還真是皇家至寶,非同凡響!”
“侯爺確定是這是皇家之嗎?”不識貨的秦修採聽到譚弘說得這般肯定,對鄧名的份也信了幾分。
“民間豈有此?”譚弘斬釘截鐵地說道,略一沉:“嗯,說不定還是夜明珠吶。”
說著譚弘把珍珠合在兩掌中,微微鬆開一個小,想看看是不是會在暗中發。
秦修採見譚弘這麼高興,趕搖頭晃腦做出一副如癡如醉的模樣,大張著半天沒有合上。親兵們都湊上來想看看夜明珠如何發。
譚弘小心翼翼地從那細中看了半天,也沒確定這珠子是不是真能發,但後卻有一個親兵大起來:“哎呀呀,果然是會發啊,小的可算是開眼了,這輩子沒白活啊。”
隨著這聲贊同,不聲音也響起來,表示自己也看見了,就連距離很遠的外圍親兵也紛紛自認爲瞥見了珠一閃,開始捧場地讚歎起來。
“真的發哎。”
“夜明珠啊,還是一大串。”
“一個就是價值連城,那這一串起碼值一個省啊。”
就連秦修採也約約地覺得自己看到從譚弘手掌間出來的珠,頓時跟著嘆道:“皇家的奇珍異寶,真是令人眼界大開啊,侯爺真不愧是見多識廣啊,要不是有侯爺指教,我們哪認得夜明珠呢?”
譚弘被大家說得心中生疑,他覺得自己好像沒看見珠子發,不過大家都在稱讚自己慧眼識珠……譚弘更加用力地看,好像也看到點微或是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眼花了。
這時有個冒傻氣的傢伙突然說話,他一直在譚弘背後長了脖子看,卻一直沒能見到珠:“我怎麼看不見啊?這珠子不是很亮啊。”
“笨蛋!”幾個親兵啐道:“你以爲會和太一樣亮嗎?那就不是珠子是火炬了!”
這話一耳,譚弘也覺得有理,他也只是聽說有夜明珠,從來不曾眼見。但正如大家說的,再好的珠子也不能和火把那樣亮,既然大家都看見了那就錯不了,反正有的是時間,珠子在自己手裡可以整夜慢慢看,現在的當務之急是——
譚弘把珠子放懷中,看向營牆下鄧名的時候,臉上已經是兇畢。
筆者按:存稿真的不多,所以每天五千字,不過既然大家都著急,那週末我雙更一萬字吧,週六中午第二更,到時候大家多投我幾票吧,記得收藏。
總之一句話,張大少爺確實是一位非常非常難得的好人,謙謙君子,絕對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當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張大少爺兼張大探花再是好人,總有一批心胸狹窄、心理變態、居心叵測、缺乏教養的宵小鼠輩對他是百般詆毀、萬般污衊——至少建奴們和包衣奴才們就沒一個能看張大少爺順眼的。為什麼呢?因為咱們的張大少爺活生生的毀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毀了康乾盛世!惡狠狠的毀了被包衣奴才無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大雨天被雷劈到了明末。 還帶走了穿越前一公里範圍內快遞倉庫里,糧油倉庫。 崇禎:「李勝,封你為王。 可能護我大明萬載?」 李自成:「只要你助我,天下咱們一人一半」 多爾袞:「我大清難道就真的沒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