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伐清 第17節 隱姓

《伐清》 第17節 隱姓

“哦。”鄧名點點頭,這幾天他聽說鍾祥的裹腳布賣得很好,價格翻了好幾番。由於浙軍小腳家屬的示範作用,不明軍軍又在李來亨耳邊抱怨,導致虎帥採購了一大批這種奢侈品,打算等返回夔東後再分給手下軍,聽到這個風聲後,不營的婦也去詢問這種奢侈品的使用方法。鄧名當然不贊同這種製造殘疾人的行爲,但他自問也管不到明軍高級軍的家裡去,現在由於還有行軍需要,加上闖營的傳統,鄧名估計不會有很多婦殘疾;但如果不想點辦法,隨著明軍實力增強,據地越來越穩定,軍待遇越來越好,鄧名知道遲早會有大批的婦害。

又說了一會兒,鄧名視察軍隊的時間到了,就起離開營帳,幾個衛士也跟了出去。

……

“先生這畫的到底是什麼?”巡營結束後,李星漢、周開荒、任堂和武保平四個人聚在一起,研究著他們從鄧名桌上來的圖畫,李星漢凝神看了好久,絕道:“完全看不懂嘛。”

Advertisement

“肯定不是船。”周開荒說道,剛纔乍一看到這東西時,武保平就魯莽地斷定這是一種尖頭船:“你看,這桿子在底下,你說這是桅桿?誰家的桅桿長在船底下?要或是舵,也用不了這麼長的桿子吧?再說帆放哪?”

“那你說是什麼?”武保平無法抵抗周開荒的質問,就反問道:“若這不是獨木舟的話,你說是什麼?”

“我不知道,反正不是獨木舟,獨木舟要這個桿子做什麼?再說……”周開荒指著另外一張圖上的畫道:“這兩個差不多吧,但是這張的船底……不,這個像船一樣玩意的底上,是一個尖楔子,你家的獨木舟還帶木楔子的?”

“這是軍靴!”一直沒有說話的任堂在苦苦思索後,終於不再沉默,信心十足地說道:“對,這是一種新的軍靴。”

“哦?”另外三個人又湊過去看,不得不承認任堂說的好像有點道理。

“尖頭的靴子?還沒有靴筒?”武保平仍對獨木舟有些不捨。

Advertisement

“尖頭正好用來踢人。”任堂越看越有把握:“沒有靴筒是爲了省料子,我們現在還窮!窮人要窮過。”

“那後頭這個釘子和楔子是幹什麼用的?”周開荒拿手比劃了一下:“若是靴子的話,這尖楔子得有好幾寸了吧?這不好走路吧?”

“這是震懾敵軍用的,”任堂竹,臉上出一種萬事盡在掌握的微笑:“穿著這種靴子,然看上去就要高很多,對面一看我們這邊都是鐵塔一般的漢子,韃子的自己就要上幾分。”

……

餘姚。

聽到從街道上傳來的“城破啦”的喊聲時,胡府裡的人都驚訝不已,昨天浙軍纔到城下紮營,沒想到今日明軍就能一鼓破城。

驚慌的喊聲逐漸平息,很快就傳來新的喊聲,是明軍的安民宣告。

這次帶兵攻打餘姚的是張煌言,城百姓都知道張尚書軍紀嚴明,等到明軍完全控制城池後,很快就走出家門回到街市上。不久胡府的僕人也打探回消息來,說明軍作神速,一早上就挖塌了東面的城牆。

Advertisement

“哦。”胡縉紳點點頭,下令收拾行裝,打算帶著全家老小去鄉下避難,等清軍收復餘姚、停止洗城後再回來。

日落後,看門的老僕看到胡縉紳一個人走了過來,連忙問道:“老爺,有什麼事麼?”

“你先下去吧,我在這裡等一個老朋友。”胡縉紳把門子打發走,守著一盞蠟燭獨自坐在門房裡。

一直等到子夜前後,胡縉紳突然聽到輕輕的敲門聲,他急忙走到門前,放下門閂拉開一個細,黑夜裡,傳來一個悉的聲音:

“胡兄。”來人輕聲確認道。

“快進來。”

胡縉紳把一的人放進大門,兩人齊心合力關上大門,落下門閂。接著兩人一前一後,步履匆匆地走到後宅,來到一幢偏房前——餘姚的人都知道,樂善好施的胡老爺幾年前收留了一個流浪到此的北方落魄讀書人,後來還招他贅,這間偏房就是名王士元的士子和胡小姐的居所。 wωω•TтkΛ n•¢ 〇

雖然是在自己家中,胡縉紳卻表現得像是在做賊一般,輕輕地扣了扣婿的房門,門“呀”的一聲打開了,胡縉紳和黑人都一閃而

,穿戴整齊的王士元一臉嚴肅地看著岳父和黑人。

把房門小心地關嚴後,黑人轉過來,面對著王士元站好。

像是猜到了對方即將的行,年輕人急忙向前兩步,低聲道:“張尚書不必多禮。”

但黑人充耳不聞,仍是大禮拜倒,口中喚道:“微臣張煌言,叩見大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