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都市爽文 江山志遠 第37章 天塹變通途(2)

《江山志遠》 第37章 天塹變通途(2)

楊志遠國慶期間,回了省城榆江一趟。楊志遠這次上省城,不是爲了休假,而是爲了與趙洪福書記見上一面。因爲趙洪福書記曾言,張溪嶺隧道通車之時,一定會到社港來喝一杯慶功酒。現在通車在即,趙書記是不是對自己一年半前說過的話,還有印象,縣委縣政府熱邀請,趙書記會不會欣然前來,這些還是未知數,有待進一步覈實,怎麼覈實,自然是面見趙洪福書記。

可他楊志遠不過是一個副廳級,本省副廳級幹部多如牛,想要見省委書記談何容易。

楊志遠給省委書一的副長打了個電話,探問趙洪福書記國慶期間的安排,副長告知,趙書記國慶期間會到下面的地市檢查安全工作。楊志遠問,趙書記會不會到普天市?副長說,普天不在本次檢查之列。

楊志遠無可奈何,只得於6日先行回到榆江,再想對策。楊志遠本想給趙洪福的書打個電話,請其幫忙,看能不能見針,和趙書記見上一面。但楊志遠想了想,還是算了,畢竟自己和該書屬點頭之,該書爲趙洪福書記上任後外調而來,不屬省委辦公廳部調配,楊志遠在省委時,其只不過是省委黨校的一名講師,屬鬱郁不得志那類,後來因一個偶然的機緣爲趙洪福書記相中,這纔有了出頭之日。楊志遠聽副長提起此人時,頗有微詞,說其理論知識很強,書生意氣很重。言下之意,就是其離實際,爲人傲氣,不好打道。既然如此,楊志遠也就放棄了此念頭。楊志遠聽副長的語氣就知道,其與該書有隙,楊志遠不想讓副長爲難,也就本不提想面見趙書記一事,自己想辦法解決得了。

Advertisement

基於此,楊志遠左思右想,覺得以目前之計,唯有再對趙洪福書記實行一次阻擊。當然阻擊現場不可能在社港的張溪嶺,只能在省委,也不及上次在張溪嶺那般聲勢浩大,有所預謀,這次楊志遠只能孤一人,而且還有些運氣的分,即使副長提前告知楊志遠,趙書記已經從下面的地市回來,但能不能接近趙書記還真的只是未知數。

8號一早,楊志遠就到了省委,離開省委三年有餘,門口的武警戰士早就換了幾撥人,新來的武警不認識楊志遠,好在保衛的幹事還是原班人馬,楊志遠這纔沒費吹灰之力,得以進省委。

站在省委書記的辦公樓前,楊志遠心有慨,想當年自己爲周至誠書記的書,書一長,和省委書記朝夕相,想見就見,而現在,省委書記和自己山高路遠,想見一面,何其艱難。如果自己不是從省委出去的,要是沒有預約,即便是像現在這樣得以不加阻攔地站在這棟小樓前,只怕也是毫無可能。

楊志遠運氣不錯,今天屬國慶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趙洪福書記還有諸多事宜需要回辦公室理,楊志遠這才得以又一次阻擊功。趙洪福的車是八點差一刻進楊志遠的視線的,是輛全新的奧迪,楊志遠一看車牌,就知道趙書記到了。楊志遠待趙洪福下車,擡腳進小樓的那一刻,楊志遠趕忙從一旁閃了出來,迎了上去:“趙書記。”

趙洪福聞聲偏頭,見是楊志遠,有些奇怪:“小楊同志,你怎麼在這裡?”

趙洪福語氣隨和,不像以前那樣直呼楊志遠同志,小楊同志和楊志遠同志,變化看似微小,但趙洪福卻在無形中表現出一種親近,這種親近與以前的客氣中的距離,自是有著天壤之別。楊志遠知道趙書記之所以如此,應該與3月在北京與趙書記爲其近半月的相有關。楊志遠笑了笑,說:“我在等趙書記。”

Advertisement

趙洪福一笑,招手讓楊志遠跟著自己上樓,邊走邊問:“何事?”

楊志遠直言不諱,說:“一年多前曾和趙書記有過約定,張溪嶺隧道通車之時,趙書記答應親臨現場剪綵,這次來,就是特意來給趙書記送請柬的。”

趙洪福笑:“這麼說,張溪嶺隧道通在即?”

楊志遠點頭說是。趙洪福說,張溪嶺隧道這麼快就建了,還真是沒想到。

楊志遠說:“趙書記,對我們社港來說,張溪嶺隧道至今才得以建通車,只怕還是晚了些。”

趙洪福微微一笑。趙洪福招呼楊志遠於沙發區坐下,書給趙洪福和楊志遠沏好茶。趙洪福翻了翻請柬,見請柬上並沒有標註日期,有些奇怪:“怎麼?通車時間未定?”

楊志遠說:“張溪嶺按計劃將於10月10日這天剪綵通車,因爲不知道趙書記這天是否已有安排,所以目前只是設想,沒有確定。”

趙洪福笑,說:“看來小楊同志這次前來,是早有考慮,志在必得。”

楊志遠笑,說:“知道趙書記言出必行,既然答應到社港喝一杯,就肯定不會食言。社港的鄉親們現在都翹首以待,殷切期待趙書記能出時間爲張溪嶺隧道的通車剪綵,增添喜氣,大吉大利。”

趙洪福一笑,說:“小楊同志,這是先將本書記一軍,然後才殷切期待。”

趙洪福問自己的書,10月10日有何安排。楊志遠至此知道此次阻擊初見效,趙洪福書記已經同意前往社港剪綵。卻不想10日這天趙書記已有安排,需要接見一個代表團,只有12日這天才暫且沒有安排。趙洪福笑,看來小楊同志還真是有先見之明,那好,12日這天你我於社港再見。

Advertisement

張溪嶺隧道的通車時間至此得以確認,就定在12日這天上午的11點18分。趙書記能於百忙之中出一天的時間,實屬不易,其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自然不可能提前一天到社港,所以通車剪彩儀式只能安排在11點18分,因爲從社港到省城榆江,如果路上不休整需要近七個小時,現在張溪嶺隧道修通,社港到榆江的時間得以大大短,即便如此,從榆江到張溪嶺以東的出口,也要近四小時。照此計算,趙書記早上7點從省城出發,只要高速路上不發生擁堵,11點前肯定可以到達張溪嶺,稍事休息,11點18分鳴炮剪綵,剛剛好。

趙洪福笑,如果路上塞車怎麼辦。楊志遠說,那就順延,28分、38分、58分,又或是12點18分,都行。剪綵無非就是一種形式,圖個喜慶個熱鬧,祈佑張溪嶺隧道通車以後,一帆風順,至於什麼時間,好像不那麼重要。趙洪福呵呵一笑,說那就按小楊同志所說的辦。

12日這天,張溪嶺以東的隧道口,熱鬧非凡,知道張溪嶺隧道將於11點18分正式通車,過往車輛都心甘願,靜心靜氣地候在隧道兩端的口,再也不願上張溪嶺的山中繞行,儘管在時間上看似有所耽擱,其實誰都明白,現在等等肯定比在張溪嶺山中的盤山公路繞來繞去,人乏車疲合算。

張溪嶺隧道口彩旗招展,人聲鼎沸。楊志遠並沒有守在隧道口,而是來到通普高速古城收費站,與剛剛到來的江曉槐書記和蔡騰騰代市長一起,於出口翹首以盼,等待趙洪福書記和湯治燁省長的到來。

江曉槐和楊志遠關係一直不錯,兩人站在車邊說笑,江曉槐說:“楊副,社港這幾個月接二連三,領導來了一撥又一撥,怎麼領導都只往社港跑,卻是過普天而不,害得江書記想見領導,還得上社港才行。”

楊志遠笑,說:“看來江書記對此頗有怨言,要不等下領導來了,找領導問問,是何緣故。”

江曉槐笑,說:“楊副這是想幹嘛,沒事找事,想讓本書記在領導面前灰頭灰臉,自討沒趣。”

楊志遠微微一笑,說:“江書記此話是不是有些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什麼是自討沒趣,應該是自討有趣纔是。”

江曉槐哈哈一笑。都知道能如此這般地讓趙書記、湯省長無傷大雅地刮刮鬍子,灰頭灰臉?純屬戲言,書記、省長笑罵幾句,反而是一種親近。

江曉槐一臉的喜氣,省委書記、省長、副省長接二連三地來到社港,這說明什麼,說明社港這些年取得的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省委省政府在肯定社港的同時,何嘗不是在肯定普天,他這個市委書記同樣臉上有,而且在幾個月能連連和書記、省長有所接,也不是每一個市委書記都可以如此幸運的。江曉槐的興自是溢於言表。

趙洪福、湯治燁是10點30分到的,比預計的時間提前了15分鐘。車隊出了高速,大家握手。湯治燁和楊志遠握手,笑呵呵的,說:“志遠同志,沒想到我們這麼快就見面了。”

楊志遠笑,說:“真沒想到,省長今天能來。”

楊志遠那天給趙洪福送完請柬,從省委出來,就直接去了省政府。國慶節湯治燁省長回了北京,因爲臨時有事,需要在節後去拜訪部委領導,省長在北京就多滯留了一天。8號那天楊志遠在省政府沒有見到湯治燁省長,只和羅亮、付國良、陶然見了一面。當天中午,三位省長和楊志遠一同在省政府的小食堂就餐,楊志遠就把請柬給了羅亮,此類請柬自然不可能到個人,只能是省政府。羅亮一笑,說省長如果沒空,我和付省長、陶省長其中肯定有一人前往社港。

楊志遠一直都不知道,省政府最終會派哪位省長親臨,直到昨天,楊志遠得到省政府辦公廳傳來的確切消息,湯治燁省長將和趙書記一同前來社港。

湯治燁一笑,說:“志遠同志,本省長此番前來,不僅僅是爲了剪綵,還另有目的。”

省長此番前來還有何種目的?其實與省城農村經濟工作在社港的召開有關。省長當天在城關鎮親臨油菜籽收割現場,在田間與鄉親促膝談,鄉親們自然而然提到了稻田養一事,湯治燁省長當時面無表,但暗地裡卻對此上了心。湯治燁這天從北京回到榆江,羅亮向其提及,社港縣委縣政府激省政府對修建張溪嶺隧道的幫助,現在社港不負衆,張溪嶺隧道通車在即,社港縣委縣政府想邀請省領導出席張溪嶺隧道通車剪彩儀式。湯治燁當場決定,自己親自前往社港,以示祝賀。湯治燁之所以如此乾脆,一來是因爲趙洪福書記親自出席的緣故,自己隨同前往,是對趙洪福書記的尊重,二來就是秋收已經開始,湯治燁想看看社港方面在稻田養的收效到底如何,是不是真如鄉親們所言,稻田養的收益要遠遠高於產糧的收益,要真是如此,這還真不失爲一條簡單易行的致富之路,對那些資源貧乏的農業縣很有實踐意義。

楊志遠一聽,湯治燁省長竟然對稻田養如此上心,就笑,說:“省長又想一睹爲快,社港還能怎麼樣,肯定是省長指哪上哪。”

湯治燁呵呵一笑,說:“好。”

趙洪福一聽湯治燁笑得愉快,回頭一笑,說:“省長同志,何事如此暢快?”

本省政壇自朱明華省長調離後,原本有些劍拔弩張的氛圍爲之鬆懈,書記和省長都擺得正位置,相得自然不錯。湯治燁當即一笑,說:“等會剪綵之後,書記同志有沒有興趣隨我一同到稻田裡去捉幾隻閘蟹,當下酒菜。”

趙洪福一愣:“稻田裡何來閘蟹?省長同志何來此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