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都市爽文 江山志遠 第38章 臨危受命(1)

《江山志遠》 第38章 臨危受命(1)

會通恆星食品份有限公司出事了,此事震全省,倍矚目。

恆星食品爲會通市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同時也是本省最大的一家製品生產廠商,恆星食品屬會通老字號國有企業,起始規模不大,其只不過是會通供銷社下面的一家賣的門店,原名‘恆星鋪’,此類鋪各地都有,一把刀殺豬,一口鍋燙,一桿秤賣,並不起眼。在憑票供應的計劃經濟時代,此類國有門店的店員還比較吃香,讓人眼饞。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各級供銷社因爲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都紛紛倒下,半死不活,下面的鋪就更不用說了,更是舉步艱難。恆星鋪原本也是如此,除了賣,爲了生計還賣些食製品,牌子雖然改大了,不再恆星鋪,而是恆星食品廠,但生意卻不太好,當然了,就靠食品廠殺豬,燙,賣,這日子能好到哪去,連勉強維持都維持不下去,食品廠難以爲繼,恆星眼看就要爲流星,在會通人的記憶裡一閃而過,過個三年五載,恆星食品就再也無人記起,卻不想,就在恆星食品廠即將隕落的時候,其時來運轉,來了一個華麗的轉,就如同現在恆星食品出事讓會通人始料未及一樣,對恆星食品廠隨後的輝煌,會通人當初同樣也是始料未及。

照算,應該與楊志遠大學畢業回楊家坳創業的時間相差無幾,恆星食品廠迎了自己的新一任店長加廠長,季興業,此人當年幾近四十,原本是會通供銷社的副主任,自願要求到恆星食品廠任廠長。此事當年在會通市轟一時,引人注目。應該說,季興業能夠自願放棄副主任的位置,到一個只有十幾人的食品廠任廠長,其魄力和膽識由此可見一斑,在後來的這十多年時間裡,恆星食品廠的發展也很好地證實了這一點,恆星食品廠在季興業的帶領下,風生水起,改制、發、上櫃、吸收、合併、上市,一年一個腳印,一個十幾人的食品廠在季興業的帶領下,竟然了本省最大的製品生產企業,其生產的恆星牌食製品暢銷全國,各大超市都有銷售,其類品加工量已突破20萬噸年銷售額突破30億。

Advertisement

當然恆星食品能夠如此快速地發展,也與它是國營企業有關,其吸收合併都有政府的無形之手在其中縱,會通的國營屠宰場統統收歸恆星,就是典型的一例。季興業自此了會通的明星企業家,全國勞模、五一勞獎章、全國人大代表,獲得榮譽無數,一時風無限。

卻不想樂極生悲否極泰來,恆星食品於這年十月出事了。

其實恆星食品發生如此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此前早有徵兆。9月下旬,會通市中心醫院收治了一名病人,臨牀癥狀表現爲:嘔吐、驚厥,共濟失調,後發展炎癥狀,突然發作,劇烈頭痛、嗜眠、昏迷、項頸和背部強直,皮有小出點。該病人因爲收治較晚,經醫治無效,死亡,後經病理分析,確認該病人系染李氏桿菌死亡。

李氏桿菌爲重要的食源致病菌,是由單核細胞增多李氏桿菌引起的人和畜禽的共患傳染病。其特徵是人和多種染均表現神經癥狀,多呈局部散發,發病率不高,死亡率則高,病畜爲傳染源。

中心醫院在病理結果出來後,及時將此病例上報給衛生局,衛生局隨即將此上報市政府。應該說,會通市政府在此事的反應上有些滯後,對此掉以輕心,沒太當回事,李氏桿菌豬牛羊兔都可攜帶,怎麼去核查李氏桿菌的源頭,毫無頭緒可言。

此報告由此被擱置於一旁。到了十月,各地醫院陸陸續續地都出現了染李氏桿菌的病例,民間開始有傳言,病人在染李氏桿菌前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食用了恆星食品的食製品。此傳言越傳越廣,隨著又一例病例的死亡,本省之人一時談李氏桿菌變,恆星食品的銷售頓時一落千丈。如果說季興業在之前走的每一步都值得肯定、沒有過錯的話。那麼隨著本次恆星食品危機的突然出現,季興業一時有些慌,自陣腳,走了一步臭棋,從而致使‘恆星食品安全事件’升級,在10月底全面發。

Advertisement

面對傳言,季興業並沒有當真,也沒有停業整頓自查。而是在省城召開了一次新聞發佈會,季興業面對,信誓旦旦,說恆星食品的食是安全,是值得市民信賴的。季興業爲了讓市民放心,還當衆吃了自家生產的食產品。季興業此舉當時確實起到了一收效,恆星食品的銷售量開始有所反彈,傳言稍有平息。季興業爲此噓了一口氣。但真相是怎麼都掩蓋不住的,隨著本省染李氏桿菌病人的增多,而且多省都出現了染李氏桿菌的病例,李氏桿菌病例不再是一省之事,如此大面積的染肯定不是孤立,一定有其因。衛生部對此很是重視,派遣專家組聯合調查組,徹查病源。

經過專家們的綜合分析反覆論證,專家組一直認定,98%的病例在發病前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食用了會通恆星食品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恆星’牌製品食,專家組可以肯定,李氏桿菌的病源就在恆星食品的片產品中,是恆星食品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則超出了專家組的範疇,有待恆星食品進一步自查。專家組建議恆星食品的類製品必須暫停銷售。

一石激起千層浪。‘恆星食品安全事件’至此全面發。

牆倒衆人推,各路競相報道恆星食品的安全事件,‘恆星食品’的票在市一路暴跌,直到實行急停牌方暫且保住跌勢,恆星食品的製品在各大超市紛紛下櫃,各地要求退貨之聲不絕於耳,死難者的家屬更是激憤,堵在恆星食品的廠門口不願離開,恆星食品就此遭滅頂之災,一夜之間,恆星帝國灰飛煙滅。

恆星食品安全事故的最終結果是,千上萬人因爲染李氏桿菌而院,目前已造5人死亡。由於民激憤,影響惡劣,特別是季興業在事故初期沒有盡職盡責,實行自查,導致最後的不可控。季興業罪責難逃,哐當獄。

Advertisement

趙洪福書記和湯治燁省長並沒有就此罷休,省委省政府一致同意,對此種置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不顧,對生命置若罔聞,漠視生命的事件必須深挖到底。

此事繼續發酵,會通市衛生局在第一例傷亡病例出現後及時上報了市政府,市政府沒有對此引起足夠重視,致使事故蔓延,一發不可收拾,市政府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省委決定,對會通主管安全的副市長予以撤銷黨外一切職務,記留黨察看的分;建議會通市市長郝兵,引咎辭職;同時對會通市市委書記戴逸飛予以黨警告分。

恆星食品安全事故的全面發在10月底,此時距張溪嶺隧道通車儀式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10月底的社港秋風初颯,楓樹灣的楓葉又紅了,前來張溪嶺、楓樹灣踏秋的遊客絡繹不絕。張溪嶺隧道建通車,一時爲通往西部各縣的通樞紐,許多原本從其他方向繞行的車輛,現在也選擇從張溪嶺隧道通過。據統計,張溪嶺隧道首周車流量日平均五千車次,近日來由於張溪嶺隧道通車一事慢慢地爲司機們知曉,日流量逐漸增加,已過七千,早就超過了往年張溪嶺隧道未開通前,節假日經張溪嶺前往西部各縣的車流量。

11月3日,省委省政府對會通市委市政府相關責任人理結果的明傳電報就傳達到了社港。省委省政府措辭嚴厲,讓各級黨委政府務必汲取會通的教訓,引以爲鑑,務必以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爲重,徹查安全患,一旦發現哪級部門玩忽職守,必將嚴懲不貸。

楊志遠看到明傳電報,並沒有見風就是雨,立馬召開全縣幹部大會,嚴防死守,嚴陣以待。此類會議靜鬧得很大,領導在臺上,深惡痛絕,歇斯底里,但從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過不多時,就有如石沉大海,沒了下文。

防患於未然,防微杜漸,是很有必要,但靠開幾次幹部員大會就可以一勞永逸了?只怕沒有這麼輕鬆的事。要想終生無憂,靠開員大會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靠什麼,靠的是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監管制度。什麼事只要制度嚴謹,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切都按嚴謹的規章制度辦事,肯定比今天抓一下,明天抓一下要強千百倍。

社港農業科技園裡面現在也有諸多的食品生產企業。社港早在第一家食品企業落戶社港之時,除了要求食品廠自立專門的質檢安全機構,對原料的採購一一登記,對批次進行自檢,對銷售的產品同樣登記在冊,一旦發現問題,來龍去脈一目瞭然。爲免企業自敷衍了事,矇混過關,縣裡原來是檢,現在隨著食品企業的增多,縣裡特意在農業園立了專門的食品安全科,對所有園區裡的食品生產企業時刻檢查;在外包裝上,在標註廠家電話的同時,還必須標註食品安全科的舉報電話。對出現問題的企業限期整改,首次警告,二次整頓,三次則召開聽證會,涉案企業如果聽證會上過不了關,食品安全科雖然無權罰款,但有權建議政府部門吊銷生產許可證。吊銷生產許可證的後果很嚴重,一旦吊銷,只要再行生產即爲非法,各食品生產企業誰都不敢涉險過關,此項監管措施效果不錯,社港農業科技園至今沒有發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楊志遠那天拿著明傳電報,仔細閱讀,認真思考。召開全縣幹部大會是無必要,但卻有必要通知孟路軍,組織社港農業園的所有食品生產企業的法人代表,主管廠長,於園區集中學習,楊志遠決定親自給大家上課,千里之堤毀於蟻,一個企業的功肯定千辛萬難,但一個企業的泯滅,卻是在一念之間,朝夕之時,因小失大的事千萬要警醒。

楊志遠當時本就沒想到,這份明傳電報會和自己有何聯繫。

孟路軍當時還在電話裡說:“會通的副市長、市長因這種事而倒臺,真夠倒黴的,我聽說郝兵市長的能力不錯,就此引咎辭職,是不是可惜。”

朱明華省長是會通的老市委書記,楊志遠和朱明華走得近,會通市委市政府的班子員,楊志遠多多都有見過,郝兵屬朱明華一手提拔,楊志遠和其還在一起喝過酒,其能力不錯,獷,喝起酒來較真,其酒量明知不如他楊志遠,但死犟,寧願把自己喝趴下,也絕不認輸。所謂格決定命運,郝兵此種獷的格,其最終因爲漠視報告,致使自己栽倒在恆星食品的事件上,看似倒黴,實則必然。

楊志遠說:“孟縣,這不是倒黴不倒黴的問題,而是一個責任心的問題,從這一點看,郝兵也算是咎由自取,作爲市長,有能力是一回事,漠視人民的生命安全又是另一回事,這就是一種職一種犯罪,作爲市長,你不把人民的生命安全當回事,那人民要你這個市長何用?該負的責任必須得負,這點無需置疑,也沒什麼可惜的。郝兵如果不從此次跌倒中汲取教訓,而是怨天尤人,那他無還真是一輕,要不然他只會摔得更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