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楚後 第二章 新令

《楚後》 第二章 新令

春雨連綿,廳昏暗,年輕小將眼中閃過一道亮,但下一刻他的頭微微搖擺,將臉上頭髮上的雨水甩開。

“怎麼?京城那邊又起戰事了?”他說,“皇后娘娘坐鎮京城,還是不住嗎?”

胡說八道。”鍾長榮本就沒好氣,“我家小姐坐鎮京城,京城好得很。”

謝燕來道:“那我不去,如今是戰時,京城不打仗,去那裡幹嗎?”

那就快滾吧,鍾長榮知道自己應該說這一句話,但他深吸一口氣生生嚥下:“朝廷要詢問商議與西涼的戰事,我不能去,別人去,我信不過。”

他看著謝燕來,垂在側的手攥起。

“我不想再有將軍的憾。”

謝燕來覺得有些好笑,也真是奇怪,那孩兒這樣,鍾長榮這個看他不順眼的也這樣,別人信不過,只信他。。

他明明是最不可信的人。

他應該說兩句嘲笑諷刺的話,比如怎麼混的啊,偌大的天下無人可信,只能信他這個外戚子弟。

但看著眼前的男人鬍子拉碴,雖然比初見時候威武多了,但人也瘦了很多。

也是不容易——

謝燕來話到邊嚥下,換了句話:“怎麼去誰去,事關邊軍大局, 戰事謀劃, 也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召集大將軍們商議吧。”

.......

.......

郡城兵馬明顯增多,邊軍五路大將軍在兩三天陸續趕到。

大將軍們帶著各自的屬副將魚貫而,掃了眼廳, 看到鍾長榮還沒來, 左邊的椅子上歪歪扭扭坐了一個年輕人——

Advertisement

他坐的是落城軍的位置。

大將軍們知道,楚岺不在了, 鍾長榮又暫代替雲中郡主帥, 落城軍指給了謝燕來暫領。

落城軍當年只有衛將軍,但也可以跟他們這些大將軍平起平坐。

現在衛將軍不在了, 一個校尉也能在這裡平起平坐。

真是搞得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打招呼,真是紛紛。

不過除了落城衛軍, 左翼軍大將軍因爲領軍不利落罪後削職, 換了一個儒雅的將。

這個人倒是可以打招呼, 長著一圈絡腮鬍的大將軍含笑道:“樑長史。”

樑二爺含笑還禮:“黃將軍。”

“最近你們左翼軍探到了西涼王的向,真是厲害。”黃將軍嘆, “樑長史真是敏銳。”

樑二爺搖頭:“只是探到, 並沒有對西涼王有任何損害, 不值得稱讚。”

另個闊臉劍眉的大將軍笑著捧場:“那說明西涼王的向已經瞞不住了,下次一定能重創他們。”

樑二爺這一次沒有再謙虛, 含笑道:“我等同心協力,必能讓西涼重創。”

的人們都笑起來——除了坐在椅子上端詳自己指甲的謝校尉。

謝氏子弟嘛, 驕矜貴重,跟他們有什麼話說,絡腮鬍黃將軍將視線看向廳另一個年輕人。

小將穿著鎧甲,站在樑二爺後, 安靜又沉穩。

“有小樑將在, 我等省了不力氣。”黃將軍笑道,說著探搭著樑二爺的椅子, “樑長史,我用兩營換小樑將來我軍中可好?”

Advertisement

另一個將軍立刻湊趣:“老胡,你想的,小樑將只值兩營?老樑。”他對樑二爺說, “下一次你們左翼有什麼需要, 我軍聽你號令爲你做輔。”

這可真是天大的許諾,樑二爺忙笑著擺手:“不敢不敢——”

一直安靜沉默的樑薔此時也笑著施禮:“晚輩不敢,多謝幾位將軍厚讚譽,樑薔能有些許功勞, 都是上將指揮得當,同袍兵士勇武,非樑薔一人之力。”

幾個將軍神更讚歎:“後生可畏啊,小樑將不要再謙遜了。”

鍾長榮在副將們的簇擁下走進來,重重咳了聲,廳的說笑頓時停下,紛紛起,對鍾長榮施禮:“鍾帥。”

謝燕來也跟著起,只是作比別人慢一步,待鍾長榮示意大家不用多禮時,正好跟著收了禮節。

鍾長榮自然看到他的小作,懶得理會。

“這是朝廷新來的公函。”他說,讓書吏把一張文書遞給大家傳閱——越過了謝燕來。

其他四人看過,樑二爺沉不語,餘下三個將軍低聲議論。

“朝廷這時候聽敘職也不奇怪,戰事到現在已經兩年了。”鍾長榮說,“西涼王始終沒能越過邊境,國朝平定,我邊軍又增兵十萬,是到了分勝負的時候了。”

“鍾帥,不知道朝廷這個勝是要如何勝。”絡腮鬍黃將軍沉一刻,忽問。

鍾長榮看著他,一字一頓:“只能是戰勝。”

黃將軍鄭重起,其他幾個將軍,包括謝燕來也都起,齊聲應是。

Advertisement

的氣氛肅穆,鍾長榮示意大家坐下。

“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懈怠,我們這些老將都不能離開邊軍。”他說,“所以,我決定讓謝校尉前去京城面聖。”

所有的視線都看向謝燕來。

說是敘職,其實也是功賞,能進京去面聖的人,一定是會領封賞的。

讓這個謝燕來去——幾個大將軍心思轉,先前趙氏楊氏煊赫的時候,在軍中爭搶兵權,這種事也見多了。

如今舊人煊赫已去,新人煊赫也該來了。

謝燕來坐正子,看著幾位大將軍,淡淡說:“大家有什麼要說的,都告訴我,我到時候替大家轉達。”

щшш● ⓣⓣⓚⓐⓝ● ¢O

竟然毫不謙虛,坦然之。

絡腮鬍黃將軍轉開視線:“謝校尉牢記咱們今日的功勞來之不易就好。”

其他兩個將軍只點點頭:“鍾帥做主就好。”

鍾長榮指著後副將長史司馬等人:“你們把各自軍中的事務都整理好送來,一起呈朝廷。”

將軍們站起來齊聲應諾。

三個將軍坐下來,但還有一人站著。

“鍾帥。”他說,“關於進京的事,末將有件事稟告。”

諸人的視線都看向他。

鍾長榮的眼神閃了閃,哦了聲,道:“樑長史,什麼事?”

樑二爺道:“是這樣,朝廷有令說讓樑薔前去。”

樑薔?

諸人神驚訝,樑薔是後生可畏勇武善戰,但論起年紀——當然謝燕來年紀也不大,但謝氏家世非凡啊,梁氏怎麼跟人比。

獲罪發配,戴罪立功,好容易得了,實打實拼來的功勞在邊軍能得到大家的敬佩,但到了朝廷不算什麼吧。

朝廷會下令讓樑薔去?而且主帥還不知道?

樑二爺這是走了關係?迫不及待要梁氏重振門庭?

鍾長榮神冷冷:“樑長史,本帥接到的命令只說讓挑選合適將京敘職,誰是合適的人選,本帥說了算,朝廷說了不算。”

槓起來了!三個將私下對視一眼,當年梁氏獲罪好像也跟楚氏有關——鍾長榮是不會放任梁氏的。

樑二爺此舉有些不妙啊,雖然他們父子在軍中多有功勞,但軍中的事,戰場的事,瞬息萬變,今天立功得封賞,明天戰敗就會被論罪——鍾長榮畢竟是主帥,在軍中有生殺大權啊,梁氏父子基太弱了。

樑二爺恭敬一禮:“鍾帥恕罪,下並非有意冒犯,也知道軍中的規矩,下也是剛纔在來的路上接到文書。”

說罷拿出一張文書。

“太傅鄧弈的手諭。”

鄧弈!

諸人神更加驚訝,竟然是太傅鄧弈親自下的命令?

那——

這事就不好說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