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越時空 大周敗家子 第888章 怪象

《大周敗家子》 第888章 怪象

遼人兇猛,大家都知道不好對付,所以當初遼王要求談判,所有人都把擔子往沈逸上推。

今時不同往日,西域人一向為中原人所鄙夷,除了有錢,也沒啥了不是?

西域人雖然不算無知,但比起遼人來也好不到哪去,論知識淵博,中原是西域的老祖宗,還能怕他們不

而且,朝廷的要求并不高,并不是要把西域人給談退兵,把崇平還回來,只是結盟約,共敵北遼而已。

基于亡齒寒的道理,這事還是相對容易的,辦好了就是大功一件,所以此行的領頭人,了搶手的事兒。

實際上,誰都知道此去并不是為了用談判來給大周帶回多大的利益,更大的可能,只是虛與委蛇而已。

大周哪怕不懼那些番邦,可合為一之后,也是有著二十萬大軍的大國,豈是易與之輩?

侵吞大周疆土,這是難以緩和的矛盾,只不過礙于遼人的威脅,大周沒得選而已。

沒等開始商量人選,代替趙明月輔政的淑容太后問道:“諸卿,若番邦大舉推進,西陲會朝著怎樣的局勢演變?”

這話一問出,眾人包括兵部幾位堂,統統都把目看向了蘇乾。

蘇乾環顧四周,心下微微冷笑。

“二十萬之數,多半是假,但是我軍如今主力都在北境應對遼人,且近來北遼頻頻異,先前撤回的兵力,又有回援跡象,一旦西域進軍,與北遼起遙相呼應之用,恐怕到時候就不是如今這樣的局面了....”

Advertisement

“....”

淑容太后沉默下去,目微微了一眼天子趙元展,心下嘆然。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誤以為天下就是一家一姓之天下,其實不管是哪朝哪代,一家一姓都是坐不穩江山的。

整個天下,或者說一個國家,是有許多勢力、家族、門閥共同執掌的,坐在龍椅上的皇帝,與其說是天下的主人,其實更像是一個制衡這些家族為江山效力的裁判。

如果這個裁判做的不好,或者他沒有能力做這個裁判,那麼就會導致江山不穩。

周帝在位的時候,京城里各方勢力都算平衡,而且他頗有手腕,所以即便在他執政后期,整個京城乃至大周他都可以一個人說了算。

但是趙元展不行。

一來他太過年輕,二來他正如沈逸一樣基淺薄,在朝堂之上并沒有自己的死忠勢力,這也導致,朝廷的政令往往要經歷許多關卡,才能最終實施下去。

“崇平...崇平....”

蘇乾也嘆了口氣,輕聲道:“說實話,臣也不知道崇平應該如何置,按理說西域番邦占了這麼大便宜,應該知足才是,大周之軍力,他們該是了解的,如此不顧一切地攻進大周來,臣實在想不通誰給的勇氣……”

“這般強橫的姿態,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們還有別的后手。”

Advertisement

按照道理來說,如果西域的手段只是那些奴隸兵、月牙刀以及不算高明的竹弓等兵,他們是沒有足夠的本錢能夠跟大周正面抗衡的。

可這半年以來,北遼給了天下人,尤其是給了大周太多的忌憚,聞所未聞的火炮,再到鐵沖陣車,幾場大戰下來,直接死在北遼手上的周軍就有十多萬人。

天知道,西域的番邦離了大周的管束這麼多年,會不會也掏出什麼稀奇古怪的兵來,讓大周再吃上一個大虧。

如今的大周,可以說已經是傷筋骨,如果再次大敗,那麼就到了搖國本的地步了。

輸不起了。

攝政王皺眉道:“現在只有暫且保持守勢,同時可以派出使臣去崇平,跟西域人和談,一方面探探他們的虛實,另一方面嘗試著通過談判,讓西域的士兵撤出崇平去,這樣即便付出一些代價,我大周面子上總算過得去了。”

蘇乾輕嘆,其實他心里明白,大周還能付出什麼代價拿回崇平?除了疆域,還有什麼是西域人看得上眼的?

若說錢,這些年西域客商是提高了大周的稅收,但他們從大周賺到的利潤卻更多!

奇珍異寶,西域也并不缺,若說代價,大周還真拿不出來什麼像樣的。

另一點,也是攝政王太過在意皇室或者說大周的面,以至于把他自己都在往牛角尖里

Advertisement

之前攝政王曾私下和蘇乾談過,他異常之后悔當初沒有及時宣發康王的罪行,才導致如今被先聲奪人,那事,也是因為攝政王太在意皇家面。

“這使臣的人選?”

繞了半天,最終又繞回了談判的人選上頭,在眾人開口請纓之前,蘇乾竟也說話了。

蘇乾無奈地一拱手:“臣親自去一趟吧,自打被先帝提拔,臣也十多年沒有去過西陲了,這一次就去看看。”

蘇乾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瀟灑倜儻的公子,十多歲年紀便四游歷求學,乃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代表人

可惜他這話一出,天子趙元展低頭思索了一番之后,有些猶豫:“蘇老是我大周重臣,那些西域番邦會不會假借和談,將蘇老扣住?”

有遼王的行徑在前,眾人也不得不小心前車之鑒,了個康王無非是多了些大義上的麻煩,但怎麼說蘇乾也是大周朝廷的頂梁柱,他被扣住那可真是傷筋骨了。

別人還沒說話,朱長威竟也站出來道:“末將認為如今形勢張,蘇老不便離京,政事堂相公足有七人之多,其它六人,也該為蘇老分一分上的擔子。”

朱長威這話一說,倒讓眾人都有些出奇以及不悅了。

不悅的,是政事堂的六位相公。

什麼“為蘇老分一分上的擔子”?

難道他們以往沒有嗎?這不是在諷刺他們是吃干飯的嘛!

出奇的則是蘇乾,大周朝廷文武雖兩立,但兩邊的首,蘇家與朱家的關系一向都不錯,蘇乾本以為他人會帶著搶功的心思來反對,卻沒想到朱長威會提出反對意見,畢竟由他去,本是最穩妥的辦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