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世子兇猛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折騰

《世子兇猛》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折騰

 接下來的五天里,秦烈見了不折沖府的都尉。

 不得不說,越王這兩個字,在夏朝,在軍中,在武將和軍卒的心中,就是一種極為神圣的存在。

 凡事有因必有果,這麼多年來,朝廷以文抑武,只有越王府在為軍卒們謀福利。

 剛建朝那會,秦烈就為跟隨自己的將領們謀劃好了出路和下場,之后幾年,龔文華也在秦烈的授意下一直這麼做。

 武將們有多反文臣,有多對朝廷充滿了怨念,就有多麼的激秦烈。

 鎮守潿江,鎮守,鎮守,再鎮守。

 可他們怕,怕這輩子都和斐國打不起來,即便打起來了,那時他們可能也是須發花白拎不刀騎不上馬了。

 他們不認為秦烈真的是要給秦游出氣教訓教訓斐國,他們認為,秦烈是給他們一次機會,給他們一次再次大放異彩的機會。

 此事的縣衙中,滿是酒味,秦烈酒量超群,已經將所有人都喝躺下了,除了九州。

 待軍卒將大大小小的將領都抬走后,秦烈用溫水洗了把臉,站在了潿江輿圖旁。

 九州負手而立,站在他的后。

 看著輿圖,秦烈沉聲道:“給朝廷的急報,寫好了嗎。”

 “寫好了。”

 “三日后,找一個年紀最老的軍卒,配一匹瘸的軍馬,讓他帶著急報去夏京吧。”

 “唯。”

 秦烈轉過頭,輕笑了一聲:“愁眉不展,是在擔憂?”

 九州一直是秦烈最信任的人,沒外人,說話也不用顧及和瞞。

 “擔憂倒算不上,卑下知道您凡事謀而后,只是好奇,好奇兵力不足,無船渡江,加之您來潿江,是為震懾世家門閥,您要怎麼解決這些難題?”

 “兵力,足,足的很,世家門閥不值一提,沒了南宮家,其他世家難,率兵出擊時,你去將潿江六大世家門閥的家主,直系弟子,所有親

Advertisement

 族都拿了,跟隨本王渡江。”

 九州楞了一下,接著哭笑不得:“這得有上千人了。”

 “只留婦人與子,其他人,包括什麼管事賬房,都拿了,隨著大軍一起。”

 九州佩服的五投地。

 還真是可以這麼解決,簡單暴,但是有效。

 怕世家門閥搞事,那就將所有備搞事能力的人都抓了,自然就沒人搞事了。

 “可渡江的船,您要怎麼解決?”

 “船肯定是有的,只是現在本王也說不準會有多渡江的船,不過一定會有,多了,自然最好,了,那就多往返幾次。”

 九州沒有深問,只是低頭沉思了片刻,一副言又止的模樣問道:“王爺,您挑這個節骨眼打斐國,又不是真打,卑下…卑下想不通。”

 “有何想不通的,秦昭要去邊關,鬼知道這家伙爭不爭氣,若是不爭氣,那就是塌天的大事,你敢保證斐國不妄嗎,既然保證不了,不如主出擊,火藥也好,震天雷也罷,斐人只是聽聞過,卻沒見過,總要讓他們見識一番才是,不見識,如何會懼怕,懼怕了,怎麼都好說。”

 “可百騎營的兄弟們,也不知如何煉制火藥啊。”

 “算算日子,明日后日,屯鹽衛的人馬就應該到了。”

 “屯鹽衛?”

 “不錯,領頭的那人,了條胳膊,什麼來著,去年游兒帶著他去東海平來著。”

 “李貴!”九州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在東海時,一直是屯鹽衛的那些老卒為殿下煉制火藥的。”

 秦烈一指輿圖:“只要上了陸地,本王,就可主宰一切,戰無不勝!”

 對于這一番話,九州倒是認同,可問題是如何到達陸地。

 “您說有船,那便有船渡江,可斐國潿江防線,戰船林立,如何突破他們的防線。”

Advertisement

 “大搖大擺的駕船過去。”

 “卑下敢問,既然是小打,可占城?”

 “占,攻城,占城,若不占城,浪費了火藥這等神兵利。”

 “可占了城,要如何回來,上了岸,可就是孤軍,即便第一次可突破潿江防線,回來時,勢必會到斐國戰船誓死攔截,而軍卒們并不擅長水戰。”

 秦烈哈哈一笑:“老子要讓斐國的人,跪著求咱們回來。”

 九州點了點頭,大致明白什麼意思了。

 同樣看向輿圖,九州又回到了最初的問題:“卑下再婆媽一句,這兵力,還是不足,您也別瞞著我了,渡了江,孤立無援,又不打游擊,兵力自然是多多益善,可如今瞞著朝廷,集結兵力,至多不過兩萬之數。”

 秦烈走向角落里的包袱,解開包袱,翻撿了半天,最終找出一張皺皺的圣旨。

 九州神微變:“陛下有旨?”

 “哪來的什麼旨,還是之前那封,讓老子對世家門閥有生殺大權的一通廢話,不過這破東西也沒人看,還不是老子怎麼念旁人怎麼聽。”

 “也是。”九州臉上倒是沒什麼詫異之,明顯秦烈已經不是第一次干這種事了。

 “可即便征調了大半折沖府軍卒,還是不夠啊。”

 “大半,笑話,老子好不容易打次仗,大半哪夠,全都征調,還有青壯,百姓,是個人,都跟老子渡江。”

 九州終于出了震驚的神,杵在原地,目瞪口呆。

 秦烈大手一揮:“潿江北邊,咱不要了,都跟老子去占斐國那邊的土地去,誰他娘的防守江這頭,去斐國那邊打下幾個城池,推進防線多自在,明日你山,你去尋那些番蠻,告訴他們,南宮家和朝廷之前給他們多,老子給他們十倍,讓他們跟老子拼命去。”

Advertisement

 九州瞠目結舌,秦烈繼續說道:“還有,去尋那幾個大部落,讓他們將族長的閨送來,他們不就是信奉這一套嗎

 ,老子全他們,納上十幾房小妾,以后大家就是自家人了,也好讓他們安心,哎,為了咱大夏,也只能委屈本王了。”

 說完后,秦烈扭了扭腰,一副為大戰在即做準備的敬業模樣。

 …………

 秦烈打的什麼鬼主意,別說秦游了,秦老大都不知道。

 此時的秦老大正在敬儀殿中,上鄂和幾個尚書也在場,天子一邊批復奏折,一邊發著牢

 “朕就知道,這混賬小子就看不得朕輕省。”

 刷刷兩筆在奏折上做了批示,秦老大抬起頭,一副氣哼哼的模樣。

 上鄂陪著笑:“那李太白幾人,在議政殿中是有些不妥當,可所奏之事,老臣以為是德政,善政。”

 其他幾個尚書也連連附和。

 秦老大何嘗不知,可想想還是來氣。

 自從前些時日秦游在議政殿中指出朝廷弊端后,這小子就再也沒上過朝參過政。

 可這家伙雖然不去議政殿,卻哪里都有他的影。

 半個月前,寒山書院和越王府一派,但凡能上朝的,全來了,除了秦游。

 一天一個花樣,一天一個奏請,據理力爭,引經據典,議政殿就沒個閑著的時候。

 就說李太白吧,昨天奏請讓朝廷下發公文,夏朝境所有異族,要到平等的待遇,和漢人平起平坐,而且必須出臺相關律法。

 說的十分細致,為了讓異族跟上時代的步伐,朝廷應該出臺一系列的優待,比如在各族附近的位置開辦學堂,免費的,優先招收異族。

 當時不臣子們就不樂意了,普通百姓都沒學上,還讓異族的孩子上學,這不是扯呢嗎。

 李太白給出了解決方案,那就開辦只招收異族子弟的學堂,朝廷出錢。

 臣子們還是不樂意,李太白從殿外帶進了兩名候殿的小學子,介紹了一下,一名小學子是專攻“經濟學”的,一名是專攻

 “社會學”的。

 學經濟的,拿出了賬簿,計算出了開辦異族的學堂需要耗費多銀錢,數目很大,投更大。

 學社會學的,拿出了“走訪”記錄,說是據詢問各京中異族的部落首領后,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朝廷愿意為他們開辦學堂教授他們的后代們讀書,他們可以帶領全族男給秦老大現場生個孩子報答恩

 然后李太白總結了一下,朝廷每年安番蠻異族的錢糧支出,數目驚人,即便是這樣,番蠻異族也有不朝三暮四的,可要是將這筆錢的五用來開辦學堂,達到的效果,遠遠要比直接給錢好的多。

 臣子們沉默了,半信半疑,秦老大也是如此。

 下了朝,秦老大召見了幾個異族部落族長,問他們如果給他們錢,開辦學堂的話,他們會同意嗎。

 幾個異族部落的族長當場就要服給秦老大生個孩子,別說給錢,只要辦學堂,不給錢,甚至倒錢他們都樂意干。

 就這樣,昨天議的事,今天通過了,戶部撥錢,提升異族教育水平,同時其他衙署配合刑部添加律法,提高異族的相關待遇和地位。

 結果這事剛定下來,還沒下朝,李太白倒是沒吭聲,杜子站出來了。

 要錢,管戶部要錢,十萬貫,要收集全中州農業知識,尤其是化方面的,并且要形專門的系。

 大家誰懂化啊,聽都沒聽說過,但是他們知道十萬貫是什麼概念,當場就有人急眼了。

 秦老大也想急眼,最終杜子差點沒將奏折呼戶部員臉上,上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記錄著,農司利用最新研制出的化,提高了新種植農作的兩產量。

 秦老大二話不說,杜子加一等,剛才和阿杜賴賴說農司無用的監察使,直接被貶到了邊關吃沙子去了,朝堂上沒有任何一人為這個倒霉鬼求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