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二嫂
五郎一聽微愣,“你……你知道了?”
對他來說,許諾將自己未來的次子過繼給二嫂,並不是一時衝魯莽的隨口說說。
這幾十年大盛雖然國泰民安,但邊境卻時有戰紛擾。
他的父親鎮國大將軍是本朝最能征善戰的常勝將軍,自然要爲國效力,所以常不在家。
袁大郎爲世子,自小就開始打理庶務,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家裡的弟弟們。
所以,五郎算是二郎一手帶大的。
他們兄弟相差八歲,從五郎牙牙學語開始,就是二郎牽著他長大的。
後來,他開始學槍法,亦由二郎親自指點。
兩個人雖是兄弟,但卻亦有父子之。
五郎對二郎,十分儒慕欽佩,那是他心裡一座移不開的碑。
所以,二郎過世之後,二嫂膝下空虛,兄弟間,只有五郎主向二嫂提出要給二房過繼子嗣。
他是認真的。
崔翎見五郎表不對,不由皺了皺眉,“是,我知道了。”
眼眸微垂,語聲瞬時清冷下來,“但我不會同意。”
雖然肚子裡這一胎,不一定是兩個男孩兒,未必真的就那麼巧,能有過繼人的次子。
但打定了主意要將這件事和五郎說個清楚明白,否則,將來總會爲他們夫妻之間的一道砍。
微微一頓,語氣和了一些,“我曉得你覺得二嫂孤苦,但要高興,卻並不只有送個孩子給,這一個方法。”
二嫂如今最缺的不是孩子,而是錢,是能夠孃家人振作起來的方法。
這一點,崔翎很自信可以幫到。
前世可是白手起家的強人呢,那時候什麼倚靠都沒有。也混得風生水起。
而現在,背靠著鎮國將軍府和安寧伯府兩座大靠山,若真的想要做點什麼事,哪裡有辦不的?
五郎自從西北與崔翎再聚之後,對妻子就一向十分溫和。
正如他自己說,不論想要什麼,他總是竭盡全力地去滿足。
但這一回,他的態度卻有些強。
他面沉如水,沉默了良久之後說道,“我這樣做。並不只是爲了二嫂高興。而是爲了二哥能有條香火繼承。”
頓了頓。他忽得目悽楚起來,“現在家中我們兄弟尚在,所以逢年過節,香火總不了。但若我們百年之後呢?二哥便無人承祀了。”
古人注重子嗣。其實是爲了香火傳承。
隔了幾輩之後的子孫,基本上是不會再爲隔了房頭的伯祖祭祀了,所以就算沒有子嗣,也要從別房或者別過繼一個來,爲的便是這直系之間的承祭。
崔翎有些驚愕,恍惚了好半天才終於醒過神來。
骨子裡是個現代人,所以對香火這一點並沒有親帶去看待,這時聽五郎娓娓道來,方纔意識到。原來家人如此記掛著的過繼一事,還有這樣的意義。
這樣看來,二房會過繼一個兒子,是件勢在必行的事了。
頓時有些頹喪,臉一下子便差了起來。
其實。在三嫂和四嫂懷孕時,二嫂曾經有意要從其中挑一位嗣子,這件事雖然不曾明說,但闔家上下幾乎都已經知道了。
假若不再與五郎繼續糾纏這個話題,等下個月兩位嫂嫂臨盆,不論們誰再生了兒子,只要二嫂肯張這個口,那過繼的事便是必的。
在這個問題上,三嫂和四嫂都是土生土長的盛朝子,們心裡雖然不願,但也會顧全大局。
至不會有這樣大的反應。
崔翎原本可以乖乖地閉,反正這件事變數還很大,譬如三嫂和四嫂都生了兒子啊,譬如懷的並不是一對男孩兒啊,總之,凡事等過兩個月再看,也許又會是不一樣的境況呢。
但並不想這樣。
不肯和孩子分開,不肯讓自己生的兒子喚嬸嬸,三嫂和四嫂也定必不肯的。
若只是需要一個孩子繼承香火,其實並不定是要們的。
崔翎覺得這件事的關鍵,還在二嫂上。
決定要好好地開導一下二嫂,一要將二哥過世的那段影徹底放下,做一個開朗健康活潑的子,二也要想法子說服,過繼子嗣在乎的是孩兒的教養,而非緣。
也許,這只是一廂願的想法,但還是想要試一試。
五郎見崔翎半晌不說話,以爲還是不肯,便想法子急著要說服。
“孩子雖然過繼到二房的名下,但咱們還是能夠每日裡看到他,就算將來分了家,也都住在隔壁,也不是隔了老遠的,你爲什麼就不能想開一些呢?”
“若是你喜歡孩子多一些,咱們兩個都還年輕,又素來恩,還愁沒有老三老四嗎?你看,爹和娘就一口氣連生了五個兒子呢!”
崔翎原本還好,只是想思考該如何說服二嫂。
這麼一聽他叨叨地說話,不由得怒火便打一來。
“騰”的一聲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強自住中洶涌上揚的火氣,咬著牙說道,“就算每日都能看到他,他也都是我嬸嬸,不我娘,有個用?”
“爹孃的恩我也一直都十分欣羨,但這年節,人生孩子就好像一隻腳踏了鬼門關,你以爲是件容易的事?娘倒是一口氣生了五個兒子,可若不是生的那麼多,的又何至於那樣快敗落,年紀輕輕地就去了?”
已故的鎮國將軍夫人黃氏,是因爲生完第五個孩子後,產後了風,加上崩不止,孩子沒有滿週歲就撒手人寰的。
五郎沒有料到崔翎會用這樣嚴重的話去堵他,愣了許久。
他心一時五味陳雜,竟不知道該再說些什麼。
其實,他也曉得崔翎說得沒有錯,人生孩子是一件十分兇險之事,若能母子平安自然是祖上燒了高香。可也時常聽說誰誰誰家的夫人生孩子的時候沒了。
他的確不該這樣自私,不顧妻子的意願,在不知的況下,將他們共同的孩子許諾出去。
可那是他的二哥啊!
他又怎麼能忍心看著百年之後二哥的墳前無人祭祀供應香火?
崔翎心裡也不好過,但覺得孩子是的底線和原則。
在這件事上,哪怕所有的人都說冷無,也絕對不會讓步。
看著五郎如此神,想,今兒這談話,怕是進行不下去了。
恰好外面有丫頭來回稟。說是廚房那兒熬的羹已經好了。
便輕聲對著五郎說道。“孩子是我上掉下來的一塊。我想我比你更有權利決定他未來的前程,若是別的事,咱們都好商量,唯獨這樁不。”
說罷。便出了屋子木槿扶著,從廚房取了食盒,便往二嫂的院子走去。
木槿方纔站在外頭,約聽到屋子裡有爭吵。
但是不敢問,只能晦地提一提,還在安寧伯府時,那些嬤嬤們跟說過的話,“,您現在懷著孕。可不能生氣,您生氣了,肚子裡的孩兒們也都要跟著不高興呢。”
頓了頓,接著說道,“您也不要和五爺生氣。嬤嬤們說,妻子懷孕時,那些爺們最容易出去惹上桃花債了呢。”
木槿從小跟著崔翎一起長大,眼中的九小姐單純可,率直接,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的心思,甚至還有些不通人世故。
如今好不容易和姑爺夫妻團聚,還是帶著四個多月孕回來的,正阿彌陀佛好日子即將到來呢,可他們卻似乎有了口角。
很害怕不懂得屈服的九小姐,會傻犟下去,倒將姑爺的心給驅遠了。
雖然袁家有四十無子方可納妾的規矩,可保不齊姑爺會在外頭的青樓楚館寄託思啊,那樣的話,小姐心裡也會難過的不是嗎?
崔翎輕輕吐了口氣,搖了搖頭安木槿,“你放心,我和五郎只不過是在有些事上意見不合,其實也算不得吵,並沒有你想象的那樣嚴重。”
頓了頓,“至於桃花債什麼,顯然是你多慮了,五郎他不是這樣的人。”
袁五雖然在面前常做稚的舉止,但在外頭,他卻是個謹慎持重十分看重名聲的人。
從前和盛京城那麼多著名的紈絝一塊兒玩耍時,他都沒有學壞,連逢場作戲的事兒都沒有。
如今,他都了婚,就快要當爹了,又怎會因爲和自己想法不同,就去做自損名聲的事?
對於自己的丈夫,崔翎覺得,這點信任和自信,還是有的。
不多時便到了二嫂的院子,一個荷香的小丫頭曉得五來了,便引著們進了屋。
此時外頭天明亮,但梁氏的屋子裡卻一片沉沉的黑。
原來,不知爲何,這間屋的窗戶前都垂了厚重的幕簾,將外頭的線給擋了住。
崔翎眉頭地皺起,住一顆擔驚怕的心,聲朝著牀榻喚了句,“二嫂,我是崔九,我過來給你送點靈芝銀耳羹,剛煮的,還熱著的,可好吃了!”
牀榻上發出一聲低微的應答,“五弟妹,你從西北迴來了?”
崔翎走得近了,視線便也清晰起來,看到一個瘦骨嶙峋的影勉強地撐著要起,荷香連忙拿枕頭去墊在那人後。
張著口不敢置信,這個清瘦乾癟毫無神采的人,竟然是二嫂梁氏!
ps:
下午或者晚上還有一更
顏家一夜之間泯於大火,獨留下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顏婧兒。於是,她只好收拾包袱去上京投奔自己的未婚夫婿。 顧景塵剛下朝回到府上,就見個小姑娘嬌嬌氣氣地坐在椅子上抹淚。 顧景塵:“這是......” 管家道:“說是您未過門的妻子。” 顧景塵:? 小姑娘哭得眼眶紅腫,拿一雙靈動如鹿的眼怯怯看他。 沉默片刻,顧景塵淡淡點頭,那就先養着吧。 * 上京的貴女們都知道顧丞相有個年幼的異姓妹妹,於是爭相討好,使得顏婧兒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各種宴會上的寵兒。直到那年宮宴,顧丞相牽着她的手入席,有人驚詫不解。 顧景塵:“這是我未過門的妻子。” 貴女們:??? 小劇場一: 爲了讓她上學方便,每天送去的路上,顧景塵都交代得好好的:“若是有人問起,你就說我是哥哥。” 顏婧兒乖巧點頭:“好。” 有一天,顧景塵下職,順道去接人下學,看見個小郎君拿零嘴哄他小未婚妻。 小郎君問:“這人是誰?” 顏婧兒笑得眉眼彎彎:“是我哥哥。” 小郎君正色,恭敬地喊:“哥哥好。” 顧景塵:...... 小劇場二: 顏婧兒考試前臨時抱佛腳,抱到了顧景塵這裏。 “夫君,這題我不懂你給我講講——” 她推開門,見書房裏許多官員在議事。 顧景塵捏了捏眉心,無奈揮退衆人:“今日就議到這,諸位大人先回。” 次日,下人們交頭接耳:“聽說丞相大人給夫人補課到天亮,還打夫人手板心,夫人都哭了呢。”
漂亮大家閨秀×溫柔太子殿下。——從談戀愛到談婚論嫁,最后攜手白頭。望舒是京城里最漂亮的世家貴女,喜歡穿金戴銀、華貴珠寶,喜歡綾羅綢緞、呼奴喚婢,喜歡讓文人墨客為她寫詩作賦,更喜歡笙歌宴舞。人人都說她惡毒、善妒,野心勃勃,太子殿下登基后卻執意…
她對她掏心掏肺,不惜與所有人為敵。 可她,卻躲在她身後,笑著害死她母親、長姐、兄長,搶了她的相公,讓父親身敗名裂、蒙受千古奇冤……重新來過,姚清霜步步為營,救母親,保長姐,護兄長,打小人,斗皇子,揭開她偽善的假面,再揪出她背後的主謀……不過一次意外的搶劫,她卻招來一隻冷麵閻王對她百般調教……只是這閻王怎麼有點甜?
劉毅穿越東漢末年,將能橫掃千軍,士能呼風喚雨,他卻獲得撿尸之術,從剛死之尸拾取各種物品,學技能,加屬性。他救下董卓,被收為義子,從此孝子劍在手,亂世重生,三國崛起,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