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世子妃寵日常 ()”
到了二樓,不用姑娘們詢問,星辰邊的小金花就過來了:“這位老爺,這邊請。”
葉晚瑤點了點頭,拉著溯兒跟著進了二樓拐角的一個長廊,到了長廊往后走。
后面又是一個小樓,是星辰辦公的地方。
拐到了長廊后, 葉晚瑤才笑著問著小金花:“小金花不是在都城麼,怎麼來這里了。你堂哥在都城如何了。”
“世子妃,都城現在一點兒也不好過,街市上的許多商鋪,大多都是家的鋪子,一些商賈,在都城做生意, 干個幾個月就撤了, 現在一些有鋪子的人家,都因為租金發家了,這個商人不租,下個人租。都是租幾個月生意不行,就撤了。剩下的銀也不退,白得了。咱們在都城的胭脂樓被封后,奴家沒了收,只能在家等著嫁人,后來跟著表哥幫著你打理那幾個小鋪子,但我爹娘就想著讓我嫁人,我不愿意,所以我表哥就讓我來這里找我星辰主子了。
現在我在星辰主子邊管家。”
“嗯,不錯,都城的那些商人為何干不下去了。”
沒等小金花回答,已經在房門口等著的星辰倚在門框上道了句:“還不是被一些臣給弄的。”
看著星辰,葉晚瑤臉掛上了笑容,飛奔過去摟住了:“星辰, 好久沒見你了。”
“哎, 別別,被人看見了,還以為我這個老有了老人呢。”
葉晚瑤左右看了看,笑道:“誰能看得見。”
一旁的溯兒看著衛星辰禮貌了了句:“星辰姑姑。”
衛星辰按照禮節給他們頷首了下道:“小主子好久不見,長大了許多。快進來吧。”
葉晚瑤跟著進了屋后,問著剛剛的話題:“你剛剛說的是什麼意思。”
“之前科舉取消后,有一批通過員自薦的,后來臨時加了一場考試,也都是有貓兒膩的。
大多說做的,都是和朝堂上一些員有牽扯的,不是自家親人,就是統一戰線行的。所以導致現在的朝廷都是帶關系。
有些推薦上來的,能力都還不錯,但有些,簡直是濫竽充數,仗著有了些權利,開始為自己或者家里人牟利,有了錢以后,就開始擴張自己的家底。
現在都城有一大部分的商鋪,都是員的。
相護,強買強賣,訛人的事兒,屢見不鮮。
他們要是遇到了普通的同行,生意比他們好的,可想而知,他們會怎麼做。
所以現在的都城是個什麼樣的況。”
葉晚瑤輕聲嘆了下,這些哥哥和外公在信里從來沒有說過。
葉晚瑤正擔心都城自己的鋪子時,衛星辰接著道:“不過你的那些鋪子,在都城沒人敢手腳,張宏發幫著你打理的也很好,再加上有葉公子和尚書大人暗中照顧。
最主要的一點是三公主也經常顧你的店,再說了,都城誰不知道,這幾個店鋪是北堯將軍府的,雖說皇上不待見,但每次遇到主子鋪子的時候,皇上又反過來幫著說話。最好的例子是那次宛貴妃的事件。
都城的那些人,一時不明白皇上的心思,所以不敢對你的店鋪手。唯一憾的,是咱們那個子會所。”
“聽下就聽下吧,總有一天會開起來的,他們這樣做,只會讓南月最繁華的都城沒落。”
“皇上現在知道這個問題了,但也于事無補。現在又遇到各王的圍攻,也是忙于應付。”
“對了,前些日子母妃說你去過北突。”
“嗯,那晚是給世子報信去了,第二日這時,去了府上,見你不在,屬下就回來了。”
“趕巧了,我前一日正好去了益州。”
“聽說益州建設得不錯,明年的時候,我帶著無兒過去看看。你說那邊適合開個青樓麼?”
“還是別了吧,那邊的民風淳樸,這些花里胡哨的,不適合他們。”
“哎可惜了。”
葉晚瑤和衛星辰在胭脂樓待了一會兒,就直接返回了府上。
星辰的孩子現在有一歲多了,剛學會走路,到了院子里,就見石灰馱著他,溯兒在一旁扶著,葉嘆和巖徽在一旁護著,生怕摔著。
衛星辰看著兒子高興的模樣笑著道:“主家的石灰什麼時候配種,下的崽,屬下能不能提前預定個。 ”
葉晚瑤噗呲笑了:“石灰是個公的,不過他之前在無人森林待了許久,也不知有沒有找到配偶。”
“林子里的狼很野吧,石灰能降得住麼。”
“應該可以,它無人森林能暢行無阻。”
說起石灰的配種,葉晚瑤上心了起來,養了這麼多年,還真沒見石灰有找配偶的想法。
和阿錦都知道石灰是狼,但和其他的狼還不一樣,他比較溫順,而且從小養在他們邊,又馴化了這麼久,很通人。
這要是找林子中的狼群,下的崽,肯定不會像石灰這般溫順。
如果給它找個母狗,又覺得配不上它,哎,算了吧,順氣自然。
主子來了的府上,自然不敢懈怠,衛星辰讓小金花安排一些菜。
小金花之前就是廚子,所以這個新上任的管家,下廚做了頓盛的晚餐。
當飯桌上看著那豬燉條后,葉晚瑤驚詫了下:“這是小金花做的?”
“嗯,之前你不是說過這樣做好吃麼,小金花來了以后,我告訴的,自己做了幾次掌握了門道,還別說,這個菜真的好吃。”
梅蘭珍吃了一口,在一旁點這頭道:“今年可以多收點兒紅薯,讓炳姬走商帶上一些,沿路宣傳下。”
“嗯,這樣也好,宣傳個一兩年,就可以在南月普及開了。
如果誰想學條的技,可以來咱們這里學。”
衛星辰明白葉晚瑤的意思,笑著道:“準備收多錢的學費?”
“娘親,你覺得十兩銀子如何?”
“十兩銀子?會不會太了些?”
葉晚瑤搖搖頭:“不了,這個東西一看就會,而且想要大面積的普及,就不能太貴。十兩銀子,也避免了一些大商們壟斷這項利民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