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祖登基始,大魏歷經太祖、太宗、高宗三代帝王,河清海晏,國泰民安。
高宗膝下七子,僅存三子。
高宗駕崩,元后無出,淑妃孟氏所出皇長子柴冀封裕王,惠妃黃氏所出皇五子柴允封慶王,繼后杜氏所出皇七子柴昱承繼皇位。
太后杜氏垂簾聽政,輔佐帝。
十五年后,柴昱駕崩,卒年二十一歲,廟號仁宗。
仁宗膝下僅二子,皇后胡氏所出皇長子柴奐繼位,年四歲,改年號保康。
太皇太后杜氏再次垂簾聽政。
保康五年,八月初五,山陵崩。
保康帝柴奐,卒年九歲。
當朝首輔、華蓋殿大學士陶征奏請,立仁宗長兄、大行皇帝伯父裕王為帝。
太皇太后未置可否。
當晚,太妃高氏悲傷過度,心悸而亡。
八月初七,高太妃之子、大行皇帝弟柴冉匆匆即皇帝位,時年八歲。
新皇以皇帝之禮祭拜發喪,迎大行皇帝靈位太廟。
太皇太后杜氏歷經四朝,第三次垂簾聽政。
九月初九,重日,裕王起兵,反。
......
既然上天憐她一世坎坷,讓她得以重生於八歲的那年夏天,那麼她便想辦法改變命運,避免幼弟夭折,母親早死,父親離逝的孤女下場……溫馨的愛情文.
小七混跡魏國軍營數載,無人知曉她的女兒身,直到淪為燕軍俘虜,被帶到燕國公子許瞻面前。初時,許瞻說她名字低賤,只叫她“魏俘”。她討好道,“公子覺得不好聽,便為小七賜個名字罷。”他輕笑一聲,“你在我眼里如同死物,不必有名字。”為了活命,她又建議,“公子帶我回燕國罷,我很會侍奉人。”他的話刻薄低冷,“燕宮宮人婢子眾多,不缺你一個。”后來她一心想回魏國,許瞻卻將她困在燕宮,不許她走了。宮門嵯峨,殿高百丈。他寬衣上榻,欺身迫來,“小七,你刻在了我的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