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
這起案件的外圍現場就是河灘上方那條平時無人問津的土壩子。現在證據已經證實,嫌疑人是殺人拋,就算是在夜晚,他也不會膽大到直接扛著拋河中,所以嫌疑人應該使用了通工,這是其一。
其二,據的漂流距離來看,嫌疑人拋的地點應該在泗水河上游很遠的位置,如果沒有通工也不可能。
河灘上都是土,步行都會陷很深的土坑,除了飛行,別的通工本無法在上面行駛,所以要想拋,河灘上方為了防洪修建的土壩子是唯一的必經之路。
壩子呈東西走向,寬約四米,兩邊無任何護欄,因為早年堆砌時就沒怎麼上心,整條路給人的覺就像是一條波浪線。
勘查車因為自帶很多勘驗材,負重高、底盤低,想在這上面行駛,比登天還難,所以整條壩子的勘查,必須徒步完。
我們其他人還好,但對走路都大氣的胖磊來說,絕對是一種煎熬。
「這麼爛的路,還有人在上面跑車?也不怕刮到底盤。」我們剛從斜坡爬上壩子就發現了眼前讓我們吃驚的一幕。
「你看看,還不呢。」葉茜拉了拉我的袖,指著地面說道。
「我想起來一件事,我以前跟小劉在這附近釣過魚,前面有一個地方風景還算不錯,有很多人在那裡弄戶外燒烤。」明哥用手指著遠對我說道。
在來之前,我本以為這個地方除了嫌疑人幾乎沒什麼人來,現場破壞得不會太嚴重,可現在看來,我想得太好了。
復勘現場,痕跡檢驗員都是於主導的地位,因為這個時候該解剖的已經解剖完畢,該檢驗的檢材也幾乎都做得差不多了,要想找到突破口,只能從痕跡證上想辦法,所以每次復勘現場,我都倍力。
雖然我心裡暗自苦,可也不能讓大家灰心,於是我張口說道:「沒事,雖然現場有可能被破壞,但也不是沒有規律可循。」
說完,我俯下子開始觀察路面上的胎痕跡。
「小龍,你可要看仔細了啊,我一腳都難。」胖磊看了看頭頂的烈日,了一把額頭的汗水說道。
「知道了!」我本來就心急如焚,沒想到胖磊還在一旁潑冷水。
因為我們之前分析出嫌疑人可能使用通工拋,所以這路面上橫七豎八的胎痕跡就是我下一步研究的重點,我要從這些麻麻看似不規律的胎印中,找出嫌疑最大的一條。
有人要問,這胎印能發現什麼?其實這裡面的學問可大著呢,胎印在痕跡學上是一個非常大的研究課題。
第一,我們可以據胎印的數量來分析現場的車輛類型。
胎痕跡為一的話,可以判斷為獨車,這種車又分人力推車和牲畜拉車,因為獨車保持不了平衡,所以在車印記的周圍會伴隨有人的足跡或者牲畜的蹄印。
胎痕跡是二的話,則可確定為兩托、電車、自行車等等,這個很好理解。
胎痕跡是三的話,多為人力三車、三電車、三托車等。
胎痕跡是四或者四以上,則多為七座以下汽車、小型客車和微型載重汽車。
胎痕跡是六以上,則多為三軸或多軸的載重汽車。
這是比較直觀的一方面,此外還有比較實用的方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剎車印,這種胎痕跡在通事故中相當常見。
車輛與車輛撞之前,一般車輛都會有一個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胎相對於地面就會由滾變為的狀態,地面的胎痕跡會由清晰的胎花紋變一道黑拖印。
在急制時,由於駕駛員會出現恐懼或者慌張的況,往往會本能地轉方向盤或者持續不斷地踩住剎車,這樣常常會導致車軸上下振,表現在痕跡上會出現彎曲狀或者間斷狀剎車痕跡,嚴重一點的,會在制過程中發生偏差,從而導致車輛側,形單邊剎車痕跡。
我們通過這些痕跡,可以判斷到底是真正的通事故,還是有人故意偽裝事故殺人。
另外剎車痕跡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判斷車輛行駛的方向。車輛剎車痕跡是胎與地面之間產生制力所形的印痕。在柏油路、水泥路及較的土路上急剎車時,胎花紋由清晰逐漸模糊,最後變得無法辨認;剎車拖痕由輕到重。地面上的花紋由清晰到模糊的方向就是可以定為車輛的行駛方向。
當汽車在鬆的土路或者夏季的柏油路上急剎車時,在停止會形凹陷。當汽車急速啟時,沙土會在胎下方產生隆起,形啟痕跡。利用這些痕跡也可以很容易地判斷行駛方向。
當然這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知識,在我的辦公室中有一本五百多頁的專業書籍,全部都是在介紹胎痕跡,其實痕跡學的研究領域比大家想象的要複雜太多。
「小龍,你發現什麼了?」葉茜的額頭上已經滲出了豆粒大小的汗珠。
我在沿路勘查胎痕跡的過程中,也只有是全程跟隨。明哥他們在胖磊的建議下,正躲在一個樹蔭下乘涼。
「我再往前看一下才能確定。」我上的警服已經出現了汗斑,雖然是酷暑,但是我必須保證集中我所有的注意力,否則很容易判斷失誤。
「知了——知了——」河岸邊傳來陣陣蟬鳴聲,我被它們喚得心煩意。
地面上的樹蔭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地傾斜,這是太即將西下的前奏。
「就是它了!」此時我指著地面上的一截胎印記說道。
「什麼?你能確定?」
「對,我來回觀察了好多遍,就是它!嫌疑人是駕駛汽車拋。」我相當肯定地回答。
葉茜瞇著眼睛,朝地上瞅了瞅:「這不就是一條普通的胎印嘛,能看出什麼玄機?」
「我能通過胎的花紋去判斷這輛車的整個行駛方向和行駛狀態。」
「這花紋我沒看出來有什麼特別之啊。」
「壩子上全部都是泥土地,因為天氣炎熱,很多泥土顆粒膨脹后離了地表,在路面形了泥土層,車輛碾後會留下很清晰的胎痕跡。」
「嗯,這個我知道,說重點。」這天氣一熱,人的心也會因為環境變得急躁起來,葉茜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我了一把臉頰上的汗水解釋道:「這種在塵土表面留下的胎痕跡,我們一般都作塵土花紋。花紋形態會因車速不同而變化。車輛在行進過程中,胎連續向前滾,在胎後方產生空氣渦流。車速慢空氣渦流小,塵土所到的作用小,此時塵土的花紋形態呈弧狀,並從胎痕跡兩側向中心匯聚,匯聚點的指向為行車方向。相反,車速快時,塵土花紋在胎痕跡上呈現樹枝狀,樹枝展開的方向為行駛方向。通過這兩點,我判斷出這條胎痕跡先是從壩子東面上來,然後往西行駛,在行駛的過程中時快時慢,最後在西邊不遠的地方掉頭離開。離開的過程是一直加速,沒有任何停頓。」
「你是說,嫌疑人駕車上壩子后的這一段路因為要選拋的地點,所以才時快時慢?等拋結束以後,就一溜煙地逃離了現場?」
「看來你的分析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我沖豎起了大拇指。
「那是!」葉茜跟我從來就沒個正形,噘著很自豪地回答。
「如果說剛才你說的有可能是猜測的話,我下面的分析才是箱底的東西。」我沖一臉壞笑。
「我暈,你還有保留曲目?」
「Sure(當然)!」
「快說來聽聽。」
「通過這個車印,我能看出駕駛車輛的人在壩子上由東向西行駛的這一段距離,相當張。」
「哦?」
「如果他心裡沒有鬼,形的胎痕跡會比較均勻、清晰。但是你看看這段痕跡,彎曲幅度大,有大量的拖印和移的形,而且還有大量的急剎車痕跡,這說明這個駕駛人當時在駕車的時候很張,你說他在張什麼?」
「因為後備廂有!」葉茜假裝打了一個冷戰,出很害怕的表,配合我說道。
「邊兒去!懶得理你,我喊明哥他們。」看著扮出來的鬼臉,我沒好氣地說了一句。
明哥在聽了我的介紹以後,前前後後仔仔細細地觀察了嫌疑人的整條來去路線。
「從車的寬度來看,應該是中高檔的越野車!」
明哥給出的結論,跟我的判斷如出一轍。胎寬度取決於胎的規格和形式,同種規格的胎充氣之後其斷面寬度是一定的,雖然相同的胎在不同的氣和負載下,其胎痕跡的寬度會發生變化,但就這個現場來說,並沒有出現這種況。
一般況下,胎越寬,能提供的抓地力就越大,相同條件下可以提供更高的力,這力一大驅力就越大,如果大家留心觀察的話,會發現很多賽車的胎都比較寬,其實就是這個原因。當然胎寬了,行駛的阻力增大,會導致油耗增高,所以家庭用車的胎都不是很寬。
就這個現場而言,車能行駛在這崎嶇不平的壩子上,說明它的底盤很高,再加上現場留下的胎印記的寬度,判斷出是一個中高檔越野車並不是什麼難事。
「走,咱們去看看汽車轉彎的方向!」明哥手一揮對我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