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的人類的本能,記者小哥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忍不住多問了一句:“朋友也是這個學校的?”
謝衍又“嗯”一聲,說:“一個班里的,也是同桌。”
提到朋友,他的話才多了起來。
記者小哥顯然也注意到了這點,立刻趁熱打鐵地問:“朋友學習也很好嗎?”
謝衍:“也還行。”
記者小哥:“平時能考多分呢?”
謝衍的語氣隨意:“七百多吧。”
記者小哥:“?”
記者小哥:“……”
這,也還行???
記者小哥舉著話筒的手指都在,啞然了好半天才問出聲來:“敢問這位帥哥,你一模考了多分啊?”
謝衍想了想,道:“718吧。”
記者小哥:“……”
記者小哥的手抖得更厲害了:“那那那、那朋友呢?”
謝衍道:“哦,比我高一分。”
記者小哥:“……”
半晌,記者小哥麻木著一張臉,機械地朝謝衍和時桑揮了揮手:“好的,謝謝兩位同學配合我們采訪,明天再見,祝你們取個好績。”
隨后,他把話筒收了起來,和攝像大哥準備收工回電視臺了。
上了面包車之后,記者小哥才用力地了臉,半癱到后排的座位里:“我覺得我到了打擊,我現在腦子里全是‘還行吧’和‘差不多’,哦不對,還有學霸的那張親切又冷淡的帥臉。”
攝像大哥也在使勁兒著臉:“你還落了一個。”
記者小哥茫然了一瞬:“啊?我落什麼了?”
攝像大哥:“學霸夸朋友的那句‘也還行’。”
記者小哥:“……”
哦法克,雙重打擊。
夜里又是一場雨,八號的氣溫仍然是定格在了二十四度,完全沒有夏日的燥熱。
上午的這場考試十一點半結束,記者小哥一早就在校門口蹲點了,并順利地逮住了時桑和謝衍。
他似乎是對這兩人非常興趣,蹲點也要逮住他們。
面對著記者小哥的詢問,時桑面有菜地道:“我,這理綜卷子是給人做的嗎?”
“哦哦,理解理解。”記者小哥連連點頭,并自認為很地為時桑的這句話找了個理由出來,“學霸做題,都覺得簡單。”
“不是。”時桑出了一個非常痛苦的表,“這次不是簡單,是題目真的難,我覺得我這次的理綜績,起碼要比平時低上二三十分。”
記者小哥“咦”了一聲,笑瞇瞇地問:“昨天不是還嫌題目太簡單嗎?”
“是啊,所以今天我就圓夢了。”時桑抓了抓頭發,生無可地道,“所謂的地獄難度,也不過如此。”
記者小哥被他逗得樂不可支:“見證過地獄難度之后,是不是還是覺得題目簡單一點好?”
聽他這樣問,時桑倒是認真思考了一下,然后一本正經地擺了擺手,說:“那倒不是,還是難一點吧。”
難點才能見真章。
分數的差距,這下是真的拉開了。
估計理綜能過二百五十分的,全市都沒多人。
記者小哥朝一直沒說話的謝衍舉了舉話筒,問道:“同學,你覺得這次的理綜考試怎麼樣?”
“還行吧。”低調的真學霸尼古拉斯同學仍然給出了一如既往的答案。
記者小哥:“啊……”
又是這個“還行吧”,他都快對這個“還行吧”有心理影了。
記者小哥想了想,換了個問法:“那你覺得題目難不難啊?”
謝衍:“也還行。”
記者小哥:“……”
不是,這位帥哥,不提你朋友,你就永遠都是這麼冷淡的三個字嗎?!
無言片刻,記者小哥不死心地又問:“帥哥,預測一下,你理綜差不多能考多分?”
謝衍想了下,道:“也就295左右吧。”
記者小哥:“……”
也就。
也,就。
正在拍攝的攝像大哥的手一抖,差點兒把攝像機給懟到地上。
記者小哥覺得自己從同伴的臉上看到了九個大字:
——咱換個人采訪,行不行?
記者小哥被這個“295”搞得有點兒懷疑人生:“不是說題難嗎???”
“難啊。”時桑積極地替謝衍答道,“站在題目的角度,確實是難,站在他的角度,也確實是不難。”
“……”
“那帥哥,你呢?”見時桑搭話,記者小哥把話筒重新轉回了時桑的面前,“你估計能拿多分啊,能到295不?”
時桑:“……”
那不如讓他去死,來得更簡單一些。
時桑抓了抓頭發,實事求是地道:“我不行,我真沒謙虛,這次的理綜是真的難。別說295了,我能考259,我都謝天謝地了。”
“那這個帥哥不是說他能考295左右嗎?”記者小哥眨了眨眼,指了下謝衍,疑道,“你們一個班的,怎麼還能在單科上差這麼多分啊?”
時桑:“……”
時桑以一種極為滄桑的眼神看了他好半天,才非常心累地回答道:“朋友,那是因為你采訪的是我們校的年級第一。”
“……”
時桑指著謝衍,一字一頓:“你說的這位帥哥,他數學就沒考過150以外的分數,理綜三科中,理化學考滿分更是常態,你找遍我們全校,都找不出來第二個他這樣的人了。”
“……”
“不瞞你說,我和你說的這位帥哥的區別就是——他出了考場,是‘我考完了’,而我呢?我出了考場,我是‘我靠!完了’。”
“……”
啞然半晌,記者小哥默默地收回了話筒,舉在自己的邊,對著攝像機一板一眼地說道:“不瞞各位觀眾朋友,我記得我小時候,我媽經常跟我說,人丑就要多讀書。”
“這些年來,我一直都把這句話牢牢地記在心里。但我今天才知道,人家長得帥的也在多讀書啊,而且好像比我讀的書還多。”
末了,記者小哥憂郁地嘆了口氣,做了個總結:“唉,這年頭,拼臉拼不過,拼智商,也拼不過了。”
林爾從學校出來的時候,記者小哥的采訪已經到了尾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