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月十四晚上,到七月十五凌晨,顧莊就是一片混。六房的僕人張叔在莊口發現了被半埋在泥裡的馬車,自己也差點被埋進去,在雨中喚了幾聲,聽到馬車裡有人迴應,他就立刻回莊人。不過一刻鐘時間,整個顧莊都被驚了。
文怡早在幾天前,就開始爲了今日之事做準備。因只是個小孩,家裡諸事又有祖母做主,只能小打小鬧地,託趙嬤嬤和紫櫻到藥店裡抓些治刀傷止、跌打扭傷以及生產時能用到的藥材,並託趙嬤嬤看好了莊上一位名聲好的穩婆的住址,另外又備好了雨和包紮用的白棉布,再將柴房裡兩塊廢棄的門板翻出來拭乾淨,充作擔架以備萬一。
能做的也就只有這些了,盧老夫人雖有所覺,卻也沒開口說什麼,只是到了十四日早上,便命張叔把東西搬到前院去,又尋了個藉口讓張嬸往穩婆家左近去了一回,好記清楚道路。
文怡到了前院,看到藥材、白布、門板旁邊還有新木盆、剪刀等,對面桌上整整齊齊地碼著二三十把油紙傘和八件蓑,便立時紅了眼圈。祖母雖然上說不相信,其實還是暗地裡做了準備,可見對自己還是很關心的。
用帕子了眼角,回頭對紫櫻笑道:“今晚有大事,不得要勞煩姐姐一回,只是還請姐姐別問爲什麼,過後也別跟人提起我方纔跟祖母說的話。”
紫櫻在聶家多年曆練慣了,十分乖覺,當即便點頭:“小姐儘管吩咐,奴婢絕不會多說一個字。”
文怡頭一點,拿起雨傘就要出門,卻被匆忙趕來的祖母止住,十分詫異:“祖母,您方纔不是說……”
盧老夫人瞪了一眼,臉上有些懊惱:“我老糊塗了,這種事,哪裡是你一個小娃娃能管的!自然是我老婆子出面!”
文怡愣了愣,忙道:“可是外頭雨這樣大,您的……”
“那也比你強!”盧老夫人回頭命令趙嬤嬤給自己披蓑打傘,然後瞪著孫兒道,“出了這樣的事,你十五嬸指不定今晚就要生了,這是你一個孩兒能料理的?!快給我回屋去!”
文怡抿抿,牛脾氣上來,隨手扯過一件蓑披上,就過來扶著祖母出門。盧老夫人瞪得雙眼老大,因聽到門外糟糟一片,許多人在喊快幫忙挖土救人,請大夫穩婆之類的話,便泄了氣:“罷了,救人要,還不快跟上?!”
張叔還沒回來,張嬸去了請穩婆,趙嬤嬤年紀大了負責看家,紫櫻要去找人送雨擔架前往莊口支援,因此文怡隻扶了祖母,打著傘冒雨前往後廊東的九房宅子。
文怡拍了好一會兒門,纔有人來開。盧老夫人一進門,見九房上下糟糟的,便皺了眉頭。九房剛剛纔得到消息,正一團,十來個男僕役聚集在前後院走廊上,滿面驚惶,有人忍不住哭了起來。盧老夫人站在前院正房廊下,喝道:“什麼?!青壯勞力快拿了雨到莊口救人!有力氣的婆子媳婦也一併過去!管家呢?!還不快帶人出發?!主母遇險,你們只知道在這裡哭,有什麼用?!”
哭得一塌糊塗的管家聞言驚醒過來,忙向盧老夫人行了禮,點了幾個家丁往外走,被盧老夫人喝住:“我人拆了門板,充作擔架,你兩個人去拿,若是不夠,就回來拆你們家的!還有白布、藥材!請大夫!我那裡有才買來預備施給廟裡的,你先領了人去拿來用!”
管家愣了愣,忙再一禮,帶著人去了。盧老夫人又喝令九房的男僕役爲傷員救治做準備,並問他們:“你們老爺和爺呢?!”
一個婆子哭著道:“老爺昨兒著了涼,就躺下了,如今還起不來呢。大爺在跟前侍候著,二爺年紀小,不敢讓他知道太太的事……”
文怡聽得皺眉,對那婆子道:“不管怎樣,都要把事告訴你家主人。不然這糟糟的,連個做主的人都沒有。我祖母總不能一直替你主人持。還有六哥哥,年紀也不小了,十五叔病著,他總能出面主持大局吧?”
婆子只知道哭,盧老夫人氣得直跺腳:“你做不了主,去你家老爺起來!”
後院傳來腳步聲,不一會兒,九房的男主人顧宜同一臉蒼白虛弱地被大兒子扶著出來了,後還跟著滿面驚惶的小兒子。顧宜同見了盧老夫人,先是拜倒:“六伯母……”盧老夫人忙擺手讓他起來:“行了行了,都什麼時候了,還顧著這些虛禮!你既病著,就你兒子帶人去救你媳婦回來!”
顧宜同長子文順,不過是個十二歲大的年,向來是被父母寵溺著長大的,雖然爲長兄,比弟弟穩重些,到底年紀還小,才得了母親遇險的消息,父親又病重,早就沒了主意,此刻聽到盧老夫人的話,才一個激靈:“是!父親在家等著,兒子這就帶人去!”
他點了幾個有力氣的僕婦跟著,正要出門,外頭已經熙熙攘攘地,來了一羣人,人人上都帶著,腥氣一下就衝進了宅門,連盧老夫人都大吃了一驚。
文怡心知這是把人擡回來了,忙道:“快,十五嬸他們被擡回來了,快找乾淨的房間安置!還有請大夫穩婆!”衆人這才驚醒,急急忙活開了。
被擡回來的正是十五太太徐氏,躺在一塊門板上,低低地哀著,下滿是,沿著門板一路滴回來,看見的人都慌了。文順一見母親的慘狀,便忍不住哭喊:“母親!”顧宜同一晃,搖搖墜,文怡忙搶過一步,扶住了他,然後擋住了十一堂弟文全的視線,不讓他看到母親的形。
文全驚慌地看著:“九姐姐,我娘……”文怡低聲道:“沒瞧見你爹病得厲害麼?還不快扶了他回房?!”文全才六歲大,哪有力氣扶住父親?文怡只是怕他見了母親上的,會了驚嚇。所幸文全愣愣的,還算聽話,真個扶了父親往回走,一個丫頭飛快的趕上來扶住了另一邊。
文怡迴轉,見文順還在哭,跺腳道:“你哭什麼?!你母親還沒死呢!還不快去安排救人的事!”文順恍然大悟,忙過一個小廝往外衝。文怡皺著眉回到祖母邊,擔心地問:“祖母,真的能救回來嗎?”這九房上下,可是慌得連章程都沒有了。
盧老夫人面無表地答道:“當然能救回來!他們家的人不中用,還有我老婆子在呢!”
老太太說到做到,當文順和二房的四太太帶著大夫和穩婆趕到時,已經將九房的人手安排妥當,每個傷者都睡上了乾淨的牀鋪,換下了溼冷的服,傷口被清理包紮好,牀邊燒起了火盆,屋裡有人看護。也許是因爲救得及時,車伕和幾個丫頭婆子傷得雖重,卻沒有太大危險,其中兩個甚至能清楚地開口說話,在大夫診治過後,只有車伕因爲雙折斷而昏迷不醒,其他人都醒過來了。
最危險的,只有沒什麼外傷卻面臨分娩的徐氏。
四太太劉氏立時便帶著人進屋去了,不一會兒,走出來對盧老夫人道:“多虧嬸孃來得及時,事也都安排妥當,不然十五弟妹只怕就待了。”轉眼看到文怡,有些意外。
文怡忙道:“祖母一個人出門,侄兒不放心,就跟著過來了。”頓了頓,“四伯母,十五嬸不會有事吧?”劉氏嘆了口氣,道:“只能聽天由命了,實話說,你十五嬸著實兇險!”
文怡聽著屋十五嬸越來越弱的喚聲,看到時不時捧著一盆水出來的媳婦子們,心中一。
盧老夫人從袖中掏出一個小匣子來,遞給劉氏:“這是家裡存的百年老參,已經用了些,我出門時想著說不定有用,就帶了出來。你人切幾片煎了蔘湯給侄媳婦灌下去,看能不能管用吧。”
劉氏驚喜地道:“唉?六嬸!您可是幫了大忙了!”忙接過人蔘,指派了一個大丫頭去煎蔘湯,又道:“我們家裡也有幾味老藥材,指不定能派上用場,我這就回家拿去!”才走出兩步,又停住了,回過頭。盧老夫人知道要說什麼,淡淡地道:“這裡就給我吧,你快去快回!”劉氏屈一禮,忙忙了僕婦打傘,出去了。
文怡扶著祖母,走到產房旁邊的廂房坐下,聽著裡頭的喊聲,心裡七上八下的,有些沒底。無論如何,都想幫上點忙,請示過祖母后,就跑到廚房去,指揮著驚惶的僕人們燒熱水、煮蔘湯、熬藥,想到秋天夜涼,人都淋了雨,又吩咐煮薑湯和細粥,以備萬一,想起十五叔還病著,又問廚房的人可把男主人的藥備下了。
等忙活完,想著沒什麼事是自己能幹的了,方纔回廂房去照看祖母,走到廊下,看到文順怔怔地站在廂房窗外,右手抓著窗棱,產房裡一聲,他就發一回抖,一張小臉白得象紙一般。
文怡不忍心,住他:“別擔心,十五嬸吉人自有天相。”
文順呆呆地點頭,忽然哭了起來:“早知道,我無論如何也要攔著母親……”
盧老夫人從廂房走了出來,厲聲質問:“你母親到底是爲了什麼,在這樣的天氣出門?!你們父子幾個沒跟著不說,除了車伕,隨行的都是子,若是遇上點什麼事,連個援手都沒有,你這個兒子居然還不攔著!還不快把緣故說出來?!”
文順哭道:“侄孫原本攔過,只是母親不聽……是舅舅派人送信來,說是外祖父在雨天裡了腳,摔得重了,讓母親回去看他老人家。父親病著,勸母親等明日雨停了再出門,可母親心急知道外祖父的形,就只帶了幾個人回去。原說到了外祖父家看看況,等明天一早就會派人送信回來,到時候父親再帶著我們兄弟過去……”
盧老夫人知道徐氏孃家就在平城外,離顧莊不過六七裡地,一路都是大道,坐馬車很快就到了,怪不得沒放在心上,但還是責備了文順幾句:“即便如此,也該好生點幾個有力氣的家人跟車。今天晚上,你母親在莊外遇險,也沒個人知道。若不是我正好差人去莊口的糕點鋪子,怕是到天亮纔有人發現你母親呢!”
文順低頭哭著聽訓,這時,鄰近的產房裡傳來了嬰兒哭聲,聽得三人神一震。盧老夫人忙扶著文怡的手走過去,在門外高聲問道:“是男是?產婦可平安?!”
穩婆抱著一個襁褓走了出來,出大紅錦被中紅通通的小臉,笑道:“恭喜老太太,太太生了個小爺,母子平安,只是太太力竭,睡過去了。”文怡聞言,忙頭去看孩子,只見他紅紅的,皺皺的,小得象是隻貓兒似的,閉著雙眼,一雙小手握拳,只有鮮棗那麼大,時不時晃一晃。心中微,只覺得心窩彷彿有什麼東西輕輕拂過,有點發。
盧老夫人看著孩子,憐地手了他的小臉,暗暗鬆了口氣,吩咐道:“快送回房去吧,外頭冷,彆著涼了,產婦也要好生照看,蔘湯馬上就送來了。”轉頭看到劉氏回來了,忙道:“已經生了,是個男孩,可有合適的子?”劉氏唸了句佛,上前看了孩子,也喜得滿臉是笑:“平安是福!大難不死,這孩子日後必有造化!”又對盧老夫人道:“方纔侄媳婦也想到了,已經打發人去找。”說罷吩咐丫頭們幾句,便抱過孩子,帶著兩個媳婦子進了產房。
有劉氏在,孩子又平安出生了,盧老夫人自然不用再心。忙了大半夜,也支持不住了,忙扶了文怡回廂房歇息。回頭看到文順一臉激與擔心的模樣,便罵道:“愣著做什麼?!還不快去給你父親報喜?!”文順一個激靈,忙不迭去了。盧老夫人看得直搖頭:“老十五是個老實人,生的兒子也傻愣傻愣的!”
文怡心正好,聞言笑道:“六哥只是實誠些罷了,倒比那些渾心眼的人強呢!”
盧老夫人看了一眼,扶著走到沒人的地方,才道:“今兒這件事,算是你的功德了,倒不枉費佛祖給你提了醒。”
文怡心中一陣激,忙低頭掩去眼中的淚:“看到十五嬸母子平安,孫兒心裡也高興……”
這個孩子,按排行應該是十七堂弟,在前生,是連人世都沒來得及看一眼,就逝去的小生命。可是他出生了,再過幾日,便會睜眼,看到這個世界……
文怡忽然覺得,重生後的這一世,充滿了希。
章節報錯
意外穿越到農家壹個小醜女身上,什麽?這小醜女居然已經成親了?而且還是壹個瞎子美男?嫁人就嫁人吧!反正這男人雖然是瞎子,但是長得不賴呀!正當她在想著如何掙錢養家時候,男人居然悄悄的跑了?靠...走就走吧!自己這個時候居然有了?好在家裏有疼愛她的娘親,還有三個寵妹狂的哥哥。從此帶著自己的兒子,和哥哥娘親們開荒種地,給哥哥們娶娶媳婦。日子過得好不惬意! 壹天顧雨珍跟兒子在果園裏壹邊摘水果壹邊玩,突然來了壹美男還帶著大箱小箱的聘禮。小包子好奇問道:“娘那是什麽人呀?居然擡那麽東西來我們家。”顧雨珍...“不認識。”某只美男:“兒子我是妳爹呀!快過來讓爹爹抱抱”
【1v1,雙潔,雙強】 “報告王爺,醫妃她沒死,還帶著好幾個崽殺回來了!” 盛蘇蘇沒想到,自己剛穿越,就生下來兩個貼心小萌寶! 她披著馬甲,帶著崽崽,誓要把渣王身邊的大寶也奪回來。 然后再報渣王棄她如敝履之仇! 遇到丑女擋路,踹開!后娘奪財,踢飛!渣男搞事,扎他! 結果最后發現,那帥得逆天的渣男王爺…… 竟然,一直對自己情根深種?!
【女主空間+男主重生】殷妙只不過隨手在廢土世界的廢墟里撿了一本氣死人不償命的書,便意外地穿入了書中,成為了被流放的倒霉蛋。窮山惡水饑民遍地也就罷了,還拖帶著一家過慣了錦衣玉食五谷都不分的家人。 好在系統送了初始任務禮包--空間一份,然而她才剛打算把村子發展成為自己的菜籃子肉盤子米袋子,天災戰亂就來了。 殷妙裂開了…… “阿妙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看著到處打包東西準備帶著家人逃荒的明媚女子,蕭玄倚靠在樹下含笑道。 難民殷妙藏好了隨時要爆倉的存糧,又想起那已經偏離了十萬八千里的劇情任務,嘆了口氣問道:“掉腦袋的地方,你也去嗎?” “那我便更要去了。” 蕭玄眼中戾氣一閃而過,這一次他要護的,沒人再能動得分毫。
穿書成新婚夜慘死的炮灰公主,沈阮為活命,主動引誘了自己的攝政王夫君。 攝政王麵似謫仙,卻心狠手辣、殺人如麻、性情喜怒無常,是書中最大反派。 沈阮為引誘他煞費苦心:美色、計謀齊上陣,時不時還要兼職和反派醬醬釀釀。 所有人都以為攝政王隻當她是玩物,等到膩了便會狠心丟棄。 直到一次宮宴,眾人見那陰狠暴戾的攝政王撫著沈阮的孕肚溫柔輕哄,“我今天沒殺人哦,阮阮讓我上床睡覺好不好?”
四歲那年,明嫿見到小太子的第一眼,就記住這個仙童般漂亮的小哥哥。 及笄那年,她被欽定爲太子妃。 明嫿滿懷期待嫁入東宮,哪知妾心如明月,郎心如溝渠。 太子只看重她父兄的兵權,對她毫無半分愛意。 明嫿決定和離,換個新男人,圓了她的姻緣夢。 看着桌前的和離書,太子裴璉提起硃筆,畫了個圈。 明嫿:“你什麼意思?” 裴璉:“錯別字。” 明嫿:“???我現在是要跟你和離!你嚴肅點!” 裴璉掀眸,盯着滿腦子情愛的太子妃,皺起了眉。 ** 一番商議後,倆人各退一步,不和離,裴璉替她物色男人。 第一夜,明嫿懷着忐忑的心翻牌子:清秀書生。 第二夜,明嫿頂着黑眼圈再翻牌子:江湖俠客。 第三夜,明嫿顫抖着手,不死心再翻:酒肆花魁。 夜裏紅羅帳中,明嫿哭唧唧:“不要了!” 身側男人黑眸輕眯:“難道伺候得不好?” “你當我傻啊,連着三天都是你!” ** 裴璉自小立志,要當個流芳百世的聖德明君。 讀書學藝,接物待人,人生每一步都有嚴格規劃。 娶妻也是,不求貌美,只求賢良。 大婚當夜,看着蓋頭下那美眸明亮,一團天真喊他“哥哥”的小姑娘,裴璉擰眉—— 好怪。 再看一眼。
大魏皇后沈今鸞死前,恨毒了大將軍顧昔潮。 她和他少時相識,爲家仇血恨鬥了一輩子,她親手設局將他流放北疆,自己也油盡燈枯,被他一碗毒藥送走。 生前爲了家國殫精竭慮,她死後卻被污爲妖后,千夫所指,萬人唾罵,不入皇陵,不得下葬,連墳頭都沒有。 若非不知誰人供奉的三炷香火,早已魂飛魄散。 直到一日,大雪紛飛,她顛沛流離的魂魄又逢顧昔潮。 十年未見,當初所向披靡的戰神,甲裳破舊,爲人追殺,窮途末路。 同樣走投無路的鬼皇后幽然現身,血污斑斑的寡白羅衣拂過大將軍磨鈍的刀鋒: “我執念未了,不得往生,想和將軍做個交易。” 卻沒想到,交易達成之後,這位冷心冷情的昔日宿敵,會不惜一切,入京都,爲她報仇雪恨,得以往生。 *** 顧昔潮出身簪纓世家,少時成名,半生輕狂,位極人臣,權傾天下。 所以,無人不嘆惋,他被那妖后害得身敗名裂,在極盛之時背棄所有,遠走北疆,一世伶仃。 顧將軍不事神佛,不信鬼魂。 可每逢大雪,將軍總會燃三炷香火,供於那妖后的靈位前。 雪夜焚香十載,枯等一縷孤魂歸來。 而最後,在他深陷敵陣,瀕死之際,也是那縷孤魂—— 她早已沉冤得雪,卻未去往生, 仍是一身素衣帶血,踏過屍山血海,爲他招來千萬陰兵,千里相救。 他戰至力竭,肩甲浸赤,沉聲相問: “還有執念未了?” “有的。” 她拂去他面上血污,含笑道, “想請將軍,爲我燃一生一世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