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老夫人盯著二房派來傳話的家丁,沒說話,直到那家丁額上滿是汗漬,方纔移開了視線,冷笑一聲:“路祭?!我們六房的主子一個都不在,設的哪門子路祭?!”
那家丁吞了吞口水,小心地答道:“我們老爺說,六老太太的份不一般,跟那些旁支末系的族人不能比,即便您人不在顧莊,族中有什麼大事,也不能了您那份!”
“哦?”盧老夫人挑挑眉,“這麼說來,他們到底設了幾個祭棚?!”
“從長房到六房……都設了,本來七房九老爺已經進了城預備過節,聽說消息後,還特地帶著一家子趕回來參加,但二老爺說九老爺既無功名,又非嫡系,纔沒讓他出面,只他帶著兒子隨長房行事。”
盧老夫人卻聽得冷笑一聲,又再冷笑兩聲。那家丁臉上一紅,心知肚明,卻不敢說什麼,只了脖子,一副聽候吩咐的恭敬做派。
文怡在旁聽了,心中敞亮。嫡系的六房族人中,三房因早年有難,爲賣族田之事與其他族人有了爭執,事解決後就搬離了顧莊,聽說已經在外落地生,前世住在二房時,還曾聽說他們派人回來請求遷祖墳,打算另行開宗的消息。三房既然人都不在場,特地以他家名義設路祭,卻是極其可笑的事。這也不知道是長房還是二房的主意,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看了那家丁一眼,文怡有些謹慎地問道:“先前不曾聽說康王移靈之事,想來也是倉促間決定的,今日靈柩途經平縣城,也是匆匆而過。按理說,朝廷尚未有明旨,事涉藩王,咱們這樣的人家不是更應該謹慎行事麼?便是設了路祭,一家只設一棚就是,哪有每房人各設各的,人以爲我們族人之間生份疏遠的道理?”
外表年紀甚小,因此那家丁也不以爲意,只是笑道:“這是長房二老爺特地發了話,各房置辦的,想來二老爺自有道理。咱們年紀小又沒見識,哪裡能會二老爺的用意?”
文怡眉頭一皺,便不再理會他了。盧老夫人聽得生氣,冷笑道:“我道是誰想出來的,原來是他?!山中無老虎,猴子當霸王!老大不在,老二就抖起來了?!平時也不見他做什麼正經事,如今倒是積極得很!可惜了!康王盛年早亡,世子不過是個小娃娃,算起來比他家小七的年紀還要小些,便是老二拍足了馬屁,人家也未必認得他是誰!這不是眼做給瞎子看麼?!”
因罵的不是二房主人,那家丁也只是諂地在下邊笑著,文怡擔心他回了顧莊後胡說話,會引起他人非議祖母,忙悄悄扯了扯盧老夫人的袖子,後者瞥一眼,忍住氣道:“你過來就是爲了告訴我這件事?!我已經知道了,過些天等我回去了,自會把你家老爺太太替我們六房墊的銀子還回去!你下去吧。”
那家丁有些遲疑,又在賠笑問:“六老太太,您……不打算回莊裡過節?我們太太早就念叨著呢,生怕您家今年事忙,不及準備,還特地把親手打的幾樣月餅都送去宣和堂了,若是知道您不打算回莊過節,一定要難過的!”
盧老夫人瞇了瞇眼,淡淡地道:“今年新莊子上事多,我們祖孫倆就不回去了,你替我傳話給你們太太,就說我老婆子領的,等我回了家,一定補上重禮!”
那家丁還要再說什麼,盧老夫人卻已經聲稱自己乏了,要張叔送客。家丁只好磕了頭下去,心裡犯起了嘀咕:“早聽說六房老太太刻薄得很,又有人說只是以訛傳訛,今日看來,果真刻薄,話都不讓人說完就把人打發走,別說賞錢,老子跑了一天的路,居然連頓飯都不肯招待,不是傳說六房發了財麼?怎的還這般小氣?!”
結果張叔才送他出了正屋,便拐回去待了片刻方纔出來,很是熱地拉他去吃飯,到了廚房,卻是有有菜,雖然在他眼中略顯簡薄了些,還算能口。張叔又特地打了酒來,對他道:“兄弟來一趟辛苦了,路上不好走吧?我們家小姐說了,如今已過了午,兄弟怕是來不及回去了,回頭就在莊上問農戶借一間屋子,暫時委屈一晚,趕明兒再回去不遲。若抄近道,快馬只要大半天就能趕回顧莊,等向主人回了話,還能趕上吃酒賞月呢!”說完又從懷裡掏出個賞封:“這是我們老夫人和小姐賞你的,難爲你大過節的辛苦。”
那家丁一接過賞封,就掂出裡頭有五錢銀子,臉上閃過一喜意,裡念道:“六老太太和九小姐真是恤下!”手裡卻迅速將賞封往懷裡一揣,再看面前的酒菜,便覺得順眼起來,笑道:“若是大半天就能趕回去,那我吃了就走,明日莊裡還有戲酒呢。”
張叔一邊應著,一邊小心朝廚房外頭張一眼,紫櫻在門邊悄悄給他使了幾個眼,他便連連點頭,然後親自把盞,勸那家丁多喝幾杯。
等到那家丁滿酒氣地躺倒在鄰居農家的一間空房後,張叔忙忙跑回小院,文怡與紫櫻已在正屋等候多時了,見狀忙問他:“如何?!”盧老夫人也從裡間慢慢走出來,在孫的攙扶下坐上正位,再次詢問張叔。
張叔道:“小的照小姐教的話,跟那人說了,那人起初,後來喝得痛快了,便倒豆子一般都說了出來。原來當日老夫人和小姐離開顧莊沒兩天,莊裡就有傳言說,長房大老夫人之所以會得病,是被六小姐氣的,因此六小姐纔會被押送回京城!長房老夫人和二太太雖一再辯解說是沒有的事,卻擋不住人家的,結果大老夫人又病倒了!”
盧老夫人眉頭一皺:“既是病倒了,若有意我們回去,無論是探病,還是澄清,直說就是,這般拐彎抹角的做什麼?!”
文怡小聲道:“大伯祖母先前已有避我們的意思,如今怎肯明說?想是他家心虛呢,只是不知爲何,派人來的是四伯父?”二房跟長房可是面和心不和的!
盧老夫人被提醒了,忙問張叔:“那人還說了什麼?!”
“是,回老夫人的話,那人說長房見莊中流言不散,便發話要在中秋節大肆慶祝一番,不但要開流水宴,還要從康城請有名的戲班子來湊樂。莊裡莊外見有新鮮事,沒兩天就把六小姐的閒話丟到一邊去了。”
盧老夫人冷哼一聲,悶聲道:“既然沒事了,又來擾人清靜做什麼?!”
張叔小心地說:“是因爲……康王世子送靈京……二老爺要大設路祭,說是顧氏爲平族之首,不能錯過這個長臉的機會……各房人有的贊,有的反對,但因是長房有令,便都依令行事了……只是事後有幾房偏支沒得到這份面,又開始說起長房的閒話,連中秋節上的戲酒都不顧了。眼看著莊中流言肆發,四老爺四太太擔心事再鬧大,大老夫人的病會加重,偏偏族中能制二老爺的就只有老人家了……四老爺是覺得……老夫人您也是位誥命,在大老夫人跟前都是有面的,若您願意出面勸說二老爺……”
盧老夫人冷笑:“他如今倒記得我是誥命夫人了?!只怕人家早就忘了呢!”
張叔不敢答話,低下頭去。文怡忙上前勸道:“祖母何必生氣?四伯父想來是一時心急,糊塗了,不管什麼法子都要試一試。您想想,這設路祭,向來都是有規矩的,二伯父也不知是怎麼了,忽然這般積極起來。四伯父一向管著族務,想來是覺得不妥,卻又沒法說服二伯父,因此正病急投醫呢。咱們不管他們的閒事就是了,二伯父眼裡未必有我們,我們又何必回去礙他的眼?”
盧老夫人嘲諷道:“怕不是爲了路祭之事,而是嫌老二搶了他的風頭吧?!”
文怡低頭不語,盧老夫人也有些泄氣:“咱們都躲出來了,煩心事怎麼還要找上門呀?!咱們避著躲著還不夠麼?!我老婆子做了什麼?平時沒人想起我是個誥命,如今有事,就要把我拉出來做擋箭牌!”說罷吩咐張叔道:“等那人醒了,就打發人走吧,只說我上不好了,趕不得路,要歇幾天再回去。”
張叔領命下去了,文怡見祖母心緒不佳,正要想法子勸,盧老夫人卻手過來:“九丫頭,你且扶我回房。”文怡忙扶住往裡間走,紫櫻站在原地想了想,便退出正屋去,細心地關上了門,左右看看,回房取了針線籮來,坐在階前繡起了花。
屋,文怡將祖母扶上牀,便替了鞋子,拉過薄被,又要給捶。盧老夫人攔住,嘆道:“這不是你做的活,快住手!坐得離祖母近些,祖母有話跟你說。”
文怡笑道:“孫兒侍候祖母,是天經地義的事。”說著就擡過板凳,在牀前坐下。
盧老夫人想了好一會兒,才道:“方纔你也聽到了……這顧氏族裡……不是一汪靜水,咱們祖孫倆雖想過自己的小日子,卻耐不住別人尋事。六房雖斷了香火,卻是嫡系後人,我頭上又有誥命,平時別人不把我們放在眼裡,遇了事,卻難免要找上門來……”
文怡聽得有些黯然,低聲道:“祖母別理會就是。任憑誰家得了勢,也沒道理找孤兒寡母的麻煩!祖母一概推說不知道、不想管,他們又能如何?”
盧老夫人嘆了口氣,道:“話雖如此,實際遇到了會如何,卻是難說。”看向孫:“我跟你說這話,是要提醒你小心,顧氏族中,並非鐵板一塊,因長房族長長年在外,又未能帶攜族中後輩,族裡有異心的人,不是一個兩個。這種煩心事,本不與我相干,但我最怕你會被攪和進去。往後你要記得,除卻祖母,族裡其他長輩要你做什麼事,你只拖著,千萬別明言答應!哪怕是對你四伯父四伯母,還有十五叔十五嬸,也是如此!”
文怡心中一驚,咬咬脣,鄭重應下:“孫兒記住了。”
盧老夫人這才放緩了神,又道:“聶家……我是看不慣的,也改不了了。但他們對你還過得去,你遇事多向他們求助,也是好的。到底是骨至親,只怕比一脈相承的族人……還要可靠些……”
文怡心裡卻有些不一樣的想法,小心看了看祖母,方纔大著膽子道:“孫兒如今什麼事都不懂,自然要多向舅舅、表哥請教,可是等孫兒學會了,就不能再事事求他們家幫忙了!總是依靠別人,終非長久之計。舅舅和大表哥還有自家的事要顧呢!”
盧老夫人面訝,忽然明白了什麼:“這些天你總是向人請教農桑之事,難道……”
文怡微微紅了臉,低頭道:“孫兒知道,這於閨閣中略嫌驚世駭俗了,但孫兒……真的怕了,寧可被人笑話幾句,也不希將來事事要依靠別人。孫兒……只不過是年紀小些,懂的事些,如此而已,可只要我學會了,絕不比別人差!男孩子能支撐家業……孫兒也能!”
盧老夫人想起的那個“夢”,又記起聶家買地之事,沉默下來,半晌,才嘆道:“你先出去吧,待祖母……好好想一想。”
文怡不安地擡頭看,見閉上了眼睛,不發一言,只好行過禮,退出房間去。待關上門,盧老夫人便睜開雙眼,眼圈一紅,喃喃低語:“終究……是我老太婆無用,連累了孩子……”
文怡出到正屋檐下,不停地回頭看向裡屋,心裡七上八下的,不知道方纔那一番話,是不是太過直白,惹祖母生氣了?
“小姐?”紫櫻一聲,回過頭來,勉強笑笑:“什麼事?”
紫櫻指了指後:“雲妮兒來找小姐,說有話要跟您說。”
文怡看過去,果真見到秦雲妮戰戰兢兢地立在那裡,手裡抱著一個包袱,衝行了個禮:“大小姐。”
文怡勉強出一個微笑來:“不必多禮,你這是……要走了?立時便要出發麼?!”
雲妮搖搖頭,忽然跪倒在地,紅著臉將包袱呈上:“這是送大小姐的,您是大好人!我這輩子都會記得您的大恩大德!”
文怡一呆,向那包袱,心忽然複雜起來。
書號:1735891
簡介:嫡pk無良後媽,荊棘商路就綿繡良緣。先求自保,再來反擊,你們鋪就一條荊刺之路,我偏走出一路錦繡,且看我嫡無敵!
章節報錯
【異能】大雍十三年六月,雍帝選秀,從四品御史之女顧婉寧,使計想要躲過選秀,原以為計謀得逞能歸家時,其父因扶了當今圣上一把,被賜入六皇子府為繼皇子妃。夫妻二人大婚之后相敬如冰,直到六皇子中了藥被奴才送回正妃院中。隔日,六皇子竟是能聽到別人的心…
穿成權傾朝野最終慘死的九千歲,蘇長招果斷選擇抱大腿。殊不知,暴君他有讀心術。當暴君懷疑蘇長招有異心,卻聽她心道:【狗皇帝,世上再不會有人比我更忠心。】當暴君中毒,第二天他命人全城搜尋昨夜跟他在一起的女人:【千萬不能讓狗皇帝發現我是女的。】暴君:??她是女的?這夜,暴君假借醉酒,將人撲倒:“朕想……立后!還有朕……真的很像狗麼?”蘇長招傻眼,還沒反應過來,暴君醉眼迷蒙,不大不小發出一聲:“…汪。”
一場“貴妃誤診”風波,為救身為太醫令的父親,明琬主動請纓,收拾包袱嫁給了宣平侯世子—— 那個在戰場上失去了親人、又斷了腿的十八歲陰鬱少年,聞致。 他敏感脆弱,陰沉疏離,開口字字如刀,非要將自己和別人刺得遍體鱗傷方肯罷休,像塊永遠捂不熱的臭石頭。 而再好脾氣的人也有耐性耗盡的一日,明琬尋思著:愛誰誰罷,這塊臭石頭她不焐了! 她決意離開,還自己和他自由。 卻不料身後哐當一聲木椅傾倒,聞致狼狽地摔倒在地上,雙腿動彈不得,一隻手卻拚命朝前伸著,像是要攥住什麼似的,惡狠狠道:“你若敢走,有朝一日被我抓回,定要讓你永生不得安寧!” 明琬回身看著他猩紅的眼睛,許久,才輕輕道:“想抓回我,也得要你這腿好起來,一步一步親自走到我麵前。” 五年後,明琬牽著“孩子”佇立雨中,看著那個本朝最年輕的首輔大人撐著傘,一步一步平穩緩慢地朝她走來…… 明琬顫巍巍閉上眼。 她知道,自己的好日子興許到頭了。 看文須知: 1.因為某些原因,男主前期脾氣很壞很糟糕,偏執且有病; 2.男主真香倒貼火葬場,女主記仇作,無女配。 3.1V1雙處;架空,亂燉,勿考據。 標簽: 歡喜冤家 破鏡重圓 天作之合 婚戀 主角:明琬,聞致
夫君浪蕩,婆母不慈。云喬剛生下女兒,就被逼著上佛寺去敬香跪求男嗣。沒曾想,卻在寺里被人綁了扔在廂房輕薄欺辱。一場不該有的靡麗情事后,她慌不擇路逃離,只盼再也別見那登徒子。卻在自己家中,又遇見他。他隨她夫君入府,踏進她的院落,低首喚她嫂夫人。云喬嚇得花容失色,手中茶盞墜地碎裂,石地上濺起的茶水,如那一日佛寺的他一般,污了她裙衫……蕭璟身為東宮儲君,從來克己守禮,端方雅正。直到微服私訪揚州時,遇見云喬,破了多年清名。她是臣子之妻,他是國朝太子。陰差陽錯一場情事,已是越矩。他卻動情動念,食髓知味。執意要將她困在身邊……
玄學大佬云清清,一朝穿越,竟成了被退婚的丑女小可憐。她反手就撕了跟渣男太子的婚書,嫁給了權傾朝野卻眼瞎腿殘的攝政王。全帝京都覺得攝政王妃又丑又廢,然而……皇后故意刁難,她直接一杯熱茶潑皇后臉上。“皇后娘娘還要罰我嗎?”皇后:“……潑得好,再潑一杯!”老國公怒斥云清清蠱惑攝政王,禍亂朝綱。云清清:“你祖墳炸了。”所有人都說這下攝政王也保不住她。哪知國公爺老淚縱橫:“我代表祖宗八輩感謝你!”全帝京都說她長得太丑,還騙婚攝政王。大婚當日,全場目瞪口呆。某王爺笑得妖孽:“本王只跟清清一生一世一雙人!”云清清:“…王爺,戲太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