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深也知道自己說話有些唐突,只是他忍了許久,實在按捺不住,況且他覺得自己也不是有什麼壞心,不過就是道個歉,賠個禮,同時試探一下顧文怡的想法罷了,他還是通過顧文怡的夫婿去做的,自然不必擔心會壞了的名聲。
柳東行卻又是另一個想法。
他知道這位年國公對自家妻子曾有過慕之心,甚至還爲此暗中使手段將自己送上戰場,好壞了這樁姻緣,若不是妻子文怡一心一意,堅持要在他出徵前嫁給自己,只怕對方還不肯死心。不過他現在夫妻恩,仕途順利,朱景深卻相反地如履薄冰,幾乎要到絕境了,雖然僥倖逃出生天,但從方纔兩人間的對話可以看出,對方已經懂事了許多,不再是當初那個莽撞胡鬧的年了,既如此,他又何必跟小孩子計較呢?
然而朱景深的請求卻讓他再度引起了警惕:莫非這廝還不肯死心?
柳東行就這樣看著朱景深,看得後者上發冷,心中打鼓,開始自問:“莫非我這話說錯了?”可話既然已經說出了口,再遮掩倒顯得心虛了。朱景深自問並無歹意,索心一橫:“我是真的知錯了,以前……仗著宮裡皇上、太子仁慈,太后娘娘與皇后娘娘寵,行事無所拘束,事事都由得自己的子來,不知闖了多禍,連累了多無辜之人。如今回過頭想想,便忍不住冒一冷汗。當初尊夫人見我傷,憐我孤苦,曾有贈藥送食之恩,我卻不知好歹,戲弄於,也……也對將軍有所不敬。尊夫人心地良善,不與我計較。見我舊僕蒙難,還願意出援手。我聽說這事後,實在是慚愧不已。若不能親口對尊夫人說一句對不住,我心下難安。只是尊夫人出名門,恪守婦道,若我貿然上門拜見。只怕會引來不知的外人揣測非議,那豈不是害了?故而請求將軍代爲轉達。還請將軍明瞭我心,千萬別有誤會纔是。”
柳東行自然不會誤會,他深知文怡真心,只是有些拿不準朱景深的用意,便慢慢地道:“國公爺言重了,昔日之事,我曾聽拙荊提起過,不過是件小事罷了,早就不放在心上了。僱用王府舊僕。也不過是巧合,因陳四等人與一個姓秦的王府婢相,而這婢小時候曾在拙荊孃家莊子上住過幾年,與拙荊早就相識,不忍見陳四等人流落街頭,請拙荊代爲照應。拙荊便答應了,當時其實並沒有……”他看了看朱景深,“並沒有想得太多。”事實上本就沒想起過對方!
朱景深臉有些蒼白,訕訕地出一個勉強地笑:“原來如此……我也聽陳四家的說過,只是……幫了就是幫了,無論尊夫人是應何人所請出手,總是幫了我的舊僕。我理當向致謝的。”
柳東行微微笑了笑:“國公爺言重,末將回家後會將國公爺的話轉達給拙荊的。國公爺也不必將這等小事放在心上。朝廷對國公爺寄甚深,國公爺想必會非常忙碌吧?”
朱景深的臉更蒼白了,他開始意識到,柳東行並不樂意他再與自己的妻子有所接,最好連話都不要傳。他心裡有些難,卻又不敢多說什麼,只能低頭輕咳幾聲:“是……是啊,確實會很忙,千頭萬緒的……”頓了頓,“許多老家人都心下不安,爲前途擔憂,我既要安他們,又要安排他們的出路,確實很忙。只怕……未必有時間登門拜訪將軍,還請將軍勿怪我失禮。”
“怎麼會呢?”柳東行繼續微笑,“國公爺是在爲朝廷分憂,末將又怎會如此不知好歹?”
“那就好……”朱景深的頭垂得越來越低,忽然想起一件事,猛地擡起頭來,眼中帶著幾分討好,“那個……姓秦的丫頭,如今在京城國公府裡侍候我那庶出的小兄弟呢,聖上說我小兄弟年紀老大卻不明事理,要他在家好生讀幾年書,還給他派了老師。那丫頭是個又忠心又能幹的,這些年真是多虧照顧我兄弟了,我是不會虧待的,日後也必然會爲安排一個好前程。”
柳東行從來就沒把秦雲妮放在心上過,不過轉念一想,又覺得文怡聽了這個消息大概會很高興,便放緩了神:“國公爺寬和仁厚,是那丫頭的福氣。”
朱景深重新打起了神,笑道:“我雖是個糊塗的,小時候也曾辦了不錯事,但誰對我好,誰不懷好意,我心裡清楚著呢,對我好的,我會記一輩子的恩,護一輩子平安喜樂,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絕不會讓人傷害了。”
柳東行心下一,視線轉向窗外:“今兒倒是個好天氣,國公爺不出門走走麼?您離開康城也有好幾年了,難道不想念家鄉?雖說朝廷有差使讓您回來辦,但是……總有一天是要離開的。”
朱景深神一黯,勉強笑了笑:“將軍說得是。我是該……珍惜還在這裡的日子,把該做的事都做好了,免得回了京城,不好見聖上與太子殿下。”
話說到這個份上,再繼續也無益了。柳東行很快就找了個藉口告辭離開,朱景深笑著送他出門,回頭看著寂靜無人的庭院,深深地嘆了口氣。
柳東行正往驛館後面走,他要去找羅明敏,先將自己方纔試探到的消息告訴對方,再問問朱景深近日都做了些什麼。再怎麼說,讓前康王世子回康城安王府舊人的主意是他與胡金全合力上奏的,果如何,與他並非毫無干系。若是真有康王府舊人不知好歹,他自然要好生敲打敲打。
“柳將軍請留步!”
他剛走到半路,便聽得有聲喚自己,不由得眉頭一皺,循聲去,發現是個穿綠羅的十六七歲丫頭,相貌只是有幾分清秀,個子瘦瘦小小,咋一看上去不大顯眼。
柳東行眉頭又是一皺。穿著這種羅的丫環,顯然不是一般人家能使喚的,而康城驛館裡眼下只有兩家住客,羅明敏獨自上任,頂多是帶個小廝,丫頭肯定沒有。這丫環不用說也知道是康國公家的了。他剛剛纔從康國公那裡出來,後者又有什麼事麼?
那丫頭走上前來。道了個萬福,笑地道:“請問是康南的柳將軍麼?奴婢奉我家夫人之命,前來請將軍借一步說話,有件要事想告知將軍。”
夫人?柳東行從沒聽說過康國公有夫人,心下生疑:“胡說,我是外客,焉能與眷相見?”一甩袖便要走人。
那丫頭心急,忙道:“是與尊夫人有關的!”
柳東行腳下一頓,回頭厲聲喝斥:“休要胡言語!我的夫人如何認得你家的眷?!”
“將軍過去一聽便知。”那丫頭聲道。“夫人說,事關將軍的前程,請將軍移步。”
柳東行心下冷笑,挑了挑眉:“那就帶路吧。”他倒想知道這所謂的夫人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倘若於妻子文怡有礙,他可不介意仗勢迫朱景深殺人滅口。
他們並未走遠。那丫頭在前頭領路,引他穿過一條夾巷,進了一個偏僻的小側門。柳東行留意到,那小側門是通向後門的,理應有人把守纔是,但這時候卻沒有人在,而且門只是輕輕帶上。並未上鎖。丫頭鬼鬼祟祟的,四周張,好象擔心會被人看見。
柳東行眉頭一挑,仔細記住行走路線,並且迅速觀察環境,確定了最直接的退路。他不擔心這個是圈套,有羅明敏住在這裡,還能康國公府的人設下圈套陷害自己,羅明敏本卻一無所知,通政司的兄弟就該自盡謝罪了,而且康國公府沒有理由這麼做。
他最後隨那丫頭穿過那扇側門進了一個小院子,看起來似乎有些冷清,院中沒有什麼人,只一個穿著同款紫羅的丫頭在門邊守著,見他們來了,頓了頓,便向房中報說:“姨娘,柳將軍到了,請姨娘出來吧。”
柳東行心中一,朝那丫頭看了兩眼。
門簾掀起,一名宮裝麗人走了出來,手執紈扇,遮擋在面前,在門前臺階上微微彎腰施禮:“柳將軍勿怪,奴家爲夫家面,不敢直面拜見。”
裝模作樣!
柳東行心中冷笑,並未行禮,只是轉背對麗人,昂起了頭:“姨娘有何指教?本將軍聽著呢!”
夏姨娘見他無禮,心下著惱,咬了咬脣,恨不得轉頭就回屋去,只是想到自己的計劃,方纔勉強忍了這口氣,給那穿綠的丫頭使了個眼,後者連忙退到小院門口守著去了,又接著給那穿紫的丫頭遞眼,丫頭猶豫了一下,退到兩丈外的廊下,卻沒走遠。
夏姨娘這方對柳東行道:“柳將軍請恕奴家失禮,實在是關係重大,奴家怕傳揚出去,對將軍名聲有礙,方纔行此下策,還將軍勿怪。”
柳東行開門見山:“姨娘有什麼話就說吧,我還有公務在,不便久留。”
夏姨娘又是一陣氣惱。原想請人進屋說話的,誰知那紫瀠丫頭平日機靈,今日不知爲何忽然蠢鈍起來,居然讓出屋與客人說話,也不想想,這天化日的,院子裡又開闊,萬一走了風聲,旁人聽了去可怎麼好?
瞪了紫瀠一眼,有些扭地道:“將軍可否略走近些?奴家所言之事關係重大……”
柳東行擡腳就走:“告辭了!”
“柳將軍留步!”夏姨娘急了,“將軍可知道我們國公爺對尊夫人一往深?此等醜事若外人得知,豈不是連累了將軍清名?”
柳東行停下腳步,猛地回頭看,眼中出冷冷的,良久,方纔翹起角,淡淡笑道:“哦?姨娘是如何得知的?又打算怎麼做呢?”
章節報錯
許明意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回到了十六歲身患怪病的那一年。 這時,她那老當益壯的祖父正值凱旋歸京――“路上救下的這位年輕人長得頗好,帶回家給孫女衝喜再合宜不過。” 於是,昏迷中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定南王世孫就這麼被拐回了京城……
賀思慕在戰場上撿人吃,沒成想被人撿回去了。撿她回去的那位少年將軍似乎把她當成了戰爭遺孤弱質女流,照拂有加。賀思慕于是盡職盡責地扮演著弱女子——哎呀血!我最怕血了,我見血就暈——水盆好重我力氣好小,根本端不動——你們整天打打殺殺,好可怕哦暗戀小將軍的女武將氣道:“段哥哥才不喜歡你這樣嬌滴滴的姑娘!”賀思慕一偏頭:“是麼?”某日少年將軍在戰場上馬失前蹄,被人陰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見血就暈的賀思慕松松筋骨,燃起一盞鬼燈:“讓我來看看誰敢欺負我們家段將軍,段小狐貍?” 段胥想過,他不該去招惹鬼王。他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知道她的真名叫賀思慕。但是或許他用一生的時間,都不能讓她在她四百年漫長的生命中,記住他的名字。“我叫段胥,封狼居胥的胥。” —————— 日常裝柔弱超強鬼王女主*狡詐專兵少年將軍男主
一個有點技能的拽巴女 × 一個總想證明自己不是只適合吃祖蔭的兇巴男~ ****** 燕京蘇家的大姑娘從田莊養完病回府後,似乎跟從前不一樣了,她不僅令頑劣反叛的親弟弟對其俯首貼耳,還使得京城赫赫有名的紈絝秦三爺甘心為其鞍前馬後地跑腿。 與此同時在鎖器一行具有霸主地位的蘇家卻正面臨發家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京城突然間冒出一位號稱“鬼手”的製鎖高手,傳說制出的鎖器比蘇家的鎖具更加複雜精密,已令城中大戶不惜千金上門求鎖,名氣已經直逼當年蘇家的開山祖師爺! 東林衛鎮撫使韓陌有個從小與皇帝同吃同住的父親,打小就在京城橫著走,傳說他插手的事情,說好要在三更辦,就決不留人到五更,朝野上下莫不談“韓”色變。 但韓大人最近也霉運纏身,自從被個丫頭片子害得當街摔了個嘴啃泥,他丟臉丟大發了,還被反扣了一頂構陷朝臣的帽子。所以當再次遇上那臭丫頭時,他怎麼捨得不給她點顏色瞧瞧呢? 只是當他得償所願之後,前去拜請那位名噪京師、但經三請三顧才終於肯施捨一面的“鬼手”出山相助辦案之時,面紗下露出來的那半張臉,看起來怎麼有點眼熟? ? ……
一朝穿成太子妃,秦箏沒拿到宮斗劇本,也沒來得及體驗一把太子妃的驕奢生活。因為,亡國了。宦官手捧三尺白綾道:“娘娘,城破了,您體面些去吧。”秦箏:“……”這是什麼開局?為了不被逼著自絕,秦箏只好到她那半死不活的太子夫婿榻前,裝深情哭一哭拖延時…
宋奾是替亡姐出嫁的侯府庶女,嫁的是京城里最年輕有為的小郎君衛凌,人人艷羨。三年后,一紙和離,滿城皆驚。可只有宋奾自己知道,她終于解脫。她不必再曲意逢迎,衾寒枕涼的日子,寡情薄意的男人,都與她無關了。--宋奾離了從前,人生卻突然有了盼頭,一手精湛繡藝讓她遠近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