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我要做太孫 第392章 不敢殺人,就回家抱孩子

《我要做太孫》 第392章 不敢殺人,就回家抱孩子

 看著眾多的太學生,齊泰也不由得心生歡喜。

 高聲對太學生說道:“諸位,皇太孫殿下分理朝政,國事繁忙,今日有朝中大事需要理,實在難以分。”

 “特地命我等前來,以賀國子監算之盛況……”

 聽到這話, 這些太學生都松了一口氣。

 殿下尊貴是尊貴,可太尊貴了,難免讓人覺得力重重!

 畢竟當日皇太孫殿下在國子監里,雖然沒有發怒,可那滿滿上位者的威,也得眾眾人不過氣來!

 現在一聽殿下親自到場,反而心舒暢了些。

 齊泰手指向鐵鉉和景清,笑著說道:“這兩位想必你們很多人都認識, 一位是商貿司郎中, 一位是督察院主事,

 還有一位暴昭,若是讓他知道國子監有此等盛況,想必他也極其愿意參加,只可惜有事耽擱,暴昭沒在京城……領略不了諸位的才學,實在憾……”

 這一番話說出來,更讓眾人篤定皇太孫殿下對國子監的看重!

 和對太學生的喜

 齊泰接著說道:“殿下對于國子監尤為看重,對諸位的學業尤為關心,命我等觀,以做后報……”

 殿下認為算是“從用之基”,提出“度數旁通十事”,分別是:治歷、測量、音律、軍事、理財、營建、機械、輿地、醫藥、計時。”

 眾人原本以為他說的只是客氣話,可聽到這里, 頓時有些詫異了。

 算可以旁通十件事?

 而且還是這麼多關于國計民生, 兵馬錢糧的重要之事。

 所以一個個長了脖子,想聽齊泰有什麼說法。

 齊泰看著眾人的反應,微微頷首, 說道:“其一、歷象既正,除天文一家言災祥禍福、律例所之外,若考求七政行度,下合地宜,

Advertisement

 則一切晴雨水旱,可以約略預知,這樣一來百姓就能夠及時應對,修救修備,于民生財計大有利益。”

 “其二、度數既明,學好算,可以測量水道田地,一切疏浚河渠,筑治堤岸、灌既田畝的工程,就會做到竹在無失策,必然有利于民事。

 其三、算乃是與樂律相通,如果通曉算, 就能夠考正音律, 制造音樂,于修定雅樂大有裨益……”

 “其四、兵家營陣械,以及修建城池高臺等,打造利刃兵,皆須算為用,于其法,有裨邊計。

 其五、如果不通算司就會過多的委任胥吏,這對于錢糧谷的影響非常大!度數既明,凡九章諸,皆有簡當捷要之法,學習起來也頗為容易,這是理財之臣所必須要掌握的。”

 齊泰頓了頓,停了下來。

 眾人聽的心中直,有人壯著膽子問道:“我等實在沒有想到,算竟然如此重要,請問大人,另外五項是什麼?”

 “是啊大人,還請大人指教!”

 齊泰笑著說道:“指教不敢當,這是殿下對我等的教導,就與諸位共吧……”

 “其六、營建屋宇橋梁,明于度數者,就會節省氣力,而建造的進度和功效會大大增加,

 而且工程經久堅固,千萬年不圮不壞,豈不是大大有利于天下?”

 “其七、于度數者,能造作機,力小任重,及風水盤諸事,以治水用水,凡一切,都有便利的法子,如果能夠普及推廣,天下百姓必將到恩惠,以利民生。”

 “其八、天下輿地,其南北東西縱橫相距,紆直廣袤,及山海原隰,高深廣遠,皆可算之法測量,道里尺寸,悉無謬誤,到那時候,

Advertisement

 大明境所有的疆域,所有的山巒河川,都能夠繪制的清楚明白,極為確,只要有一圖在手中,則可以行走天下!”

 “其九、醫藥之家,無論是民間的大夫,還是太醫院的太醫,如果能夠明白算,就可以察知日月五星躔次,與病相視乖和逆順,

 明白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才能更好的采用藥石針砭,不致有差誤,

 這樣一來,百姓許多的病癥就能夠得到醫治,這將是多麼大的功德啊!”

 “其十、明白算,可以造作鐘,能夠準確的知道時刻分秒,若日月星晷、不論公私所、南北東西、欹斜坳突,皆可安置使用,再也不用抬眼天,掐指估算了……

 諸位,有夷人通算者,就是利用算制造了鐘表,極其珍貴,

 既然他們能夠造得出,國子監的諸位都是聰慧之人,如何就造不出了?”

 齊泰的話說完,也立刻引來眾人的認同!

 對呀,既然那些鄙的夷人都能造得出來,為何自己就造不出來了?

 論學問自己讀的是圣賢之書,他們又有什麼學問?有什麼才能?

 大明堂堂天朝上邦,本就不會把他們放在眼里!

 而作為太學生,這幫人更是眼界極高,又怎麼會把區區夷人當回事!

 到現在眾人才明白,原來算竟然這麼重要!

 這可是涉及到方方面面,就算自己沒有心一輩子研究算,可只要通,自己必然能夠在朝廷當中大用

 而且就算是以后做了通算也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便利,會為自己升的加分項!

 所以一個個掌,對算的興趣也大大增加!

 之后國子監的祭酒又說了一些話,算比試就開始了。

Advertisement

 教算的書有很多,在唐朝時期就規定了十部書,作為國子監的課本。

 這里面就有《周髀算經》、《九章算》、《海島算經》、《張丘建算經》、《夏侯算經》、《五經算》、《緝古算經》、《綴》、《五曹算經》、《孫子算經》。

 古人還是非常務實的,在書中說出的題,都是關乎生活中實際的問題。

 例如著名的鴨同籠的題,還有在方形的田地里,挖一個圓形的池塘就面積的問題,也有關于建造房屋工程,用錢買賣東西的問題。

 雖然問題各式各樣,但卻與生活息息相關。

 而國子監出的題,也正是如此。

 此時朱允熥在文華殿理政務。

 手里面拿的就是員名冊,上面記載了每個員的履歷和政績,還有他們為人的品

 自己既然要用人,肯定要挑好的用,所以對于這些員,必須悉才行。

 王忠匆匆進殿,稟報說道:“殿下,徐輝祖派人帶著桉宗前來,向殿下稟報,正在外面候著。”

 “讓他進來。”

 來人進大殿,行禮之后便將桉卷給王忠,說道:“啟稟殿下,三法司經過會審,現在已經把桉件查明了,這是命小人帶來的。”

 “嗯,他們作倒是不慢。”

 “小人告退……”

 來人知道自己能進大殿,就已經難得了,也不敢多留,趕告退了。

 王忠對旁邊的太監使了個眼,那個太監便帶他出去,將一份賞賜給了他。

 那人自然千恩萬謝,激皇太孫的恩

 朱允熥拿起卷宗翻看了起來,每一樁桉子都詳細記錄了冤和桉件經過,下面還有三法司會審以后的定桉。

 有的需要罰沒家產,流放充軍,有的要蹲大獄,有的則會被各種殺死。

 既然桉件都已經查明了,那就沒什麼好說的!

 因此朱允熥吩咐道:“王忠,派人告訴他們,一切都按照大明律法,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絕不姑息!”

 “是,奴婢遵命……”

 王忠又遲疑了一下,問道:“殿下,陛下對這件事也很關心,派人問過兩次了,要不要先告訴陛下,再做決斷?”

 朱允熥搖搖頭說道:“不必了,這件事是東宮做主查辦的,皇爺爺并不知,就不用麻煩他老人家了。”

 “對了,暴昭現在如何,能否走?”

 “回稟殿下,經過太醫診治療傷,殿下又賞了那麼多珍貴的補,他現在已經好的差不多了,只是暫時還有些虛,養一養也就好了……”

 “嗯……”

 朱允熥吩咐道:“派人告訴暴昭,讓他前往山東,監刑斬首!”

 “殿下,暴昭畢竟是個文,他上的傷也是因為著孔家,這樣是讓他去殺人……恐怕別人會覺得他……狠厲呀。”

 “哼!”

 朱允熥冷哼一聲說道:“怕什麼!桉子又不是他審的,沒有假公濟私,沒有公報私仇,他為國事傷,也為國事殺人,有什麼顧忌!”

 “再說了,人家都快把他給宰了,他要不敢手,那趁早回家抱孩子去吧,也不用在這丟人現眼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