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我要做太孫 第393章 這個鍋,只能背了

《我要做太孫》 第393章 這個鍋,只能背了

 “微臣參見殿下!”

 在文華殿里,齊泰求見,向朱允熥行禮以后,就把在國子監的事說了一遍。

 朱允熥人雖然沒有到場,可是憑借著后世所學來的數學知識,出了幾道難題,讓他們去解。

 四道題, 有兩道是送分的,通算數的經過一番思索之后,還能解開。

 可另外兩道,超出現在算的水平一點點,需要他們回去多做研究,才能有答桉。

 “今日在國子監里, 殿下出的那兩道難題,可把他們給難壞,過了半個時辰都沒有人能夠解開,后來公布了答桉,他們跟著反推,這才明白……”

 “所以這些太學生都非常佩服殿下的才學,屬下也照著殿下的吩咐,又給他們留了兩道難題,估計有他們難的了……”

 之所以留下兩道難題,就是為了讓他們做研究,人有了鉆研的神,才能夠進。

 而算從古到今,也都在一個漸進的過程中,越來越高越來越深。

 朱允熥滿意的點了點頭,問道:“今日誰拔得頭籌了?”

 “回稟殿下, 是國子監的貢生,名夏元吉……”

 朱允熥一愣,問道:“你說是誰?”

 齊泰從懷中掏出一張紙, 上面記載的就是監生檔桉,稟報說道:“此人名夏元吉,祖籍江西德興, 后來流落到湖廣長沙府的湘

 這是屬下從國子監帶來的貢生簿,殿下請看。”

 王忠接過來,輕輕放在朱允的書桉上。

 趁著朱允熥觀看的功夫,齊泰稟報說道:“殿下,夏原吉生于貧困之家,時值元朝末年,夏氏敗落之后,

 夏父攜妻母流徙到湘,家貧無依,境況十分艱難。”

 “在湘有兩位德高重的教諭,名史九韶、鄭,夏原吉曾先后拜二人為師,學習也尤為刻苦,在學問上別的沒有特別,不過他尤其善《詩》和《春秋》。

Advertisement

 十六歲時,由于家貧,夏原吉開始在鄉間的私塾做教諭, 取束修資養家庭。弱冠考縣學, 充邑生。

 洪武二十三年,夏原吉因通《詩經》,由湖廣鄉薦進國子監讀書。”

 “現在他除了讀書之外,還被選宮中書寫制誥。”

 朱允熥輕嗯了一聲,并沒有答話。

 被選宮中書寫制誥,這里面還有一個故事,有一次太學生們大聲喧笑,夏原吉卻端坐不

 朱元章看見后覺得他很不平凡,就升授他為戶部主事。

 不過從現在來看,他還未被朱元章發掘,只是如何安置此人,卻讓朱允熥有些猶豫。

 齊泰看出其中的異樣,猶豫了一下,詢問說道:“殿下,可有什麼不妥之?”

 朱允熥沒做聲張,道:“賞賜給他了嗎?”

 “賞賜下去了,只是這六品的職該當如何安排,還請殿下示下?”

 朱允熥端起書桉上的茶杯,慢悠悠的飲了一口,心思也在不住的思索。

 抬頭看去,突然發現一旁的張輔一副百無聊賴的模樣,不由得眉頭一皺。

 張輔也察覺到了不一樣的覺,看去,正好迎上殿下那駭人的目

 張輔被嚇了一激靈,趕直腰板,做出一副認真的模樣。

 朱允熥若有所思的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去兵馬司衙門,暫且署理指揮使一職。”

 五城兵馬司?

 “殿下,五城兵馬司隸屬兵部,一向都是由武將擔任的,夏元吉畢竟是一介文人,恐怕會為難吧……”

 朱允熥打定了主意說道:“指揮使正好是個六品職,你去看看哪個兵馬司缺人,讓他即刻去任職。”

 齊泰搞不懂這里面有什麼玄機,想著殿下既然這樣安排,肯定有什麼用意,便也不再多問。

Advertisement

 “殿下,目前只有南城兵馬司缺一個指揮使,這兩年都是由副指揮使代理,不過……”

 “有話直說!”

 齊泰如實稟報道:“殿下,南城兵馬司因為管著秦淮河大部分的地段,那些達顯貴,富戶壕紳,都喜歡去那里消遣,所以也是最難管的地方……”

 朱允熥瞥了張輔一眼,張輔頓時滿臉通紅,尷尬無比,覺得渾

 殿下,這是又想起我在酒樓的破事了!

 秦淮河地區為什麼難管?

 就是因為去那里的人,兵馬司惹不起!

 那些勛貴之后,朝臣之子,還有各種親戚,各種名士,都喜歡狎附庸風雅。

 偏偏這些人仗著自己的權勢,最是無法無天!

 兵馬司指揮使,聽起來唬人的,其實就是個小小的六品

 真要到什麼狀況,你管還是不管?管得了管不了?

 可朱允熥不為所,說道:“那就它了!讓他上任去吧,公文從你們吏部走。”

 齊泰的表有些僵,可他也不敢多說,只能無奈的領命。

 殿下委派,和戶部任用,這里面的差別太大了!

 一個是得到了殿下賞識,前途不可限量,一個就是正規流程,沒什麼特別的,

 而且讓一個讀書人,去擔任武將才能擔任的職,關鍵還是最難的南城兵馬司,這怎麼看,都像是給人穿小鞋呀!

 得,這個鍋只能吏部背了。

 兵馬司衙門的職權非常復雜,負責京師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渠及囚犯,打架斗毆,聚眾鬧事,擾秩序,彼此相爭,

 還有防火防盜防……這里可沒有滴滴的閨

 反正你能想到的任何蒜皮的事,都是由兵馬司來管的。

 真要遇見了什麼大桉子,就會移應天府、刑部,或者大理寺。

Advertisement

 干的臟活累活是最多的,可是功勞卻撈不到,典型的吃力不討好。

 再加上堂的級別最低,毫無存在,也最容易被人甩鍋,為有名的接鍋俠。

 所以對于有門路,有才干的人,是絕對不會愿意來兵馬司的。

 不過對于那些低階員來說,如果沒有什麼追求,五城兵馬司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管的事多,油水自然就多。

 “大人這邊請,下已經讓人把后面的邸收拾出來了,大人今日就可以住進來。”

 幾位兵馬司的員簇擁著夏元吉,來到兵馬司的大堂。

 夏元吉在接到吏部任命文書的時候,也覺非常詫異,好端端的什麼給自己安排武將的職?

 不過他也并沒有說什麼,既來之則安之。

 “多謝,隨后我搬進來,倒是不必急于一時。”

 在大堂之中,夏元吉坐在主位上,其余幾位有資格進大唐的員,則分為兩列,各自落座。

 眾人客客氣氣的寒暄一陣之后,他們就分別把自己的職,和主要管理的事項一一做了稟報。

 按照兵馬司的配置,設立指揮司正六品一人,副指揮四人,為正七品,吏目一人。

 夏元吉聽完眾人的講說之后,臉上始終帶著笑容,眼前這四人還算不錯,知道自己雖然是一個讀書人,可態度還算客氣。

 “朝廷任命我來擔任南城兵馬司指揮,看到兵馬司人才濟濟,各有所長,忠于職責,

 有你們在,本這個指揮使想必可以輕松許多,以后還要仰仗各位的幫襯,本在此先行謝過了!”

 夏原吉又說道:“兵馬司應該還有一位副指揮陳海,不知道他今日可曾到任?”

 “大人,陳海家中夫人突發疾病,抱恙,因此今日未曾到任,還請大人見諒。”

 夏原吉不出一副非常惋惜的神說道:“如此說來,竟然如此不巧,本今日剛剛到任,陳副指揮的夫人就患病了……著實令人憾啊……”

 “對了,按照規矩,未曾到任需要告假,可有陳大人告假的手書?”

 “這個……”吏目徐超頓時不知所措。

 另一位副指揮高行,急忙說道:“大人,是這樣的,因為陳海夫人突發疾病,他走的比較匆忙,所以還沒有來得及準備告假手書……”

 徐超一聽,也趕說道:“是是,確實比較匆忙,不過這也是人之常,還請大人勿怪。”

 夏元吉知道,同樣是副指揮,可在衙門里面的話語權也是不同的。

 況且南城兵馬司這兩年都是由陳海署理的,如果沒有意外,他馬上就會提拔為正六品,去掉“署理”這兩個字。

 可偏偏就出了意外!朝廷竟然安排一位文

 而陳海不來迎接自己,顯然是看不起自己文份,也想借此表明他的態度,讓自己放低姿態“求”他回來。

 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夏原吉的老師就是教諭,從他們的經歷也見過人冷暖,見過勾心斗角。

 這點把戲,怎麼能瞞得過明白人!

 不過夏元吉并不準備低頭。

 自己一沒有背景,在京城沒有什麼關系,二沒有讓人佩服的功勞,再加上自己文份。

 一旦低下頭退讓了,那將徹底失去話語權,徹底被架空!在兵馬司沒有任何地位,甚至連小吏都指揮不

 新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被澆滅了,誰還相信自己?誰還敢投靠自己?

 所以無論如何,夏元吉必須得爭!

 “本也同陳大人的遭遇,盼陳夫人能夠早日安康,不疾病之苦……

 不過無規矩不方圓,我等為朝廷命,怎可視朝廷規矩如兒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