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孝期滿。
一句話把朱允熥的思緒帶回了兩年前。
不知不覺現在已經是洪武二十七年了。
兩年多的時間,自己已經從一個惶惶不可終日,為自己前途憂心的皇孫,為了大明的儲君。
“任亨泰,你們禮部對于這次祭祀,是怎麼安排的?”
“回稟殿下,太常寺主要負責祭祀、禮樂事宜,職掌包括考究祭祀、朝會、贈謚等禮儀活,臣和太常寺卿商議過了,這是擬出來的條陳,還請殿下過目。”
朱允熥接過來折子,細細的觀看了起來。
這次祭祀活和平常的祭祀不太一樣,因為是儲君守孝期滿,所以在禮儀的規格上也要隆重許多。
上面詳細列舉了哪些人應當參與,如何進去皇宮,路上都有什麼項目,到了孝陵之后如何祭祀,都寫的詳詳細細。
其中關于皇太孫如何祭祀,應當行禮幾次,穿什麼服飾,也寫的一清二楚。
朱允熥看過之后,點頭說道:“卿做的很好,就照此辦理吧。”
“是,微臣遵命。”
朱允熥想了想,說道:“兄長在寺廟里面一心拜佛,你們派人過去請吧。”
任亨泰遲疑了一下,只能遵照吩咐領命。
朱允炆自從呂氏死后,就待在寺廟里面說要出家為僧,寺廟不敢收納他,生怕惹惱了朱元章,那佛門就會到打。
可他們也不敢趕他出去,畢竟人家是皇孫,誰敢得罪?因此只能任由他呆在那里。
據消息,朱允熥也知道這麼長時間以來,朱允炆都在誦經禮佛,并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
現在祭祀父親,也應該讓他參加,否則讓其他人知道了,還以為自己故意打他呢!
朱允炆現在對自己已經沒有威脅了,所以朱允熥也樂得做個“好人”,在人面前展現儲君的氣度。
可是任亨泰卻知道,去寺廟請他不是一件好差事!
既然朱允炆一心禮佛,還不住的請求要出家,無論他是真心還是假意,這件事都被文武百知曉了。
所以祭祀這種俗事,他肯定是不會參與了。
可要是請不到人,多又顯得禮部無能,唉,這個鍋,只能背了……
朱允熥吩咐說道:“父親去世,我心傷痛,皇爺爺正是痛失子,心中也非常難過,況且他年歲已高,也經不起折騰,孝陵祭祀就不必麻煩他老人家了。”
“殿下說的是,微臣明白。”
祭祀活如期舉行,朱允炆也果真沒有參加。
朱允熥帶著姐姐和幾個弟弟妹妹,一同前往孝陵,不僅祭祀朱標,也祭祀了已故的馬皇后。
眾人雖然心中傷痛,可朱標畢竟已經死了兩年多,悲痛的心多有些澹化,再加上不像是剛死的時候得天天哭靈,
所以盡管也照著禮儀哭泣訴說,但總不至于哭壞了。
回到皇宮之后,朱允熥也更換了服,不再著喪服。
不過總歸剛剛結束守孝,也不宜有大的改變,因此就以素凈澹雅為主,這也正合朱允熥的意思。
這天,朱允熥來到謹殿,和朱元章一同用飯。
飯菜還沒有端上來,兩人坐在椅子上先吃了一點冰鎮西瓜,除去暑熱。
“你去孝陵祭拜過了?”
“嗯,孫兒帶著姐姐和弟弟妹妹一同去的。”
朱元章皺著眉頭說道:“我聽說允炆沒有去,這也太不像話了,就算是休習佛法,也沒有不祭祀父親的道理,他還真是著了迷不!”
朱允熥在一旁寬說道:“皇爺爺不必生氣,兄長在寺廟里面誦經禮佛,為父親祈禱,讓他早登機樂,也是一片孝心。”
朱元章嘆了一口氣,也并沒有深究。
“過幾天給你行冠禮吧,你也長大人了,應該幫著咱多分擔一點朝政。”
朱允熥頓時一臉苦,“皇爺爺,現在您都快把朝政全都堆到東宮了,謹殿里恐怕都找不出多奏章來了吧?還讓孫兒替您分擔啊。”
朱元章笑著說道:“小小年紀,不要怕累!讓你坐在那兒理政務有什麼累的?
像這個季節,百姓還要頂著太在農田里面除草,一刻也不得清閑,你和他們相比簡直輕松自在!”
朱允熥竟無言以對……
生活的苦已經刻到朱元章到骨子里去了,自己還能怎麼說?
難道說腦力的累,同樣也是累嗎?
“啪!”
一個名冊折子扔在朱允熥面前,“看看。”
朱允熥打開一看,直接上面羅列那一些人的名字和他們的籍貫,以及們的份背景。
而且這些名字都有一個共,都是年齡十四五歲到十七八歲妙齡!
本不用解釋,朱允熥就明白這是選秀名冊!
所以他愕然的說道:“皇爺爺,您這是……”
朱元章角帶著壞壞的笑容說道:“看看你喜歡哪一個,給皇爺爺說一說,你也該舉行大婚了!”
“皇爺爺,這還早著的吧,按照年齡來說孫兒還沒到呢,這也太急了……”
“急什麼!你是儲君,就應該多生多養,而且還得早生早養!等你做了皇帝膝下兒子眾多,朝臣們這才安心,社稷才能穩定!”
“皇爺爺,我,我還沒準備好呢……”
“這種事還要什麼準備?你就說選哪一個做太孫妃,自然有人替你辦,這件事聽咱的!沒得商量!”
朱允熥也知道在這件事上確實沒有商量的余地,
而且只有自己大婚了,在眾人的心目當中自己才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而不是一個孩子。
而且自己親,對于穩定朝廷也確實有益。
所以在朱元章的“迫”之下,朱允熥只好乖乖的順從,打開名冊觀看。
映眼簾的第一個名字,就是馬恩慧,其父是祿卿馬全,這位也是原本歷史上建文帝的皇后。
相傳朱元章覺得馬皇后賢良淑德,所以在選太孫妃的時候,就選了一位姓馬的子,就是想著像馬皇后那樣夫唱婦隨,輔左自己的孫子。
第二位名字做張嫣然,朱允熥對這個名字倒是很陌生。
再往后看,在習慣上記載著是河南永城人,指揮使張麒之。
看到這里朱允熥似乎想到了什麼,便試著問道:“皇爺爺,這落選的怎麼辦?是進宮做個宮,還是……”
朱元章道:“你先選吧,剩下的咱看看誰合適,給你四叔家的高熾也選個世子妃。”
朱允熥頓時心下了然!
這位張嫣然的,應該就歷史上的朱高熾的皇后,朱瞻基的母親,誠孝張皇后了。
因為燕王世子妃就是朱元章安排的。
說實話,這兩個子在歷史上都有皇后命!
盡管不信,可氣運這個東西有時候真的很難說!
在名單上的人數并不多,只有十幾個,想必是朱元章經過了挑細選,最后裁定的名單。
這名單上的子,都是得到朱元章認可,覺得各方各面都比較合適,這才拿了出來。
不過排名的次序也有講究,越是排名靠前,越現了朱元章的認可程度!
很顯然,馬恩慧是他最理想的太孫妃!
看了看這份名單,朱允熥覺得有些為難,其他人倒還罷了,可是兩個人都有皇后命,
如果自己不知道那還倒罷了,可現在明明自己知道,還把們拱手讓人,簡直豈有此理!
可自己該怎麼選?
該選誰呢?
于是朱允熥試著說道:“皇爺爺,按照禮制,應該能夠選一妃二嬪的吧?”
其實除了正妃之外,還可以有側妃,此外還有嬪、良娣、良媛、承徽、昭訓、奉儀,不過朱允熥沒敢說……
朱元章既好氣又好笑,瞪了他一眼道:“臭小子!別貪心不足!小小年紀就如此沉迷那還得了!春和宮里不是還有一個姓趙的丫頭嗎?”
說著用眼睛瞟了瞟朱允熥的下,眼神之中帶著鄙夷。
臥槽!看不起誰呢!
現代人穿越到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身上,有金手指,也有劍眉一軒或者仰天狂笑的幼稚舉動,更有動輒誅人九族的白癡行為;隻是憑藉著對曆史的瞭解和自己的思路來改造大明。本書內容儘量貼近曆史,不適合喜歡小白文的新人閱讀。
江潮剛穿越古代,發現前身是個好吃懶做的主,家里還有一對苦命姐妹。眼看斷糧要餓死,江潮只能做個勤勞的小蜜蜂。卻不想日子有點盼頭,土匪又上門了。都不想我活是吧?那我就先弄死你,我可是全能特工,先弄幾顆土雷轟你娘的。土雷不怕?槍怕不怕?要不就搞幾門炮炸你玩玩!沒事,數理化哥全能。你來再多,有的是辦法對付你。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從鄉野到朝堂,江潮靠著領先這個時代千年的知識,竟漸漸握住了這個強盛王朝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