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等到高岳了。
郭汾最初見到高岳,還眨眨眼睛,指著自己,對著迎賓的謁者說了句「這是我哪房的孫兒啊?倒是個好白面郎。」
靠近汾王的謁者低下軀,對汾王說了句,「這是今年春闈狀頭高郎君高岳。」
高岳急忙行禮,他甚至不清楚這榻上的老人是醒著還是已睡著。
一會兒,郭汾揚起濃濃的白眉,看了下高岳,說實在的高岳見到的,只是個疲憊而高齡的老人,本不像是他印象里那位力挽狂瀾中興唐朝的絕代名將。
「那是新郎君嘍,哈哈,抱歉老朽的孫兒輩太多,年紀大了都記不住,每次都靠兒子婿們指點,不知到子儀這裡有何見教呢?」
高岳心想,可不能說我是來諮詢和你外孫兒的婚事的,你馬上來一句「知道了,你去辦星星吧」,那我可就完了。
於是高岳直接輕聲對汾王自我介紹,「晚生高岳,郡渤海,與昔日汾王幕府掌書記高公楚(高郢)為親戚。」
一聽到高郢的名字,郭子儀果然抖擻下,他盯住面前的高岳,嘆口氣說到:「原來是和公楚同為渤海高啊,之前那事是老朽做的不對,老朽明知公楚說的是金玉良言,卻還是因一時之怒殺了那判,還上奏朝廷貶黜了公楚。現在鬧得聖主擔憂,麾下也人心惶惶,不俊傑陸續離老朽而去,當真是後悔莫及。」
高岳心想這話果然有效,就趁機繼續說下去,「其實公楚遠在謫居之地,也很掛念汾王。」
郭子儀立刻了,「馬上進奏陛下,將公楚移回京城來。」
接著郭子儀想起以前高郢是如何把各種幕府上下文書理得井井有條的,而自從他不聽高郢諫言,以擅興罪名枉殺了那判后,果然如高郢所預料:皇帝明顯對他有所猜忌恐懼,先前西蕃侵,不讓他去,派的卻是朱泚和李懷去,而他之前又得到朔方留務判杜黃裳的急報:說他最親任的都虞侯李懷取勝后,舉止蠢,似有不軌之圖。
「威名赫赫的朔方軍,馬上便要風流雲散了啊......」這位老人想到最後,啞著嗓子,以蒼老的聲調吐出了這話來。
「風流雲散對汾王來說,未必不是好事。」高岳語出驚人。
但郭子儀卻很清楚地聽出他的言外之意,便揮揮手,讓左右退去,並設上了屏風遮擋。
一切妥當后,郭子儀周圍,對高岳說,「高郎君啊,老朽沒猜錯的話。我的哪個兒子或哪個婿,是要招你為婿吧?」
「實不相瞞,是韓王傅吳仲孺希招晚生為婿。」
郭子儀癟著點點頭,「那你的看法呢?」
高岳暗自僥倖,還好這位老人家沒直接說照辦,便心想在汾王面前不用說什麼彎彎繞,便坦然說:「晚生其實已和崔僕家小娘子心悅相許過了,君子不可不忠於人事,但又不敢對韓王傅直言,便希汾王能......」
郭子儀哈哈笑起來說我知道我知道,其實星星蠻好的,郎君和倒是可惜了,不過郎君不忘崔家小娘子誓約在先,這麼做是對的。然後他揚起手指低聲音,「今日在仲孺家赴宴的,是不是有黎京尹?」
「是,是的。」
「十王宅有無人前來?」
「有。」
「其他的都是韓王府的屬,是不是?」
「是。」
問完郭子儀長吁口氣,靠在榻背上,悠悠說「這個仲孺啊,和黎幹、霍忠翼這夥人走得這麼近。等我死後,他的家產哪裡還能保得住呢!」
說到這裡,高岳肅然拱立,不敢多說半句。
「高郎君,好在老朽是八子七婿滿床笏,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你進來前,是不是看到老朽凡事都只會說句照辦,你可知為什麼?」
「此是無為避禍之道。」
郭子儀點點頭,語重心長:「高郎君說的是啊,現在老朽居中書令二十載,一年俸二十萬貫,家人奴僕三千,朝廷供給草料的馬三百匹,自我麾下出任高者六七十人。可你真的認為我是功蓋一世而聖主不疑,窮奢極但君子不罪嗎?我不如此不行啊,聖主賞賜給老朽錢,就是希拿去糟踐的,糟踐了聖恩便不會搖;聖主賞賜老朽中書令如此高的職務,就是尊崇老朽,可老朽卻從來不會真的去中書省辦哪怕一日的公事。在這親仁坊的宅子越富麗堂皇,親人犯事貪得越多,聖主的心就越發安寧,這道理你和我應該都清楚。所以我對部下和子嗣們是放縱,近些年來坊間對我這樣的行為也頗有微詞,可高郎君應該明白,八子七婿百孫三千家人,都環繞著汾王府而居,麾下將吏千人在永巷裡自由出,如我凡事問得太細,管得太嚴,稍微產生點點糾紛,即是構而起的局面,再有人捕風捉影,披到聖主那裡,便是禍起蕭牆的災難啊!故而老朽現在只能裝聾作啞,但凡有人來說什麼只回一句『照辦』,就是如此緣故。」
聽完汾王這席話,高岳也頗有,這位中興了大唐的名將,其實一輩子也是在猜忌的影下度過的,只不過郭子儀懂得避禍之道,而李弼和僕固懷恩卻過分剛強不懂而已。
「老朽現在懷念公楚啊,之前多事是他替我理的,現在這麼多人來見老朽,老朽無論如何都覺得有些害怕......」汾王喟嘆了句。
隨後屏風被家僕給撤開,郭子儀端坐於榻上,對高岳大聲說道:「這白面郎君是登第的文士,和我將門不對路,星星將來還是要嫁給軍將出的。」
「求汾王再考慮考慮!」高岳語帶悲愴,索將戲給演足。
「無慮,無慮!」汾王擺著手,幾名家僕立刻把吵吵嚷嚷的高岳給請走了。
次日吳仲孺家的綉樓當中,星星的閨閣里到掛著裱裝的高岳文章,香木櫥柜上還擺著一排排木刻,有艾簡和羅王相擁的,有槐北決案的,有七個小葫蘆肩並肩的,還有貞子,都是高岳文中的人,刻得惟妙惟肖,是星星專門讓匠人做的,尤其貞子更是真,正自枯井裡爬出,還帶著的凄慘哭聲......哦,不對,哭聲是星星小娘子發出的。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曆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十六、十七世紀全球首富。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後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東林黨口中的嚴世藩第二,張居正高呼不可戰勝。海瑞的知己,徐渭的東家,利瑪竇的剃度人,徐光啓等六位狀元的授業恩師。大明詩壇遮羞布,七百餘種各學科書籍撰寫者,兩千七百餘項專利
【三國游戲文】【無系統】【無金手指】,少兒不宜,需帶腦閱讀,非爽文套路。前期搞笑發育,140章后崛起。【申明】:前期微虐,主角會被坑,略有毒,耐心閱讀。如果您不喜歡可以不看,不要惡意差評,我沒義務給您當孫子,也不缺大爺,我不想進步,請不要教我做事。本書很長,看個三五十章的不要點差評,很煩很影響心情。【元素】:游戲+三國+爭霸+戰術+謀略+競技+隱職+獨戰天下+幕后+玄幻+養成+冒險
劉琦穿越成劉表的兒子,開局迎娶蔡琰。貂蟬一臉崇拜:天下才氣十斗,郎君獨占八斗。郭嘉:主公的謀略,天下無雙。曹操抬頭望天:論狡詐多謀,我不如劉琦,他才是真的亂世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