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如此致的盒子,吳奪心里的期待又多了幾分。
有句話什麼來著,期越大,失越大。
章錦從盒子拿出來的,是一只白玉蟬。
漢八刀。
當然,漢八刀白玉蟬也不是孬東西,若是漢代真品,幾十萬是值的。
但是,讓章錦如此費勁去談,還因為要研究兩天、活拿的東西,怎麼可能只是價值幾十萬的東西?
章錦從盒子里拿出八刀蟬之后,輕輕放到了盒面上,而后抬手示意,讓吳奪和邱不落上手。
吳奪自然得讓邱不落先來,在邱不落上手之前和上手的過程中,吳奪在一旁也仔細端詳了一下。
這只漢八刀玉蟬,長約六厘米,寬約三厘米,厚度不到一厘米;綜合來看,應該就是西漢的。
所謂漢八刀,并不是說只用八刀就雕刻出來了,八刀,指的是一種工藝風格。大致有兩個意思,一,工藝簡練,寥寥數刀,形神兼備;二,造型和刀法上,符合“八分相背法”。
漢八刀的技法,是從西漢開始盛行的,其中最代表的玉,就是蟬。
玉蟬也有很多種,就漢代玉蟬來說,最常見的就是佩蟬和琀蟬。
佩蟬是活人佩戴在上的,琀蟬是死人含在里的。
這一只八刀蟬,很明顯是琀蟬。
說白了就是葬玉,人死之后,往里塞上玉琀蟬下葬;配套的往往還有握豬,手里各握著一只玉豬。
西漢,是華夏歷史上厚葬的高峰期,東漢之后,國力逐漸衰弱,墓葬里的東西就越來越了;直到唐代,又出現了一個高峰期,代表的陪葬品就是唐三彩。
所以,盜墓賊最喜歡的就是漢墓和唐墓。
漢代上檔次的墓葬,玉琀蟬幾乎是必有之。
古人拋開生屬,從社會屬上來看蟬,認為蟬是高潔之屬,報枝餐風飲,當空引吭高歌。
同時呢,蟬還會有個“蛻變”的過程,象征“重生”。
所以,下葬時里放上玉琀蟬,寓意很好。
邱不落上手之前,和吳奪的想法差不多,這只玉琀蟬雖然不錯,但也不值得章老如此興致且小心翼翼。
但是,他看了半天,除了能確定的確是西漢的真品、全品,手上佳,也沒看出什麼別的獨到之。
吳奪上手之前,跟著邱不落已經看了個七七八八,上手之后其實本不用太過仔細地看了。
因為之前看了,吳奪上手之后便掌盤,卻發現,這只玉琀蟬實在太溫潤了!膩潤爽,無水勝有水,竟讓他忍不住在手里握住多挲了一會兒。
就這一會兒,再看時,卻發現這只玉琀蟬的變紅了一些!
其實,這只玉琀蟬本就帶著微微的沁,但是很淡,而且很均勻,看著仍然是白玉,就好像白玉微微泛紅而已。
但是現在,卻似乎變了有點兒淺紅的覺!
吳奪不由抬頭看了一眼章老,章老笑了笑,沒說話。
吳奪干脆用兩只手掌將玉琀蟬合住,來回挲。
邱不落一看吳奪如此舉,臉不由一變,剛才他看的時候,基本都是用手指卡住邊棱看的,為的是更好地觀察,并沒有和手掌有大面積接。
而章老和胡允德則對視一眼,都是微微點頭。
吳奪足足挲了一分鐘以上,再打開手掌一看,這只玉琀蟬的,變化不大,還是有點兒淺紅;但是玉質之中,卻出現了縷縷的紅霧氣!
“難道是胎玉?”邱不落盯著吳奪手上的玉琀蟬,“怪不得!”
吳奪也明白了,怪不得章老如此重視這只玉琀蟬!
就玉石來說,品種實在太多了,就只說有名的,那也得幾十種。
所以,新手如果問老手,哪種玉石最好、最值得賞玩?這個問題實在是沒法回答。因為每一種玉石當中的極品,都是值得賞玩的。
而且,好不好,還得看個人喜好,你喜歡翡翠,我喜歡和田玉,他喜歡南紅瑪瑙,仨人一起就沒法兒談哪種玉石最好、最值得賞玩。
但是如果換個解讀方式,除了玉石質地,再加上各種綜合因素,那麼大部分懂玉的人,可能都會想到胎玉!
想形一塊胎玉,好玉質首先是個基礎,一般來說,往往是上品和田白玉。
一塊玉,土之后,在特殊條件下形了沁;而后,又出土,被人收藏盤;再土,再出土······
如此反復,到底經過幾個循環才能形胎玉,得綜合看玉質、土時間、土環境、出土時間、盤玩時間······
基本上,沒有三個以上的循環,不太可能;同時,每個循環,至也得百年以上。
最后形的胎玉,沁已經徹底和玉融合,質地其實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胎玉質獨一品。
胎玉實在太難得了,是高端玉石玩家窮其一生也未必能追尋到的東西。
不過,好東西總是斷不了高仿。而且,也有些普通的沁玉件,被胡說八道胎玉。
東西還在吳奪手上,UU看書 www.uukanshu.com吳奪得抓時間聽一聽。
這時候,邱不落看著章錦開了口,“多年前,我見過一塊西周的玉魚,也是胎玉;但是那件玉魚,通紅,這一件似乎有些特別啊?”
章錦點點頭,“關于胎玉的研究,實在太了,你說的,是圈子里公認的胎玉狀。但是據我所知,還有一種,玉本變化不大,好像只有一層淡而均勻、甚至若有若無的沁;可熱之后,卻能讓變紅,或者出現縷縷的霧。離手之后,過一會兒又恢復如初。”
邱不落沉,“這一只玉蟬的確如此,但市面上好像沒出現過······”
章錦明白他的意思,“所以才活拿,才要研究啊!”
胡允德此時接了口,“吳奪剛才的舉,貨主當著我們的面兒做過。這麼神奇的現象,除了漫長而特殊的過程,人力高仿短期造就應該不可能。所以,即便是活拿,那也是有譜兒的。”
胡允德說完之后,三人相互看了看,不由又都一起看向了吳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