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都市爽文 鑒寶無雙 第一百六十七章 1張信紙,可預喜之

《鑒寶無雙》 第一百六十七章 1張信紙,可預喜之

“對。不過不是書,我不是還買了本冊頁嘛!”常松介紹,“還有老掛歷、老印刷畫,還有老信札、老明信片什麼的,雜的。”

“這書店似乎有點兒意思,你咋發現的?”

“一個同事說的,他喜歡收藏小人書。再去看看?”

“行啊!”

吳奪結了賬,兩人便走著過去了。

到了這家書店門口,吳奪抬頭一看,不大的門臉上方掛著一塊牌匾,上書“老書店”三個字,原來這店名就老書店。

吳奪進了店門,門口一側有一個老式賬臺;賬臺后坐著一個國字臉的男子,看著有五十歲左右,梳著整齊的短分頭,灰外面罩著駝薄坎肩,儒雅。

想必他就是店老板了。

“哎?小伙子,又來了啊?我給你說了,春宮圖就那麼一件。”老板抬頭看到常松進來,認出來了。

吳奪看了看老板手上,居然是一本黑格爾的《神現象學》中譯本,不由暗一聲“我去”,這書能看下去就不容易。

“老板,我在附近吃牛窩骨來著,吃完了臨時起意來逛逛;你這麼大聲,別人都看我呢!”常松略顯尷尬。

老板笑笑,“行,那你隨便看吧!”

其實此時店里客人不多,也就三四個人。還有一個小姑娘,在拾掇一摞舊書,估計是老板雇的員工。

吳奪先是大致看了看,這家店不寬,但是長,從門口往里深,兩側墻都是書架書柜,中間則是臺子,臺子和書架之間是兩條過道。

Advertisement

東西確實很雜,以舊書為主,也有古本線裝書,再就是常松的說的那些;另外,還有個大書架專門放的是小人書(連環畫)。

吳奪剛進來不多久,一個客人就從大書架上搬了一盒小人書去買單了;是1985年版人民出版社的《封神演義》,一盒十五冊。

帶原盒,而且保存相當之好。老板報價兩千塊,比常松買的戲圖冊頁都貴,還不打折,這客人居然毫不猶豫地就買走了。

隨后吳奪又發現,這老書店里,民國時期的出版,而且有的東西還不錯。

比如民國宣和印社手鈐印譜《吳昌碩印存》,是大開本白紙線裝原函兩冊。一般的賣舊書的書店,哪有這路貨?不過老板要價也不含糊,了兩萬八不賣。

還有民國時期上海文明書局出版的清代袁枚的《隨園全集》,全套三十二冊線裝,一本不缺,這賣好了也是能過萬的東西。

不過但凡貴重的東西,都放在帶玻璃的書柜里,掛著鎖,只能先隔著玻璃看,想細看得喊老板開鎖。

“這《隨園全集》我也有。”見吳奪隔著玻璃看里頭的書,常松湊到一旁笑道。

“你闊以啊!”

“我的是現代版本。”

“嗐!”吳奪拍,“別這麼大氣。”

常松干笑兩聲,“不過,這套書確實值得看,是學習古文的絕佳范本之一。也是看了這書我才知道,原來這隨園啊,之前就是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

Advertisement

“噢?”吳奪還真不知道這茬。

“曹雪芹的爺爺曹寅,務府包,深得康熙喜,江寧織造可是個差。康熙六次南巡,都住在曹家。不過曹寅死了之后,曹家勢弱了一些,后來還卷了皇子爭儲,就出事兒了。雍正五年,曹雪芹的老爹獲罪,被抄了家。”

吳奪點頭,“這些我知道。難道曹家園林,后來變了隨園?”

“對!”常松接著介紹,“曹家被抄家之后,曹家園林就被務府郎中隋赫德接手了。但是這個隋赫德呢,還沒捂熱乎呢,他也因為貪贓枉法被抄家了。到了乾隆十三年,這園子子最終被袁枚買了,將隋園改為隨園,自號隨園老人。”

“原來是這麼回事兒。早先是曹園,又變隋園,后來改隨園。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是據曹園寫的大觀園。”吳奪接口,“得,先別聊天了,我先看看這里的東西。”

兩人隨后便又分頭各看各的。

走到最里頭的臺邊上,吳奪看到了幾本九十年代出版的古玩鑒賞的舊書,便翻了翻。

翻的時候,又發現了底下著的一本《近代名家畫冊》。

這本書出版時間要早一些,是八十年出版的,8開本,而且厚,全銅版紙印刷,拿在手上真不輕快。

這本書別看在底下,因為是殼封面,所以保存得還真不賴,吳奪翻了十幾頁,發現每一幅畫下面,還有點評和注釋,有的還有關于款印的介紹,到位。

Advertisement

“此書可拿。”吳奪看了看定價,發現低得離譜,而后才反應過來,這是八十年代的書的定價。

吳奪拿著書到了賬臺,“老板,這本畫冊多錢?”

老板只是大致看了看,“這是八十年代銅版紙的正版書,給一百塊錢吧!”

吳奪也沒講價,“行,先放您這兒,我再去看看,有別的合適的一起算賬。”

結果,吳奪和常松在這老書店泡了不短的時間,吳奪除了買了這本《近代名家畫冊》,還買了一本民國時期出版的《遵生八箋·燕閑清賞箋》。

這書其實是一本鑒賞類專業著作,是明代學者髙濂寫的。髙濂是個學者,也是個養生大家,還是文鑒定高手。這本書最有意思的地方,是除了鑒賞文,還另辟蹊徑,將賞玩古董文玩作為養生的一項重要手段,可謂寓教于樂,深淺出。

常松晚上要和朋友吃飯,開車送吳奪回家之后就走了。

吳奪回家后也圖了個省事,真就簡單下了個面;面出鍋過了冷水,給化勻了一些;自己則拌上了牛醬,倒上了米醋香油這麼一攪······

吃完了飯,吳奪坐到沙發上,先把那本《近代名家畫冊》仔細翻了翻,想了解清楚大致都有哪些名家的哪些畫作,心里有個數兒,以后隨時學習也方便。

結果,翻到“齊白石”的時候,卻發現書里,夾著一張信紙!

這是民國時期的老信紙,長度大約在24厘米,寬度大約在20厘米,印著紅的豎格。

可能因為長期被夾在畫冊中,十分平整。

吳奪拿起信紙,覺微微有點兒了,不過上面的筆字跡依然清晰正常,沒啥影響。

字跡是從右往左的豎寫的,視紅豎格為無本就是當一張白紙寫的。

這字,不,這應該書法,雖然寫得有些草,但是功力深湛,而且吳奪看著好像有幾分眼······

臺頭是:次溪世兄。

費力大致看了一遍信的容,這好像是一封謝信,謝這位“次溪世兄”幫忙,特別是其中幫助出版詩集的事兒,還說為了表示謝,春節前要送給“次溪世兄”幾幅自己的畫作。

在信的最后,還有這麼一句:可預喜之。

不客氣地說,這話有點兒自大,好像他的畫有多牛似的!

可當吳奪認清了落款之后,不由默默點了點頭,嗯,確實應該“預喜”。

因為落款是:齊璜頓首。

齊白石,原名純芝,后改名齊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等。

預喜之后,吳奪深吸一口氣,出了左手中指,上了這一張信紙。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