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都市爽文 鑒寶無雙 第一百八十七章 200余年,首屈1指

《鑒寶無雙》 第一百八十七章 200余年,首屈1指

最新網址: 落款的刻字是行書,“周芷若”這三個字,乍一看不怎麼難認,而且因為“周芷若”這麼,一下子就順了出來。

不過,仔細端詳之后,吳奪發現,這個“若”字上,有劃痕和磨損,特別是上半部分磨損比較嚴重。

草字頭的中間有磨損,但磨損兩側,還能看出有一橫兩豎。

同時,草字頭下面,還有一坑點,正“坑”在“右”字上出頭的地方。

“周”和“芷”肯定沒問題了,問題在這個“若”上

吳奪輕輕用手挲了幾下,發現“若”中間的那個坑點,不是刻的,原先這里應該沒有刻痕,因為和下方的撇,極不連貫。

下方莫非是個“石”?

但吳奪不知道有什麼字上面一個草字頭,下面一個石。

吳奪不由輕輕搖了搖頭,還是聽聽吧。

此時,見到吳奪搖頭,店員的心里沉了一下子,心說:得,又不會要了!

店老板孫鴻也不由上前,笑了笑,“我還以為小吳先生看上了上面那個盤子呢!”

實際上,這個筆筒,是放在一個盤子下面,充當了“支架”的作用。

但是吳奪的注意力在“竹石圖”上,所以沒有太過在意那個盤子。

吳奪聽完,回神應道,“筆筒先放這,那就再看看那個盤子吧!”

孫鴻不由有些得意,暗道就算你眼力高,但是古玩行里這些套路,我還能不清楚麼?指東打西,醉翁之意不在酒,我現在直接給你挑出來,你不是還得看?

Advertisement

這個盤子,是緒青花蓮紋盤。確實是窯的東西,但是盤沿有一小崩口,而且盤心有兩釉偏薄。

這不算大病,但價錢上肯定有折損,吳奪點了點才問價。

吳奪點出來了,孫鴻也不避諱,“如果是全品,這是上十萬的東西。我剛才說了,小吳先生看上的東西,我必定給個最低的折扣,這盤子我是五萬來的,添一萬,六萬,當我賺個吆喝了。”

假設他真就是五萬來的,六萬賣,那就是兩的利。兩的利,在古玩行里,確實就是賺個吆喝。

老話說,糧食布匹十分利、中藥當鋪百分利、古玩字畫千分利;如今市場公開化的程度高了,可古玩行依然是個特殊的行當。千分利有些夸張,那得撿才行;但即便是正常買賣,對于坐商來說,往往也不了百分之百的利。

不過,他說五萬來的,卻未必是真的。

而且這盤子,它就算全品,也不是上十萬的東西,本來也就是五六萬的東西。可問題,這盤子還不是全品,五萬那就算到了頂了。

孫鴻這一句話之間,全特麼是忽悠和陷阱。

“我本來還想一起拿了,因為這盤子擺在筆筒上,別說,還好看。”吳奪笑了笑,“要是單拿這筆筒呢?”

“這筆筒也是乾隆朝的老件啊,好的竹刻筆筒,比窯還貴呢!明代嘉定三朱的竹刻筆筒,那都是幾百萬的東西呢!”孫鴻接口道。

Advertisement

竹刻筆筒,材料本毫不值錢,價值全在于作者,全在于藝水準。比如孫鴻剛才說到明代嘉定三朱的作品值幾百萬,但同時期普通匠人的東西,或許連萬字都掛不上。

嘉定(今屬上海),是明清竹刻最盛行的地方;嘉定竹刻,也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第一竹刻流派。

所謂三朱,是明代正德到嘉靖年間,嘉定的祖孫三代竹刻名家:朱鶴、朱纓、朱稚征;三朱開創了以書畫竹刻的技法,基本可以說是嘉定竹刻流派的鼻祖。

特別是朱稚征,將嘉定竹刻發揚大,出現了大量學徒,聲名遠播;三松竹刻(朱稚征號三松),是竹刻作品中的皇冠。

“孫老板,我真是沒聽說乾隆朝有周芷若的竹刻名家。”吳奪剛才已經“聽”明白了,也覺得孫鴻本沒意識到這件竹刻筆筒的價值。

孫鴻的店里,雖然東西很雜,但他還是對瓷和玉相對擅長,別的東西,不能說不懂,但也都是個皮。而且,這筆筒,是收貨搭來的,他沒當回事兒。

最關鍵的是,他老覺得吳奪是看上了盤子,卻拿下邊的筆筒說事兒。

“乾隆時期,各種工藝品類,都很繁盛;上不知名的竹刻工匠,很正常嘛!這個名字不錯,很有韻味,沒準兒還真是個雕刻師呢!至于和后來的武俠人重名,那也不算稀奇。”

Advertisement

“既然不知名,那這個筆筒給個最低價吧?”吳奪接口。

“小吳先生,咱就別墨跡了,我這人最痛快,這麼著,你不是喜歡這個筆筒當架子麼?你要是買了這個盤子,筆筒我送你了!”

吳奪微微沉

他心想,如果不要盤子,執意單買筆筒,可別再驚了這個孫老板!再去琢磨筆筒,琢磨出來,那就麻煩。

現在孫鴻應該是覺得自己想要盤子卻借筆筒說事兒。

“孫老板,關鍵你這盤子要價太高啊,我看,也就是兩三萬的東西。”

“說笑了不是?這可是窯!如今晚清的窯勢頭很猛,因為再往前的,市面上難了!這盤子你六萬買了,我保你五年之就翻個跟頭!”

“三萬吧,順帶搭個筆筒。”

“我這人,就佩服有眼力的!這麼著,我不賺你錢了,五萬,咱們個朋友!”

孫鴻這口五萬,吳奪接著又講了講,卻講不下來了。

這個時候,店里又來了兩位客人,吳奪一看,得,拿下吧!

貨款兩清,吳奪將裝了盤子和筆筒的兩個錦盒裝進塑料袋,拎著繼續看了看,再沒有看到合意的東西,便就此告辭,出了鴻古齋。

五萬買了這個盤子,不能說虧,但也買得偏貴。

但搭的這個筆筒,那可就賺大了!

周芷若不是周芷若,而應該是周芷巖!

周顥,字晉瞻,號芷巖,生于康熙年間,卒于乾隆年間,清代嘉定派竹刻大師。UU看書 www.uukanshu.com

若說明代最著名的竹刻大師,首推三朱;那麼在清代,大師級的人,前有吳之璠,后有周芷巖,最負盛名。

而且,周芷巖擅長畫竹,他的竹刻作品中,帶竹的,往往價值要更上一個檔次。

不過,吳奪之前只知道明代嘉定三朱,甚至還聽說過三朱之后嘉定第一竹刻高手吳之璠,卻并不知道周芷巖,否則也不會為“周芷若”納悶半天。

竹刻畢竟是古玩中的小項。

所幸,孫鴻也不知道。

但是,吳奪“聽”到的容,除了年份,周芷巖的名字,還有一句:二百余年,首屈一指!

也就是說,從周芷巖往后,到現在這二百來年,他是水平最高的!

既然如此,就算之前沒聽說過,那也得毫不猶豫地拿下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