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我要做太孫 第476章 朱元璋的病

《我要做太孫》 第476章 朱元璋的病

 朱允熥問道:“任侍郎,現在閨中子所讀的書都有哪些?”

 任亨泰不知道他為何這樣問,便回答說道:“殿下,閨中子一般讀的《論語》、《孝經》、《誡》、司馬的《涑水家儀》、宋代鄭綺的《鄭氏規范》,

 漢儒家經典《儀禮喪服-子夏傳》,還有《周禮天宰》的四德,此外就是《烈傳》了……”

 朱允熥點點頭,對一旁的宮說道:“請太孫妃將這些書準備一下,隨后孤王要看。”

 宮行禮道:“奴婢遵命。”便躬退了下去。

 朱允熥又說道:“任侍郎,我想把子所讀的書籍校對一遍,選出幾本不錯的,以此作為標準,向天下臣民推而廣之,你看以為如何?”

 任亨泰欣喜的說道:“殿下,如果能這麼做當真是大善!們所讀的書雜無序,也不夠權威,確實應該規范一些,如此在教導上才能進。”

 任亨泰這麼說,是因為有許多人寫兒書,這些書籍雖然不是大規模流傳,也不是人人必讀,可也不容小視。

 例如唐代貝州,也就是現在的河北清河縣人宋若莘,仿照《論語》作《論語》十篇,采問答形式,其妹若昭注釋。

 這部書被清朝王相編四書》。

 還有人編寫的書籍當中,就以自己家族作為典范,記載了家族當中很多的事例,這就是明顯的夾帶私貨了!

 與其說是著書,倒不如說是為自己家族揚名。

 而且他們所寫的書籍,大多側重于把男有別、三從四德、侍奉姑舅、居家主的等禮儀作為規范。

 不過就是腐朽的糟粕而已!

 人在讀了之后,就會形愚昧、麻木、拘謹、呆滯、狹隘、依賴、墨守規、扼殺個、毫無創見!

Advertisement

 這樣的書讀了,只會中毒!

 如果照著去實行,那真是深毒害!

 所以朱允熥才說要編纂一些書籍,作為朝廷推薦的必讀之

 任亨泰說道:“殿下,編撰書冊乃是一件大事,需要很多人投才是,這件事應該由翰林院人用心才是。”

 朱允熥道:“你放心吧,我會吩咐下去的,不過在此之前你們禮部也要拿出個章程,書籍的編撰要著重哪幾個方面,這些都要考量好,才能有跡可循,知道如何下手。”

 “是,微臣遵命,微臣下去之后即刻就會和同僚商議,定然不會影響進程,請殿下放心!”

 “如此就好……”

 二人又說了一陣,任亨泰便行禮退下了。

 “殿下,陛下請殿下晌午過去用飯。”李福在一旁稟報道。

 朱允熥懶腰,道:“讓人回去稟報一下,就說我不回去了用飯了。”

 李福知道是要知會太孫妃,便應下了。

 當朱允熥又忙了一會兒政務,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前去謹殿的時候,朱元璋面前的桌子上已經擺滿了飯菜。

 “皇爺爺,今兒個是什麼日子?怎麼這麼盛?”

 朱元璋揮揮手,把宮太監趕了出去,只留下爺孫二人,

 臉上掛著一抹笑容,促狹的說道:“聽說某些人揮霍無度,不懂節制,所以咱就讓廚多做了幾樣好菜,給某些人補補。”

 朱允熥臉上微紅,一臉尷尬的模樣。

 這也不能怪自己呀,新婚燕爾,甚篤,在說了,能被選子能差的了嗎?

 再加上對方又溫賢惠、微,誰還把持得住?

 后世有一句話,但凡早起的,要麼是兒,要麼是真兒!

 云鬢花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Advertisement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不是君王不想早起,是起不來呀……

 聽了朱元璋的話,他就覺得自己的后腰有點發酸……唉,年輕人……

 還是要節制啊……

 不過在朱元璋面前,朱允熥并沒有怯,反而盯著朱元璋笑道:“皇爺爺,您都一把年紀了……是得好好補補!”

 “兔崽子!怎麼又繞到咱上來了!不知!”

 “皇爺爺,聽說后宮里的嬪妃張氏再有兩三個月就要生產了,皇爺爺可準備好了穩婆接生?這一應裳也要準備妥當,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不是……

 哦,孫兒只顧著心長輩誕生,倒忘了恭賀皇爺爺,罪過罪過……”

 朱元璋臉上的了兩下,反駁的話到了邊,可卻只能憋回去!

 可被孫兒兌,又不甘心,轉念一想立即說道:“咱明年就六十八歲了,還能老來有后,這可是大福!打著燈籠都求不來的大福!不像某些人,年紀輕輕卻要落在咱后面……”

 說完了之后,還不忘用鄙夷的眼神朝某人看了一眼……

 朱允熥瞬間遭遇了萬點傷害!

 這簡直就是暴擊呀!

 “皇爺爺,您這話就不對了,孫兒這才親幾天啊,再快也和您比不了啊……”

 “那就是認輸了?”

 “……”

 朱允熥一時之間,竟然無言以對……

 不認輸能行嗎,誰像您這麼老當益壯啊!

 其實在今年朱元璋又生了一個兒子,就是第二十六子朱楠,不過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現在后宮嬪妃所懷的,按照歷史上應該是朱元璋最后一個孩子,就是寶慶公主,是朱元璋六十八歲高齡誕生的,

 所以你不佩服人家的力,還真不行!

Advertisement

 二人斗了一頓,終究還是朱允熥敗下陣來,這是朱元璋這才心滿意足的開席吃飯。

 人贏了,顯然胃口也變得好了。

 朱允熥都懷疑朱元璋要是說不過自己,吃癟的是他的話,他是不是吃飯都沒心

 唉,人老了,有時候真像個小孩子一樣,就喜歡較真,什麼都要爭的第一!

 在吃飯的時候,朱允熥就把自己想要編撰子書籍的事說了,也說了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停下了手中的筷子,道:“你要編撰子所讀的書籍,咱支持,可你先等一等。”

 朱允熥不解的問道:“皇爺爺,現在翰林院沒有別的差事,禮部也有空,等到明年春天又該舉行會試,到時候可有的忙了。”

 朱元璋道:“這些書要是編撰出來,肯定會流傳后世,著書立傳,啟發民智,教導百姓,這可是大功德,

 應該留著等你登基之后再頒布,如此才能收獲人心,給你加上一筆功德,你現在做了,那不是把功德往咱上推了嗎。”

 朱允熥到有些好笑,“皇爺爺,咱們爺孫二人還分什麼您和孫兒啊,只要是與朝廷與百姓有益的事,都是一樣的,何必說那麼清楚呢。”

 朱元璋卻搖了搖頭,“之前你想要修改律法,把那些嚴峻的律法做一些調整的時候,咱就有這個考量,

 可那時候你還沒有大婚,有想做事,咱就由著你,這名已經落到咱上,要是再搶你的功德,咱這臉還要不要了?”

 只要現在是朱元璋的年號,所做的任何事都會歸到朱元璋的頭上。

 就拿歷史上的明朝的“仁宣之治”來說,朱高熾八月登基,第二年五月就重病,月末就去世了,總共在位不到十個月,能給國家和百姓帶來多

 可提起來的時候,還得把他算上,這就是問題所在。

 朱元璋看著他認真的說道:“還記得在你大婚之前,咱說讓你娶了你喜歡的,就等于你欠咱一個人,等你大婚之后就讓你還的事嗎?”

 “孫兒記得,請皇爺爺吩咐!”

 朱元璋點點頭,看著他越發覺得滿意,覺得有自己當年的風采,意氣風發,勇武非常,“過段時間,咱會把皇位傳給你,你做好登記的準備吧!”

 “皇爺爺!”

 朱允熥嚇了一跳,趕丟下碗筷說道:“皇爺爺這可使不得啊!皇爺爺康健,雄姿發,可不能說這樣的話!”

 朱元璋聽到這話,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說道:“說什麼呢,咱還沒想死呢!咱只是說把皇位傳給你,又不是不想活了!”

 “呃!”

 朱允熥頓時語塞,自己也沒說他怎麼樣啊,“皇爺爺,孫兒是覺得您龍康壯,正值盛年,正應該勵圖治,努力開拓才對,怎麼能……怎麼能……”

 朱元璋搖了搖頭,說道:“拍馬屁,咱的咱能不知道嗎?咱今年虛歲六十八,有多人能活到咱這個歲數?”

 朱允熥想說什麼,可被朱元璋抬手打斷:“你先聽咱說,這麼多年來咱就沒歇過,朝廷這麼多事,這麼多危機,讓人不放心呀,現在能安心了,也該歇歇了……

 更何況你趁咱活著的時候登基,咱還能扶上馬送你一程,真要等咱死了,到時候再有人不服氣,咱就沒辦法了,你懂嗎?”

 朱允熥當然懂!

 新君繼位,正是人心不穩的時候,肯定有人興風作浪,試探的舉絕對不會

 就拿歷史上建文帝繼位的時候來說,一做上皇帝就免除了士紳階層拖欠的許多賦稅,里長制度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破壞。

 士紳拖欠賦稅,就是想趁著新君繼位,朝局不穩,而對皇權發起的挑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