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上品寒士 六十六、左右逢源

《上品寒士》 六十六、左右逢源

?六十六、左右逢源

太和元年秋七月,詔旨加司徒、瑯琊王司馬昱丞相、錄尚書事,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至此,瑯琊王司馬昱除了沒有掌握方鎮兵權外,其餘外諸務總攬,但就是因為沒有兵權,司馬昱常懷憂懼,面對桓溫的強勢一籌莫展,桓溫屯兵姑孰,近日又發徐、兗州民築廣陵城,將徒鎮廣陵,這樣建康上、下游俱被桓氏勢力把持,桓氏的野心路人皆知——

之持節出使氐秦,帶回來的卻是鮮卑使臣皇甫真,而且陳之被鮮卑人擄去又放還,這其中頗多疑點,司馬昱疑心陳之是奉桓溫之命與鮮卑慕容氏有什麼易,所以一聽陳之回到建康,便急著召見——

之跟著三兄陳尚來到瑯琊王府西院的雅言茶室,小院牆邊的那一叢琴竹映著秋日的斜,緋紅一片,景緻喜人,陳之稍一駐足,就聽一個脆生生的聲音說道:「陳之,我等你多時了——」

之側頭一看,院牆外一條碎石鋪的小徑上,高髻峨峨、盛妝靚服的新安郡主司馬道福俏生生立在那裏,一臉驚喜的樣子,.

陳尚躬施禮道:「陳尚見過新安郡公主殿下。」

之也跟著見禮,心道:「這新安郡主怎麼還住在娘家,不回荊州了!」

心修飾、容煥發的新安郡主司馬道福仔細看著陳之,喜孜孜道:「半年多不見,你還是這麼俊,見著就歡喜——」,芳齡雙十的新安郡主一如既往地心直口快,又道:「我聽說你要來,特意在這裏等著,都站酸了。」

之好生尷尬,桓溫妾李靜姝和桓濟妻司馬道福,一個亡國公主、一個大晉郡主,這二人都很難纏,當然,與李靜姝相比,司馬道福心思簡單得多,想什麼就說什麼——

Advertisement

陳尚也有些尷尬,心道:「陸氏郎和謝家娘子已經夠讓十六弟焦頭爛額了,怎麼這個新安郡主也說話這般曖昧?」不免為十六弟擔心,這瑯琊王的、桓溫的兒媳哪裏能招惹!

之道:「瑯琊王急召,在下不能耽擱。」一拱手,邁步院門。

陳尚也向新安郡主司馬道福一揖,趕院中。

不料司馬道福竟提著絢麗的裾碎步小跑著跟上來,笑問:「陳之,你可知今日是什麼日子?」

這裏是瑯琊王府,瑯琊王司馬昱就在雅舍里,陳之總不能厲聲訓斥司馬道福莫要糾纏,而且惹惱了這種直率的子也不是好事,那就又是一個李靜姝了,陳之無奈道:「今日是我回建康的日子。」

新安郡主司馬道福笑容可掬道:「是呀,是呀,今日是我二十歲壽辰,你就回來了,可不是巧!」

之只好道:「哦哦,那麼恭祝殿下福壽安康。」口裏說著,腳步不停,往雅言茶室的廣堂大步而去。

新安郡主司馬道福得了陳之一句祝福,不眉花眼笑,很有禮貌地道:「多謝吉言。」不顧廣堂廊下那幾個目瞪口呆的侍者,竟是要跟著陳之進去——

清咳一聲,手執白玉麈尾的瑯琊王司馬昱出現在廣堂木門前,先向陳之微笑點頭,做了一個「請進」的手勢,即轉臉看著兒司馬道福,皺眉道:「道福,你來這裏作甚!」

司馬道福停下腳步,立在廊下仰臉著爹爹司馬昱,聲道:「父王,今日是孩兒生日啊。」

司馬昱無奈,心道:「是你生日你就可以為所為了,都二十歲了還是懵兒,你都已經是桓濟婦,如何還能嫁陳之,怎麼就不知道死心!」

Advertisement

瑯琊王司馬昱寵溺兒是出了名的,溫言道:「父王知道今日你的生日,你母妃不是在為你準備壽誕禮儀嗎,快回院去,父王還有大事要商議,去吧。」

司馬道福朝廣堂張了一下,見除了陳之外還有一個白髮蒼蒼、峨冠博帶的老者高坐在那裏,司馬道福認得那是尚書僕王彪之,心知不好進去,便道:「父王,那兒去了。」施了一禮,飛快地走了。

司馬昱搖搖頭,回到廣堂方榻坐定,陳之這才上前見禮,司馬昱含笑道:「之,坐。」待陳之跪坐后,便問:「之,天師道盧竦,是怎麼一回事?」

之便將與盧竦的衝突說了,並憂慮道:「之聽聞盧竦諸人已被皇帝領回宮中,甚是惶恐,只怕皇帝要降罪。」

司馬昱麈尾一拂,道:「這個不必擔心,盧竦欺世盜名之徒,打了也就打了,也是煞其驕氣,本王會為你在皇帝面前分說此事,決不至於降罪於你。」

之謝過瑯琊王司馬昱,一邊的尚書僕王彪之開口道:「陳洗馬,桓郡公表奏你為六品尚書丞郎,但表章並未道及你出使的功績,恐怕不能服眾。」

尚書令王述自今年六月以來臥病不能理事,尚書臺現在是以王彪之為首。

之道:「在下何敢談功績,只把出使經歷向大王和王尚書細稟,請大王摒退左右——」

司馬昱便命侍者盡數退下,陳尚也退了出去,廣堂雅室只有司馬昱、王彪之和陳之三人,陳之當即從平輿蘇家堡說起,瓦解了竇滔遊說淮北諸塢的圖謀,到長安,舌戰氐秦太學群儒,與氐秦達盟約,回時正遇燕軍圍城,以兩首謠退敵,又赴鄴城,探得慕容氏權臣不和的患,燕國必,明後年將是北伐良機——

Advertisement

瑯琊王司馬昱和尚書僕王彪之起先都是聽得驚奇不已,對陳之的才辯和智計表示讚歎,然而聽到後面陳之說北伐之事,司馬昱眉頭漸漸深鎖,手中麈尾擺也頻繁起來,王彪之看了一眼瑯琊王,也出深思的神

待陳之陳說畢,司馬昱點頭道:「之此行果然功績非凡,單就解之圍就是大功一件,擢升六品尚書丞郎實為允當。」又徵詢王彪之意見道:「王僕以為何如?」

王彪之道:「丞相說得是,陳洗馬之功可授六品之職。」

之表示愧不敢當。

瑯琊王司馬昱躊躇了一會,開口道:「本王素知之忠義,目下時局艱難,桓大司馬若北伐建功,只恐晉祚難繼,之大才,必有以教本王。」說著,白玉麈尾一拂,目視陳之,神肅然。

之心裏一嘆,也難怪東晉數次北伐不能建功,江左諸公都是為自考慮,北攻只是為了博取聲名和地位,他們互相牽制、互相掣肘,並沒有真正為那些流離失所的中原流民著想,這司馬昱聽說北伐有建功,首先想到的是他司馬氏王朝難保,若北伐功的代價是他司馬氏王朝的終結,那麼這種北伐不要也罷——

之深吸一口氣,緩緩道:「大王、王僕,明後年的燕國大是我大晉收復中原故地的絕好時機,若這個機會沒有把握住,那麼大晉永無收復中原之,而且一旦讓氐秦統一了北方,江東亦無寧日——」

司馬昱和王彪之默然無語。

之道:「之是晉臣,忠心耿耿,絕無二心,桓大司馬之志非我所知。」

司馬昱聽陳之這般表態,臉有喜,道:「之忠義,本王肅然起敬,然則桓公之野心昭然若揭,若其北伐功,誰又能阻其覬覦皇位至寶?」

之道:「桓公第三次北伐,即便無功而返,也要逞其異志,西府勢大,只有予以牽制,方能保國祚綿長。」便說了重建北府兵的打算,當然,這必須借桓溫的名義,要奉桓溫定下的世子為北府軍主——

司馬昱驚疑不定,心想讓桓溫父子分掌了西府、北府,那晉室還有何

王彪之卻是明白了陳之的用意,說道:「丞相,陳洗馬所謀甚是,桓郡公立的世子無論是桓熙還是桓濟,皆庸碌之輩,不如其父遠甚,陳洗馬協助其重建北府兵,真正的掌軍者將是陳洗馬。」在王彪之心裏,還應該是他南渡大族如王、謝門閥掌控北府軍為好,只是桓溫肯定不容王、謝大族重建北府兵,由陳之來重建還真是最合適的——

司馬昱恍然大悟,喜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之儘力去做便是,本王定當鼎力支持。」

昏黑,侍者掌燈,陳之起告辭,司馬昱留王彪之、陳之在王府用晚餐,陳之婉拒道:「今日是新安郡主殿下二十歲生辰,大王要與家人相聚共天倫之樂,之就不打擾了。」

司馬昱想起方才兒司馬道福追陳之到這裏來的景,不免擔心留陳之在這裏用餐他那個寶貝兒又會鬧出什麼不雅的事,當即作罷,邀陳之改日再來赴宴,親自送陳之、王彪之出中門。

白髮蒼蒼的王彪之好酒,本來是想留在瑯琊王府喝兩杯的,不料瑯琊王未再多挽留,不免有些悵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