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我要做太孫 第477章 良苦用心

《我要做太孫》 第477章 良苦用心

 “嗐,又不關他們的事,不過就是一場風寒罷了,有什麼打。”

 朱允熥轉過頭來說道:“皇爺爺,那這是怎麼回事,總會事出有因吧,要是下次再疏忽,那還得了!”

 “嗐,這……”

 朱元璋,可還是沒有說出原因,臉上倒顯出來一尷尬……

 旁邊的慶也低著頭,不敢有所表示,只是眼神有意無意的飄向朱元璋。

 其實這是因為朱元璋晚飯的時候喝了一些滋補的酒,這是經過太醫心調制的,其中幾樣藥材,是取自老虎、野狼、豹子、黑熊的東西,

 嗯,它們都是公的……

 給皇帝喝的滋補藥酒,選材肯定是萬里挑一,經過多方篩選才能用的,比之尋常虎豹的更加強大,

 再加上朱元璋不用再擔心朝政,心也放松許多,所以就多喝了兩杯,喝完之后不久就覺得渾燥熱,充滿力量,渾上下有使不完的氣力,

 所以夜里就沒讓太監生地龍,而他當晚又讓后宮的年輕人服侍就寢……所以半夜寒氣,這才生病了。

 這是如果是幾個老哥們兒在一起,那肯定是可以吹噓的談資!可在朱允熥這個晚輩面前,朱元璋還要臉呢,因此覺得難為

 揮揮手,讓宮太監都退下去,朱元璋掙扎著要坐起來,朱允熥拗不過他,只好把枕頭放在他后背,讓他靠著坐在床榻上。

 朱元璋回到正題,“你也不用擔心,這點病算不得什麼,不過也因著這場病,讓咱想到了點東西。”

 他看著自己的孫兒,道:“咱昨天早晨就病了,不想讓你擔心所以就沒派人通稟,可你怎麼對后宮的事不聞不問,現在才知道。”

 朱允熥苦笑說道:“皇爺爺,后宮是您的地方,我敢問東問西瞎打聽嗎,這要是惹您不高興,那就有我的了!”

Advertisement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咱是那麼小氣的人嗎?你既然是大明的儲君,還是監國儲君,那就應該對皇宮了如指掌才行,像你這樣諱莫如深,什麼都不敢做那怎麼能行!

 你想想啊,要是咱突發急癥,或者被人行刺一命嗚呼了,你在東宮卻什麼也不知道,要是有人圖謀不軌,里應外合奪取皇位怎麼辦?你就眼睜睜的看著啊!”

 這事會發生在朱元璋上?

 絕不可能!

 “皇爺爺,您所說的本就不可能發生,還里應外合,恐怕事只要有一點苗頭就被扼殺了,又怎麼能功呢,皇爺爺您多慮了……”

 “如果,咱是說如果!”

 朱元璋也知道這件事的幾率非常低,連萬分之一都算不上,畢竟讓皇帝突然死去,而其他人一點兒都不知道,是本不可能的!

 就是紅丸案的景泰帝、落水而死的正德皇帝和木匠皇帝,都還是活了一些時間才死的,而且滿朝文武皆知。

 憑著朱元璋的威,和他多年的手段,怎麼可能被人行刺而死!

 誰敢謀朝篡位?誰又能夠做到呢?

 而且朱允熥有把握,就是現在朱元璋死了,有人趁機占領皇宮登基稱帝,只要自己振臂一呼,立即立馬就能打皇宮!

 這是因為自己是朱元璋所立儲君,名正言順!任何人篡位都是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而且自己和武將集團的關系非同一般,他們絕對會鼎力支持自己,所以朱元璋的假設本不立。

 朱元璋語重心長的說道:“雖然這件事不太可能發生,可對于宮中你也要多加掌控,將來后宮就是你生活居住安寢的地方,如果不料理妥當,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可就太危險了!”

Advertisement

 朱允熥點點頭道:“雖然明白,請皇爺爺放心。”

 大唐唐隆元年六月,25歲的李隆基挾“唐隆政變”的功勞與威,被重登大寶的父親李旦立為太子。

 先天二年,再次通過政變除掉姑姑太平公主的李隆基,算是掌握了大唐王朝的全部政權,并改年號為“開元”。

 但人生巔峰的李隆基,并沒有搬象征最高皇權的大明宮,而是依然以皇帝的份長期住在他的興慶宮。

 由此可見,皇宮里面的水有多深!

 在你還未完全掌控局面的況下,會貿然住進敵人悉的地方嗎?

 景泰皇帝朱祁鈺,在景泰三年廢掉了朱祁鎮的兒子,立自己四歲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結果第二年就夭折了。

 紅丸案里拉稀而死的皇帝,在進藥的時候就沒讓太監試藥嗎?

 正德皇帝為什麼總住在豹房里面?

 兩位皇帝都游湖落水而死,這得是多大的風浪?

 后宮的事,絕不是一件小事!

 后宮人員眾多,一旦讓其他的勢力介后宮,那將非同小可!

 所以后宮,絕不是許多人以為的無足輕重!

 這里面可能不全是謀,但總不能掉以輕心!畢竟人的命只有一次……

 朱元璋說道:“你讓李福他們多往后宮走,你東宮掌大的地方,也用不了那麼多人,可以讓他們在宮中諸監擔任職務……

 還有宮中宿衛,你的東宮也要幫著分擔才好。”

 朱允熥也沒有推辭,笑呵呵的的說道:“皇爺爺說什麼,就是什麼,孫兒遵命就是了……”

 朱元璋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與聰明人說話,就是這麼順心,不用苦口婆心的勸說,也不用刻意的推諉。

 朱允熥又與他說了一陣話,讓他安心養病,為了避免影響朱元璋歇息,坐了一會兒便離開了。

Advertisement

 來到大殿,幾個太醫仍舊在這里守著,見禮以后朱允熥問道:“諸位太醫,不知皇爺爺的病如何?”

 太醫回答說道:“回稟殿下,陛下是風邪了寒氣,所以渾發熱,這是臣等經過多方商議之后,決定采用的藥方,請殿下過目。”

 朱允熥接過來,裝模作樣的看了看,上面所采用的藥他并不懂,可為了顯示自己對這件事的看重,仍然仔細的觀看,

 看過之后囑咐說道:“皇爺爺年齡大了,如今抱恙,孤王心中實在擔心,還請諸位竭力診治,務必使皇爺爺早日痊愈。”

 “是,臣等遵命。”

 朱允熥并沒有離開,而是坐在大殿的椅子上,對李福說道:“讓人把奏章送到這里來,孤王要守著皇爺爺。”

 “是,奴婢遵命。”

 李福來到一旁招呼小太監,耳語了幾句,不久在文華殿里的章就會搬了過來。

 為了顯示孝道,朱允熥便在乾清宮理政了,這就不解帶,侍奉湯藥,是非常推崇的孝敬長輩之道。

 天黑下來的時候,徐妙錦在東宮左等右等,仍然沒有等到人,過了一會兒朱允熥差遣宮去東宮稟報,這才知道怎麼回事。

 朱元璋的這場風寒持續了將近一個月,雖然到后半個月癥狀已經明顯減輕了,可仍然沒有好利索,依舊咳嗽不斷。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孫兒就住在這里伺候湯藥,趕了他幾次都沒把他趕走,直到后來病態大減,朱允熥才返回東宮居住。

 洗了個熱水澡,沖去渾疲累,一夜春宵之后,這才恢復了神。

 文華殿里,朱允熥正在看書,王忠前來稟報道:“殿下,陛下下了新的旨意,請殿下過目。”

 朱允熥微微有些詫異,朱元璋現在病還沒有好利索,又讓自己總攬朝政,現在下旨所謂何事?

 接過來一看,直接上面寫著:“諭群臣曰:“朕起兵至今四十余年,灼見偽,懲創頑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

 后頒《律》與《大誥》,不許用黥剌、剕、劓、閹割之刑。臣下敢以請者,置重典。”

 嗯,這一條中規中矩,算是肯定了朱允熥對律法的修改,不再采用黥剌、剕、劓、閹割的嚴峻刑法。

 只是下面所提到的第二件事,引起了朱允熥的注意:“朕罷丞相,設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權歸于朝廷。嗣君不許復立丞相。臣下敢以請者置重典。

 皇親惟謀逆不赦。余罪,宗親會議取上裁。法司只許舉奏,毋得擅逮。勒諸典章,永為遵守。”

 朱元璋把不許設置丞相列為項,這是要讓后世之君名正言順的大權獨攬啊!

 而且朝臣們誰敢請設立丞相,就從重置!

 所以這就堵住了后世之人的,就算有人敢提,做皇帝的也可以用一句“先帝之命不可違”懟回去!

 如果惹怒了皇帝,那就以“先帝之法”嚴懲不貸!而且置的明正大,絕不會留給人話柄!

 畢竟這是“先帝”的旨意,后世之君尊從就是孝道!

 至于皇親有罪歸給皇帝置,也是在加上皇權,讓忠實之人不敢為藐視君主,不敢違!

 皇帝既然有置皇親的的權利,那誰不得遵從皇帝的旨意!

 朱允熥笑了笑,朱元璋這是在給自己鋪路啊!

 一面是永久廢除宰相制度,把朝廷的權利收回來!一面手握置皇親的權利,這樣無論是文武百,還是宗室,到時候都會唯自己馬首是瞻!

 真是一番良苦用心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