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之美人計 全文閱讀 - 218 有去無回

《重生之美人計》 全文閱讀 - 218 有去無回

晚宴開始的時候,所有的人都用一種異樣的眼神看向裴寶兒,原本他們都十分羨慕裴寶兒絕的容貌,心中也對滿懷著嫉妒,可是如今看著都是一副看好戲的神態。雖然裴寶兒已經不用嫁給夏侯炎,但是誰都知道,裴寶兒在太子府被人捉在床不說,的兄長生生將事實扭曲了過來,全都是為了掩護,這個笑話恐怕要在越西的貴族之中不知道要傳上多年。

裴寶兒手中的銀筷了,看著滿桌的味佳肴一口都吃不下去,幾乎想要立刻站起離去,可是裴徽卻用一種冷漠的眼神。那眼神中的意義十分的明白,裴徽是在警告,不要再做出丟人顯眼的事。對於這個二哥十分的畏懼,裴徽心機深沉,不是容易看的人,哪怕是父親,也經常是對他言聽計從,所以二哥裴徽在府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裴寶兒從小畏懼他的威勢,經常看他的意願行事,更何況今天若不是裴徽,恐怕就不是損失名譽這樣簡單,而是非要嫁給夏侯炎不可了,所以現在只能用憤恨的眼神看著不遠的李未央。

李未央正在與邊的人談笑著,裴寶兒恨不得走到李未央的面前,用尖利的指甲劃花對方平和的臉才好!一輩子都忘不了今天這樣的恥辱,忍了又忍,終於是忍不住,一把將茶杯摔在了地下,這清脆的一聲響,引來旁人的注視。往日裡那些羨慕的眼神全都化為了嫌棄與鄙夷,裴寶兒再也忍不住,淚水滾滾而下。就在此時,聽到一道冷的聲音在旁邊響起:“你還有什麼臉面哭!”裴寶兒轉過頭來,看著裴徽冷淡的表,那表裡面甚至看不到一,裴徽漠然地著自己的妹妹,語氣十分的平和,外人只以為他是在安,絕想不到他在說這麼冷酷的話:“把眼淚掉,不要再丟裴家的臉。”

Advertisement

“二哥,你就眼睜睜看著我被人這麼欺負!你為什麼不肯替我討回公道!”裴寶兒著他,眼淚撲簌簌地落下來,苦苦哀求道。

“把眼淚掉,不要讓我說第三次!”裴徽手中舉著酒杯,只是十分冷淡地重複了一遍。“輸給別人,本來就是你自己沒有本事,囂著讓我替你去報仇,只會讓我懷疑這麼多年對你的教導都白費了。記住,這是郭嘉帶給你的恥辱,總有一天你要從上討回來!”

裴寶兒沒有想到對方會這麼說,抖著手接過旁邊婢遞過的帕子去了眼淚,轉頭又向了不遠李未央的方向,強自抑住了眼底那仇恨,很顯然是將一切的過錯都看是李未央的。在裴寶兒看來,旭王元烈不肯娶,甚至設陷阱害,都是為了這個不論是外表還是才都比不上自己的人,這種被人打敗的恥辱才是憤怒的源泉。這樣的人,無緣無故的遷怒是的習,每次做不好事,都會將一切都怪罪在別人的上,而李未央明顯就為了怨怪的對象。

太子妃和太子在招待賓客,臉上的笑容十分平常,尤其在太子的面上一點都看不出詭計失敗的懊惱。郭夫人在一旁冷笑,太子並非那種真正豁達的人,此刻他的心中一定將旭王元烈恨到了骨子裡,這個死結看樣子是不會輕易解開了。但那又如何,郭家和太子早晚有一天要對上,不過是時間問題,又有何懼之?

整個晚宴結束的時候,李未央陪著郭夫人向外走,誰知就在這時,一個人十分突兀地闖到了的面前,氣急敗壞的模樣。李未央明亮的眼眸向對方,眸子裡帶了三分冷淡:“我還想是誰擋了我的路,原來是裴小姐,有什麼事嗎?”

Advertisement

太子府的人沒有一個人不知道裴寶兒的,再加上剛才那件事一發生,裴寶兒已經為了越西的名人,守候在旁邊的奴婢們看見裴寶兒怒氣沖沖地闖了進來,不敢阻攔,都跪在了一旁。裴寶兒抑著怒,厲聲道:“郭嘉,今天這件事我一定會記住的!我承的屈辱,一定會千倍百倍地還給你!”

李未央冷淡地看著對方,畔不由得泛起淡淡的笑意:“哦,裴小姐要記得什麼?記得你被捉在床嗎?還是記得旭王殿下寧願把你推給一個閹人也不肯娶你?”

裴寶兒聽到這句話,腦中的那弦像是崩斷了,原本裴徽警告過的話在這一瞬間全部拋諸腦後,抬起手就要打過去,可是還沒聽到郭夫人驚出聲,裴寶兒整個人已經歪倒在了鵝卵石道上,雪白的臉上還多了一道猙獰的紅痕!裴寶兒渾抖,怒極攻心,抖的說道:“郭嘉,你竟然縱容惡僕傷人!”

趙月冷笑了一聲,剛才看見裴寶兒要手便直接上前回了掌。李未央臉上卻沒有毫的愧疚,裴寶兒想要出手傷人,難道要就站在原地等著對方來嗎?李未央可不是這麼容易就被人欺負的類型!漫不經心地笑著,眼神掃過了裴寶兒:“是嗎?我怎麼看見是裴小姐自己不小心摔倒了呢”

“你太過分了!”裴寶兒怒急,旁邊的婢連忙去攙扶好不容易才爬了起來,一雙眼睛裡已經滿滿都是通紅的恨意。

一直在旁邊默不作聲的郭夫人輕笑道:“怎麼裴小姐還以為自己是越西第一人嗎?恐怕今天的事一旦傳出去,你會為越西第一大笑話才是,我若是你,就會現在立刻回去,從此之後關在房間裡不出來,也省得丟裴家的臉面!”

Advertisement

裴寶兒怒極攻心,氣得渾上下沒有一不在抖,仿佛連五髒六腑,都要被郭夫人嘲諷的話氣得跳出來。

李未央只是淡淡微笑,仿佛毫不在意一般,就在此時旁邊斜出一只手來,攔住了裴寶兒。李未央淡淡地一瞥,這月下的公子正是裴寶兒的二哥裴徽。

裴徽面孔之上浮現出一冷笑道:“郭小姐,得饒人且饒人,你這一張利遲早會闖出大禍來的!”

郭夫人微微一笑,語氣十分的冷淡:“若說大禍,沒有人能比得上裴小姐,我的兒自有家人兄長關懷,就不勞你費心了,你還是回去好好管教你的妹妹才是,別放再出來招人笑話!”

李未央卻是不作聲,只是似笑非笑地著裴徽。裴徽輕輕吸了口氣,卻並不理會郭夫人,而是目投向李未央,那眼神之中閃過的是徹底的冰寒。四周的空氣一下子凝固起來,連裴寶兒此刻都不敢出聲,不知道為什麼,覺得李未央和裴徽之間有一種詭譎的氣氛在流,縱然他們之間沒有說一句話,但是仿佛已經過了無數招一般。裴徽盯著李未央,只覺得那瞳仁如同一口冰泉,倒映出他的影子,卻是不見底,也瞧不出對方的心思,那種死一般的沉寂,是他從未在別人的上見過的。往日裡,擅長觀察人心的他總是能從一個人的眼睛裡看到得意、歡快、憤怒、悲傷的緒,可李未央的眼睛裡,什麼都瞧不出來,這讓他覺得不安,甚至從心底升起來一種惶恐。

是裴徽在掂量著李未央,李未央也在注視著的對手,裴徽那一道飛揚的眉下,一雙眼睛毫無笑意。眼好像利刃割在的皮上,竟有一種作痛的覺。最終,反倒是裴徽先移開了目,他看了裴寶兒一眼:“好了,不要再鬧,咱們回府吧。”

李未央抬首再去,裴徽已經帶著裴寶兒離去。他的步子得很大,上的青袍瑟瑟隨風擺,也莫名添了一寒冷,李未央著對方的背影,卻是冷冷一笑。雖然剛才裴徽沒有說話,但卻聽見了對方將骨攥得的,甚至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看樣子,就連裴徽都對自己厭恨到了極點,這個梁子是結大了。可是是此事之中最無辜的人,從頭到尾裴寶兒被人設計可跟沒有什麼關系。然而對方偏偏要把這筆賬算在的頭上,還真是可笑之極。

郭夫人同樣是不能理解,歎了一口氣道:“這一家人可真是刁蠻無理得很,這事咱們全然都不知,卻平白多了這點事。”

李未央微微一笑道:“這世上本來就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只有弱強食,母親,夜深了,我們該回去了。”

郭夫人點了點頭道:“你兄長還在與人寒暄,咱們先上馬車吧。”

月華如水,裴帆遞了牌子要面見皇後,他剛剛踏大殿,就迫不及待地掀了簾子大聲道:“皇後娘娘不為我們做主,讓寶兒怎麼辦?出了這樣的事,裴家簡直是面掃地!娘娘你讓我怎麼有臉去見裴家的列祖列宗呢?”

下午的時候,裴帆帶著自己的兒子從京外回來,裴徽則先行回來準備,卻聽裴珍傳了出事的口訊,裴徽立刻馬不停蹄地趕過去,稍後便從太子府傳了手書回來,當時裴帆還不敢置信,可等到裴徽將滿面淚痕的裴寶兒帶了回來,裴帆才知道裴寶兒闖了什麼禍。他在心中當然要埋怨太子,可更應該埋怨的是旭王元烈和郭家的小姐,因為裴寶兒口口聲聲說是郭嘉造這個局面的發生,裴帆最為心這個兒,因為不僅是裴家的明珠,更有絕世的姿容,他給請了最好的老師教導琴棋書畫,不惜重金為鋪路,多年的心卻不料全都砸在了這裡。這時的裴帆滿面憤怒,聲音已經近乎嘶吼。

裴皇後坐在高高的座上,也不向他,臉上的神十分淡然,眼底卻越過了一嘲諷:“二哥這個時候怎麼會突然回京來?”問的卻是一件完全不相幹的事,仿佛毫不在意在太子府發生的事

裴帆懊惱道:“咱們先不說這個,我們先把寶兒的仇報了。”

裴皇後冷淡地一笑道:“報仇?怎麼報仇?我早已經說過,寶兒別去招惹郭家,可聽過我說的話嗎?”

“皇後娘娘為何這麼忌憚郭家,這麼多年來,咱們已經有了將對方一網打盡的實力,為什麼我們遲遲不手,還要被郭家人欺負?那郭素算是個什麼東西,咱們何至於這樣忍耐!”裴帆忍不住怒聲道。

裴皇後冷冷地一笑,的面容上似乎抑著一怒氣,與生俱來的威嚴與權勢瞬間撲面而至,帶著寶劍出鞘的淩厲:“二哥,你還是這麼魯莽,行事一點也不沉穩!我這一生何曾怕過誰?如今真正值得擔心的不是郭家,而是坐在皇帝寶座的那個人!”

裴帆一愣,剎那之間說不出話來,不由抬起眼睛看向裴皇後,冷淡,仿佛剛才那句話不是說出來的:“娘娘,我不明白你說的意思。”裴帆不這樣說道。

兩人在四周靜謐的大殿裡,只聽見輕微的呼吸聲。

裴皇後臉上的堅毅之在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疲憊,顯然是對不理解自己心意的兄長有了一厭煩:“我不對郭家手,不是我畏懼他,而是皇帝要保他們!咱們的敵人不單是郭家,還有陳家,還有外頭那些虎視眈眈、坐視我們彼此爭奪的家族,那些和裴家勢不兩立的敵對勢力!這些二哥你都明白嗎?”

裴帆其實不明白,他只覺得裴家有力量將郭家一網打盡,為何遲遲不手。在這盤棋局之中,他只能看到三步,可卻看不到三步之外的天地。打擊郭家並不困難,可皇帝卻一直在有意無意地扶植他們,他在維持一種平衡!

裴皇後沉默了一會兒,緩緩開口道:“二哥,很多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是裴家,郭家,陳家,還有越西的各大家族、軍中的勢力、暗中勾結的集團,越西有太多的力量了,都可以威脅到他的權力,可是這麼多年了,他為何還坐的這樣安穩?正是因為我們這些家族都在彼此牽制,郭家和陳家聯手在牽制裴家,這是一個三角,十分的平衡,看在皇帝的眼中也讓他放心,可你若是先了郭家,或是陳家,這個平衡傾倒了一角,只怕皇帝第一個要剪除的就是裴家了。所謂牽一發而,也不過在帝王的轉念之間,你還是安生一點,想想裴家全族有一千多人,你就沒什麼忍耐不得的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