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玉謀不軌 第111章 永遠不要小瞧弱女子

《玉謀不軌》 第111章 永遠不要小瞧弱女子

大禹朝鹽鐵營。

鹽場的鹽最終都會被朝廷收購,表面看,一個個鹽場遵紀守法,實則是在給鐵礦打掩護。

鐵這種東西,用可太廣了。家家戶戶離不開鐵,鐵鋤頭,鐵鍋,鐵鍬...

雖然比不得鹽那麼必備,但是它還有更大的用

刀、劍、斧、戟、矛、箭、甲胄、盾牌...

哪個都需要鐵。

這是個冷兵時代,雖然已有炸藥,但是其危險系數太大,很容易自。所以真正打仗時還是以兵為主。

而這些兵都離不開鐵。

營鹽是為了獲利,營鐵則是為了維護統治。

若是放任民間產鐵,制,天下就不會有太平的時候。

早先他們猜測,圣上派他們來的目的,是為了鏟除安親王這個心頭大患。

現在看來,安親王的確有了反心。

鹽場存在已久,鐵礦不知什麼時候被發現,又制了多

這些未知都著極為危險的信號。

江南,是安親王的封地。

君澤是打著剿匪的旗號過來,帶的一眾兵士雖然訓練有加,但是人數有限。

顧玉帶來的人就更不用說了,一群連騎馬都嫌累的文,遇見危險,只有死的份兒。

若是安親王真要對付他們,他們兩個可以說是翅難逃。

Advertisement

事態比想象中的嚴重。

就算他們猜到鐵礦,也一定不能輕舉妄

一旦被安親王察覺他們猜到了,將會不顧一切代價,讓他們回不了京都。

君澤閃過萬千思緒,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先“合理”地從這里出去,不然忽然逃走,就會落實自己已經猜到鹽場有疑的消息。

一時能逃出去,也會遭到強烈撲殺。

只要在江南,就擺不了危險。

想到這里,君澤心里一陣懊惱,這一回合,他輸給了顧玉,沒想得周到。

也是幸好,他因為一點好奇心,跟著進牢了。

君澤開口道:“我們怎麼出去?”

顧玉勾起,道:“不是‘我們’,是你,和,我怎麼出去。”

君澤有點無奈,道:“我們好歹也算患難與共,你不必計較這麼清楚吧。”

顧玉道:“你這個喪盡天良的人販子,還會給自己臉上金。”

君澤著心里的火氣,道:“你還要揪著這件事不放多久?說我是人販子,不就間接承認你是弱子嗎?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顧玉化人生導師,道:“永遠不要小瞧弱子。”

君澤只以為這個“弱子”還是顧玉的自我調侃,沒往細想。

便道:“不跟你爭這個,等回到京都,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Advertisement

顧玉道:“那得看王爺還有沒有命回京都了。”

君澤覺顧玉這語氣不對。

外面再次傳來腳步聲,林巡檢趕了過來,打開門鎖,對顧玉道:“顧秀才,請。”

君澤變了臉

顧玉站起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服,就在林巡檢的迎接下走了出去。

君澤跟在后面也要出去,林巡檢直接攔住他,腰間的刀半拔出來,道:“劉大人只喚了顧秀才過去。”

君澤只能眼睜睜看著顧玉在牢門外沖他挑釁一笑,像是狐貍從烏里騙到了一樣狡黠。

他沒忍住懊惱,下手砸了一下鐵欄桿。

顧玉心甘愿進監牢,除了不能暴猜到鹽場的外,還有一層目的。

那就是讓他被關在這里求助無門,進退兩難。

劉大人。

這次跟著顧玉來的那個胖乎乎的劉大人。

前天晚上,他聽見顧玉敲響了劉大人的房門,不知他們在謀什麼。

只猜到顧玉想單獨行,便先去了河邊堵截

如果顧玉在前天晚上,就謀劃好這一切,所有的意外都被算計在,走一步,看十步。

這樣的對手,真的是...

君澤的手還在欄桿上撐著,蓬蓬的頭發擋住他一雙桃花眼,里面涌著強烈的緒。

真的是。

Advertisement

太讓人興了。

林巡檢對的態度不溫不火,到了縣衙,南縣的縣令正在給劉大人奉茶。

作為一縣的縣令,林雨石能在南縣說一不二,但是真上京,還是來巡查的京,他只有奉茶諂的份兒。

顧玉跟在林巡檢走進來,對著劉大人深鞠一躬,道:“寶泰縣秀才顧亦真,拜見劉大人。”

劉大人坐在上首,道:“不必多禮。”

轉而對林縣令道:“這位顧小友在清談會上一鳴驚人,與我相識一場,若是年無知,犯下了錯,我代他給林縣令賠個不是。”

林雨石哪兒敢讓劉大人給他賠不是,趕道:“大人嚴重了,這都是誤會,是誤會。”

劉大人笑瞇瞇道:“那就多謝林縣令網開一面了。”

林雨石笑著應了,旁邊的林巡檢給他遞了一個眼

他忽然發怒,對林巡檢罵道:“蠢材!你怎麼做事的,居然把秀才公抓進牢里!”

林巡檢趕請罪道:“今日鹽場有人暴,大家都指認是顧秀才還有一個姓何的男子,卑職一時失察,驚擾了顧秀才,實在有眼無珠。”

顧玉知道他們這是在試探,便擺擺手,道:“林縣令、林巡檢言重了,此事是我不好,聽信了小人讒言。”

劉大人在其中和稀泥道:“既然是誤會,那大家不妨攤開了說說,別傳出去,說本袒護人。”

顧玉一臉慚愧道:“我知道劉大人這次隨欽差前來巡查江南,早在京都時,劉大人就對我頗為照顧,我想著為大人做些什麼,在寶泰縣時,偶然聽到那個姓何的說...”

劉大人問道:“他說了什麼,顧秀才你別擔心,這里沒有外人,但說無妨。”

顧玉低著頭道:“那姓何的小人說南縣的鹽場大量販賣私鹽,我一時糊涂,聽信他讒言,想一探究竟,再來稟報劉大人,便隨他一起進了鹽場。

誰知,到了鹽場他又到跟人說鹽場里有細鹽,后面更是說鹽場里有銀礦。

我知道這話前言不搭后語,恐怕不真,但那時他已經掀起鹽工暴,我只能隨波逐流。

萬萬沒想到,他最后還誣陷是我說的,還劉大人、林縣令明鑒,我真的毫不知。”

劉大人胡子,對林縣令道:“販賣私鹽?林縣令,可有此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