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踏枝 第323章 真他孃的刺激(三更)

《踏枝》 第323章 真他孃的刺激(三更)

無數百姓紛紛側目。

都說三府離京,意圖謀反,皇上下旨送往飛門關,要把永寧侯父子和定國公抓起來。

京城裡議論紛紛了好一陣,大傢夥心裡各有各的想法,這幾日討論了,但並非不關心。

此刻見了軍報,不由好奇不已。

是幾位將軍奉旨拿了人,還是大軍又與西涼人打起來了?

隻見那驛遵照著先帝年間就傳來下來的規矩,高高舉起了手臂,手握軍報,腳踩馬磴子,整個人幾乎站了起來。

“大捷!”他高聲喊著,“飛門關大捷,拿下鳴沙關,劍指西州城。大捷!”

頃刻間,一片嘩然。

隨著驛那一聲聲的高喊,馬兒飛奔著,穿過大街,直直往皇城方向去。

金鑾殿裡,氣氛頗為沉悶。

倒也不止是今日,近幾天都是半斤八兩。

黃太師悄悄看了眼龍椅上的皇上,又收回了視線。

皇上的心並不好。

當然,也絕不可能好。

聖旨送去邊關,算算時日,路上即便耽擱些時日,也該送到了。

隻是兩地相距千裡,飛門關那兒是個什麼反應,京中暫時不可能知道。

為皇上,如何會不著急?

再者,平長公主在信上把所有事撇了個乾淨,一副對定國公府、永寧侯府上下憤怒不已的模樣。

皇上明知是假,卻無法公佈

Advertisement

輕易奈何不了,反而還要派出護衛軍去祁城迎接長公主回京……

黃太師暗暗琢磨,他若是皇上,遇著這局麵,慪都能慪上三天。

如果說,遠方如祁、飛門關,事進展不順也就罷了,眼皮子底下如京城,京兆府還冇把徐公公找出來,就不得不直麵皇上的火氣。

劉獻安低低埋著腦袋,站在大殿正中捱罵。

“朕的京城,可真是大,”皇上道,“劉大人翻了那麼多天,還冇翻過來。”

劉獻安的肩膀抖了抖。

他天天被人“劉大人”,但這三個字從皇上裡出來,那真就怪氣。

彆說當“大人”了,劉獻安覺得,再這麼下去,他連人都當不了,得掉腦袋去地下當鬼了。

可是,這事兒真不是他辦得不夠認真,而是線索不夠。

那麼多人消失了,痕跡又被雨水沖刷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京兆衙門,總共那麼點人手,又與三司配合著,來回調查,依舊是捉襟見肘。

京城太大了,再添三四倍人手,都不可能搜查乾淨。

更何況,翻翻翻,他們難道真能拿著鏟子去鑿地嗎?

再者,京兆府的各項政務又不能耽擱,那些也全都需要人手去理。

彆說底下衙役小吏們累得夠嗆,他劉獻安也一樣,一天能歇兩個時辰都算好日子了。

Advertisement

真是,頭昏眼也花。

哪天要罵人,都罵不利索了。

當然,這些抱怨的話,劉獻安一個字都不敢對著皇上說。

他一人倒黴了,等出了金鑾殿,還能得三司員們幾句激之語,不說虧不虧的,寥作藉吧。

可是,劉獻安依舊想不明白,定國公府怎麼會與造反牽連到一塊去。

定國公任赤衛指揮使時,因著案需要,與他們京兆府也多有配合。

林繁人如其名,煩是真的煩。

劉獻安也被他弄煩過,但是,他依然不認為,這個年輕人會造反。

皇上罵得氣勢洶洶,劉獻安挨不住,隻好趕先跪下。

服前擺一順,子前俯,劉大人正要喊“臣辦事不力”,剛起了個頭,忽然間,金鑾殿外傳來一聲長長的“報——”。

這時候來報的,必然是頂頂大事。

眾人紛紛調轉頭看去。

劉獻安也急急轉頭,作一大,帽都歪了歪。

他忙扶住帽子,瞇著眼認真看了看。

後還揹著邊關軍報用的旗,劉獻安的頭滾了滾。

飛門關那兒,是扣人,還是質問朝廷,要有結果了嗎?

不止劉獻安在暗問,其餘的文武大臣們亦是同樣的想法。

黃太師和範太保換了一個眼神。

毫無疑問,邊關那兒絕不會老老實實扣人,這封軍報要麼是責難,要麼是自清。

Advertisement

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會順著皇上的心意。

火上澆油了啊……

等下,必須要“勸解”皇上,穩住局麵。

京裡能“穩”越久,對在關外征戰的林繁與永寧侯父子就越有利。

既已做出了選擇,他們留在京中,就得為了林繁爭取更多的機會。

龍椅上,皇上蹭得站了起來。

他等飛門關的訊息,等得都要不耐煩了。

見軍報抵達,他看了眼紀公公。

紀公公會意,快步走下來,去取驛手中軍報。

皇上還是嫌慢,問:“軍如何?”

高聲道:“飛門關大捷,拿下鳴沙關,劍指西州城。大捷!”

嘹亮的聲音在大殿裡迴響,衝擊著所有人的耳朵。

紀公公腳下不穩,險些崴腳,一時間,那封軍報竟是不知道該接不該接了。

可他更不敢轉去看皇上。

大殿裡,除了回聲外,再無其他人說話。

劉獻安的手一抖,冇有扶住烏紗帽,他乾脆不扶了,隻把帽子抱在懷裡。

不是扣人,也不是責難?

竟然、竟然是捷報?

飛門關的將士們,如此讓人驚喜……

“真他孃的刺激。”劉大人暗暗嘀咕了一句。

一旁,兵部史尚書與董侍郎握拳,死死住雀躍的心,冇有振臂高呼。

他們一直都相信,永寧侯與林繁絕無反心。

剛出時,每天都要在千步廊中與人爭執一番,吵得麵紅耳赤,不歡而散。

等長公主的信抵達京城,他們隻能偃旗息鼓。

因為,長公主把林、秦兩家打作了反賊,信誓旦旦的無辜。

這還怎麼吵呢?

嗓門再大,也落於下風了。

隻是在他們心裡,依舊有一種想法,其中有誤會,有他們不曾看到的全貌,總有一日,迷霧散開後,所有人都會知道,老侯爺與定國公從冇有對不起大周。

眼下,這封捷報,太讓兩人振了。

誰家反賊,不忙於造反,一門心思打外敵?

這說出去誰信?

------題外話------

等下有更哦~~

等過了十二點多點點,就開始往上傳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