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樓開闊,四面都是圍欄,也沒有侍衛,正是好時機。
一個黑蒙面人手裡亮出兵,是一柄長劍。
另一個蒙面人則手持匕首,與那持劍人相互配合,攻向那憑欄眺的藍袍男子。
眼看楊暄他們就要得手,趙霜眼前的畫面忽然消失,幾枚銅錢「蹭蹭」在桌案上翻滾了兩下,彷彿剛從火中取出的金屬一般,銅錢上泛著紅的火。
「啊!」
趙霜的手躲閃不及,被一枚銅錢的熱氣灼傷,連忙到旁邊放涼的茶水中,又將茶水潑到幾枚發紅的銅錢上。
只聽「滋」的一聲,幾枚銅錢冷卻下來,停在桌案上不再彈。
「趙兄弟,怎麼樣了?」張瑞雪張地問道。
和阿布都看不見卦象,僅僅看到幾枚放在桌案上的銅錢忽然如被火灼燒一般,變了紅亮,接著又不知著了什麼魔,在桌案上不停翻滾。
「我看到王爺他們在行刺蕭彥……」趙霜一邊按傷的手指,一邊看向圍欄外,蹙起眉頭道,「但是視線忽然被一強大的靈力打斷,好像是清無發現了我。」
三人安靜了半晌,各自思忖著眼前的局勢。
若是王爺他們行刺功,則葯人兵團不了氣候,虎帶著虎驍衛攻城也是水到渠的事。
可若是王爺他們失敗,甚至是……遭遇不測,將來怎麼樣……就不好說了。
「那咱們就聽王爺的話,在客棧中等消息好了。」阿布遞了一杯北境的茶給,又道,「若是有什麼風吹草,咱們就逃走,我阿布一定會將你們平安送出城的!」
三人心事重重地用過午膳,忽聽到街上一陣喧嘩,接著有一大群看熱鬧的百姓從王宮那邊涌過來。
人群越聚越多。
阿布翻跳出圍欄,攔住一個看熱鬧的北境男子問道,「這位大哥,發生什麼事了?街上怎麼這樣擁?」
「你還不知道啊小兄弟,」那人見他是個北涼國年,便沒有瞞,笑著道,「主上捉到了兩個刺客,其中一個還是大周的攝政王,正要將人押到城門口去火燒示眾呢!」
「大周的攝政王!就是十年前率領大軍,鐵蹄踏破咱們玉城的大魔頭,如今我們北涼終於揚眉吐氣、大仇得報了!」旁邊一個卷鬍子的中年人也湊過來,手裡還拿著個銅鑼,邊走邊敲。
消息如晴天霹靂,將阿布劈得昏昏沉沉不知道說什麼,只好訕訕地點了點頭。
大街上的人群敲鑼打鼓,許多百姓還從家裡拿了新年用的炮竹出來放,熱鬧了一路。
阿布趕跑回客棧的房間里,將聽到的消息告訴趙霜和張瑞雪。
「阿布,你馬上帶著張瑞雪趁出城,去找虎和虎驍衛,」趙霜拉著二人,推到客房門口的走廊上,「快走!」
「那趙兄弟你呢?」楊暄出了事,阿布心裡也著急。
「我要去城門口救王爺和明景。」趙霜一邊說,一邊回將暗藏進袖中,又往鞋子里藏了一把隕鐵匕首。
「啊?不!」張瑞雪跑過來,死死拉住的袖道,「那個蕭彥如此厲害,連王爺和明景都不是對手,你去不是送死嗎?」
「是啊!趙兄弟,不如你跟我們一塊兒出城吧!」阿布此時也六神無主,王爺被抓了,他和貝查以後的金主和生計都了問題,「你們漢人不是有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啰嗦,你們快走!」趙霜使勁將他們推出門,丟了一個包裹給張瑞雪,就關上門。
自己則回到房間,整理好了兵,在窗前觀察了一下靜,才一個魚躍飛出窗戶。
玉城西城門。
玉城城牆低矮,且多有殘破之,但是城門的城牆還是修繕過,城樓端莊威嚴。
大風吹得幾面旌旗獵獵作響,旗子上畫著北涼的標誌——一頭綠眼灰狼。
此正是十年前楊暄率軍最先攻破的玉城西城門,沒想到時過境遷,此刻城門下聚集著一大群看熱鬧的北涼百姓,正對著城門上兩木頭上綁著的人影指指點點。
兩原木上各綁著一個黑人,臉上蒙著黑巾。
一個腦滿腸的北涼守城走上城門,對著城下的百姓用北境語發表了一通慷慨陳詞,大意是這兩個人是當年攻玉城的罪魁禍首,如今主上將他們擒獲,要為北涼國報仇雪恨。
趙霜一個字也沒聽懂,但是從城下百姓的反應來看,楊暄在北涼人的心目中真是個大魔頭。
城牆下民意沸騰,紛紛喊著北境話,「燒死他!燒死他!」
北境的習慣,要將敵人燒死,才可使其魂飛魄散,永世不得再來尋仇。
胖胖的北涼城守一手舉著火把來回踱了兩步,見城下民意被點燃,時機,便將火把一丟,點燃了兩圓木下的柴火堆。
北風如嘶吼的猛一般,「呼呼」撕咬著火焰,火焰迅速躥上高高的圓木,兩個人犯的鞋子眼看就要被點著了。
城門下圍觀的人群安靜下來,聚會神地聽著那「噼噼啪啪」的燃燒聲,目里都是憎恨和瘋狂。
忽然一個黑的影出現在天際線上,與其說是跳躍,不如說是直接飛上了城門。
綁在圓木上的人影認出了趙霜,朝拚命搖頭。
趙霜手中的匕首削鐵如泥,兩下便將兩碗口的圓木砍斷,又砍斷了黑人手上上的繩索。
「王妃快走!」其中一個黑人恢復自由后揭下面巾,正是明景。
「要走一起走。」趙霜說著,便去給另一個黑人鬆綁。
明景慌地指著旁邊那個黑人大聲喊道,「王妃,他不是王爺!」
可惜為時已晚,只見那黑人的面巾褪下,面容也是俊無雙,只是白眉白髮,角一道刀疤赫然在目。
「霜兒,咱們又見面了。」清無趁其不備,一手扼住趙霜的嚨,一手攬住的腰,挾持著躍到城門的高臺上。
「王爺呢?」趙霜嘶啞著聲問道。
「楊暄?」清無眸中一冷,依舊面無表,「他是大周的攝政王,就這麼燒死豈不是便宜了他?自然是留著……等和上京城談判時用。」
趙霜蹙眉,頓時清醒過來。
自己方才聽聞楊暄要被死的消息,方寸大,竟然沒有深想。
三年前,權傾朝野寡淡冷情的攝政王謝紓被迫娶了長公主明儀。新婚當晚,謝紓當眾拋下美艷妻子,連夜出征西北。三年后,謝紓得勝歸來,明儀遞上一紙和離書,美眸輕抬,朱唇微動,冷道:“和離。”謝紓未作聲,只將人抱進屋裡,低頭堵上她柔軟的唇。明儀:“你要做什麼?"謝紓:“圓房去。"
大啓太子陸承榆乃皇后嫡子,鳳表龍姿、雍容謙遜, 皇后忌日,皇上沉溺貴妃的溫柔鄉,太子獨自一人祭拜。 冰天雪地裏,一雙滿是水泡的小手遞給滿目含冰的太子一顆糖。 青瑤父母雙亡,被伯母賣入宮中爲婢。 她長得甜美又乖巧懂事,卻時常被欺辱, 直到那一日她滿身是傷躺在牀上,被太子親自接走。 宮中人人皆知,太子身邊的大宮女青瑤最受倚重。 房中擺的都是皇上賞賜給太子的金貴物件, 穿的是江南上供銀絲緞, 日常用膳都是與太子殿下同桌。 青瑤記着太子恩情,伺候得盡心盡力,只盼着殿下能看在她忠心侍奉的份兒上,待日後放出去時能多給些賞賜銀錢,舒心得過自己的小日子。 直到太子殿下爲救她而受重傷,病中還念着她的名字。 不小心得知青瑤小心思的男人陰沉着臉把她抵在牀角,“想跑?想出宮嫁人?看來孤對你還不夠好。” 太子殿下變本加厲,把她寵到那無上尊貴的皇后之位上。 生產那日,聽着產房裏的痛呼聲,陸承榆急紅了眼:阿瑤乖,我們再也不生了。
衆人皆道,宋錦嫁了個好夫君。那人相貌堂堂,一本正經,還不遠千里從京都來尋她。 每次宋錦上街聽到這話,都想着她那夫君好是好,就是太過古板。 自己與夫君同牀共枕多日,可她連個指頭尖都沒碰到。 除此之外,宋錦對這門親事很是滿意,只是—— 她停住腳步,挎着菜籃子回頭。 哎? 這少年身段真是不錯。 好腰,再看一眼。 -- 謝氏謝嶠,靜安侯嫡長子,太子恩師。 爲報宋鋒救命之恩,他前去崇州迎娶其妹宋錦。原以爲她不過是一個鄉野姑娘,如何能執掌靜安侯府? 卻不料宋錦乖巧聰慧,守禮到看別人牽手都會臉紅。 漸漸的,他改變了心意。 他想着,自己再調教一番,日後到了京都,她定能成爲合格宗婦。 -- 某一日,兩個人躺在新買的鴛鴦青紗帳中。 周圍安靜,可謝嶠卻清楚聽到了自己乖巧妻子的心聲—— 【剛剛在竈房燒掉的那本春宮圖真是可惜了……】 謝嶠(瞳孔地震):無妨,他悉心教導便是。 後來。 【今日街上的那個少年腰真是不錯!】 謝嶠(咬緊牙關):無妨,她年歲尚小,沒見過好的。 到最後。 【今天王大哥說,謝橋是謝嶠,是謝家嫡長子,根本就不是哥哥給我訂婚的那個人。但是沒關係,我相信夫君,定不是故意騙我的!】 謝嶠彎了彎脣,心下一暖。 可不等他找到機會解釋,宋錦便留下一封和離書,直接消失! 不僅如此,她還把那張他們夜夜恩愛的鴛鴦帳燒的精光! 宋錦,好個慣會演戲的小騙子! 他盯着那張和離書,擡手擲進火盆中。 謝嶠(似笑非笑):無妨,把人追回來,他再教便是。 當夜,還沒跑多遠的宋錦便被捉回到了馬車上! 謝嶠慢條斯理的扣住宋錦的腰身,神色危險:“夫人這般聽話,怎麼能騙人呢?” 宋錦:救命!她纔沒有騙他,她很乖巧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