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晨起,安王妃便派人進宮稟告,說有了孕,一月有余,皇帝便盼著自己年底能得個孫兒,哪怕是廢太子的兒子也沒關系。
沒曾想,才過了半日不到,靖王這邊又有了好消息。
葉珍珍雖然不是靖王的正妃,可生了孩子也是要皇家玉牒的,份照樣尊貴。
“來人,好好賞賜靖王側妃。”皇帝笑著吩咐道。
“皇上,依照安王妃之前的例子賞賜嗎?”顧書林連忙問道。
“加倍。”皇帝大聲說道。
顧書林聽了之后有些吃驚。
他原本以為,皇上會吩咐他減去一些呢。
畢竟,安王妃是正妃,葉珍珍只是側妃。
“這是靖王的第一個孩子,自然要多賞賜一些,從前他們兄弟幾個有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朕都重重賞賜了,自然不能厚此薄彼。”皇帝大笑著說道。
“是,奴才知道了,奴才這就把東西送到靖王府。”顧書林連忙說道。
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揮揮手示意他去辦了。
皇帝這邊賞賜的倒是快,宸貴妃那邊卻一團。
做夢都盼著自家兒子早日親生子,盼著早日做祖母。
如今雖然還沒有正妃,葉珍珍卻有
了孩子,真的很開心。
自從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就于一種極度興的狀態之中,一會讓邊的人準備這樣,一會讓邊的人準備那樣,到現在還沒有緩過勁兒來。
“來人,備肩輿,本宮要去乾元宮見皇上。”宸貴妃走到了寢殿門口,大聲吩咐道。
站在外頭的宮和太監們聞言都很吃驚。
娘娘這兩日不是在和皇上鬧別扭嗎?
一直不搭理皇上來著。
哪怕皇上派人送來許多珍貴的東西,娘娘看也不看就讓人丟到了庫房里。
這會兒怎麼又去乾元宮?
眾人心中雖然有些疑,卻也不敢耽擱,連忙按照的吩咐,趕去把肩輿抬了過來。
“走快些。”宸貴妃上了肩輿之后連忙吩咐道。
恨不得自己馬上就能到乾元宮。
幸虧住的長樂宮離乾元宮很近,不到一刻鐘就到了。
“拜見宸貴妃娘娘。”靠在門口打盹兒的梁儉瞬間站直了,連忙請安。
的聲音很大,在里頭批閱奏折的皇帝自然聽見了。
若換作平時,宸貴妃肯定會讓人進去通稟的,但今日沒那個耐心,直接進去了。
皇帝正等著奴才們進來稟報呢,沒想到
一抬頭就看見了宸貴妃。
“妃來了。”皇帝頓時放下了手里的朱砂筆,臉上堆滿了笑容。
他聽聞宸貴妃將他的賞賜都丟進了庫房,看也沒看一眼,氣的要命,本來打算這幾日都不要搭理,冷冷,如今見宸貴妃站在自己面前,瞬間沒了底氣。
“皇上,臣妾的兒媳有了孕,臣妾要出宮去探,請皇上恩準。”宸貴妃福了福道。
側妃也是王妃,如今又有了孕,宸貴妃覺得,葉珍珍也算是半個兒媳婦了。
“好啊,妃盡管去,天還早,趕得及回宮。”皇帝連忙笑道。
宸貴妃是宮中的嬪妃,照例是不能在宮外留宿的,但特殊況可以出宮,當日去當日回來即可。
“是,多謝皇上。”宸貴妃福了福,轉便走。
皇帝見至始至終冷著臉,也沒對他笑一下,也沒看他一眼,頓時有些急了,連忙快步走過去拽住了的手臂。
“妃,朕陪你一起去!”皇帝笑著說道。
“不用了,皇上日理萬機,還是批閱奏折吧。”宸貴妃說到此本來想走的,心里有些氣不過,忍不住冷哼一聲道:“再說了,皇上要去陪惜妃妹妹
,哪里有空陪臣妾一道去靖王府,臣妾就不打擾了。”
說完之后快步走了出去,沒有毫留。
“這個混賬。”皇帝氣的不得了,抓起一本奏折,對著宸貴妃的背影揮了揮,最終沒有扔出去。
“顧書林,你說說……年輕的時候對朕百依百順,現在都老了,居然還敢給朕甩臉子。”皇帝十分生氣道。
顧書林聞言笑道:“皇上,娘娘今年三十有六,還不老。”
“那你的意思是朕老?”皇帝瞪大眼睛問道。
“沒有,皇上很年輕。”顧書林嚇了一大跳,連忙說道。
皇帝聞言冷哼一聲,沒有理他。
算起來,他比宸貴妃大了十幾歲,人家的確比他年輕許多。
“皇上,宸貴妃娘娘說,皇上日理萬機,又要忙著陪惜妃娘娘,所以……”顧書林沒敢繼續往下說了。
有些話,點到為止。
皇上剛才在氣頭上,這會兒總該醒悟過來了吧?
“你的意思是……吃醋了。”皇帝說完之后笑了起來:“那證明他心中有朕,是在意朕的。”
“是。”顧書林笑著點了點頭。
皇帝聽了之后頓時不生氣了,臉上也堆滿了笑容。
“去,再備
一些賞賜送到靖王府,別說是朕給的,就說是宸貴妃賞賜的。”皇帝笑著說道。
顧書林聞言連忙點了點頭。
皇上都這麼討好貴妃娘娘了,貴妃娘娘應該不會太生氣才是。
這大半年來,皇上一門心思都撲在了惜妃娘娘上,對貴妃娘娘冷落了許多。
最近兩次出事兒,皇上都未像從前一般第一時間就護著貴妃娘娘,一次足,一次把人關在了靜安堂。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呢,貴妃娘娘本來就不是格綿的主,肯定會生氣。
而皇上,哪怕再喜歡惜妃娘娘,心中也始終有貴妃娘娘一席之地。
確定了這一點,他們這些做奴才的以后也知道如何行事了。
……
除了皇帝和宸貴妃之外,太后也命人賞賜了葉珍珍許多東西。
齊宥的兄弟姐妹們自然也不例外,哪怕那幾位兄弟尚在南疆,并未回京,府里的王妃們也會張羅好一切的。
第一個趕來靖王府賀喜的不是宸貴妃,準備了太久,又從宮里趕來,自然會晚一些。
第一個來的是睿王正妃蔣氏。
“恭喜妹妹了。”蔣氏的嗓門很大,剛剛到了門口,屋里的葉珍珍便聽到了的聲音。
(本章完)
這是聰慧貌美的元小娘子,一步步征服長安第一黃金單身漢,叫他從“愛搭不理”到“日日打臉”的故事。 元賜嫻夢見自己多年后被老皇帝賜死,成了塊橋石。 醒來記起為鞋底板所支配的恐懼,她決心尋個靠山。 經某幕僚“投其所好”四字指點,元賜嫻提筆揮墨,給未來新君帝師寫了首情詩示好。 陸時卿見詩吐血三升,怒闖元府閨房。 他教她投其所好,她竟以為他好詩文? 他好的分明是……! 閱讀指南:類唐架空,切勿考據。主言情,輔朝堂。
永安侯離世后,侯府日漸衰敗,紀夫人準備給自己的兩個女兒挑一個貴婿,來扶持侯府。沈暮朝年少有為,極有可能金榜題名,成為朝中新貴,精挑細選,沈暮朝就成了紀家“魚塘”里最適合的一尾。紀夫人打算把小女兒許配給沈暮朝,可陰差陽錯,這門親事落在了紀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