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兄這話說的我愈發糊涂了。”宋毅道:“職任免乃圣上欽定,哪里得到我一白做主?此言是陷我于不忠不義了。”
胡馬庸心里直罵娘。滿口義正言辭,當哪個不知他宋毅實打實的腹中黑。現在明眼人哪個還看不出來,這兩江地界若無他姓宋的點頭,誰來誰死。
知道面前這位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要想說服他,不得要拿出些誠意來。胡馬庸遂低聲音道:“圣上不念舊,難道賢弟心里真的毫無怨言?九王爺常與我說,賢弟大才,落到這般田地實屬可惜。”
說到這,胡馬庸接下來的話未點明,只含糊道:“未免賢弟多有顧慮,王爺也說了,不必賢弟多做什麼,只要作壁上觀就可……屆時,可允你這個。”
說著,手指蘸了酒在案上劃了條橫線,涇渭分明。
宋毅從那條橫線上移開目,看向胡馬庸似笑非笑:“不知胡兄的賢侄是……”
胡馬庸一喜:“正是那左相第三子,王永繼。”
宋毅略一沉默,便舉了杯。
胡馬庸便知此事了。趕忙舉杯相。
雙雙飲下后,胡馬庸高聲喊那艙外老鴇進來,扔了厚厚一沓銀票過去,讓其帶進來些容貌頂尖的花娘助興。
之后宋毅跟胡馬庸一人挑了兩個,左擁右抱的吃酒,調笑,好不快活。
“咦,賢弟手上帶的可是佛珠?倒是別致。讓為兄看看。”酒酣耳熱時,胡馬庸就有些大醉了,偶然見著宋毅手腕上纏著的一串澤烏黑佛珠,驚奇之余不免就探了,想要手去抓。
宋毅順勢抬手將那胡馬庸推回坐上,笑道:“胡兄怕是醉了吧。”若細看,便能知他眉梢眼角皆無半分笑意。
胡馬庸還兀自呵呵直笑:“中帶舊珠,沒想到你宋毅竟然還信佛,哈哈哈——”
宋毅拂了下袖,闔了眼皮,端過酒杯兀自斟酒喝著。
幾個花娘瞧著氣氛微冷,遂建議道:“不如咱們幾個姐妹給兩位爺唱個曲兒跳個舞助助興罷。”
宋毅可有可無的揮揮手。
幾個花娘便輕歌曼舞起來。
胡馬庸拍掌好,有幾段他悉的,甚至還一同隨著哼唱起來。
“說來,這場之中還真難遇到如賢弟這般同道之人。”胡馬庸慨著,隨即朝對面人曖昧的眨眼,嘿嘿一笑:“對付人還是賢弟更勝一籌。枉我之前自詡人間客無往不利,可到了賢弟這里竟生生遜了一籌,當真是甘拜下風啊。”
宋毅覺得他這話似乎有些奇怪,遂挑眉看他:“胡兄是指?”
胡馬庸抬手指指他,眼神示意他這是在裝相,可還是出口解釋道:“就是那藥啊。當初不是讓那老鴇給你尋那調/教人的藥嗎,難道賢弟不記得了?”
宋毅握著的酒杯就停了半空。
胡馬庸還在喋喋不休:“還別說那藥簡直了,神藥也不為過了。管哪個貞潔烈,只要藥一口,站跟前的那就是心底深藏得哪個郎了,任你如何擺布都甘之如飴,真真是神仙都比不得啊。”
氣氛卻突兀的沉寂了數息。
“是嗎。時間過久,有些忘了。”宋毅抬手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啪的將酒杯重重擱下,沉聲:“老鴇!你進來。”
花開時等他來,花落時盼他歸。 秦門嫡女上一世嘗遍人間百苦,而這一世將逆流而上!
馮玉貞爹孃不疼,丈夫早逝,唯唯諾諾、逆來順受過了一輩子,在個性冷淡的小叔子問她願不願意跟他住的時候,也因爲怯懦拒絕了。 在崔氏老宅寄人籬下,被任勞任怨使喚七八年,卻被他們污衊不守婦道,捆住手腳沉了塘。 死後才得知原來他們都活在話本里,而話本里的主角正是她的小叔子,崔淨空。 崔淨空外表光風霽月,實則多智近妖,本性暴虐恣睢,是個徹頭徹尾的僞君子。 沒人會預料到,自第二次科舉下場後他連中三元,一朝金榜題名,步步高昇,而立之年便登堂拜相,位極人臣。 在其權傾朝野十餘年間,崔淨空徇私枉法,大肆追捕清流,滿朝文武噤若寒蟬,時人私下無不唾其爲“奸相”。 馮玉貞再睜開眼,卻發現自己居然回到了夫君的喪禮上。 此時的崔淨空尚還衣衫破舊,只是個秀才。他面無波瀾,眼珠黑沉,像是攝人心魄的黑珍珠,還看不出日後的嗜血本性,啓脣正問她:“不知嫂嫂可願隨我而居?” 這一回,馮玉貞攥緊了袖口,咬脣點了點頭。 後來在數不清的春情浮動、無力招架的時刻,她都無比悔恨這個無異於引狼入室的決定。 對方步步緊逼,而她退無可退,哪怕逃出萬水千山也無法擺脫他的桎梏,最後只能任由他饜足地全數佔有。 崔淨空是個缺乏情感、感受不到喜怒哀樂的怪物。 讀書也好、爲官也罷,對他而言,一切難關都輕鬆地宛若飲水吃飯,所有的變數無不在掌控之內,所以他漠視生死,只貪圖嗜血的快感。 除了當他理所應當地以爲寡嫂會乖乖等在家裏,待他高中狀元后順理成章地接她去京城成親—— 然後,她逃跑了。 這是頭一次,崔淨空嚐到了痛苦的滋味。 怯懦、弱小的寡嫂,同絕大多數世人一般別無二致,愚昧不堪的貞娘,卻最終成了一條拴在他脖頸上的繩子。 她輕輕扯一下,崔淨空就只能俯首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