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李月姐正在屋裏看著壇口的賬本,打算幫著大伯娘把手頭上的一點事整理好後,便找個時間去臨清一趟,對於月娥那邊,實在放心不下,於其在這裏擔心,不如實地的跑跑。
“媳婦兒,趕著收拾東西,過兩天隨我上任了。”就在這時,鄭典一臉興的回來了。
“上任,去哪裏?”李月姐連忙迎了出來,一臉好奇的問。
“去臨清,我討了個臨清知州的差事。”鄭典拉著李月姐的手道,還眨了眨眼,一幅你懂得的樣子。
李月姐一陣無語,知州,那可是正五品的兒,怎麽到這小子的裏,倒好似不值錢似的,不過,臨清哪來的知州,而且那裏的縣正堂去年才上的任吧?好象沒缺啊?記得當初查周東禮的事還讓墨易查過臨清衙門那邊的事。
這會兒李月姐挽著鄭典進屋問道:“臨清哪裏來的知州?”
不過,心裏明白,鄭典之所以討個臨清的差事,顯然是知道擔心,那心裏便暖暖的,這小子表麵大大咧咧的,實則有一副細膩的心腸。
“臨清鈔關是朝廷重中之重,再又鑒於民之事,朝廷怕影響鈔關事務,為了便於直管,朝廷已將臨清由縣提升為直隸州,原縣衙直接改為州衙,原來的縣太爺也直接提為知州,可沒想樂極生悲,那縣太爺已經六十多歲了,一輩子就在七品縣令的圈子裏轉悠,隨著年齡大了,原來的雄心萬丈也沒有了,本來打算這一任下來就告老的,沒想,這縣突然提為直隸州,他由七品縣令直升為五品知州,這是天下掉陷餅了,這可是高興的事,可前段時間,臨清發生民,這縣令是惶惶不可終日,生怕朝廷拿他開刀,結果,這一悲一喜的,再加上他年歲大了,承不住,中風了,這兒自然做不了了,隻得告老回家養病,最後這好事就落到了我的頭上了。”鄭典笑嘻嘻的道。
隨後卻又了李月姐鬢邊的頭發道:“你別再擔心月娥了,咱們去找。”
“嗯。”李月姐舒心的笑著。隨後地是急忙忙的道:“哪天走?我馬上整理東西。”
“後天。”鄭典道。
於是夫妻倆就忙活開了,這要去臨清,李月姐自然要先去阿爺阿二叔還有墨易那邊道別,而鄭典這邊要忙活的事更多,去臨清是上任,邊總得帶兩個得力的人,親戚這邊能照應的也要照應一下。
於是鄭典的長隨除了四喜又添了兩人,二伯家的鄭鐵水,今年十四歲的小子了,正好跟去跑跑,長長見識,再就是李月姐舅舅的小子桂生,十六歲了,也跟著跑跑。
第二天傍晚,李月姐從李家回來,又看到原來通州縣衙的師爺一臉樂顛顛的離開。
“何師爺來幹什麽?”進得屋裏,李月姐看著鄭典問道。
“到我這裏討差事。”鄭典笑著道。
“討差事?怎麽他不在通州縣衙裏當師爺了?”李月姐好奇的問。
“他倒是想啊,可新任縣令不要他,自個兒帶了一般子人來的,先前也隻有我這等無無底的人,手頭上實在無可用之人,要不然誰會用前任留下來的師爺啊,不過,何師爺跟了我這段時間,雖然沒什麽太大的本事,但該作的事倒也能辦妥當,我正好用慣了,到了臨清那邊,師爺也是不掉的,我便讓他跟我一起去臨清上任。”鄭典道。
這樣子,他的草臺幫子也搭起來了。
而李月姐邊自有王四娘同青蟬一道。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是灰蒙蒙的,兩輛馬車帶著箱籠,李月姐和鄭典帶著一幫子人就出發了,到得碼頭,就坐著漕船先直奔山東布政司,臨清原是山東布政司下東昌府的一個縣,如今升了直隸州,就直屬於山東布政司了,鄭典帶著李月姐等人先到了山東布政司屬報備,然後直奔臨清。
兩岸青山,碧水悠悠,不日一行人就到了臨清。
在臨清碼頭一下了船,迎麵便是一陣吆喝聲,隨後便有一幫子挑夫衝到眾人跟前,來招攬生意。
對於這種形,李月姐直覺得悉萬分,當初在柳窪時,麥場的西埠碼頭也是這般,而攬客的挑夫還大多都是鄭家門下。因此瞧著這一切,竟覺得可親的很。
鐵水雖然歲數小,但鄭家原來就做過挑夫的行當,對於這些瑣碎的事理起來駕車就,先去了兩輛馬車,然後又了兩個挑夫,把東西搬上馬車,一行人就直奔原臨清縣衙,如今的知州衙門。
四喜便先頭去衙州衙報信。
桂生和鐵水都是第一次出遠門,兩人一路來都新鮮的很,見到四喜去報信,鐵水這小子便好奇的問:“六哥,就這麽直奔州衙啊,怎麽不來個微服私訪啊,戲臺上都這麽唱的。”
一邊的桂生也連連點頭。
這兩小子顯然是個戲迷。
“兩個臭小子,要學的多著呢,自己琢磨。”鄭典老氣橫秋的敲了兩人一記。
倒是同行的師爺著胡子解釋道:“戲臺上唱的東西做不得真的,這到一地就要遵守一地的風俗和習慣,還有衙門裏,大家都是要共事的,除非有什麽重大的冤案,否則搞什麽微服私訪啊,那不是得罪人嗎?以後大家麵皮上就不好過了。”
“哦,原來是這樣。”鐵水和桂生兩個一幅教了的樣子。
何師爺更是搖頭晃腦的道:“孺子可教。”
李月姐在邊上聽了抿著直樂嗬,這會兒心裏也是激的,一手還著懷裏揣的一封信,正是月娥寄回家的家書,上麵有月娥的住址。
正說著,前麵便迎來一群人,正是知州衙門的州同王維和王大人和首領吏目高權,因著才升直隸州不久,州衙裏還沒有設州判。
王維和四十歲左右,麵白三羊須,整個人看上去儒雅,隻是那眼斂有些浮腫,看上去有些虛。而吏目高權,同樣四十歲上下,麵黑沉,他的職責相當於縣衙捕頭,管著州獄和緝拿之事,整個人自有一子煞氣,此時雖跟鄭典行禮,但卻沒有那種上的姿態,不卑不的,人小瞧不得。
總之哪衙門的水都不淺。
隨後鄭典又介紹了李月姐,幾人寒喧了幾句,便一起回衙。
接下來便是一道道的上任程序,天下衙門大多的格局都是東祠西獄,因此,鄭典一行,便先到衙門東邊的城隍廟祭了土地神,然後進了衙門,過了儀門,又換吉服,在這裏還要祭儀門,儀門下來便是甬道,甬道的一邊就是戒石亭,上麵刻著: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上天難欺。
再拜戒石亭,然後在臺上遙向京師行謝恩禮,再至大堂,行拜印禮,如此,一幹程序才算完。
然後李月姐一行才後堂洗漱歇息,到得傍晚,鄭典那邊還有接風宴。
李月姐洗漱過後,隨便吃了點掂肚子。趁著天還亮著,便帶了青蟬和桂生在縣衙附近的街道轉轉,主要是要打聽一下月娥的住。
酉時,鍾鼓樓上的報時鼓聲剛剛響過,因著夏日,夕還掛在天邊。便是樹上的知了也還有一答沒一答的嘶著。
衙門邊上,有一個賣酸梅湯的小檔,李月姐便帶著青蟬等人坐下,每人了一碗冰酸梅湯,這天氣喝著正舒服。
“嬸兒,生意不錯啊。”李月姐邊喝著酸梅湯,邊衝著那賣酸梅湯的嬸子笑道,在這裏坐了沒一會兒,便有好幾個來買酸梅湯的。
“小本經營哦,一碗賺不得幾個錢。”那賣酸梅湯的嬸子說著,又問道:“這位大妹子是外地人吧?”
“是啊,嬸兒這眼睛亮呢,對了,跟嬸兒打聽個地方行不?”李月姐拉家常似的問道。
“行啊,大妹子說吧,什麽地兒,這臨清幾乎沒有我不知道的地方。”那嬸子道。
“扡子街在哪啊?”李月姐便問道,月娥去信的時候,那地址就在扡子街。
“哦,不太遠,離這裏三條街的距離。”那嬸子說著便指了路,隨後又好奇的問:“大妹子是有親戚住在扡子街呀,那可是好地方,住在那裏的人,多是鈔關上的扡手和稅吏,你家親戚也是在鈔關上做事吧,每日裏的進賬可不小,比我這小攤來錢多了。”那嬸子道。
“我今天才剛到,人還沒見著呢,倒不是很清楚。”李月姐笑嘻嘻的回道,同時提著的心倒是放下一點了,看來宣周在臨清混的還不差,不過想著他是個生,鈔關上每日要報水紋消息的,這生是不掉的,因此,宣周在鈔關上找個事作不難。
有了消息,李月姐便不太急了,邊喝著酸梅湯邊打量著四周,又看到衙門西麵牢獄大門四周斑斑頗頗的,有好些個燒焦的痕跡,不由又好奇的問:“嬸兒,這衙門牢獄門口是怎麽回事啊,剛發生了火災?”
李月姐不由的奇怪的問道,畢竟這可是關係鄭典的。初來乍道的,多注意點沒錯。
“嗯,是年前的事,因著民,發生了一起劫囚事件。事兒鬧的可不小。”那嬸子搖搖頭,還一臉心有餘悸的道。這還好是衙門這一邊。水龍什麽的救起火來方便,要是別,說不是整條街都能燒掉。
“哦。”李月姐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民鬧到了劫囚,顯然事不小,六郎這個兒不好當。
酸梅湯喝完,青蟬付了錢,李月姐看看天,還亮坦著,便了邊上的一輛驢車,一行人朝扡子街去。
………………………………
謝homealone,zhuxyhh01,sunflower889,書友130621060845683的平安符,stacey,jiangyingu,殤落丶離別的紅票,謝謝大家的支持!!!!!rs
穿成了瑪麗蘇小說里大反派暴君的炮灰寵妃,司玲瓏告訴自己不要慌,反正暴君就要狗帶了。 卻不想,暴君他突然綁定了讀心術。 暴君要殺女主自救,司玲瓏內心瘋狂吐槽,【狗皇帝快住手,這是女主!】 司玲瓏替受傷的暴君縫傷包扎,暴君夸她手法正宗,卻聽她內心得意,【那必須的,咱是專業獸醫!】 夜里,司玲瓏睡不著在腦內唱歌,忍無可忍的暴君直接將人攬進懷里。 “閉嘴!再吵就辦了你。” 司玲瓏:……我都沒出聲!
倒黴催的看書,穿越來一個男尊女卑的年代,感覺苦逼。 如何能改變現狀? 農女不強家不容……
姚羽然一朝穿越,搖身一變,成為侯爺府趙二公子的正牌媳婦。 奈何,她夫君是個浪蕩紈絝,吃喝嫖賭樣樣行,更將她視作眼中釘肉中刺。 嚯! 虐戀情深?不存在的! 且看姚羽然如何手把手調教紈絝夫君,腳踢惡霸戰四害,發家致富奔小康……姚羽然:「夫君君,過來,人家想要嘛~」 某紈絝花容失色:「你你你,別過來,啊啊啊,救命」
君主剛愎自用,昏庸無能,掩蓋在長安錦繡繁華之下的,是外戚當權,蟻蛀堤穴。 賢仁的太子備受猜忌,腐蠹之輩禍亂朝綱。身爲一國公主,受萬民奉養,亦可濟世救民,也當整頓朝綱。 世人只掃門前雪,我顧他人瓦上霜。這是一個公主奮鬥的故事,也是一羣少年奮鬥的故事。 ** 你該知道,她若掌皇權,與你便再無可能。 我知道。 你就不會,心有不甘嗎? 無妨,待我助她成一世功業,他日史書之上,我們的名字必相去不遠。如此,也算相守了。
楚正則七歲登臨帝位,屁股還沒坐熱,就被最怕的太皇太后逼着去接他最討厭的薛丞相的嫡幼孫女薛玉潤入宮。 從此,薛玉潤嗜肉——楚正則與她共餐的食案上絕無葷腥。楚正則怕狗——薛玉潤養了七條天天人五人六。 更不用說薛丞相逼他背一人高的書,他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但在太皇太后懷裏被叫着心肝兒的還是薛玉潤。 毫不意外,薛玉潤是他打小勢不兩立的“冤家”。 再一次被氣得睡不着覺的楚正則,正在心中腹誹。一旁的罪魁禍首薛玉潤卻美夢正香,手一拉,腳一踢——熟練地把被子都捲到自己身下壓着,一腳把皇帝踢下了龍床。 楚正則從地上爬起來,咬牙切齒地把被子拉出來,輕輕給她蓋好,然後才鑽回被窩。 熟睡的小皇后無知無覺地往他懷裏蹭,親暱地抱着他。 氣憤的小皇帝給她找了個舒服的位置,順帶攏了攏被子——明天必定找她算賬! * 都城閨秀打小就知道兩件事: 其一,權傾朝野的薛丞相家不着調的小孫女是板上釘釘的皇后。 然而,從總角等到豆蔻,眼瞅着都兒孫滿堂了,這“明天”怎麼還不來? 還是說——虛置後宮,獨寵一人,就是所謂的“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