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念安仰頭看向月下年如明珠生輝一般的臉龐, 道:“哦?你說說看呢?”
趙桓熙道:“你怕我去告訴祖父你與我乃是假夫妻。”說罷他將燈往徐念安手中一塞,一邊道“是不是?是不是?”一邊笑著跑到前頭去了。
徐念安有些訝異,原以為趙桓熙會說的家人, 抑或銀子什麼的, 誰知道他竟一語中的。目前確實最怕讓國公爺知道與趙桓熙只是假夫妻, 國公爺對,對徐家真心實意地好, 不想讓他失。
有時候自己也會覺得自己虛偽, 可是, 只是不想用自己的一生,來報這一段恩。希有一天是為自己活著的, 不是為了娘家婆家, 不是為了人面子, 什麼都不為。
如果和趙桓熙做真夫妻,怕自己沒有這一天。
思量間, 跑到前頭的人又跑回來了, 將一只拳頭往面前一遞,道:“冬姐姐, 把手出來, 給你個好東西。”
這把戲小孩子經常玩,通常是抓只大蟲子來嚇人。
徐念安并不怕蟲, 便不拆穿他, 依言將手一。
他將拳頭放到手掌上, 輕輕松開。
一點熒從掌心騰空而起, 裊裊地飛遠了。
“螢火蟲?哪來的?”徐念安欣喜地問。
“就在前面。”趙桓熙拉著的袖子往前跑, 不多遠就來到了一條水渠旁。
這水渠是從蘭湖里引來的水, 渠邊鑲嵌著形態各異的山石, 種著蘆葦菖。
此時那繁茂的蘆葦菖間便滿是星星點點的螢火蟲,也有在水面上低飛的,放眼看去,瑩瑩閃爍的一長條,仿佛天上的星河。
兩人站在路上靜靜地欣賞了一番這螢火輕舞的景,趙桓熙道:“書上有囊螢映雪之說,冬姐姐,你說我捉一兜螢火蟲回去,真的能用來借看書嗎?”
徐念安瞧著他拳掌躍躍試的模樣,道:“那不過是勸人勤學苦讀的典故罷了,若真有人日日借熒雪來讀書,不等登科及第,眼睛早瞎了。”
趙桓熙忍俊不,遂作罷。
兩人繼續往前走,走不多遠,耳邊傳來子低低的飲泣與勸聲。
小徑曲折,天又暗,兩人一時沒能分辨聲音是從哪里傳來的,只聽一子道:“……嫂嫂你實不必日日這樣與我二哥吵,他又不曾把人帶回來不是?管他在外頭如何,只要他還知道不能把人往家里帶,這不就給足你面了嗎?”
趙桓熙與徐念安面面相覷,這是趙姝嫻的聲音。
低泣的子聞言冷笑一聲,止住泣聲道:“妹妹真是好肚量。過幾個月妹妹也是要出嫁的,若將來妹夫也如你哥這樣,希妹妹也能有今日勸我這般的容人之量!”
那邊靜默了片刻,只聽趙姝嫻氣急敗壞道:“什麼人?我好心來勸,倒來咒我?真是好心沒好報!”
又過了一會兒,徹底沒靜了,趙桓熙和徐念安才繼續提著燈往前走。
徐念安問趙桓熙:“你覺得姝嫻堂妹是不是好心沒好報?”
趙桓熙道:“算什麼好心?二嫂明明只是把將來的夫婿與二哥做類比,就說二嫂咒,可見并不是不知二哥這樣不好,不過鞭子沒到自己上,就說不疼罷了。”
徐念安點頭道:“所以接人待不能自作聰明,很多時候旁人不說不代表他沒看出來,只是懶得來說你而已,反正他會日漸疏遠你。”
趙桓熙想了想,忽然扭頭對徐念安道:“上次陸伯父說陸公子與文林是好友。”
徐念安腳步猛的一頓,對他道:“你不要到阿秀面前去胡說八道,婚姻大事不是兒戲,且這里面還關系到兩家長輩的和面呢。”
趙桓熙道:“可是兩家長輩的和面,就比陸公子的終幸福還要重要嗎?”
“你怎知陸公子娶了趙姝嫻就不會幸福?”
“你瞧這上躥下跳又虛偽的模樣,換做是你,你喜歡嗎?”
“我……我又不能代表陸公子。”
“你瞧你瞧,你說這話的時候也心虛了不是?”趙桓熙老氣橫秋地長嘆一聲,道:“若是將來陸公子婚姻不幸,而文林知道你這個做姐姐的明明知卻不提醒他,也不知會作何想?”
徐念安手打他一下,道:“長本事了是不是?還威脅起我來?”
“說不過便手,你這黔驢技窮。”趙桓熙沖徐念安扮個鬼臉,嘻嘻哈哈地跑了。
次日一早,鄔府。
鄔誠面憔悴眼下青黑地來到梅香院。
鄭蔓兒已經起了,正在用早飯,見他來了,忙問道:“誠郎,琴兒一晚上都沒回來,到底發生了何事?”
一晚上的時間,鄔誠已經將緒調節好了,如今心中唯余仇恨而已。
他在桌旁坐下,道:“無事,我娘擔心琴兒重蹈瑟兒的覆轍,要調/教兩天,調/教好了就給你送回來。”
鄭蔓兒有些不放心,畢竟琴兒是從家里帶來的丫頭,知道許多辛。本想多問鄔誠兩句,見他面極差,怕了霉頭,便改口問道:“誠郎這是怎麼了?好似一夜未睡的模樣。”
鄔誠心中冷笑,口中卻道:“別提了,又被他們那幾個人拖出去玩了一夜的牌,不過好在贏了百多兩銀子。你快些吃,吃完帶你出府買簪子去。”
鄭蔓兒一聽這話,便顧不得其它了,歡歡喜喜地答應了。
用過早飯后,鄔誠帶著鄭蔓兒出府。鄔夫人得到消息,忙命幾個小廝跟上,以防鄔誠做出什麼不理智的事來。
鄔誠將鄭蔓兒帶到文俊書院大門口,此時正是眾學子上學的時辰,書院門口人來人往的。
鄭蔓兒一下車就有些發愣,不解地問鄔誠:“誠郎,這是什麼地方?”
鄔誠冷笑一聲,將拽到書院門口往臺階上一甩,對著書院大門就破口大罵起來:“趙桓旭,你個孫給我滾出來!我當你是朋友,你當我是棒槌!睡大了肚子的人也送給我,你們靖國公府五房就如此不堪?連孩子都要別人給你養?”
這番大罵容驚世駭俗,再加上趙桓旭在文俊書院又是個有名的人(書院里公侯人家出的學子不多),頓時便引得學子們紛紛駐足觀看。
鄭蔓兒嚇傻了,回過神來便過來抱著鄔誠的胳膊無措道:“誠郎你說什麼?這孩子是你的啊……”
“住口!賤人!”鄔誠一把甩開,指著的鼻子道:“琴兒已經和盤托出,你還在這給我裝腔作勢!士可殺不可辱!我告訴你,今天你要不讓我找姓趙的把這口惡氣給出了,我弄死你!”
鄭蔓兒被他狠厲的眼神看得心口一涼,又聽他說琴兒已經全盤代了,一時只覺天旋地轉,一癱坐在地上,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
鄔誠繼續罵。
待到趙桓旭得到消息從書院里頭趕出來時,書院門口已經聚集了一大圈看熱鬧的人,有書院的學子,有過往的路人,還有在書院教書的先生。
趙桓旭只覺腦子里嗡的一聲,有種被雷劈了一樣的覺。
見書院的先生在人群中,他著頭皮過去行禮。
一向對他不錯的先生這次卻是將袖子一甩,道:“有辱斯文,何統!”說完轉就走了。
趙桓旭一張臉燒得通紅,恨不能一腳踹死還在那兒罵罵咧咧的鄔誠。但此此景下,他卻只得強自按捺住心中的憤恨之,假裝無辜地過去把住鄔誠的手臂道:“鄔兄,你這是在做什麼?緣何突然來我書院門口胡說八道?”
“你個狗東西舍得面了?”鄔誠一把揪住他的前襟,指著地上鄭蔓兒道:“賤人在此,你再不承認,我與你對簿公堂?”
他揪著趙桓旭對周圍圍觀的人大聲道:“喏,就是這個人,趙桓旭,大家都認認這張臉啊!這可是個大好人呢,睡過的人能送人不說,還買一送一,連肚子里自己的種一塊送了。”
圍觀人群中有人搖頭嘲笑,有人指指點點,趙桓旭只覺自己的面皮都要被人剝下來。
他一把搡開鄔誠,怒火中燒道:“姓鄔的,你放干凈些!再這樣口噴人,我告你誹謗!”
“告我誹謗?好,走啊,去府!我還想告你們合伙騙婚呢。你弄大的肚子,我領回去做妾,還讓我記你一份做的人,你怎麼不上天?走,去府!誰不去誰是王八蛋!”鄔誠扯著趙桓旭的服要拉他去府。
趙桓旭怎麼可能跟他去?沒有提前對好說辭,天知道地上那人會說些什麼。
見他不走,鄔誠也不扯了,停下來指著趙桓旭的鼻子罵道:“我知道你們靖國公府五房跟長房不對付,你也經常在我面前說我那小舅子趙桓熙的不是,我念著你是我的朋友,每次都是幫你不幫他,是也不是?你要跟他爭世孫的頭銜,那是你們靖國公府的事,跟我沒關系,可你不能拿我當筏子來惡心他們啊?我拿你當朋友,就活該被你往我上潑屎?”
這話一出,周圍議論聲更大了。
趙桓旭沒想到這鄔誠被惹惱了居然這麼豁得出去,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正想強辯,冷不防旁邊突然過來一人,手往他肩上一拍,驚喜道:“兄弟,你跟趙桓熙有仇啊?你怎麼不早說?趙桓熙的仇人,就是我朱志福的朋友!別說了,不就一個孩子嗎?這孩子我幫你養!”
朱志福說著,上前扶起哭哭啼啼的鄭蔓兒,一陣噓寒問暖。
趙桓旭:“……”
圍觀眾人:“……”
鄔誠:“哈哈哈哈哈哈,朱公子,沒錯,這趙桓旭和趙桓熙雖是堂兄弟,仇大著呢!為了惡心趙桓熙的姐姐,給我又送人又送孩子的。你要與趙桓熙為難,和他結準沒錯!”
“鄔誠,你不要信口雌黃,誰與趙桓熙有仇了?”趙桓旭一陣遮布被當眾扯下的恥與驚慌。
“我是不是信口雌黃,你自己心中有數。你抬高自己,貶低趙桓熙,不就看著朱家有個立賢不立嫡長的例子在那兒嗎?你與朱公子結,豈不是正好多向朱家討教討教?呵,你也算賢?我呸!”鄔誠一口啐到他臉上,轉大搖大擺地走了。!
衆人皆道,宋錦嫁了個好夫君。那人相貌堂堂,一本正經,還不遠千里從京都來尋她。 每次宋錦上街聽到這話,都想着她那夫君好是好,就是太過古板。 自己與夫君同牀共枕多日,可她連個指頭尖都沒碰到。 除此之外,宋錦對這門親事很是滿意,只是—— 她停住腳步,挎着菜籃子回頭。 哎? 這少年身段真是不錯。 好腰,再看一眼。 -- 謝氏謝嶠,靜安侯嫡長子,太子恩師。 爲報宋鋒救命之恩,他前去崇州迎娶其妹宋錦。原以爲她不過是一個鄉野姑娘,如何能執掌靜安侯府? 卻不料宋錦乖巧聰慧,守禮到看別人牽手都會臉紅。 漸漸的,他改變了心意。 他想着,自己再調教一番,日後到了京都,她定能成爲合格宗婦。 -- 某一日,兩個人躺在新買的鴛鴦青紗帳中。 周圍安靜,可謝嶠卻清楚聽到了自己乖巧妻子的心聲—— 【剛剛在竈房燒掉的那本春宮圖真是可惜了……】 謝嶠(瞳孔地震):無妨,他悉心教導便是。 後來。 【今日街上的那個少年腰真是不錯!】 謝嶠(咬緊牙關):無妨,她年歲尚小,沒見過好的。 到最後。 【今天王大哥說,謝橋是謝嶠,是謝家嫡長子,根本就不是哥哥給我訂婚的那個人。但是沒關係,我相信夫君,定不是故意騙我的!】 謝嶠彎了彎脣,心下一暖。 可不等他找到機會解釋,宋錦便留下一封和離書,直接消失! 不僅如此,她還把那張他們夜夜恩愛的鴛鴦帳燒的精光! 宋錦,好個慣會演戲的小騙子! 他盯着那張和離書,擡手擲進火盆中。 謝嶠(似笑非笑):無妨,把人追回來,他再教便是。 當夜,還沒跑多遠的宋錦便被捉回到了馬車上! 謝嶠慢條斯理的扣住宋錦的腰身,神色危險:“夫人這般聽話,怎麼能騙人呢?” 宋錦:救命!她纔沒有騙他,她很乖巧噠!
沈府新來了位小娘子,目若秋水,嘴甜愛笑,尤其愛對官威凜凜的晏御史笑。 晏御史冷着臉:“沈娘子,請自重。” 沈娘子不聽,又嬌又作,百般撩撥,小手閒着沒事就摸上他腰。 在她鍥而不捨的勾搭下,晏御史漸漸覺得把她當個小貓兒似地養在後宅,閒着逗一逗,似乎也不錯。 這樁婚事就這麼成了。 沈娘子笑容更明媚了。 沒人知道,她是假千金,真騙子,爲了錢受僱接近晏御史有所圖謀。 現在任務完成,她本打算婚前跑路,可想着晏御史的寬肩窄腰,勁臀長腿,她嚥了口口水,把跑路計劃改在了新婚次日。 洞房花燭夜,晏御史果然夠勁兒,她心滿意足,次日一早,毫無留戀地騎着匹快馬跑了。 哪想到有朝一日竟被苦主逮住。 這個很夠勁兒的男人鎖住她腳腕,掐着她下巴,要她爲所犯過錯付出代價。 她死到臨頭,無理也要辯三分:“我騙了你是我不對,可退一萬步講,你就沒有錯嗎?” “我當然有錯。”他摩挲着她頸下的小紅痣,聲音沉沉,“錯就錯在洞房的時候對你太溫柔了,讓你第二天還有力氣下床,跑馬出城。“ * 晏元昭常年忙着捉人下獄,整肅朝綱,不料終日打雁卻叫雁啄了眼,被人騙身騙心。 夫人跑路後的第一年,他發誓要逮到這個女騙子,將她送進大牢嚴刑審判。 夫人跑路後的第二年,他發誓要逮到這個女騙子,讓她跪在地上磕頭認錯。 夫人跑路後的第n年,夜深人靜他輾轉反側,捫心自省:是因爲我洞房花燭夜表現得不夠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