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我力能扛鼎 第148章 第 148 章

《我力能扛鼎》 第148章 第 148 章

 胡嬤嬤:“老爺在爺書房呢。”

 家里讀書人多,正院一個書房,爺院里一個書房,牧先生每月的月錢也大多是買了書。牧先生書最雜;爹那里的書多是五禮和外國禮節通考;哥哥還是學生,藏書多是經史子集國學課本。

 大家閱讀門檻不一樣,一般看不到一塊去。

 唐荼荼去了哥哥院里,站在書房窗前瞧著。

 天進書房,里頭文房四寶和桌椅陳設都不多,唐老爺從小教育兒子敬惜力,這書房布置得簡單,白墻、黑書架,顯得單調又明凈。

 唐老爺捧著一本書一頁一頁翻閱著,看得很慢,左手邊還放著厚厚兩摞,博古架最頂上的兩格書全空了。

 唐荼荼翻過那一架子書,印象還深。

 最頂上放著的全是手抄本與兒摹本,那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家規祖訓,還有先賢的座右銘,都是啟蒙用的,寫得淺顯易懂,小兒識字明理用。

Advertisement

 教學而時習,從善如登,君子端方……許許多多的圣人言。

 等到學有所之后,這些書仍然會放在書架最頂層,以示初心不改。盡管這些書平時不拿下來看,卻如讀書人的信仰和燈塔。

 眼下,唐老爺像初識字的三歲小兒一樣,翻著這些蒙學書,一字一字細讀。

 自小識字,垂髫讀書,年時,為作文章強說愁,兩腳沒邁出去京城幾回,可出城時路過農田,也要學著樂天先生的《觀刈麥》為農民苦。

 寫過堆砌辭藻的四六文,寫過歌功頌德的溢之詞,背時務和策論的時候也頭疼得想頭懸梁,唯獨時背的“忠、孝、禮、義”刻在骨里,這麼些年不敢忘一字。

 最后,唐老爺踩上高凳,拿起拂灰撣子,把西墻上那幅裱字沾著的細灰拂去。

 那是建書房的時候,他親手給義山題的字,當兒子的座右銘。

Advertisement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棄凝滯,守篤實,立正位,行大道。

 ——直節勁氣,正坦,此為君子上流也。

 作者有話要說: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棄凝滯——諸葛亮《誡外甥書》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富貴不能

 這句是許多名言里詞混搭的,全句意思是:一個人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追慕先賢,去掉郁結在中的俗念,做事腳踏實地,站在正確的立場上,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有良好的氣節,為人正直坦,這才是真正的君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