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我力能扛鼎 第167章 第 167 章

《我力能扛鼎》 第167章 第 167 章

 似站在歷史的時間軸上,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目之所及只有一年一年的數字碾過去。

 浮在半空,沉不下去,像隔了層霧俯瞰歷史。歷史上無數鮮與犧牲,無數被后來者半褒半貶的革命證得的社會真理,落一行行概念,一行行結論,為并不真切的昭示。

 唐荼荼窒了好半天,才從這陣悵惘中緩過神。

 “你們如今的生產力……”

 及時換了個詞:“你們的技、工、礦產、運輸……對比我們后世,即便對比末世,也是貧瘠得很。”

 “這不是一個分散資源、共產共財,就能活得好的時代——這頂多算是早期商品經濟萌芽時期,是一個需要聚合資源的時代,要有清明的掌權者,有一群上傳下達的好,以及一群能及時響應政策的百姓,大家齊力搞建設——不是全民回歸脆弱小農經濟、復歸蒙昧,就配稱作民主自由的。”

Advertisement

 “倘若君主昏聵無能,你大可以揭竿而起,去換一個更高明的君主,去改變嫡庶長繼承順序,用各種監督和新聞輿論,倒君主和所有掌權一直做到公正廉明。”

 廳四個居士,甚至院里兩排眼觀鼻鼻觀心的影衛,一時間全悚然抬頭,震驚地聽著里頭大放厥詞。

 卻見二殿下雙眼澄明,不如山,廿一有許多年沒見過殿下這樣的神,專注得像稚齡時聽太傅講圣人經。

 唐荼荼一旦專心起來,就如三魂六魄全部離,眼里只看得到手頭這麼一事,并沒留意到他們的古怪表

 “當務之急,是聚合一切資源興辦實業,天下生產鏈條完整,農工業品類齊全,足,百姓富庶,政治清明,軍事強勢,士農工商三百六十行全好好干自己的事。”

 “你想推行天下法理公正,自然是一件好事,變一變舊律陳條也就是了,像刑法、婚姻法、醫藥衛生法——蕭前輩都整理出來了吧?這些都很好,從小一點一點改,至于什麼推翻階級,共產共治,未免稽。”

Advertisement

 “稽”二字,幾乎如一記重錘,錘到云嵐面堂上,寸碎。

 是被祖父抱在膝上、手握著手教會的讀書習字,是祖父臨終前唯一喚到床前、含淚囑咐的孫輩。

 從小研讀祖父寫的法典,從祖父的言傳教中習學大道;盡快只是窺得一隅,卻也如親眼見過,知道那個“后世”是什麼樣。

 越是研讀,越覺己渺小,而法理比天理更重,其力可降世上一切不公。

 云嵐倏地暴怒,被這“稽”二字得眼圈赤紅,聲不復溫和,幾乎是沖著唐荼荼吼:“斗筲之,不足與謀!”

 “當年我祖父那般貫古徹今的大賢,竟因帝王忌憚,狼狽辭,滿門逃去江南,才堪堪免于抄家滅門的大難!皇帝以私害公,天下唯他一言爾,如何能是對的?!”

 玄機居士忙喝了一聲:“云嵐!住口!”

Advertisement

 云嵐怒指著唐荼荼,向二殿下的目里同樣有恨。竟豁出去了,慷慨痛陳道。

 “唐姑娘從千古難求的盛世中來,竟甘心委權黨!你頂了這皮囊,得了一位做的父親,有一日賺千金的母親,你便忘了自己是誰,變木朽蛀生的蠹蟲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斗筲之:比喻氣量狹窄、見識短淺的人。

 簡單來說,就是云嵐曾從蕭太師那兒知道后世是什麼樣的,祖父像講故事一樣講給聽,知道先進的社會制度是什麼樣子,卻不知道封建帝制是如何一步步演變過去的,所以有局限。

 荼荼也有局限,的局限是所有結論全是從歷史和馬哲書上來的,對時局不敏,沒出過京城,沒真切會到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政治并不清明。

 啊呔我又晚了……但沒有魚,只是寫得慢。最近狀態恢復了,都把游戲戒掉啦,只要寫完一定會更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