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我力能扛鼎 第220章 第 220 章

《我力能扛鼎》 第220章 第 220 章

 三座圖騰塔被轟碎之時, 遠的蒙哥在草丘上著,兩手一沉,合掌攥得指骨格格作響。

 填實了藥的火炮, 竟能轟得如此遠……

 盛朝人, 到底給他們的匠人許了什麼高厚祿, 火炮程竟一年賽一年的遠。

 可惜,真神把這樣厲害的火給了這樣窩囊的民族, 盛朝白養了八千萬平民, 這百年間竟沒在塞北擴過一分地土。

 “蒙哥, 你看那個穿紅袍的!”

 旁邊有小將吱哇, 打斷了他的思路。

 “那紅袍大個兒是他們的皇子!漢人皇帝就生了四個兒子, 俘了他, 大戰即刻休止!他們割地送錢, 他們跪著去咱們大都換人去!”

 那小將說到興起,忘了分寸,竟握著蒙哥肩頭搖了一搖, 連聲催著:“蒙哥!快出兵啊!”

 蒙哥掀起眼皮朝他盯來,瘦削的顴骨上沉沉架著一雙眼。

 那年輕的小將一脖, 被他這一眼盯出一脖子汗, 忙屈膝行禮, 改換敬稱:“大將你說呢?給我莫日點兵,莫日愿做大將的探馬赤(前鋒)!”

 “追不上的。”

 蒙哥收回目,照舊盯著南面

 后幾排小將戰意如火般灼著頭頂, 卻也不得不按捺住,眼睜睜看著那紅袍的皇子反回營, 遠得看不著了。

 一群磨好了刀的小將氣得鼻息呼呼, 卻沒人敢頂撞蒙哥一句了。

 昨日里, 蒙哥打了一場極漂亮的仗。

 元大軍分三路,左路張家口、中路大同、右路托克托,這三路的統軍大將都是各部族的英杰。

 如今的大汗登基時了自古子繼位的序統,各部上高呼著“汗王千秋萬歲”,心里卻難免有點浮

 天所立汗王(吉思汗)的孫子們要爭這一輩的黃金冠,無意爭斗的,都遠走斡羅斯避禍了,留下的都是想靠軍功掙出個頭臉的。

Advertisement

 自戰起以來,蒙哥一直裹足不前,派出幾千探子在草原上游,把周圍地形了個底兒,卻沒正兒八經打過兩仗,像個畏畏的孬種。

 誰也沒料到,昨兒蒙哥竟當機立斷點兵去圍剿,斬敵一萬五,絞殺盛朝兩員名將。

 他帶的是一支毫不起眼的漸丁隊,分明是一群沒見過的小兵,各個竟像穿上了真神賜下的刀甲,悍不畏死地往前沖。

 那是哪個將軍也不愿意帶的漸丁隊啊!是還沒丁的、十二三歲的娃娃兵,各部篩撿出來的預備軍。

 過早的軍旅生活這群娃娃兵長出了結實的腱子,爬得上馬,也提得起刀,但也就那樣了,娃娃兵臂短個矮,在馬上作戰是致命傷。

 這群漸丁年紀小,子頑劣,從來不服管教,視軍令為兒戲,貓逗狗,禍害軍營,活一群小混蛋,誰見了都要罵一聲“誰家老子教出來的兔崽”。

 可那是天所立汗王生前的詔命——想要踏平四宇,得培育足夠的漸丁,每逢大戰必須帶上足夠的娃娃兵隨軍,給這些年人施以小小的磨礪,深沉的教誨。

 一場戰爭輒三五年,等戰爭熱之時,漸丁役補兵,恰恰是最勇武的年紀。

 蒙哥陪那群娃娃兵撲打了兩個月,不教他們練大刀,反倒給他們配了套鞭刀,鞭梢上栓把短刀,不需要多大力氣,練的是個準頭。

 一群傻小子鬧著玩兒似的,惹來軍營一片笑聲。

 誰也沒看出來,他們這寡言的主將是個天生的帥才,短短兩月,竟真的把這群娃娃兵訓出來了——昨日帶他們上戰場深敵人后方,竟絞殺上馬關銳千余人!

 那些娃娃兵像是怕死,剛開始騎著馬繞大圈,來回閃躲挪騰,像條盤曲的長蛇,傷亡極。等蛇形頭尾相連,才開始沖殺,一條條鞭刀收放自如,幾百娃娃兵配合得天|,殺敵如砍瓜切菜,全是干脆利落的斬頭。

Advertisement

 一群將軍瞪直了眼睛,看了又看,總算有見多識廣的看出了名堂。

 ——他們用的,竟是漢人的兵陣,好像什麼一字長蛇陣。

 蒙哥上個月學了漢字,這個月,竟開始學漢人兵法布陣了……

 周圍的小將軍無聲地退了半步,離蒙哥又遠了點,恭敬地圍了個眾星拱月的圈。

 他們腳下踩的這片地,是方圓十里最高的草丘。

 著盛朝那火營只剩個尾了,蒙哥端正了神,回時,他面無表的臉上出一點哀來。

 在他背后,大巫的喪儀已經快至尾聲了。

 白氈青緣繡滿金線的納失失覆了棺,也蓋住了的尸臭。十戶獻祭的主勒勤眼里帶著哀,雙手抖抖索索疊在了前,頭抵著地面,蜷侍奉真神的姿勢,等著頭頂的黃土蓋下來。

 卻也有奴隸不認命,踩著土坑要逃,被近衛一腳踹回坑里,重新擺頭抵地面的獻祭姿勢。

 黃土覆頂前,那奴隸瘋了似的掙扎起來,凄厲了幾聲。

 “大巫,大巫!您睜眼看看!”

 “您生前說過活祭是罪行,是造冤孽!大巫放了我們吧!查干愿世世代代給您守棺!”

 某一瞬間,這奴隸的嚎聲攪進風里,好像與風聲共了鳴,風里不知何傳來一聲低啞的嘆息。

 怒號了一夜的風陡然起了異象,裹挾著干漠的黃土了一黃沙龍卷,狂風卷走了殉葬坑里的土,坑里幾十個奴仆似得了什麼昭示,連滾帶爬地從葬坑里逃出來,跪地噗通噗通磕頭。

 “是大巫不忍帶走我們!大巫記著我們的苦勞!求大將放了我們!”

 “大將饒我們一命吧。”

 蒙哥冷冷看著那黃沙卷,目來回挪,把在場每一個巫士盯得兩戰戰,分辨出里頭確實沒巫士擺弄戲法。

Advertisement

 半晌,蒙哥右手,俯頭做了個恭敬的姿勢,一抬手,示意近衛放人。

 黃沙龍卷很快散了,風也不怒號了,四下復歸于平靜,只有一細風著棺材來回滾,卷起細小的黃塵。

 石棺不封頂,不土,要敞在風里,普通薩滿教眾的陳尸會任由食腐的鷹雀啄食——真神使者的尸卻不能腐得太快,附近會撒上驅蟲驅的藥。

 因為大巫得病暴斃,沒留下言,死前沒選定下一任薩滿,他膝下也沒收徒。

 等這喪訊傳回大都,能整個大都抖三抖。

 可要是趕在大都來人前,先把薩滿選出來……

 北元大薩滿的傳承常為兩種方式,其一是神驗,講究師承神授,真神才是大薩滿的老師,真神教導了他,派他下界做自己的口傳使,同時降下神諭,引導教眾找到口傳使。

 但神諭罕見,多數時候用的是第二種法子——便是薩滿族選。

 曾出過大薩滿的世家都有在培養年的靈,一代大薩滿去世之后,如果沒留下言,也沒接著神諭的,就要從這些靈中遴選新的大巫。

 請神曲咿咿呀呀地唱起來,大巫生前的神帽、神、鬼牙面,全整齊地疊放在靈臺上。

 “請靈過來。”蒙哥揮揮手。

 他的近衛抱著八個孩子,將他們輕輕地放在地上,圍著立棺坐了一圈。

 這些靈大的七八歲,小的才三四歲模樣,養尊優,自打娘胎出來就沒落地走過幾步路。

 五也不算好看,神呆滯得甚至有些詭,各個生了雙黝黑的、古井無波的眼。

 盡管在場每個小將軍都看出來了,這八個靈中,親近蒙哥的部族送來的四個娃都坐在南面,而今日刮的是北風——卻無人敢多說一個字。

 等請神曲唱到一半,巫士解開立棺頂上的黑紗羅,揚手一送,那輕飄飄的紗打了個旋兒,晃晃悠悠就要朝著南面落下了。

 這幾乎是沒有一懸念的事兒。

 可大風驟起!

 消停了半晌的黃沙飛卷上天,刮得人眼都睜不開,那紗沒朝東,沒往西,也沒落向南北,在落地前被狂風一帶,送出了幾丈遠。

 后近衛追著跑,那條黑紗羅被風卷得忽高忽低,往更遠的西南方向飄去了。

 蒙哥臉陡然一變。

 地上圍坐一圈的八個孩子,誰也沒被選上。

 “這是神諭……”伺候大巫多年的侍者喃喃低語,雙眼發亮:“真神傳話了!大巫的轉世去了西南,快!快帶巫旗來!”

 一群巫士喜極而泣,舉著旗匆匆上馬,追著那條黑紗跑下草丘,跑進大漠去了。

 蒙哥神一變再變,狠厲的弧度。

 ——料想這真神不姓孛兒只斤,不然,怎麼總是悖他心意?

 蒙哥仰頭灌下最后一口酒,把酒壇擲碎在地上的葬坑里。

 這老東西,在不該來的時候被阿爸嘎指派來,監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在不該他死的時候暴斃,扯出一堆爛攤子。

 又在這不該通靈的時候通了靈,冒出了一個神諭!

 酒壇“鏘”一聲碎響。

 跳著送神舞的巫驚得了步子,腰間的神鼓和銀鈴哆嗦幾聲,又很快跟進樂律里。

 繞著立棺的龍卷風散了,走前頑劣地滾過每一面請神幡,刮得幡旌獵獵作響,似黃沙天地間悠然笑了一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