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明珠 培養貴妃

《重生明珠》 培養貴妃

培養貴妃

當晚鄭明珠表示緒很穩定,所以一點事也沒有,倒是陳夫人聽了陳頤安的話,說兒媳婦是真有喜了,很是歡喜了一場,連侯爺陳熙華也賞了東西下來,加上各位爺小姐,長一輩的姨太太,這一輩的姨太太,足堆了半炕東西。

鄭明珠坐在一邊看著丫頭收拾,都還覺得有點想不通,怎麼這說懷孕就懷孕了呢?

陳頤安笑:“不然還要怎麼樣?敲鑼打鼓的才能懷孕不?”

鄭明珠笑起來,對陳頤安說:“大爺您坐下,我跟你商量個事兒。”

陳頤安依言坐下來,鄭明珠說:“二叔的婚事,母親原是給我的,雖說如今我有了孕,不過我想著,也并不是多繁難的事,母親如今事也多,管這樣大一個家,大妹妹的嫁妝聘禮,三叔、二妹妹、三妹妹的婚事,太夫人那邊也時常要應付,連衛家表弟的婚事,母親也要心,這個事就不用推還給母親了,你覺著呢?”

鄭明珠此時是想起來當初陳夫人把這活兒的時候,陳頤安就不是太愿,那個時候正是蘇太醫請了脈,換藥的時候,也就是認為可能有孕的時候,那麼陳頤安自然是不大愿意自己帶孕持的,只不過當日因沒有確定,他并沒有說什麼罷了。如今坐實了,陳頤安多半還要舊事重提。

果然陳頤安十分不愿:“這事兒沒了你還不了麼?你如今有孕了,母親自然諒你,你擔心個什麼。”

鄭明珠笑道:“就是因為母親諒我,我才不能這樣氣,雖說有孕,我又沒覺得不舒服,一樣吃的睡的,不過略困一點,那就至于廢人一般什麼事都做不了麼?你放心,我自己難道不會著自個兒?如今我先做著,若是真做不下來,我自然去回母親,不就是了麼?”

Advertisement

陳頤安還在猶疑,鄭明珠見他沒有當場反對,忙砸實這事兒:“就這樣說定了,我先試試,大爺不放心,只管派人看著我。倒是宮里的事兒,如今如何了?”

陳頤安哪里看不出這點伎倆,便只是笑著搖頭,他在外頭如何說一不二,遇到這個懷著他兒子的耍賴的家伙,竟然也說不出話來,倒是時時讓步。

想想也好笑。

于是他就真的笑出來了,心中有溫

陳頤安說:“宮里貴妃娘娘那一日被你和太子妃嚇到了,當晚就心口疼,太醫院的太醫七八個守著正明宮都沒用,圣上急的了不得,貴妃因奏,因是驚悸,又兼晚上見了什麼黑影才嚇到的,或許非藥石能奏效,圣上如今已經下令宣召玉皇觀的靜悟真人進宮除祟。”

呀,果然開始了。

鄭明珠星星眼等八卦,沒承想陳頤安竟不說了。

鄭明珠就拍他一下:“然后呢?”一輩子都這樣藏頭尾的說話,問一句說一句,真是要命。

陳頤安笑道:“脾氣真是越發大了,后面的不知道呀,圣上先前才下旨的,我在回來的路上才聽到,這會子,這位不知道哪里來的真人,大約才到宮門口呢。”

鄭明珠就泄氣了,想了一想,又問:“那以前的事呢,總能說吧?”

自從進了這趟宮,對這貴妃一系就有了無數的疑問,難得今兒陳頤安脾氣好,回來的又早,沒有一回來就去外書房,倒是閑閑的坐在窗下喝茶,鄭明珠把握機會趕問。

陳頤安裝傻:“以前什麼事?”

鄭明珠恨的牙,只得拈了一塊桃脯來吃,陳頤安明顯就是懶得講八卦!

突然就想念太子妃了。

多爽利多能說啊,八卦說的可好聽了。

Advertisement

可鄭明珠如何敢惹陳頤安,只得語笑道:“只是白問問貴妃娘娘是如何到這位分上的?我真的想不明白,按理說,貴妃沒有強勢的娘家,又無什麼過人的手腕,到底憑什麼呢?”

陳頤安可不就等著這樣兒溫語麼,此時得逞了便笑起來,因屋里,見丫鬟們走馬燈般的穿梭著著收拾,到底不好在奴才跟前議論貴妃,陳頤安站起來,一只手給鄭明珠:“小蘇說,你還是不能總坐著,我陪你到外頭走幾步。”

鄭明珠順從的了手搭著陳頤安的手起,兩口子手挽手兒往院子后頭走去。

院子后頭往東邊兒就是小姐們住的錦蓮榭,西邊便是空

置的華茂軒。兩人沿著干凈的石板路慢慢的往兩片亭樓之間走去。

錦蓮榭活水環繞,往上便是一片水榭,正是盛夏,荷葉田田,荷花盛放,間或有蓮蓬頭,陳頤安笑道:“要論這個事兒,倒是很有些時候了,那個時候,大約是熙和四年冬,太子二十歲,雖已立儲君位兩年,卻還沒有迎娶太子妃,那一年發生了很多事,到年底的時候,圣上賜婚,表姐嫁東宮為太子妃。”

熙和四年,那是六年前的事了。

陳頤安口中的很多事,應該大部分是發生在影之下,不是當事人便不會知道的,關于儲位,關于站隊,關于陣營,只有在這些事落下帷幕,才會有圣上賜婚,靜和大長公主府嫡長孫,陳熙華的嫡親外甥東宮。

鄭明珠如今也知道了,姻親常常表示的是一種態度,一種立場,并不是因為了姻親我就站在你這邊,而是我站在你這邊,才為了姻親。

這應該也是靜和大長公主府和武安侯陳熙華對儲位的一種表態。

Advertisement

陳頤安接著說:“當時,敬賢皇后薨逝已近十年,后位一直空懸,后宮一直由皇貴妃執掌,太子大婚后,熙和五年,皇貴妃薨逝,后宮四位有妃位分的娘娘,若是圣上依然不立后,就必然要擇一位晉貴妃位代掌印,訣后宮諸事。”

鄭明珠點頭,不立后顯然更符合太子黨的利益,太子的嫡子份就是獨一無二的了。

陳頤安說:“當時四位娘娘,慶妃出自江南梁氏,長房嫡,育有二皇子,禧妃為敬國公嫡長,育有五皇子,齊妃出自閩南郭氏為郭氏長房嫡,育有三皇子四皇子,唯有如今這位貴妃娘娘,出最低,四川衛氏論家族論財力論爵位子弟均與其他三家不可同日而語,且為庶,育有七皇子才三歲,這才是貴妃娘娘的完選擇。”

“嗯?難道是太子……?”鄭明珠也是聰明人,當然明白了陳頤安的意思,貴妃娘娘位尊,太子自然不至于為自己豎一強敵,若是讓出良好,兒子年的妃子晉位,對太子的威脅自然更大,甚至有可能晉后位,而選擇捧出低微,兒子還小的這位娘娘晉貴妃位,才是最好的。

陳頤安笑道:“太子又不是萬能的,怎麼能做圣上后宮的主?自然是多方角力的結果,這位貴妃娘娘也頗有手腕,據我看來,慶妃娘娘的薨逝背后也有貴妃娘娘的影子,最要的是,圣上最為寵貴妃娘娘,自然勝算更大一些。當日林閣老有言,陛下富有四海,萬國來朝,難道連寵一個人群臣也要阻擾?且陛下又并不是要立其為后,貴妃娘娘貞靜賢淑,育有皇子公主,也當得起貴妃之位。”

“原來是這樣,這位娘娘家族低微,外無強援,自己又不太……”鄭明珠真不好意思說不大聰明這種話,只是笑道:“倒也是好事。”

陳頤安當然聽得懂話中之意,笑道:“剛晉位的時候,也并不是這樣的,大約兒子還小,也并沒有太多的野心,做了貴妃似乎也很滿足了。只不過到了后來,才慢慢的變了樣兒。”

得隴蜀才是人之常,鄭明珠點頭笑道:“這也不難猜,剛飛上枝頭做金凰的時候,寵若驚,自然是滿足的,日子長了,這滋味實在妙,便想著那更高的枝頭自然更妙些,加上文閣老升任閣老,為萬人之上,自己的兒子也慢慢長大了,想到一旦封后,兒子為嫡子,有閣老相助,與太子并不是沒有一爭之力,自然心思就活開了。”

因兩人走到了湖邊,陳頤安與鄭明珠在湖邊亭子里坐下,水汽清朗,周圍一個人也藏不住,不管是鄭明珠還是陳頤安說話都大膽很多,完全就是在說私房話。

陳頤安贊賞的說:“你說的很是,人心總是慢慢長大的,漸漸的就不滿足了,這些年來,太子不過冷眼旁觀,在外,太子打其氣焰,寧愿自己損失,也不能讓功,不可令貴妃黨勢力坐大,在,太子妃恭敬忍讓,有意縱容,并不與爭先。這樣幾年下來,貴妃娘娘在外勢力一如既往并無太大的影響力,而貴妃及其親眷卻是日益跋扈,在宮宮外都樹敵無數,這才是整個的計劃。貴妃也算是為了太子爭取到了六年坐穩儲位的時間。”

鄭明珠深吸一口氣,細細思忖,陳頤安這席話,字字重逾千金。

想了一想,道:“那你吩咐我到各位姨媽舅舅家,各位表姐妹那里說話,你的意思是?”

陳頤安笑道:“如今,也到了再捧出來一位貴妃的時候了。”

這樣一句驚世駭俗的話,讓陳頤安說來偏偏舉重若輕,瀟灑寫意,竟還有閑撥一撥池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