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和張司九這一次進貨,直接去鋪,把當天的豬下水都包圓了不說,還又去了另外一家,也包圓了。
就連鴨也多準備了四只。
這種鹵貨,一般來說,一買至半只,家里人多的,就是一只。看似買的人,但客戶需求量大啊!
不過,這次鴨們甚至沒帶回去殺,直接就賣家現場殺了,用瀝青直接把退了——雖然這種方式不健康,但不得不說,簡單快捷,比起自己拔來,省了不知多力氣。
張司九實在是不想拔了,所以默默地退開一步:嗯,主要是溶化瀝青時候,那氣最毒,避開點不聞就好了。回家鴨再多清洗幾遍!
徐氏一直都是喜氣洋洋的,等鴨弄好了,們這才往回走。
老規矩,依舊是最徐氏擔著挑子,張司九拎著點輕的。
徐氏肩膀上沉甸甸的,但卻毫沒有影響到輕快的腳步。
張司九也是真的高興——徐氏這個鹵買賣,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的。而且就今天這個況來看,賺頭也不錯,所以以后家里至是不那麼發愁生計了。
當然,現在只能做到溫飽不愁,真正想富裕起來,還得努力。
但都說萬事開頭難,現在開頭已經開出來了,后頭難道還會更艱難嗎?
兩人一路回了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門關好,然后抱出了裝錢的木頭盒子來,準備數錢!
徐氏那是一臉的激。
小松小柏還以為要搞什麼神事,也湊過來。
等看到盒子里那麼多錢,小柏就“哇”了一聲,“哇哇哇!好多錢!”
那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頓時就讓徐氏和張司九忍不住笑出聲來。
小松也愣愣的,牙花子都咧出來:“娘,這都是你今天掙的?”
徐氏答話時候,格外的驕傲:“對!都是我和你大姐今天掙回來的!”
小柏立刻鼓掌:“娘厲害!姐厲害!”
小松也跟著拍馬屁。然后就討好的看著徐氏:“那娘給我們買糖不?”
小柏一聽這話,立刻也眼看住了徐氏。
張司九扶額:自己每次賺錢后,都給兩小的買一個錢的糖,雖然不多,但也能甜甜。本來是為了提高兩小只的干活積極,但沒想到……給養習慣了?
徐氏一掌就把兩兒子撥到了一邊去,眼睛一瞪:“回頭真掙了錢再說!現在都還沒回本呢!”
說完連張司九也吃了掛落,同樣被瞪了一眼,訓誡道:“九娘你也是,有錢留著自己花,給他們買糖做啥?”
張司九干笑兩聲:“他們放鴨子很認真的,獎勵下也應該。我買得不多,每次就一個錢。”
徐氏嫌棄道:“行吧,等我數了錢,賺得多,就給你們一個錢,自己去村頭買!”
村頭有個小雜貨鋪,很小,只賣點鹽醬油,小孩子吃的劣質糖塊之類的東西。
有時候家里調料用完了,也能去拿買來應急。
小松小柏一下就高興起來了,差點沒雀躍歡呼。
張司九也笑了:什麼心?就是二嬸這樣的。別看咋咋呼呼總是呼來喝去,但對孩子是真的疼。
徐氏算數沒那麼好,但比招銀還是強很多。
最后,連上之前買花出去的,今天一共賣了大概有三百多個錢。
扣掉錢,也還足足剩下了八十九個錢。
八十九個錢,不算多,一個壯勞力一天賣力氣的錢。
但徐氏卻是頭一回掙這麼多錢——人家,就算出去干活,也掙不了這麼多。更何況徐氏還是最傳統的家庭婦,日就在家里和田里打道。
就算徐氏娘家過得不錯,但從前也是沒去過鋪子里做生意的。基本也是在家干家務,做點農活。
徐氏看著這些錢,心激得不得了。
張司九看著徐氏久久不說話,以為這個錢沒達到徐氏心預期,就解釋道:“昨天買就沒買多,所以賺的肯定不多,今天比昨天多了一倍多的,本也花得多,我估計明天肯定能賺多一些。二嬸別著急,生意只會越來越好的。而且咱們還可以找飯館,每天他們可以定一些鹵做涼菜。這又是一筆錢。”
徐氏從巨大的喜悅中被拉出來,就又被這麼一個消息給砸懵了:“啥?還能這樣干?”
張司九點點頭:“不過,直接給飯館,他們要得多,咱們價格上就要稍微低一些,賺得是了點,但勝在穩定。”
這樣就算不出去賣,也能有一筆收。
徐氏捂著口,覺已經是有點承不住,忍不住驚嘆:“那咱們得賺多錢啊!”
張司九終于反應過來:……好的吧,原來二嬸你不是不滿足,而是已經很滿足了是嗎?
怕徐氏心臟真不住,張司九就把開鹵作坊,等別人進貨去賣的話直接咽下去了。
但有一件事,張司九覺得要提前打一個預防針:“不過二嬸,咱們掙了錢,將來肯定有眼紅的,鹵這個,也不是多難的方,耐心研究下,還是弄得出來。所以……估計很快就會有搶生意的。”
這個蛋糕,肯定不會是一家獨占。
只能說搶占先機,盡量占領市場。
徐氏聽得一愣一愣的,終于腦子也漸漸清醒過來,沒有再被歡喜占據。
連連點頭:“這個也正常。畢竟咱們也不可能攔著別人,不讓別人賣。”
世上害眼紅病的人可不。
徐氏覺得自己不貪心:“只要能補家里,哪怕一天就五十個錢,總比沒有強。這樣下去,咱們今年都能做一床棉花被!還能做棉呢!”
張司九聽著徐氏的盤算,也忍不住笑:“說不定明年,咱們還能蓋新屋呢!”
徐氏喜滋滋道:“攢兩年,咱們直接學我爺爺,到時候城里買個鋪子去,不干別的,就算收租子,也有錢呢!還要多買兩畝地,這樣就算干不了這個生意,也不愁吃不上飯!”
張司九提醒:“別忘了送小松小柏讀書。這個可最重要了。”
大宋最看重的就是讀書人。只要小松小柏能出一個讀書厲害的,那張家就真是不愁了。
還有小南瓜,將來也就不怕過不上好日子了。
黎夏大哥、大嫂、二哥都是紙廠工人。二嫂是供銷社售貨員。她自己高中畢業也進紙廠當了技術員,工作輕松離家近。她爸是廠里的退休會計,兒女都就近安排。六七十年代人生贏家的劇本,九十年代成了全家一起下崗的悲劇。大哥大嫂踩三輪,二哥二嫂去岳家開的雜貨鋪…
18歲的陳沫一覺醒來,來到了八年后,卻發現有人在謀殺26歲的自己。為了調查真相,陳沫開始在18歲和26歲間不斷的穿越。 隨著事情的發展,陳沫自己八年前身上的秘密也不斷被自己揭開。 原來一切,早在8年前就已經埋下了禍根。 當兩個青春少女慘遭命運的毒手,她們沒有選擇忍氣吞聲,而是互相扶持,對抗命運的不公。 只是陳沫從來沒有想過,原來有一個人,這些年來一直默默守護著她。 陳沫:有些事我從未后悔,只是難過失去了你。 沈清明:為了你,我甘愿化成風,永遠留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