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都市爽文 逆流1982 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互聯網大潮

《逆流1982》 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互聯網大潮

晚餐結束之後,段雲坐車回到了家中。

儘管他勸阻李雲鵬不要和朋友私奔到國外,但實際上李雲鵬的這種做法,也讓段雲有了很多的想法。

其實他完全能夠理解李雲鵬那種為了而不顧一切的心理狀態,他現在和瑞雪就期,如果瑞家真的反對他倆往,那麼段雲在沒有辦法的況下,說不定也會選擇和瑞雪一起逃到國外。

不過段雲也知道,如果他真這麼做,肯定會毀了瑞雪的前途和名譽,這幾乎是可以想象的事,而且將來想要再從國外踏足到國的話,也會變得非常困難,畢竟瑞份非同小可,如果把他惹怒了,這種況完全會出現。

所以段雲現在仍然需要保持耐心,因為他想要的是真正圓滿的幸福,這就意味著他需要等待時機,已經做出更多的努力。

接下來的兩天,段雲依然每天等待外部的大門口,和瑞雪一起約會,吃飯,散步,這也算得上是倆人難得悠閑愜意的時

到了第三天的上午,段雲承諾自己的私人飛機離開了bj,返回到了深圳總部。

而在他返回到深圳之後,著手理的第一件大事兒,就是在國ibm的協助之下,建立一個大型的企業資料庫。

在支付了數百萬元之後,ibm公司將當時最先進的伺服通過空運的方式,運到了深圳,而隨行的還有ibm總部派來的三十多名技人員,他們的目標就是幫助天音集團建立一個中國地最大的企業資料庫,安裝調試相關的設備,並爭取在兩個月的時間,讓設備平穩運行。

Advertisement

而段雲選中的伺服機房,分別設在了集團公司總部和位於寶安縣的研發中心,之所以會把一部分伺服放在寶安縣研發中心,是因為這裡實際上已經為了天音集團研發部門核心團隊的聚集地,有大量的外籍技人員和專家,除此之外,ibm的管理諮詢團隊也在這裡,伺服設置在這裡,一方面是便於ibm商業管理諮詢團隊建立一個類似於ibm總部的電子管理部門,另外一點就是在這裡研發出來的項目果,也能夠很方便的進行儲存和管理,這也是段雲當初高價引進ibm伺服的重要原因。

除了伺服用於區域網管理,段雲還打算利用這些伺服進行下一步的商業布局,那就是迎接已經越來越近的中國互聯網時代。

到了1995年年初,互聯網已經連接了全世界四萬多個網路,380萬臺計算機,154個國家和地區,可以通過互聯網互通電子郵件,可以說互聯網的發展日新月異,已經到了改變世界科技進步甚至格局的階段,幾乎所有的大型國公司,都已經使用上了互聯網,讓整個世界變得無限開放,對於所有網用戶來說,世界從來沒有如此開闊而如此親近。

而在今年的時候,中國與世界的距離,終於到了呼吸相聞的階段,從去年5月15號開始,中國科學院高能理研究所設立了國第一個web伺服,推出了中國第一套網頁,容除了介紹中國高科技發展之外,還有一個欄目做「中國之旅」,為了中國在互聯網時代面向世界的第一個窗口。

Advertisement

到了去年9月份的時候,郵電部電信總局與國商務部簽訂了中雙方關於國際互聯網的協議,協議中規定電信總局將通過國一家電信公司開通兩條64k專線,這兩條專線一條在bj,另一條在上海。

64k的網路傳送速度在後世的人看來,簡直慢到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對於後世很多第一次接互聯網的普通用戶來說,輒514k甚至1mb的網速,而一個國家只有64k流量的網路傳輸速度,似乎有些難以想象,但實際上當時就是這麼個況,因為那個時候的互聯網還沒有後世互聯網那麼多的功能齊全而強大的應用,普通家用pc的能也很低端,人們使用互聯網,更多的時候只是看一些網站或者是傳輸一些電子郵件,連大一點兒的圖片傳輸都很難做到。

但是儘管如此,國有些嗅覺靈敏的網民,已經打算在國互聯網產業做一些文章了。

在中國最早的一些網民中,包括後來創辦電子商務網站阿里公司的馬雲,創辦新浪的王志東。創辦第一家b2c網站的8848公司的王俊濤等人,已經開始了中國互聯網的啟蒙運

到了今年的時候,中國出現了第一批投互聯網事業的先行者,3月份,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博士田溯寧把他在國創辦的亞信公司搬到中國,他以國家科比合作在國介紹interorg。

Advertisement

田溯寧認為,互聯網技的興起,對中國和世界的流是一個巨大的商業機遇。他爭取到了包括道瓊斯在的兩千多個國信息服務商作為用戶,同時也想在中國發展數千乃至上萬的商業用戶。

但他很快發現,自己本做不下去,第一個原因是中國消費者對interorg毫無認知,第二原因是技本無法實現,亞信購買了第一套網路設備,制定了interorg上傳輸中文ietf標準,而當時在bj,上海使用的網路路由總共加起來也只有32個撥號埠,一個埠只能支持10~20個用戶,這也就意味著亞信建立的網路最多能夠支持500個用戶。

4月份的時候在杭州,馬雲創造了中國黃頁網站,他自稱是第一家網上中文商業信息站點,跟田溯寧的想法幾乎一樣,馬雲也想創造一個面向企業服務的互聯網商業模式,他當時想到的賺錢模式是鼓企業把自己的商業信息掛到網上,瀏歸來的田博士要本土一點兒的是,馬雲把interorg直接翻譯了一個中文名字英特奈特網,由此可見,馬雲是要比田博士更加了解當前中國國的,也確實為這個項目花費了很多的心思。

除了馬雲之外,創辦網易的丁磊也是在這一年開始他的創業生涯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